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近似癫狂的革命氛围中,北伐序幕被正式拉开。在北伐誓师之际,国民革命军政治工作规范逐步确立。在北伐各战场,国民革命军的政治工作在中共党人的努力下得以开展,官兵的求战欲望得到提高,对主义的信仰得到强化,这成为北伐迅速获胜的关键。尤其是武汉的革命浪潮,折射出国民革命军政治宣传的另一番景象,民众反帝反封建的情绪越积越高。轰轰烈烈的军事运动和民众运动一起,共同演绎着北伐战争的胜利高歌。  相似文献   

2.
以往中国现代史学术界对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史的研究,往往局限于北伐战役本身,很少注意到冯玉祥部队的南口防御战对于北伐军在两湖战场上打败吴佩军所起的重大作用。冯军南口防御战虽然最后失败,但它在中国近现代战争史和民国战争史上,却是值得研究的战例。结合当时国内政治形势来看,南口防御战的历史意义更是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不揣浅陋,探讨如下,请专家们教正。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军事史研究首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关系评析有的作者指出:北伐战争的发动与胜利进军,离不开首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是国共两党的领导者共同及时地制定了正确的北伐战略决策;是国共两党的革命官兵在各大战场并肩浴血苦战,一起克敌制胜;是国共两党(主要是中共)的成员广泛组织发动工农大众支援北伐军作战,为北伐提供了坚实的民众基础。没有首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就不会有北伐战争及其伟大肚利。(周兴梁《首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中共党史研究》1997年第2期)关于北伐战争的领导权问题。有的作者认为,是国民党领导…  相似文献   

4.
虚拟战场电磁环境构建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分析了战场电磁环境,针对科学构建战场电磁环境系统这一难题,提出了适合战场大区域、多种辐射源,并考虑地形、气象等影响因素的战场电磁环境数字仿真构建方法.该方法借助抛物方程、地理信息系统、神经网络等理论、方法构建战场电磁环境.最后应用该方法基于福建沿海某地真实地理环境与气象条件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与电波传播理论吻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铁军雄风     
"北伐中诞生,井冈山成长,我们是共产党的第一支武装。长征路上打先锋,抗日战场敌胆丧。从东北到海南,历经千百仗,英雄部队打成钢……"每次唱起这支雄浑深沉、铿锵有力的"铁军之歌",铁军官兵就豪情万丈,热血沸腾。  相似文献   

6.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东征讨蒋抑或继续北伐成为武汉政府不得不面对的难题。苏联顾问鲍罗廷主张北伐,共产国际代表罗易主张东征,双方进行了激烈争辩。国共双方在鲍、罗争论中摇摆不定。虽然联席会议最终通过了北伐之决议并付诸实施,然而局势变化使得事态旋即发生逆转。冯玉祥的倒戈、南京政府的军事威胁等促使武汉政府不得不放弃北伐,转而实施东征讨蒋。因无可靠军事力量支持和政府内部分化等因素,东征很快中断,陷入尴尬境地。之后,武汉政府无奈地与南京政府合流,失去了独立地位。  相似文献   

7.
准确地说,太平天国起义后有两次北伐。太平天国第一次北伐的目的地是哪?学界多认为是小天堂南京,笔者认为应是河南和北京,否则不能解释太平天国自广西出发后游行半个中国再到南京的问题。以往论者多采用罗大纲的供词论证太平天国第二次北伐的战略,笔者认为罗大纲供词不足为据。第二次北伐为什么不取最便捷的京杭运河而由浦口向北向西,经安徽、河南等数省取北京呢?笔者认为是杨秀清军事战略的失误,这导致了太平军北伐最终失利。  相似文献   

8.
元朝末年,暴发了红巾军反元大起义。清朝后期,暴发了太平天国反清大起义。两次起义都进行了以夺取都城,推翻元朝、清朝统治为目的的北伐战争。红巾军虽然先后有刘福通北伐、朱元津北伐,但后者具有典型、代表性意义,成功了,以胜利结束。而太平军北伐却失败了。为什么一胜一败?本文试图从战略角度比较他们的得失,总结他们的经验教训。朱元津北伐的成功,首先在于战略决策与战略方针的正确,建立巩固的战略基地,先南后北,创造条件,把握战机,适时发动北伐。1351年(元至正十一年),江准流域暴发红巾军起义(或称红军起义),敲响了…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史学界一直认为陈独秀是反对北伐的。近来,胡庆云撰文提出,陈独秀并非从根本上反对北伐,而是先积极后消极,在战略重点上犯了错误。说他先积极是因为他在北伐开始前曾多次表示希望早日北伐的愿望。如1926年2月中共在北京召开特别会议时,陈曾致电北京,要求解决北伐问题;后来又致电或写信给汪精卫、蒋介石,敦促他们“必须开始北伐”,提出“要乘吴佩孚势力尚未稳固时,加以打击,否则他将南伐,广东便没有积聚实力之可能。”但就在北伐即将开始时,陈独秀却突然发表《论国民  相似文献   

10.
南北朝时期的梁朝大将陈庆之率七千白袍军北伐以少胜多、屡建奇功,有史为据,并非虚夸;他的军事才能和过人胆魄,在北伐过程中尽显无余,不容质疑;陈庆之北伐功高而名薄,乃历史之憾事。陈庆之作为货真价实的一代名将,应该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