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52年4月28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任命克拉克接替李奇微担任侵朝“联合国军”司令。按规定,李奇微将于5月12日离任。就在他忙着准备交班的时候,发生了南朝鲜巨济岛第七十六号战俘营的战俘们扣押美军战俘营司令多德准将的事件。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民志愿军发动的第2次战役从1950年11月25日至12月24日,整整打了一个月。随着志愿军部队不断取得胜利,一批又一批美、英军战俘被转送到鸭绿江南岸的碧潼志愿军战俘营。  相似文献   

3.
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制定了相关战俘政策,包括:为战俘营命名、为战俘营选址、设置战俘营规模和管理规定、规定战俘待遇以及战俘营管理月报制度等。甲午战争中日本制定的战俘政策是其后历次战争,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所制定的战俘政策的原点和基础。日本战俘政策是配合日本长期对外战争舆论宣传的重要手段,为日本在国际上获得了"文明国"的声誉而得到国际社会的同情。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吴金锋是志愿军老战士,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1954年曾到丹东采访过归国的志愿军战俘,从那以后长期致力于战俘问题的研究,先后采访了100多位被俘者,并查阅了大量档案材料,整理出了60余万字的书稿《安德舍笔记》。本文是从该书稿序言《实事求是地对待革命军人被俘问题》中节选的。  相似文献   

5.
遣返后留用军中晋升中将在战俘营与朝中人员结下友谊为一口活命之水被一少年巧计俘获朝鲜战场美军战俘中军阶最高者  相似文献   

6.
王利昭 《军事史林》2016,(10):48-51
纵观古今战争史,营救战俘行动成功概率很低,而且往往伴随着很大的伤亡.但是在二战中的太平洋战场,美国空降兵第11师却在日军重兵把守的情况下,近距离空降突袭位于菲律宾南部的洛斯巴诺斯战俘营,仅用伤亡7人的微小代价,取得了营救战俘2000多人的绝佳战绩,一度被赞誉为突击营救作战行动典范.  相似文献   

7.
庄大 《军事史林》2010,(10):19-22
一、让指战员过年吃上饺子 1952年春节期间,我是志愿军47军后勤部办公室的负责人。接志愿军后勤部电报称:有从安东“过轨”的18个火车皮春节物资被炸在郭山下端火车站,是那个单位的,请派得力干部从速抢运。  相似文献   

8.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全国掀起了轰裹烈烈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各地民兵高举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旗帜,积极参加志愿军,并组成担架队随军赴朝,支援参战。 为了保证志愿军兵源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全国掀  相似文献   

9.
1952年2月下旬,中朝两国政府先后发表声明,控诉美国军队违反国际公约,悍然在朝鲜和中国东北地区对中朝军民投放细菌武器,实施惨无人道的细菌战,犯下了新的罪行。中朝方面的控诉震惊了世界,美国政府矢口否认,并指称这是中朝方面编造的政治宣传“谎言”。在此后的一年左右时间里,  相似文献   

10.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由志愿军空军第17师第49团第2大队飞行大队长余开良率领的飞行作战中队成功地击破了"拉夫贝雷战术"(即"圆圈战术")的神话。中朝联合司令部、政治部授予他率领的飞行中队为"余开良中队"的光荣称号。1953年10月25日,余开良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旗勋章。  相似文献   

11.
1952年10月6日,毛泽东主席收到一份发自朝鲜的电文,落款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停战谈判总代表李克农、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内容是关于与美陆军第24师师长迪安有关朝鲜战争的谈话。当时,鉴于政治、军事、外交斗争的需要,谈话内容一直没有公开。迪安是朝鲜人民军的俘虏。他在1950年7月底在大田战斗中被俘,后被单独关在平壤附近的战俘  相似文献   

12.
杨连弟,天津市北仓人,1920年1月生,1949年参军,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5月15日在朝鲜抢修清川江大桥时光荣牺牲。历任志愿军副班长、副排  相似文献   

13.
褚杨  黄彦辉 《军事史林》2021,(10):30-36
1952年5月7日,志愿军坦克第3团经过侦察和周密策划,出动1连10辆T34/85坦克和5连4辆122mm自行火炮,对美军母孝洞榴弹炮阵地,实施预先隐蔽接近,突然发起高密度轰击,彻底毁灭了美军这个重炮阵地.此次歼灭战中,志愿军坦克部队运用了"超越射击"的方法,以己之短克敌之长,以零伤亡全歼敌人,实现了"山猫吃老虎"的壮举,是志愿军以坦克为独立作战主体出击全胜的一个经典战例.  相似文献   

14.
战争轶闻     
陈赓智见毛主席 1952年夏,正在朝鲜指挥志愿军作战的陈赓,奉调回国,这天,他来到中南海毛主席的住处,要见毛主席,警卫员将他拦住了:“请在外边等等,主席在午睡。”  相似文献   

15.
主席"家宴"牡丹峰1952年底,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2军奉令归国。42军是1950年10月第一批赴朝鲜参战的4个军之一,先后参加了运动战阶段的5次战役和阵地战阶段的防御作战。我军因战功卓著,多次受到了中央军委和志愿军党委的嘉奖,还受到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金日成的赞赏和嘉奖。归国前,金日成专门设"家宴"为我军领导送行。作为42军军长,我有幸参加了此次家宴,其感人场面令人终身难忘。1952年11月28日深夜12点,志愿军司令部作战部副部长来电话说:"金日成同志来电话,要请你们军的几位首长赴宴,为你们饯行。时间是明天上午10点,地点在金日成主席办公地点牡丹峰。"为此,志愿军首长指示我们:要提前半小时到达;要着装整洁,要严肃、有礼貌;要感谢朝鲜党、政府、人民军和人民给予志愿军特别是42军的支援;要强调金  相似文献   

16.
史斌 《环球军事》2009,(12):56-57
1942年4月,美军名将麦克阿瑟在菲律宾战役中遭受重创,近9万余名驻菲美军沦为日军的战俘。在经历了地狱般的“巴丹死亡行军”后,美军战俘被囚禁在吕宋岛的多处集中营中,受尽了日军非人虐待与折磨。  相似文献   

17.
4月11日,安徽省阜阳市革命烈士陵园里又安放了一枚被烈士的当年战友珍藏了54年的军功章。从此,烈士陵园里又增添了一份珍贵的革命历史材料。这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军功章”,记述着一段54年前阜阳籍战士刘景田烈士的感人事迹—— 1952年10月,在朝鲜战场,经过3次惨烈的激战,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被我志愿军击退,全线向南溃败。一天拂晓,刘景田所在的部队接到上级命令,急速赶往  相似文献   

18.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我志愿军空军先后参战的有歼击航空兵师十个、轰炸航空兵师两个(未含待命参战的三个师),共战斗出动2,457批,26,491架次。志愿军空军的航空兵部队和地面防空部队在两年另八个月的作战中,共击落击伤敌机2,347架,其中击落749架,击伤1,598架,削弱了敌军的空中优势,保卫了我方的重要目标及交通线,有力地配合了地面部队的战役战斗行动。志愿军空军涌现出特等功臣16名,一等功臣68名,其中21名获得英雄,模范的光荣称号。朝鲜战争开始时,敌人共投入作战飞机1,100余架,1952年增加到1,400余架,到1953年停战前增加到1,500架左右。开始,敌主要使用的是美国F 84、F80以及F-51等战术战斗机,后来陆续投入了新式的F-86作战飞机。我志愿军空军是一支年轻的队伍。飞行人员在米格-15喷气式飞机上平均只飞行20个小时左右,有的  相似文献   

19.
古往今来,战争结束后,交战双方在战场上互换战俘已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惯例。特别是在近现代战争中,根据保护战俘的国际法条约和惯例,一俟战事尘埃落定,全部战俘应即予释放并遣返,不得迟延。但是,往往仍有一些士兵从战场上消失后,不知去向,在交换战俘的名册既找不到他们的名和姓,在战争双方的死亡记录上又难觅其踪影,甚至冲突另一方还会矢口否认他们的存在,似乎这些人的肉身已从人间蒸发了。但在世界某个不为人知的黑暗角落里,他们正被悄悄地监禁着。这就是"幽灵战俘"。 "幽灵战俘"从何而来 那么,"幽灵战俘"从何而来呢?先从2004年8月印巴交换战俘说起吧。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边境武装冲突不断,至于两国驻克什米尔边境线附近军队之间的冷枪冷炮更是司空见惯。在频频  相似文献   

20.
赵平 《军事历史》2012,(4):64-67
1952年1 0月14日~11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 5军和第12军参战部队在上甘岭战役中取得了胜利,打出了“上甘岭精神”,为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本文作者作为战争亲历者,撰写此文回顾志愿军第12军参加上甘岭战役的战斗经历,并以此缅怀在战役中牺牲的战友,纪念上甘岭战役胜利60周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