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网络反潜战     
沿岸浅海区反潜战的困难反潜战本质上是一种协同作战,其突出的优势是充分发挥各种武器装备的效能,夺取水下战斗的主动权。反潜战大致可分为大洋深海区作战和沿岸浅海区作战两种类型。冷战后,沿岸浅海区反潜作战对美国海军来说尤为重要,因为美国海军推行“由海向陆”的海军战略,舰艇活动的区域已从大洋深海转向沿岸浅  相似文献   

2.
新形势逼出了新概念反潜战大致可分为大洋深海区作战和沿岸浅海区作战两种类型。冷战后,由于美国海军积极推行“由海向陆”的海上战略,其舰艇活动的区域已从大洋深海转向沿岸浅海,因此,沿岸浅海区反潜作战对美国海军提出了严重的挑战。然而,美国海军的核动力攻击型潜艇在浅海区域的作战优势并不明显,担负反潜任务的大中型水面舰艇安装的各种声纳主要是为执行深海搜潜任务而设计的,大都是低频大功率型,浅海区反潜效果较差。而对手的常规动力潜艇在近、浅海区却  相似文献   

3.
近年,美国海军一改以往只重视远海、深海的反潜战略,将浅海反潜提到了应有的地位。浅海反潜作战观点的由来90年代开始,苏联和华约相继解体,美国和西欧有关国家都对防务政策作了较大的变动,如将60年代开始实行的“灵活反应战略”变为  相似文献   

4.
下面是未来海军在浅海投入兵力进行反水雷概念的设想。这是由海军学说条令研究院和海军陆战队作战发展指挥部协作开发的。  相似文献   

5.
几十年来,反舰导弹开发集中在公海蓝水作战。而现在远程舰—舰导弹正强调用于浅海和对陆攻击。导弹供应商们便对反舰导弹进行改进以适应作战的新要求。本文介绍了世界主要反舰导弹的改进情况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在浅海区影响反潜作战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环境噪声。这种环境噪声由多种因素产生,包括海面、海底反射以及其他一些因素等,而且在浅海区由于有大量的船只航行,这些船只的机械设备和螺旋桨将产生宽带强噪声。浅海区的恶劣环境对于今天高性能的轻型反潜鱼雷对潜攻击产生严重影响,使命中概率大为降低。多年来,人们在发展反潜鱼雷的同时一直在寻找其他反潜方法以补充反潜鱼雷的不足。其中  相似文献   

7.
第一期 系统总体与设备论作战系统中时间与精度关系………………………………………………………一量志荣(1)单兵系统体系结构及其关键技术分析…………………………………………苏长云(13)新型护卫舰作战管理和武器控制系统(续) ………………………………··赵莲芳译(24)对反舰导弹的分层防御技术………··…………………………………………………·付伟(34) 数学模型与软件使用低分辨率雷达和神经网络进行舰船目标识别………………………………韩华译(39)ORACI.E嵌入sQL技术…………………………………………………………………刘桂…  相似文献   

8.
水下战     
本文介绍了美国海军为满足浅海作战要求而对SQQ-89反潜战系统及其声呐站所进行的技术更新。这种更新包括采用开放式系统结构和引入商用流行技术。本文还介绍了美国海军在更新SQQ—89系统基础上为21世纪水面战斗舰艇——DD21级驱逐舰开发的IUSW—21综合水下作战系统。  相似文献   

9.
外军的鱼雷及鱼雷防御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海战环境下,利用鱼雷向敌方舰艇发起攻击是一种常见的、威胁巨大的作战样式。各国海军重视对浅海反潜战的研究,积极发展鱼雷武器及鱼雷防御系统。鱼雷:重点对付安静型柴电潜艇二战后各国相继研制了声自导鱼雷。  相似文献   

10.
美国海军研究署(OND)准备启动建造一艘新的试验舰,该舰将极大地不同于现有美国海军船体的设计,并为未来海军舰船样式指出方向。该舰称为“浅海水面试验舰”(LSC-X),将有助于海军探索先进的船体设计、建造和作战概念。“浅海水面试验舰”有望在6个月内开始建造,2004年之前下水并运行。造船厂还未选定,但设计已经通过,几项关键特性已很明确。“浅海水面试验舰”将有较少舰员,航速接近50kt,吃水浅,只有3m或少于3m。该舰只建一艘,并希望整个采用现有新技术进行建造性试验。美国海军研究署对船的大小正在考虑两种方案…  相似文献   

11.
作战室内气氛严肃。一张张决心图上红、蓝军队标、队号纵横交错,态势分明;一份份战斗文书上下频传,情况复杂……参谋、干事、助理员在紧张地计算筹划,拟制战斗文书,标绘工作图……机关在拟定作战方案;首长在运筹决策……作战序幕已拉开。1993年金秋10月,是湖北省军区军事训练工作  相似文献   

12.
《指挥控制与仿真》2006,28(6):I0001-I0004
第一期军事信息系统综合集成探讨…………………………………...……………….丁冠东(1)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舰艇指挥控制效能评估研究………………………..………………………….周智超(7)基于兰彻斯特方程的大区域防空作战效能评估模型……………………….路建伟,唐松洁,郭祺,  相似文献   

13.
从平台中心战向网络中心战的转变将使潜艇部队迎来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据美航天与海军作战系统司令部潜艇通信项目主任称,连通性的增强“将极大地扩展潜艇的作战能力”,但是潜艇仍面临着一些尚未解决的难题。例如,潜艇在网络中心战(特别是在沿海地带)发挥重要作用需要小潜深航行的时间较以往更长。在浅海水域部署水上情报、监视和侦察传感器的  相似文献   

14.
MEKO家族新成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20世纪80年代布洛姆与福斯船厂开始建造第1艘模块化的MEKO型护卫舰以来,已有11个国家海军装备了采用MEKO设计理念的护卫舰。针对海军未来新的作战环境,布洛姆与福斯船厂新近推出了4型MEKO舰艇设计方案,以满足那些军费紧张但又希望购买可承受新一代水面舰艇的海军需求,用于有效应付危机和在远离本土的浅海执行联合作战。  相似文献   

15.
防空系统与防空武器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支持技术计划刘代志 ,刘志刚 ,慕晓冬 (1- 1)……………………………………………近期局部战争对陆军防空作战的启示林玉琛 (1- 5 )……………………………………………………………超近程反导武器系统探讨黎春林 ,冯顺山 (1- 12 )………………………………………………………………量化目标威胁等级的改进李正东 (1- 15 )…………………………………………………………………………基于遗传算法的目标分配优化模型研究陶英歌 ,郭乃林 (1- 2 1)………………………………………………基于灰色关联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在浅海区域影响反潜作战成功进行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固有的高噪声环境因素。这产生于众多因素,其中包括光反射,来自海底或周围水面波的运动地理特征,如悬崖的声波反射,而且,在大运输量的地区,机械和螺旋桨产生高宽带噪声。  相似文献   

17.
第 一 期 ·防 空 武 器·防空导弹引惶与战斗部配合问题…………………………………………………张志鸿(二)防空武器系统的成本和作战费效比问题…………………二……………………··成楚之(10)现代战役理论、空袭兵器特点及野战防空作战的基本特点和原则……………杨凤鸣(19)复合寻的制导——远程防空导弹末制导的发展方向……………………………张祖扬(24)SYR*X计划:法国宋来的面对导弹系列……………………………………李岩编译(28)扩展的防空系统——反战术导弹威胁…………………………………再力译、林侦校(40) …  相似文献   

18.
空天防御体系与武器舰空导弹防空体系分析…………………………………………………………………李翼,钟生新(1-1)气象卫星的军事应用………………………………………………………………………………江晓华(1-5)集团军反空袭战役空中威胁评估…………………………………………郝强,冯立东,龚旭,等(1-10)基于模糊多属性决策的威胁度评估与排序研究……………………………张濡川,刘作良,王硕(1-15)基于ANN的高炮火力单元射击有利度评估………………………………李丹,王巨海,姚光仑,等(2-1)防空、反潜作战中舰艇设备生存能力的定量评估算法……  相似文献   

19.
第1期飞行控制系统的重构技术研究………………………………艾剑良,王鹏,高明(1)炮兵C3I系统诸弹道模型的建立与分析………………………………钱立志,陶声祥,刘玉文(4)目标自动跟踪参数辨识模型的工程化动态辨识………………………………常天庆,周启煌,邱晓波(7)预警机指挥多机群空战的协同战术决策…………………………陈军,高晓光,肖步宇,等(10)一种用于求解火力分配问题的混沌优化算法…………………………修春波,刘向东,张宇河,等(14)光学成像侦察卫星作战效能分……析沈如松,张育林(16)战场态势转化指挥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20.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06,20(6):I0001-I0004
关于陆军武器装备建设发展的思考……………………………………………………刘沈扬(1):1-7发展装备再制造,提升军用装备保障力和战斗力……………………………………徐滨士(3):1-5·装备保障指挥与管理·迎接新军事变革挑战,推进装甲装备建设跨越发展…………王凯胡林曹洪浩(1):8-12轻型机械化部队装备发展思考……………………………张文阁何国良王荣辉等(1):13-16适应保障建设需要,关注信息作战动员…………………………………申莹吴俊伟(1):17-20信息化知识表征的理论及方法……………………………………………张彦杰宋彦彬(1):21-25灰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