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钻地弹是武器弹药中的“土行孙”,其以打击地下目标见长。钻地武器的品种和数量已经越来越多,使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已经成为一些国家打击地下目标的主要手段,引起了各国军队的高度重视。那么,这种可从天入地的“土行孙”有没有办法对付呢? 应该说,有矛就有盾。高科技手段空袭虽然增加了防卫的难度,但相对于核突袭和大规模狂轰滥炸来说,也给了对手更多的应变机会和施展谋略的空间。因此在钻地武器蓬勃发展的同时,抗击钻地武器的工程和战术研究在各国也悄然兴起。 筑起“铁壁铜墙”:增强阵地的工程抗毁能力 常规深钻地武器与抗常规钻地武器的技术研究是目前国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周义 《国防科技》2001,22(12):40-43
钻地弹,是携带钻地弹头(又称侵彻战斗部),用于对机场跑道、地面加固工事、深入地下的指挥中心等目标进行攻击的钻地武器。常规深钻地武器主要有能钻进18米混凝土或钻进90米以上普通土层的普通导弹和制导炸弹。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使用巡航导弹外加“地  相似文献   

3.
海湾战争以来,鉴于精确制导武器在战争中的运用比例日益增大,威力和打击精度也越来越高,于是各国纷纷将重要目标转入地下。针对这种情况,各种打击地下目标的武器迅速发展起来,其中钻地武器的技术水平和实战效能首屈一指。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使用的“地堡终结者”(GBU—37)、“掩体粉碎机”(GBU—28)之类的钻地武器格外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4.
一、微型钻地核弹 最近,美国国会通过了允许发展爆炸威力相当于5000吨TNT以下的微型核武器的法案。虽然微型核弹对土壤和岩石的穿透力与常规钻地弹相同,但微型核弹头可以释放出巨大能量通过破坏地下目标的整体结构去摧毁目标,而不一定要钻入目标内部。根据美国5027作战方案,一旦朝鲜“八侵”韩国或者美国认为朝鲜“核武器开始有威胁”,美国空军第4联队第336中队将立即担起保护韩国、对朝鲜战略目  相似文献   

5.
主要借用以往部分喷发式核爆炸的一些数据和现象,对钻地核弹爆炸的放射性作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重点分析了地下、地面的放射性分布特点,以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美国新型战略武器发展综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综述了近些年来美军“可替换”核弹头、钻地核弹、第四代核武器等新型核武器,以及全球快速打击高精度武器系统、高超音速巡航导弹、高超音全隐身战略轰炸机等核常兼备的战略武器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相似文献   

7.
常规钻地武器的毁伤特征是精准和钻地,侵爆效应十分明显,能够摧毁地面建筑,破坏浅埋工事,但对构筑于岩体中的地下工程则不论是单弹打击、多弹重复打击,还是超高速打击,均存在毁伤极限。抗钻地武器打击,必须充分利用岩体自然防护层的抗力。研究结果表明:精确制导常规武器所需要的防护层厚度,远低于防御核武器触地爆所需的岩层厚度;对于制导常规武器,构筑在百米岩体以下的坑道工事则是足够安全的。不应忽视制导武器的侵爆威胁,但过分夸大也会误导决策。  相似文献   

8.
钻地武器是指携带钻地弹头又称侵彻战斗部,用于对机场跑道、地面加固目标及地下设施进行攻击的对地攻击弹药,一般由载体和侵彻战斗部组成。载体一般为巡航导弹、航空炸弹弹体及火箭、洲际弹道导弹等,其运载功能是使侵彻战斗部命中目标,并在末段达到足够的速度。侵彻战斗部由内侵彻头、高爆装药和引信组成。侵彻头一般为高强度钢或重金属合金材料,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小型核弹"在美国官方大员的口中频频出现,正曰益受到布什政府的青睐,也日益引起世人的关注.一时间,开发小型核弹、对"特定"目标实施"有限度"的核打击,似乎已成为美国当今的一种选择.核武器,这个曾被称为"绝对武器"、"终极武器",只具有"威慑"作用,而无实战意义的"深官幽灵",在地下、在海中、在洞穴里"躲藏"了半个多世纪以后,终于有人要邀请"出山"了.尽管,它的当量要被"缩小"到几千吨以下;尽管,它仅是被用来针对地下的"特定"目标,但它还没被投入战场,只是启动经费研制并"探讨其使用的可行性",就已经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引起美国朝野的震动,引起有识之士的极大焦虑.  相似文献   

10.
美国2002年《核态势审议报告》称,全世界有70多个国京拥有1万多个地下军事设施。其中,有1400多个是用来生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弹道导弹,或者是用作高级军事指挥中心的,特别引起美国高层的关注。该报告称,目前美国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对付这些深层地下战略设施。作为一种遏制手段,美国需要研制一种微型的钻地核武器,它没有一般核武器那么大的杀伤力和负面影响,但却可以有效地攻击地下目标,有相当的毁伤能力但核辐射危害较小。该报告还制定了于2012年部署这种“新型能力武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核武器摧毁战略指挥防护工程和战略导弹基地等深地下坚固目标的效能,美国正大力发展钻地核武器。特别是近10多年来,钻地核武器的研制已成为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利弗莫尔和圣地亚国家实验室发展新型核武器的重要任务。钻地核  相似文献   

12.
钻地武器是指携带钻地弹头(又称侵彻战斗部),用于对机场跑道、地面加固目标及地下设施进行攻击的对地攻击弹药,其一般由载体和侵彻战斗部组成。载体一般为巡航导弹弹体、航空炸弹弹体及火箭,甚至洲际弹道导弹等,其运载功能是使侵彻战斗部命中目标,并在末段达到足够的速度。侵彻战斗部由内侵彻弹头、高爆装药和引信组成,侵彻头一般为高强度钢或重金属合金材料,采用破片杀伤方式,引信通常为延时近炸引信或智能引信。侵彻战斗部一般采用大长径比,因武器携载能力限制,其直径一般不超过50厘米。此外,为进行精确打击,弹上还装有控制、导引系统。  相似文献   

13.
美国能源部的科学家们正不声不响地研究一种潜在的核弹头以用于弹道导弹防御武器。在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试验室指导研究的官员们把这一工作说成是60年代斯普林特(Sprint)和斯帕坦(Spartan)防御系统早期研究的发展。像上述计划那样,今天的计划集中在装有核弹的地空导弹上,这种导弹将能在苏联导弹接近美国目标的末段拦截苏联的核  相似文献   

14.
在本期“舰艇博览”栏目中,我们对世界海基核力量进行了盘点,这些舰艇只是作为平台,而最终的打击武器,是核弹。在核俱乐部成员中,目前只有俄罗斯、美国、法国、英国和中国拥有潜射弹道导弹,从20世纪50年代苏联率先装备潜射弹道导弹后,美、苏等国投入巨资开始了激烈的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舰艇编队作战指挥流程,说明舰艇编队目标武器分配(WTA)研究的内涵和复杂性.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舰艇编队目标武器分配研究成果,将舰艇编队目标武器分配研究归结为2类分配模式下的优化问题,并论述了舰艇编队目标武器分配模式,综述了舰艇编队目标武器分配研究的主要方法.最后,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机载制导武器的武器-目标分配算法是智能航空指控系统的一个基础研究问题。本文在建立了武器-目标分配的基本概念和对算法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武器-目标分配算法;基于决策论的武器-目标分配算法和基于导弹截获区的武器-目标分配算法,并对基于导弹截获区的武器-目标分配算法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具有高透明性、有限消除最大威肋、杀伤概率最大、充分利用机载武器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杨鲁 《国防》2006,(12):64-66
当前,伊朗核问题和朝鲜核问题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尽管长期以来,国际社会一直为制约核武器发展做出不懈努力,但有核国家核力量建设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核武器技术仍在利用当今高新科技成果继续发展,核武器仍然是迄今为止毁伤能力最强的武器装备,人类仍生活在核战争的阴影之中。所谓核武器,是指利用能自持进行的原子核裂变或裂变—聚变反应瞬时释放的巨大能量,产生爆炸作用,具有大规模杀伤破坏效应的武器。核武器一般是指由核战斗部及其承载壳体组成的武器,俗称核弹。如果将投掷发射系统和指挥控制系统等使核武器构成作战能力的各部分都包括…  相似文献   

18.
手榴弹(hand grenade)是在近距离上杀伤有生力量和毁坏军事装备的小型炸弹,是重要的步兵近战武器之一。一般由弹体、引信2部分组成。弹体呈圆柱形或卵形,有的带有手柄。弹体内盛有炸药或其它装填物,多采用击发(或扎发)延期引信,也有采用电触发与延期双重作用引信。手榴弹因最初的外形和破片像石榴和石榴籽,故此得名。在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发展核弹和导弹的今  相似文献   

19.
打击地面目标的太空武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提到太空武器,人们首先会想到在太空中发射、打击太空中目标的武器。不过这样的理解并不全面。美军目前正在研究和发展一些在太空使用和发射,但打击的对象是地面目标的太空武器,简称为对地太空武器。在未来战争中使用的对地太空武器可以分成4类:打击地面目标的定向能武器、动能武器、天基常规武器以及用于反弹道导弹的动能武器。其中,定向能武器是以光速发射能量摧毁远距离的目标,其他三类都是用自身的动能或化学能摧毁目标,它们的作用方式、打击目标、反应时间和使用数量都不同。  相似文献   

20.
范柏 《宁夏科技》2002,(5):26-31
一个核弹可以毁灭掉一个城市,一艘核潜艇可以摧毁一个中等面积的国家。目前世界上有3万颗核弹高悬在人类的头上,其中美国就有7200多颗,这些核弹足以毁灭地球若干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