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认知作战,是继火力、机动力、信息力之后,又一个战场制胜的顶端,它经历了数千年的人脑隐性对抗之后,在现代战场上露出了新的面容。认知制胜的基础:算力无处不在“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庙算”虽没有那么精细,但也是认知战争胜负必不可少的环节。如果说古代战争胜在“庙算”,那么现代战争胜在算力无处不在。算力无处不在,是云脑送算模式的升级。当前作战中的典型认知过程是,人在回路上、人在回路中或人在回路外,数据信息汇聚到“云脑”之中,“云脑”利用强大算力提取出认知,再返回给相关作战平台。这种“云脑送算”模式,面临着两大问题:一是算力输送延时,  相似文献   

2.
对《孙子兵法》“庙算”定性问题,运用AHP法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定量研究,并将该模型运用于官渡之战,其结果与实际作战相符,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正>《孙子兵法》是我国重要的古典军事典籍,对世界军事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军在研究《孙子兵法》后,将其中部分思想运用于军事实战,使得美军能够在越战后重整旗鼓,引领世界军事发展的潮流。“黄金峡谷”行动就是美军成功运用《孙子兵法》“军争”思想的一次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以下简称武警部队)作为我国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担负国家赋予的安全保卫和维护社会稳定任务。在当前日益复杂的斗争形势中,完成执勤、处突任务不仅要具备过硬的军事技能,而且也要善于运用谋略。《孙子兵法》中所蕴涵的“道义”、“庙算”、“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等谋略思想,对武警部队执勤、处突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研究《孙子兵法》者,多着眼其智而忽略其仁,智的著述甚丰而言仁的文字极少。认为《孙子兵法》中无仁可谈或觉得仁于军事意义不大,当是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但认真研读一下十三篇,就会发现这种认识有失偏颇。孙子的军事思想受到了当时社会上仁的思潮的深刻影响,仁是构算其军事理论的指导原则之一。他吸收了其前人和同时代人关于仁与诈  相似文献   

6.
<孙子兵法>战后"修功"思想的含义是指在对敌完成"战胜攻取"任务后,必须做好争取民心、巩固和扩大战果,达成控制局势,使之迅速走上正常轨道的工作,它是对春秋末期吴国争霸战争教训深刻而精辟的总结.战后"修功"是一项事关能否真正打赢的系统性的、特殊的危机管理工程.这项工程是攻取一方战前"庙算"极为重要的内容.美英等国入侵伊拉克的战争,俄罗斯境内发生的车臣战争,都因在战前"庙算"中对这项工程"算"得不够"多"而在战后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从反面证明了<孙子兵法>这一思想至今仍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对我们谋划今后可能进行的军事斗争将不无启迪意义.综观古今中外战后"修功"的经验教训,"战胜攻取"者欲要取得最后胜利,而不至半途而废,至少必须做到乘势追歼,彻除残敌;广施德政,严格纪律;速建政权,"因俗而治";恢复经济,密切联系;增强认同,发展教育;留兵镇守,抚顺伐逆;六者兼施,九九归一.  相似文献   

7.
金秋10月,“鲁北首邑”瓜果飘香。 10月7日,孙子兵法城在孙子的故里——中国山东省惠民县隆重开城。孙子兵法城为全世界军事爱好者而建。孙子一生致力于军事理论的研究和运用,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他所著兵书《孙子兵法》被世界誉为“兵学圣经”、“天下第一兵书”,在古今中外享有盛誉,经久不衰。现在,在孙子故里崛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军事家莫过于孙武,而享誉世界的军事著作莫过于《孙子兵法》。孙武和《孙子兵法》是研究中国古代军事史不可缺少的军事家和兵书。2500年前《孙子兵法》的问世,标志着独立的军事理论著作从此诞生,因而在世界军事史上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毫无疑问,中国古代军事家孙武的《孙子兵法》堪称兵法经典,军事圣经。目前,《孙子兵法》至少有6种英译本,你可以在世界上最大的书店里随时看见它的身影。在西方军事学领域,《孙子兵法》的影响仅次于经常被引用却极少被深入研究的《战争论》(卡尔&#183;冯&#183;克劳塞维茨著)。《孙子兵法》英译本的译者罗杰&#183;埃姆斯对《孙子兵法》推崇备至,将它称为“当今世界军事战略领域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相似文献   

10.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各国都把《孙子兵法》作为战略的指导思想。《孙子兵法》是各国军事院校的必修课程。本文仅就《孙子兵法》第三篇《谋攻》中所提出的“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的战略思想在二战中的应用作一些探讨。 “上兵伐谋”指的是以己方的谋略挫败敌方的谋略,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从而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和军事目的。兵不血刃而获成功当然属于用兵中的上策。  相似文献   

11.
在毛泽东的《孙子兵法》解读史上,指导郭化若研究《孙子兵法》是其中一项重要活动;指导郭化若研究《孙子兵法》并取得世人瞩目的实绩,是他倡导批判继承历史遗产最为成功的范例;而郭化若则受毛泽东之命研究《孙子兵法》,倾注了大半生心血,可谓躹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也成就了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研究《孙子兵法》第一人”的学术地位,被誉为“一代儒将”。  相似文献   

12.
孙武在隋唐五代时期大致处于兵学“亚圣”的地位,但其兵书《孙子兵法》的理论价值实际上被视为当时诸兵书之首。这一时期是《孙子兵法》注解的高峰时期,注家蜂起,异彩纷呈,内容、形式均有创新。一些兵学著述大都以《孙子兵法》为宗,吸收总结了当时的新鲜经验,从而继承发展了《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一些非军事著作中也载有《孙子兵法》的内容,透露了此书在不同阶层和领域流传的一些信息;《孙子兵法》在唐代开始传往国外。在运用《孙子兵法》的军事理论指导实践方面,这一时期颇多建树,特别是在唐代,堪称是冷兵器时代的一个高峰。 孙武在隋唐五代时期大致处于兵学“亚圣”的地位, 但《孙子兵法》的理论价值实际上被视为当时诸兵书之首  相似文献   

13.
浅析毛泽东军事思想与《孙子兵法》"知战"思想的联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军事思想与《孙子兵法》“知战”思想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毛泽东肯定并吸收了孙武“知战”思想的合理内核;另一方面,毛泽东军事思想创新性地发展了《孙子兵法》“知战”思想。  相似文献   

14.
孙子庙算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庙算,是指在战争开始之前对关系战争全局的重大问题进行战略筹划和决策的一系列活动及其结果。孙子的庙算思想,是他整个军事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军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孙子&#183;计篇》主要是谈庙算问题,是有关庙算理论的系统论述。孙子认为,战争的胜负既取决于客观条件,也取决于主观指导,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二者都应纳入庙算的衡量和评估活动之中。孙子的庙算思想全面总结了前代和当时的战略决策实践活动,将其从经验层面上升到理论层面:一是使战略决策活动理论化、系统化;二是剔除了以往决策活动中某些不合理、非理性的内容,由此奠定了中国古代战略决策理论的基石.  相似文献   

15.
孙子是我国的“兵圣”,其名著《孙子兵法》在我国较早阐述了军事经济思想:提出兵事关系国家存亡,是其军事经济思想立论之基;实行“无税”措施发展农业,富国强兵;认为“军无辎重则亡”,重视后勤保障;主张“因粮于敌”,保证战争之需;强调“兵贵胜不责久”,避免国家财力枯竭;指出“国之贫于师者远输”,重视军事运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孙子兵法》揭示了军事领域的基本规律,对军事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孙子兵法》中阐述的“令文齐武”、“修道保法”、“将帅五德”等治军理论至今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其中“文”、“道”、“德”等治军范畴充满了以人为本的精神魅力,闪耀着千古不灭的思想光芒。  相似文献   

17.
问世于 2 5 0 0年前的《孙子兵法》 ,被世人公认为“兵学圣典”、“军事巨著”、东方战略思想的代表作、人类永恒的智慧之书。千百年来 ,有关《孙子兵法》的专著可谓林林总总 ,然而 ,没有一位学者、也没有一家出版社将书名定为《孙子兵法新解》 ,现在 ,摆在我案头 ,以《孙子兵法新解》(以下简称《新解》) ,为书名的这部学术专著 ,是我的同事、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军事学副教授施芝华新近力作。因为此书有新意 ,有独到的见解 ,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事。  一、文字释义上的独到见解《孙子兵法》的研究历经千百年 ,有关文字的…  相似文献   

18.
战国是《孙子兵法》广为流传的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孙子热”。其思想对当时的兵学理论、诸子学说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它不但成为当时军事实践的指导理论,而且非军事领域也开始对之借鉴运用。此书在战国广为传播的根本原因是其理论适应了当时社会斗争的需要,是中国古代社会思想发展至战国时期的必然反映。我们从战国时期《孙子兵法》的流传中,可以得到有益的启示。一、战国时期《孙子兵法》流传情况概述《孙子兵法》在战国初期就应已有传播。据推测,孙子快文《吴问》可能完成千三国分晋(公元前405年)前后,说明孙子后学在…  相似文献   

19.
在亚洲国家,我们都喜欢引用一句古话:“温故而知新”。这句话是说,回顾以往的事,可以为将来找出新的境界和方法。就此而言,应当看到战国时期齐国的孙武在2500年前的杰作《孙子兵法》,至今仍然被普遍认为是现代军事科学发展的宝贵参考书。 《孙子兵法》的军事价值在于它是一个内容广泛的军事思想体系,包括了全面战争和有  相似文献   

20.
孙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将领和兵法大师。根据对古希腊军事史的研究和凭借军事历史常识判断,都可证明:古代雅典将领米太亚德虽然不知道世界上有一部《孙子兵法》,更不可能阅读《孙子兵法》,但在孙子写成《孙子兵法》后的若干年内,就把孙子有关的兵法思想付诸实践了。孙子成书于公元前500年左右,而著名的马拉松战役发生在公元前490年。雅典的米太亚德将军恰逢其地实施了一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