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提高地面情报雷达杂波抑制性能的问题,在阐述PD体制信号处理的基础上,主要结合与传统的L-PRF方式对比,对应用H-PRF方式PD体制信号处理的改善因子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2.
中脉冲重复频率的PD体制对于杂波的抑制能力较强,一般应用于机载雷达.目前,地面对空情报雷达为更有效地检测低空目标以及小目标,也采用了PD体制.在分析了杂波重叠和PRF组限制的基础上,对比了M/N准则、检测概率以及盲区图,讨论了采用3/7准则的优越性,该结论对于PD体制雷达的研制和改装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PD雷达杂波环境下的目标检测性能,研究了机载PD雷达恒虚警检测问题。重点分析了频域均值恒虚警处理的基本原理与处理方法,采用不同方法对雷达面临的典型杂波分布信号模型进行了性能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最大选择恒虚警处理方法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地面PD雷达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及其在杂波重叠环境中采用参差PRF组和3/7准则解模糊后对小目标的探测能力,同时与其在压制性干扰环境中对小目标的探测能力进行对比,得到了该干扰信号对雷达目标探测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机载双基地雷达在任意配置下的杂波模型,其中考虑了双基地雷达的几何配置、雷达系统的系统参数和距离模糊等实际因素对杂波谱的影响.基于该模型计算仿真了多普勒曲线、杂波的空时二维似然谱、杂波特征谱和二维改善因子图,然后基于仿真结果分析了杂波特性,得出了机载双基地雷达杂波的一些规律.对机载双基地雷达杂波特性的认识有助于开展对机载双基地雷达的杂波抑制与空时自适应处理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6.
由于雷达引信载体运动的高速性,引信工作的近程性,使得引信在低空作战时,地杂波信号极易诱使引信早炸.首先介绍了地杂波的散射特性,然后建立了基于网格映象法的地杂波回波信号的仿真模型,在这个基础上分析了引信地杂波信号特性.研究结果可用于PD引信抗地杂波干扰能力的预测和评估.  相似文献   

7.
战斗机在对地/海攻击时,地/海杂波对机载火控雷达的工作效能会产生较大影响。分别针对无干扰和压制干扰条件下两类典型体制的机载火控雷达,给出地/海杂波功率的确定方法,建立了地/海杂波背景下机载火控雷达效能评估模型。通过仿真,分析了无干扰与压制干扰条件下地/海杂波对机载火控雷达工作效能的影响,为机载火控雷达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地面雷达实际地形杂波信号不易模拟的特点,通过对相干视频信号模拟方法和地杂波后向散射特性的研究,建立了地面杂波RCS模型;利用映像法提出了面杂波回波模型以及模拟方法.最后给出了杂波回波信号的仿真结果,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当雷达在海面下视工作时,较强的海杂波信号会严重影响雷达的目标检测和分析能力。由于海杂波对于不同用途的雷达所表现出的特征可能有极大的差别,因此,只有分析并掌握海杂波对雷达的影响特征,才能设计出合适的信号处理方法,并预测出雷达的检测性能。基于雷达的海面试验数据,提出了一种海杂波反射系数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实时计算海杂波回波信号强度的方法。通过对比理论海杂波计算结果与雷达的实测海杂波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天空双基地预警雷达常采用高脉冲重复频率,由此带来的距离模糊对杂波功率谱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针对该问题,首先分析了天空双基地预警雷达的几何关系,然后建立了杂波模型并给出了距离模糊下的杂波协方差矩阵,最后通过仿真分析了不同收发球心角下模糊距离环的分布情况,以及不同收发球心角和飞行方向构型下距离模糊对杂波功率谱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距离模糊的分布情况主要由收发球心角决定,距离模糊使天空双基地预警雷达杂波频谱严重展宽,自由度增加。研究成果可为距离模糊下的杂波抑制技术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在PD雷达系统中,通常采用模拟方法进行正交双通道采样,但是其性能较差。分析了在PD雷达系统中,当多普勒频率不为零的回波信号通过幅相不平衡的正交双通道时,所产生的镜像频率对系统改善因子的影响,并通过相应的仿真研究加以说明。通过采用直接中频正交采样,系统检测性能得到提升,并通过某型雷达实际参数进行了仿真论证。  相似文献   

12.
针对无人机慢速目标运动速度与气象杂波中心频率接近导致无人机在气象杂波中难以被检测到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卡尔马斯(Kalmus)滤波器的球载雷达无人机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对雷达回波进行脉冲压缩和PD处理,再使用经过速度校正的Kalmus滤波器滤除气象杂波,最后利用二维恒虚警进行检测。仿真结果表明,在合适的气象条件和目标速度下,该方法能很好地抑制气象杂波,提高球载雷达无人机目标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13.
针对X频段在地面警戒雷达中的应用问题,在频段优势、对抗能力、机动能力方面,对X频段地面警戒雷达作了详细分析,同时论述了它在噪声背景和杂波背景下的性能、探测能力、系统特性,并提出了应采取的技术措施.通过实例表明该频段雷达具有一定的探测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传统的米波雷达地面有效反射区和粗糙地面的选择条件,提出采用抛物线作为地面反射区曲线,并给出曲线公式,各反射点的反射波在主要方向同相叠加增加了探测距离,进一步挖掘了米波雷达的威力潜力;合理选择反射区曲线的长度,可减少近地物反射的杂波,提高低空目标的探测能力。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机载预警雷达的特点及面临的杂波抑制难题,回顾了杂波仿真的研究历程,在分析机载预警雷达杂波模型及常规空时自适应杂波抑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精细化杂波仿真的认知杂波抑制方法。该方法利用数字高程地图数据以及地表覆盖和土地利用数据进行信号级机载雷达杂波反演,补充了均匀杂波样本,提升了非均匀环境下杂波抑制性能,为杂波仿真在机载预警雷达中的应用指出了一种新的途径。最后根据典型机载预警雷达参数和典型地理环境,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对组合干扰作用下雷达干扰压制区边界进行了建模分析.根据热噪声下的标准雷达方程,采用在典型环境下搜索雷达的实例来推导和建立了在干扰、杂波和组合干扰源的环境下压制区边界的估算方程.本模型充分考虑了地面射频效应对雷达探测性能的影响,贴近实际,可为电子战指挥员进行战斗部署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用安装在直升飞机上的机载毫米波雷达来检测非运动目标在技术上己受到极大的注意。这些非运动目标可以是地面的静止目标,例如坦克和卡车,或悬浮的直升飞机。检测是在地杂波中和恶劣的气候如雾和雨等条件下进行的。由于检测距离不是很远(大约为5公里左右),毫米波雷达能很好地适合于这种应用,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这种雷达具有较高的工作频率(即窄的波束宽度),在设置有目标的地面上对应着较小的地杂波区,这就能提供较好的目标-杂波信号比。同样,由于它的较窄波束宽度对着较小的雨滴空间,从而降低了因雨的后向散射而引起的噪声影响。在本文中,给出了在无杂波环境里检测目标的基本雷达搜索方程,计算了地杂波引入的噪声以及大气环境诸如雨滴等所产生的噪声。另外还概述了大气衰减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实例。在检测非运动目标时,利用了两种毫米波(35GHZ_和95GHZ)雷达,指出了在检测非运动目标时,对于给定的天线尺寸,使用较高的工作频率比利用较低的工作频率能获得更远的检测距离。这主要是由于较窄的波束宽度减小了地杂波区和穿越雨滴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五角大楼的分析家们认为,载大型孔径雷达的高空气球可能是反隐身的一种经济措施。美国防部的最新资料表明,载于高空平台的雷达与其他探测器配合,便于探测和跟踪严重杂波干扰下的低可观测度目标。随着材料技术的发展,困扰高空气球的许多问题已获得解决。目前美国正在研制有效载荷较高的高空气球(尤其是载大孔径L波段雷达),并能在高空漂浮几周或几个月。美国TCOM公司能将一种最新型的球形高空气球漂浮在约20公里的高空,在最恶劣的气象条件下一次升空至少停留30天,费用1 000~2 000万美元(包括系留系统和地面支援车辆)。该公司还采用新材料解决了高  相似文献   

19.
在下视工作方式时,地海杂波对主动雷达导引头的影响不容忽视,它将严重影响导引头截获和跟踪目标,因此分析地海杂波对主动导引头的影响进而提高导引头的抗杂波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介绍了脉冲多普勒雷达导引头接收地海杂波功率谱基本方法,以及基于数据抽取技术的高精度实时仿真模型,经分析该算法适用于主动雷达导引头及全弹的闭环实时仿真实验.  相似文献   

20.
FFT-MTD滤波器组优化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用FFT算法实现雷达信号动目标检测(MTD)的方法,为提升MTD在强杂波环境下的检测性能,对加权FFT优化MTD时窗函数的选取进行了讨论,比较了6种窗函数加权时FFT等效多普勒滤波器组的幅频特性和改善因子,得出了适合于MTD的最佳窗函数,并针对某型雷达信号体制进行了仿真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方法增强了MTD在杂波背景下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