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奉献铸就辉煌创新驱动发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院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以国防装备生产、宇航产品研制、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和服务业为主,航天制造优势突出、自主创新能力强的大型高科技企业集团。研究院辖有大中型工厂、研究所、设计院、计量站、学院、医院、公司等20余家成员单位,主要分布在四川省成都市、泸州市、万源市和重庆市等地。截止到2012  相似文献   

2.
《中国军转民》2009,(8):F0003-F0003
2009年2月,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航天电子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打造国际一流航天电子产业集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决定组建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是航天电子专业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直属的专业研究院。研究院拥有多个辖属单位,分布在北京、上海、重庆、陕西、浙江、湖北、河南、广西等省市自治区。  相似文献   

3.
国防科工委最近做出决定,授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800所的唐建平班组"国防科技工业职工技能模范班组"荣誉称号,并号召全行业的广大职工大力开展向唐建平班组学习活动,为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本刊在这一期显著位置、以较大篇幅刊登了由本刊记者采写的介绍唐建平班组先进事迹的通讯、国防科工委的决定、在上海召开的命名表彰暨经验交流现场会的报道和国防科工委领导对开展这一学习活动提出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4.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属的八个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之一,是我国大型空气动力研究与试验基地。研究院发端于1956年成立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空气动力研究室,是在著名  相似文献   

5.
《中国军转民》2007,(8):22-24
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体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辖有大中型工厂、研究所、设计院等20多家成员单位,在册员工15000余人。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坚定实施发展战略,全力推进自主创新,使创新成为四川航天跨越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不竭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6.
《国防科技工业》2015,(2):49-52
培育具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军民结合产业项目,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提升产业规模和能力,实现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科学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以下简称"一院")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计划到市场,从产品到产业,取得显著成就。"十一五"末航天技术应用产业规模首次突破100亿元,"十二五"末预计达到2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近20%。  相似文献   

7.
《国防科技工业》2011,(11):F0002-F0002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属的八个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之一,是我国大型空气动力研究与试验基地。研究院发端于1956年成立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空气动力研究室,是在著名空气动力学家钱学森亲自领导下创立的。  相似文献   

8.
国防科工委最近作出决定,命名表彰唐建平班组并号召开展学习活动。 《决定》说,长期以来,国防科技工业战线的广大技术工人在各级组织的领导下,紧紧围绕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等各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团结奋斗,开拓进取,为国防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创佳绩,涌现出了一大批思想过硬、作风扎实、技术一流、甘于奉献的先进集体和模范个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800所的唐建平班组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唐建平班组是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组长唐建平的名字命名  相似文献   

9.
具有34年历史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43所,是我国航天领域最大的复合材料及工艺研究所之一,在各类结构复合材料、功能复合材料的  相似文献   

10.
西安航天化学动力厂,隶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承担着航天型号及神舟载人飞船逃逸系统等多种固体发动机的研制生产任务。同时承担该领域国家重大预先研究课题,固体发动机研制生产能力始终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和国防现代化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发展航天高科技主业的同时。  相似文献   

11.
杨军 《中国军转民》2010,(3):20-21,37
新年的古城西安,在和煦冬阳的照耀下,天空格外晴朗。 位于古城西安南郊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的干部职工仍沉浸在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六院时的激动和兴奋中。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军转民》2006,(2):32-33
近年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四十三所,科研生产任务日趋饱满,生产能力也逐步得到加强。固定资产投产逐年增加,其中直接参与生产的设备条件、环境条件也大大改善。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个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之一,是我国较早建成的大型空气动力研究与试验基地,是以空气动力及相关技术为核心,空气动力、特种飞行器、环保、测控四大主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院。研究院拥有各种风洞试验设备,承担过我国众多航天型号的气动研究试验任务,在型号研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先后获得各级科技奖数百项。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西安航天化学动力厂,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总装、检测专业厂.承担着国家重点型号及神舟载人飞船逃逸系统等多种固体发动机的研制生产任务,工厂先后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百余项,为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国防现代化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庞勇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4厂二车间庞勇班组组长,在18年的车工岗位上,他爱岗敬业,勤奋学习,创新工作,以争创一流的精神,用自己的双手谱写了不平凡的人生。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是我国唯一集运载火箭主动力系统、轨姿控动力系统及空间飞行器推进系统研究开发、设计生产、试验及配套服务为一体的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伴随着航天事业走过60周年的辉煌征程,六院为中国航天研制交付了上百种质量可靠、性能卓越的火箭发动机和空间推进系统,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在航天精神和航天文化的引领下,孕育厚植了具有时代特点、航天特征和发动机特色的六院动力文化,成为航天三大精神的重要发源地。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军转民》2011,(9):2+74-77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始建于1957年6月1日,首任所长是我国著名兵工专家吴运铎。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研生产实体,下设全资子公司北京长征天民高科技有限公  相似文献   

18.
航天四院人心系上海世博会。最近,应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探测中心的邀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41所所属陕西中天火箭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探空火箭系列产品将于今年8月份荣登上海世博会世界气象馆的陈列厅。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军转民》2007,(1):65-66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八研究院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上海的产业基地,航天型号产品主要涉及战术导弹、运载火箭、应用卫星、载人飞船四大系列。民用产品经营领域基本形成了以汽车零部件、先进能源、机电一体化和家用电器等为主要经济支撑的主导产品和优势产品,并涉及物业、物流和服务等行业。截止到2005年底,民品企业资产规模为51亿元,民品总收入达49.5亿元,从业职工9880名。  相似文献   

20.
航天魂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原名航天0六七基地,是1965年根据中央关于“加强战备、加强三线建设、建立巩固的战略后方”的指示,从北京地区迁往秦岭凤县艰苦地区建立起来的。我们在那里度过了27个春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