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了终战诏书,命令各地的日军放下武器,停止抵抗。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但是,在中国东北与苏联交界的东宁地区,日本关东军虎头要塞内的日军拒不投降,战斗仍在激烈地进行着。直到8月29日,几乎所有的日本兵都被打死后,战斗方告结束。虎头要塞是日本关东军用无数中国劳工的生命构筑起来的号称“东方马其诺”的防线。在这座要塞中,安装着日本陆军口径最大的410毫米榴弹炮和射程最远的240毫米列车炮。如今,这两种巨大的火炮已经难觅其踪,只剩下残破的工事,任人唾骂。那么这两种日本威力最大的火炮到底是什么样子?它们是什么时候开始研制的?又是何时安装到这里的呢?  相似文献   

2.
作为日本首架全金属下单翼战斗机,九七式曾是日本陆军的骄傲。绝佳的格斗性能使它在战斗中能轻易咬住对手。就在日本陆军陶醉其中时,已经埋下了日后太平洋空战失败的种子。激烈的试制机竞争1934年日本陆军制式化了九五式双翼战斗机。它的最高速度可达450公里/小时,在当时各国战斗机中是相当出色的。这种高性能的双翼战斗机为日本在侵华战争初期夺取制空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3.
1931年6月,日本关东军向陆军省请拨攻城重炮。7月,24厘米的榴弹炮秘密运抵沈阳。点燃战火条件已具备,东北发生了“万宝山事件”:长春日本领事唆使朝鲜人私自在万宝山开拓水田,中国农户奋起填沟,日警悍然开枪。接着,日本军部利用“中村大尉事件”煽动战争:日本现役军人中村奉军部令冒充农业专家潜入禁止外国人游历的兴安屯垦区,从事军事间谍活动,被我东北屯垦军捕获处决。日本军部叫嚣“为中村报仇”。8月1日,熟悉东三省的本庄繁任关东军司令官,制定《解决满洲问题大纲》的建川美次任参谋本部作战部长。20日,本庄繁抵旅顺,审查了作战计划。9…  相似文献   

4.
1947年7月中国政府战争罪犯处理委员会公布日本重要战犯261人名单,其中陆军重要战犯202人占77.4%,较之1946年东京国际检察团起诉的28名甲级战犯中陆军的比例(计15人,占53.6%)高得多.在中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陆军罪孽特别深重.日本陆军军内施行法西斯军国主义教育与野蛮训练,陆军强硬分子长期鼓吹、推动扩张与侵略.1931年后陆军将领四次担任日本内阁首相,在陆军主政期间对外侵略战争被不断强化,尤以长达2年9个月的东条英机内阁为甚.日本陆军在侵略各国的作战行动中屠戮无辜、虐杀俘虏、掠夺破坏资源的罪行更是罄竹难书.  相似文献   

5.
由日本川崎公司开发的99式轻型双发轰炸机是日本93式轻型轰炸机的后继型号。从战争开始时,它就活跃在南方战线的各个战场上,是日军最重要的近程战场支援机。到战争结束时,它的总产量超过了2000架,这在日本陆军各式飞机中是很少见的。97式战斗机的速度1937年日本陆军航空本部确定了99式双发轻型轰炸机(以下简称99式双轻)的研究方向。日军给它的主要任务是偷袭敌方机场,将敌机摧毁在跑道上,因此要求它有较高的飞行速度,而且能执行水平轰炸和俯冲轰炸两种任务。1938年2月19日日军将キ48的试制合同发包给有研制93式轻轰经验的川崎飞机公司。日本…  相似文献   

6.
“帕拉丁”自行榴弹炮是由美国联合防务公司研制的一种自行火炮系统。M109A6式“帕拉丁”155毫米自行榴弹炮是对老式M109系列自行榴弹炮进行的一系列改进中的最后一次也是最重大的一次改进,1993年6月开始装备部队,战斗全重约32吨,最大射速每分钟4发,持续射速每分钟一发,公路运动速度56.3公里/小时,最大行程344公里,弹药基本携行量39发。 “帕拉丁”自行榴弹炮由4名成员——一名指挥员、一名驾  相似文献   

7.
79式多用途导弹也称为“重MAT”,是日本陆上自卫队装备的一种长射程反装甲导弹,在抗登陆作战中,也可以用来打击登陆艇和冲锋舟等水上目标,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重型反坦克多用途导弹。 79式重MAT的开发 1964年,日本防卫厅技术形容总部开始进行导弹攻击海上目标的可行性研究,通过近两年的基础研究,1966年开始进行导弹部件的试制工作。 1968年,日本完成了弹头、火箭发动机、控制部分的试制工作,1969年开始进行整体试制。头3次的产品主要用作技术试验和实  相似文献   

8.
九零式240毫米列车炮在虎头要塞建设之初,日本就计划为其配备410毫米和200毫米的重型火炮,同时,还考虑为其配备可移动的列车炮,进一步提高要塞的作战能力。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出现的列车炮在20世纪30年代是各个国家都非常关注的一种作战武器。日本军方认为,列车炮口径大、射程远,在防守战中能起很大的作用。因此,日本在国内修建铁路时,就有意识地修出一些断头的支线,通往重要的要塞。例如东京湾附近的横须贺线、房总线以及东海道线的支线都是为列车炮准备的。1925年,日本陆军科学研究所所长绪  相似文献   

9.
邓铁梅1892年生于辽宁省本溪县。“9·18”事变后,他组建了东北民众自卫军任总司令,队伍发展到1.5万人时,被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编为东北方勇军第28军。1932年,在日伪对我抗日战区进行轮番讨伐是,他将部队划整为零,据险抗击。1934年5月被叛徒出卖被捕。囚禁期间他威武不屈,9月28日被敌秘密杀害。苗可秀1906年生于辽宁省本溪县。“9·18”事变后他随学流亡到北平,与进步老师、同学组成学生军,任队长。1928年7月,他受北平东北人民抗日救国会派遣,秘密来到邓铁梅领导的部队,被任命为参议。他领导  相似文献   

10.
<正>履带炮神威武雄壮有了更加过硬的122毫米牵引式榴弹炮,中国发展相应的自行火炮就更加得心应手。2009年国庆阅兵式上,国产PLZ-07式(简称“07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首次露面,宣告继70/70-1式、89式之后的第三代“自行122榴”横空出世。07式战斗全重为24.5吨,全长约6.66米,宽约3.28米,高约2.5米(至炮塔顶),外形尺寸与89式差不多,其履带式底盘借用了04式步兵战车的大量组件,动力室位于炮车的右前方,驾驶室在左前方,炮车的中、后部是战斗室。5名载员分别为炮长、驾驶员、瞄准手、装弹手、装药手。  相似文献   

11.
丁伟 《军事历史》2012,(6):16-21
七七事变后,日本当局增兵华北积极备战.在“廊坊事件”和“广安门事件”后,日本陆军中央部授权中国驻屯军可自由行使武力的权利.19 37年7月2 7日夜,日军攻占团河行宫,进而从南、东北、西北方向包围中国军队第29军南苑兵营.28日晨,在日军航空作战部队的先行轰炸后,陆军部队从南苑东南、西南以及西北方向展开进攻,以步炮、步工协同作战攻陷南苑兵营.日军并在中国军队大规模撤退前,抢先占领南苑至北平的要道天罗庄,伏击撤退部队,致使第29军损失惨重,佟麟阁、赵登禹两位将军也壮烈牺牲.  相似文献   

12.
徐平  王子钰 《军事史林》2013,(12):40-46
中国派遣军,日方称“支那派遣军”,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派驻到中国关内的侵略军,于1939年10月成立,日本战败投降后撤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陆军组建的第一个总军(方面军群)级战略集团。可以说,中国派遣军是日本侵华战争中对中国人民犯下罪行最多的一支侵略军。  相似文献   

13.
陆虎 《环球军事》2013,(3):80-81
在上世纪80年代初,冷战正达到了高峰,世界在以美苏为首的北约华约军事集团对峙下,随时可能爆发大规模战争。因此,各国陆军都把研制重装甲武器作为重中之重。而在那个重装甲风行的时代,偏有人另辟蹊径,转而研究大口径轮式自行火炮。它们就是捷克斯洛伐克的纳达152毫米自行榴弹炮和南非的G6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由于当时它们是世界上仅有的两款轮式夫口径榴弹炮,所以被戏称为“轮式双雄”。  相似文献   

14.
目前,韩国现役榴弹炮主要有KH178式105毫米牵引榴弹炮、KH179式155毫米牵引榴弹炮、M109A2155毫米自行榴弹炮,而最新研制的K9“霹雳”155毫米自行榴弹炮性能异常先进,52倍口径的身管长度是其最大的长处,其射速、射程及弹药基数等性能指标居世界前列(见表1)。  相似文献   

15.
马晓娟 《军事历史》2021,(1):98-105
日本侵华陆军中的“中坚”军人群体在侵华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石原莞尔为代表的日本陆军“中坚层”军人把其所受系统的军事教育转化为战争理论,进而通过发动九一八事变、武力占领“满蒙”对其理论进行初步实践,从而为日后日本侵略全中国乃至日美作战进行全球性战略布局.本文通过追溯这一过程,揭示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6.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了对中国东北全境的侵略行动,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使得日本侵略者在东北长驱直进,如人无人之境 1927年4月,日本组成陆军大将田中义一内阁。侵华狂热分子田中一上台,就明确了对中国积极侵略的方针,强调解决中国问题是内阁的重大使命之一,急欲吞并中国东三省。6月27日至7月7日,日本政府召集外务、陆海军省官员、参谋本部第二部部长及驻华文武官员于东京外相官邸举行“东方会议”,会议制定  相似文献   

17.
王作化  林生  菅强 《环球军事》2008,(3):104-106
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惟一大规模使用生化武器的国家。在疯狂的侵华战争中,日军在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各战场都曾广泛使用过细菌和化学武器,制造了一幕幕惨绝人寰的战争恐剧,给中国人民造成了至今后果难除的灾难。然而,近年来发掘的史料证明,日军不仅在中国战场上大规模进行过细菌和化学战剂,而且在其它战场上也都公开或秘密使用过生化武器。在1939年日本与苏联爆发的诺门罕之战中,日军为挽救战场败局,曾秘密将新研制的细菌武器投放战场,结果造成口军自身1300多名士兵神秘死亡就是其中鲜为人知的一幕。  相似文献   

18.
《日本陆军史》是一部叙述日本近代陆军产生、发展与灭亡的历史。作者生田惇系日本防卫研究所战史部的研究人员。该书的特点是史料翔实,重点论述陆军军事制度的改革以及军人教育,并对日本陆军在重大历史转换时期所起的作用也作了简明的分析。因此,尽管文字不多,仍能将其发展变化的脉络勾划得很清楚。日本陆军是近代中国反对外来侵略战争的主要对手。这支法西斯军队,曾经给中国人民也给日本人民帶来了无穷的灾难。对此展开必要的研究,是深入研究中日战争史的需要;同时,对增强国防观念和加速我军现代化建设提供必要的借鉴。本刊发表《日本陆军史》译稿,以给有志于研究这一课题的同志提供参考。为保持原作的面貌,翻译时未作改动。尽管作者曾表示尽量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说话,但由于立场与世界观不同,书中对中国以及中国人民革命运动仍有不少诬蔑之词,请在阅读时注意。  相似文献   

19.
美国陆军炮兵也称为野战炮兵,属于战斗支援兵种。美陆军共编4个军和10个师,每个军下辖3~6个炮兵旅,每个师下辖3~4个炮兵营。主战武器是榴弹炮、火箭炮、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等,装备有大约1000门M119A1式105毫米榴弹炮、1450门M198式155毫米榴弹炮、1500门M109A2/A3/AS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主要装备后备役部队)、950门M109A6式“帕拉丁”  相似文献   

20.
追随飞机的发展 1922年(日本大正11年),日本陆军装备了11年式75毫米高射炮。它是日本在二战中所用的各种高射炮的基础,以它为蓝本,1925年发展出了14年式100毫米高射炮。 20世纪30年代,飞机性能突飞猛进。日本军方为了应对越来越大的空中威胁,1928年装备了性能更先进的88式75毫米高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