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一场战争何时打响,无法预料。下一场战争的对象是谁?且听著名军事专家张召忠的预言:昨天:兵戎相对,剑指伊朗2009年是伊朗伊斯兰革命30周年。30年前,伊朗人民推翻亲美的巴列维国王成立伊斯兰共和国,建立了一个政教合一的新型国家。在那场革命中,激进的伊朗学生占领美国驻伊使馆,扣留数十名美国人质达444天。  相似文献   

2.
<正>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将美国政府定义为可恶的“撒旦”和“伊斯兰的敌人”。1979年11月4日,4 000余名激进的伊朗学生冲进德黑兰美国驻伊朗大使馆,其中大约500多名学生占领了大使馆主建筑,把90多名使馆工作人员扣为人质。后来,这些伊朗学生释放了一部分人质,将53名美国外交官扣押起来,其中3名被扣在伊朗外交部,作为美国交出前国王巴列维的交换条件。  相似文献   

3.
这场悲剧带来的巨大期盼和最后的绝望,是我从军30年最为刻骨铭心的经历。 ——前美国空军中校詹姆斯·凯勒 1979年1月,伊朗爆发人民革命。巴维王朝顷刻之间分崩离析。同年底,卡特总统决定让巴列维这位“美国最忠实的中东盟友”来美国治病。伊朗人闻讯群情激愤。11月4日,3000多名激进学生突然冲击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66名美国外交人员被扣为人质。经过交涉,伊朗释放了13名黑人和妇女,其余人质获释的条件是美国交还巴列维国王。显然,这个近乎要挟的条件是华盛顿所不能接受的。 “大米碗”的难题 1979年底的卡特总统最关心的事是他能否在即将到来的大选中连选连任,因此总统强烈希望能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人质危机。但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却对伊朗的挑战反应强烈。他指示参联会主席戴维德·C·琼斯将军立即着手制定营救行动和报复性打击计  相似文献   

4.
近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盟国不断在伊朗核问题上大做文章,致使伊朗和西方国家的关系越发剑拔弩张,美国和以色列更是多次扬言要对伊朗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波斯湾上空顿时阴云密布。战争一触即发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为了展示自己的武力,震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盟国,伊朗频繁举行各种军事演习,伊朗精神领袖哈姆内伊和总统内贾德也多次视察演习的主角——伊斯兰革命卫队,并发表演讲鼓舞士气提升革命卫队的革命和宗教热情,伊斯兰革命卫队亦再度成为世人瞩目的一个焦点。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70年代,出于各自的需求,伊朗与以色列曾秘密联手共同研发核武器,若不是伊朗爆发革命,巴列维政府倒台,而今的伊朗恐怕早就与以色列一样,成为尽人皆知或是秘而不宣的“有核国家”。  相似文献   

6.
就在伊朗核问题愈演愈烈之际,近来有关伊朗将与美国可能“坐下来谈谈”的报道却频频见诸国际传媒。不过,伊朗在危急关头同意与美国商谈的话题并非是自身的核问题,而是令美方同样感到棘手的伊拉克局势——美国奢望得到伊朗“帮助”美国与伊朗双方就伊拉克问题举行对话的提议出自布什政府之口,而且早在2004年4月就被抛到了桌面上。最近两年时间来,虽然美国在伊朗核问题上不断施压导致双边关系日趋紧张,但却一直没有放弃与伊朗就伊拉克问题进行对话的愿望。美伊这两个至今尚未恢复外交关系的死对头不谈双边日趋白热化的敏感问题,而却要讨论第三…  相似文献   

7.
美国和伊朗关系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急转直下,跌入谷底,直至今日两国仍旧没有正常的外交关系和来往。除此之外,伊朗的核问题、社会体制、司法、人权、航天发展等方面也长期遭到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的指责和攻击。尤其是长期不能达成一致认识的伊朗核问题,更加剧了伊朗在国际社会备受孤立和处处被打压的处境。西方针对伊朗常年实施多方位的严苛制裁,也使得伊朗国家发展进步受限,国家经济一直不能得到良好健康的发展氛围。  相似文献   

8.
孙力舟 《环球军事》2013,(20):20-22
伊朗历史上曾多次成为世界强国,今天仍是中东地区举足轻重的国家。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之后,伊朗从美国在中东最坚定的盟友之一,急剧转变为在中东最强硬的对手,美国前总统小布什的“邪恶轴心说”出炉以及伊朗核计划被披露之后,美伊两国曾处于战争边缘状态。2013年6月,被认为是温和派代表人物的鲁哈尼当选伊朗总统后,伊朗首先伸出了橄榄枝,改变了艾哈迈迪·内贾德任总统期间比较强硬的对话政策,而是不断释放出愿与美国和西方接触和对话的信息,为改善对美关系开启了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9.
逃离德黑兰     
1978年底,伊朗爆发革命,巴列维国王亡命美国,被激怒的伊朗人冲进美国大使馆,将66名美国外交官扣为人质。为营救人质,美国不异动用精锐的“三角洲”特种部队,但行动以彻底失败告终。人质直到14个月之后才被释放。这就是为世人所熟知的伊朗人质事件。但本文讲述的是这个危机中鲜为人知的一幕。当时还有6名美国外交官在德黑兰藏匿。中央情报局派出特工人员潜入德黑兰,带领着美国人乘坐国际航班成功逃离。这个离奇的故事可不是虚构的好莱坞大片。整个行动直到1997年中央情报局为庆贺建局50周年时才由当事者详细披露。有趣的是,行动的确与好莱坞有关。  相似文献   

10.
孙力舟 《环球军事》2012,(17):27-29
据美国中情局估计,2011年,伊朗有650万至790万库尔德人,占总人口的7%~10%。新华网的数据显示伊朗的库尔德人约700万。近来,随着叙利亚内战愈演愈烈,叙利亚现政府的主要支持者——伊朗,也受到了美国和以色列的多次威胁。近代以来,英、德、俄(苏)、美等大国,都惯于利用别国的少数民族和宗教少数派别,挑起事端,达到削弱对手,扩大自身影响的目的。而伊朗的库尔德人中的一部分,恰恰不仅是少数民族,还是宗教少数派信徒——他们在伊斯兰敦什叶派占压倒优势的伊朗中,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  相似文献   

11.
近日来,以色列一直为对伊朗动武造势,英国媒体也煽风点火,报道称英军正在加紧制订作战计划,以配合美国空袭伊朗。然而,伊朗对于美以的战争叫嚣不但没有胆怯,反而与美以叫起板来,针锋相对地表示已经做好“全面戒备”。为什么伊朗敢与美以叫板?  相似文献   

12.
3月23日,即在联合国投票表决对伊朗进行最新制裁的前一天,伊朗以越境为由扣押了15名英国皇家海军士兵。此时,全球媒体不约而同将焦点集中于伊朗革命卫队身上,因为扣押英军士兵就是伊朗革命卫队的海军部队。人们不禁要问,这支有着“军中之军”之称的伊朗革命卫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组织?他们听命于谁?实力到底怎样呢?  相似文献   

13.
最近,随着伊朗核问题的不断升温,美伊两国之间的矛盾日渐加剧,有关美国加紧对伊朗实施情报侦察的消息也频频传出。事实上,自从美伊关系因为1979年发生的"德黑兰人质事件"交恶后,伊朗一直是美国情报机构重点"关照"的对象。然而,从美英等西方媒体近来披露的一些内幕资料来看,在过去20多年时间里,以中情局为首的美国情报机构对伊朗所进行间谍渗透与情报刺探工作连连受挫;时至今日,伊朗仍被西方媒体称作是美情报活动的"禁区",就连美国情报界一些人上也不得不感叹说:"(在伊朗的)这个楔子不好打。"非但如此,伊朗情报部门还主动出击,伺机对美国进行间谍活动。以下是美伊两国最近10多年来在情报战线交手时上演的几幕大戏。  相似文献   

14.
随着伊朗核问题不断升温,有关该危机可能引发战争的报道近来频频见诸各国媒体。由于布什政府一直对伊朗核问题紧揪不放。加之美伊间20多年来恩怨不断、敌对严重,舆论普遍认为,美国很可能会像3年前颠覆萨达姆统治那样发动另一场“伊战”来推翻伊朗伊斯兰政权。伊朗的地区宿敌以色列近来更以一系列鲜明的姿态向外界表明,其可能成为武力“攻伊”的急先锋。  相似文献   

15.
吴楚七国之乱发生在汉景帝刘启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是我国历史上同姓诸侯王国联合背叛朝廷的一次大规模武装暴乱。这次暴乱不是发生在社会危机严重,反动王朝的统治腐朽没落之时。恰恰相反,当时我国正处于封建社会蓬勃发展的上升阶段,西汉王朝正当“文景之治”的盛世,可谓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家富强,社会稳定,阶级矛盾趋于缓和。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为什么会爆发一场掀天翻地的武装叛乱,而且几乎把西汉王朝吞没,险些把历史拉向纷乱、割据和倒退?这一  相似文献   

16.
近日,美国政府宣布对包括伊朗国防部在内的20多个伊朗政府机构、银行和个人实施制裁,以惩罚伊朗"支持恐怖主义"和"进行扩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活动",其中伊朗国防部和军中精锐伊斯兰革命卫队是重要制裁目标。这是美国第一次对一个敌对国家的军队使用支持恐怖主义的标签和经济制裁两项惩罚性措施。  相似文献   

17.
伊拉克战争结束后,布什政府将目光转向伊朗政府身上。2003年7月,曾一度让美国中央情报局大惊失色的“流星”-3中程弹道导弹正式装备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伊朗宗教领袖、武装部队总司令兼最高国防委员会主席哈梅内伊出席了当天的导弹成军仪式。“流星”-3导弹的射程达到1300千米,可覆盖整个中东和海  相似文献   

18.
近段时间,由于伊朗在核问题上态度强硬,很多人都在猜测美国可能在什么时候对伊朗实施军事打击。而据一位前伊朗外交官透露,美国和伊朗真刀真枪的较量实际上已经开始,只不过双方不约而同地采用“秘密行动”的方式,详细情况不为外界所知罢了。美特种部队潜入伊朗据这位前外交官介绍,美国对伊朗的渗透活动早就开始了,对此伊朗政府心知肚明,只是时机未到,未采取行动罢了。美军特种部队在潜入伊朗境内后,计划扰乱伊朗国内秩序,颠覆伊朗政权,或为美军攻击做准备。匿名接受采访的这位伊朗前外交官说:“伊朗政府清楚美国的这种渗透活动。这表明伊朗…  相似文献   

19.
目前,美国已开始向中东地区集结各型战舰,剑锋直指伊朗。已经部署到位的有两个航母战斗群:一是2月份部署到波斯湾的“里根”号航母战斗群,二是正在南亚巡弋的“林肯”号航母战斗群。还有一个正在向中东地区开进的航母战斗群:5月2日启程离开母港——弗吉尼亚州诺福克海军基地,前往中东地区执行作战部署任务的“企业”号航母战斗群。于是有人认为,一旦美国航母集结完毕,即可对伊朗动武。故近期以来伊朗军队一直在通过演习演练打航母的战法,并通过展示新式武器来企图慑制美军的行动。海湾大有山雨欲来之势。那么,伊朗军队反航母作战的能力如何呢?伊朗将以何种手段与美军强大的航母作战群进行对抗呢?  相似文献   

20.
这本来是一件要震惊世界的事,可是因为RH-53砸锅了。1979年11月5日,伊朗学生在伊斯兰教精神领袖霍梅尼支持下,占领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扣留53名美国外交人员作为人质,要美国政府交出正在美治病的前伊朗国王巴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