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1941年12月,日本第二十五军在山下奉文大将的率领下向新加坡要塞进攻。次年2月15日,英国马来亚陆军总司令自思华将军率8万英军向日军投降。日军进入新加坡后,对新马华人以“大检证”和“大肃清”的名义进行了灭绝性大屠杀。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战时日本军方资料的梳理与分析,结合国民政府方面相关资料以及个人回忆资料,初步厘清南京保卫战中国民政府军队的损失情况,利用日方资料还原在南京大屠杀中日军大量屠杀我放下武器的官兵的史实,以此反驳少数日本右翼份子妄图掩盖和否认历史真相的图谋。  相似文献   

3.
践踏国际法的罪恶行径--侵华日军虐待中国战俘记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洋 《环球军事》2005,(15):58-59
在国际法规中早有明确的规定,对待战俘要给以人道的待遇和保护。1899年,海牙第二公约附件就专门规定了对待俘虏的待遇;1929年,日内瓦外交会议更是制定了具有法律效力的战俘待遇公约。日本作为公约签字国,对不得屠杀、虐待俘虏的规定,自然是十分清楚的。但是,在侵略中国期间,日军却以极其残酷的手段屠杀、虐待中国俘虏,粗暴地践踏国际公约。据南京大屠杀元凶之一的原日军第16师团师团长中岛今朝吾日记记载,他的上司就曾下达过“俘虏一个不留”的命令。原日军第59师团师团长藤田茂战后供认,他曾多次命令:“俘虏要在战场杀掉,算入战果。”由此可见,侵华日军大肆屠杀中国俘虏,绝非战后日本所说“是个别人的个别行为”,而完全是有组织的屠杀和迫害。  相似文献   

4.
永远的见证     
贤山,是河南省信阳市郊的一座郁郁葱葱的小山。前不久,登临的人们突然发现,有一块大石竖了起来,上写着:“此处是日寇侵占信阳时大屠杀旧址。日军(1938~1945年)占领信阳市时,经常清乡,扫荡邻县,烧杀奸淫,搜捕我抗日官兵、城乡同胞,先后在此址集中屠杀活埋万余人!曾挖出累累白骨,惨绝人寰,目睹难忍。群山为之哭泣,湃水为之哽咽!特立此碑以永志之。”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末解密的官方文件表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新加坡保卫战中,以英军为首的驻新加坡守军在战役开始的7天内就有多达上万名士兵临阵脱逃或投向日军,占新加坡守军总兵力的十分之一还多,创下了英军历史上投降规模最大的纪录。  相似文献   

6.
“搬家似的”“征发”与“一烧三月”的大火 ——南京只剩下断垣残壁 在制造空前屠杀、奸淫的同时,日军还空前规模地进行洗劫和纵火焚烧。洗劫和焚烧从政府机关到工厂、商店、码头、仓库、医院、学校、教会、寺庙、慈善机关、居民,包括在南京的外侨,日军无处不抢,无处不烧。 “征发”是日军有计划有组织洗劫政府机关、学校、工厂、仓库、商店和富家行为的一种掩人耳目的称谓。“征发”一般是先选择好抢劫目标,然后分头将卡车开  相似文献   

7.
“魔鬼”细菌在蔓延 看过电影《魔鬼731部队》的人,一定会对日军设在中国东北哈尔滨的“平房研究所”有深刻印象.也一定会对魔鬼“731部队”刻骨铭心。“731部队”是平房研究所的部队番号,这个研究就是残忍屠杀人类的武器——生物战剂,平房研究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战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华日军在中国和新加坡成立了多支细菌部队,形成了细菌战的作战网络,炭疽杆菌则是日本细菌部队的一种重要战剂。日军的在华炭疽战包括生产、实验和作战三个部分,其中对浙赣沿线的两次炭疽战尤其残酷。日军的炭疽战造成了中国平民的大量死亡和伤残,并对中国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污染。但由于日军细菌战的隐秘和美国的掩盖,至今,这个二战遗留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9.
马来海战是太平洋战争之初,日本海军以岸基航空兵在马来半岛以东海域,攻击英国远东舰队的一场海空战斗。一、日军进攻马来半岛早于偷袭珍珠港日军为在战争初期尽早夺占马来半岛和新加坡,指派曾经参与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指挥进攻南苑、廊房、房山、率部侵占北平(今北京),后又积极镇压东北抗日武装的刽子手山下奉文统率第25集团军(辖3个师11万余人,配备坦克210辆、飞机560架)完成  相似文献   

10.
张志刚 《环球军事》2005,(11):45-46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位神秘人物曾向盟国提供了德军作战方案、日军作战序列、纳粹屠杀计划等价值连城的情报,促成了战争的提前结束,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出于保密原因,多年来人们根本不知道他的存在,直到美国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国务院解密了1600份绝密情报档案后,这位二战间谍才浮出水面。英国人“有眼不识泰山”1943年8月的一天,一位自称是纳粹德国外交部高级官员的人走进了瑞士伯尔尼英  相似文献   

11.
地点方式冀东播家峪把我人民群众赶进一大院,一面点面用机枪步射一_一扫北岳阜平平阳、冀中定县北垣村昔阳西峪村死70Q多人死800多人死30介余人头和手榴弹投掷,大坑变成血池岚县草子寨个村被烧七天七夜将躲在岩洞里的居民,用棉花、抓煤油、辣子翌赴鱼鲍鲍巡匹‘日寇包围村子后,把400都赶枪资到河滩,后再用刺刀射10分钟,挨次地对200多人晋冀鲁豫每个村民刺去、统计全区茗翠械日寇直接屠杀的人民群众约!732。。。多人日军在“大扫荡”、“大蚕食”、“大清乡”中迫害、屠杀我国人民群众例证表  相似文献   

12.
萧嘉 《政工学刊》2014,(9):90-90
随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日本军队的铁蹄迅速遍及整个东南亚,并专门成立了掠夺亚洲人民财产的秘密机构——"金百合"。裕仁天皇任命皇族成员竹田宫恒德亲王为该组织的负责人,其他几名皇族亲王,如朝香宫鸠彦王、闲院宫载仁王也参与了这项任务。日本从中国和东南亚国家掠夺大量黄金据披露,日军在1937年攻陷中国当时的首都南京时,不仅屠杀了数十万中国人,犯下滔天罪行,日本皇室还利用"金百合",亲自参与抢劫财宝。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鉴于战争的发展,计划疏散南京城市人口。但实际仅秘密疏散了公务人员眷属。上海沦陷前后,国民政府将南京公职人员作为重点对象进行疏散,对普通居民则发布了"战时妇孺迁移办法",而实际对其缺乏有效的疏散组织。究其原因,国民政府企图通过稳定首都南京社会秩序,向外界展示抗日的决心;所统制的交通工具,忙于军事输送及国府西迁,无暇顾及平民百姓的疏散。南京城陷后,大量市民滞留南京,日军大屠杀得以上演。嗣后,国民政府吸取了教训,在重点城市开展了人口疏散工作。  相似文献   

14.
4月4日伊拉克高等法院宣布,将对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及其6名高级幕僚提出新的犯罪指控,即指控他们使用化学武器于上世纪80年代制造了针对伊北部哈莱卜杰镇库尔德人的大屠杀。化学武器是以毒气杀伤人员的武器,它的物质基础是毒剂。由于化学武器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它的存在和使用给人类的生存造成严重威胁,它一开始使用即遭到全人类谴责,被认为是非传统的、不文明的、可恶的。国际社会早就意识到这种威胁,先后签订了一系列关于禁止、发展、生产、储存和使用化学武器及销毁此种武器公约。萨达姆因使用化学武器屠杀村民而被法庭指控后,哈莱卜杰…  相似文献   

15.
1945年初,太平洋战争接近尾声。日本联合舰队的主力大部已长眠海底,空中力量损失惨重,残余的舰艇再也不敢随意活动。驻守安达曼岛和尼科巴群岛的日本陆军外援断绝,补给乏力。大本营决定将他们撤出。当时日军在新加坡还有“高雄”号和“羽黑”号两艘重巡洋舰和“峰风”号等几艘驱逐舰  相似文献   

16.
1942年冬天,日军对山东胶东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的“拉网扫荡”,企图将胶东八路军主力一网打尽。11月23日,敌人在牟(平)海(阳)边境的马石山收紧“网”口,抗日军民数千人被围于“网”内。在大屠杀险境面前,处在包围圈内的八路军指战员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主动率领人民群众乘夜破“网”突围,事迹悲壮感人。内有一个班10名战士,由班长率领数次冲破敌人的包围圈,救出千余名被围群众,最后全班只剩下3个人。面对冲上来的敌  相似文献   

17.
邓光扬 《环球军事》2005,(15):52-53
在南京,深烙侵华日军滔天罪行的大屠杀纪念馆无人不晓,处决大屠杀主犯谷寿夫,枪毙“百人斩”竞赛刽子手的雨花台尽人皆知,而八路军驻京办事处虽不广为人知,但在抗战史上,它同样光彩夺目。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针对华中地区错综复杂敌情、日军兵员成分变化以及心理特点,新四军广泛组织力量调研和搜集日军情报,进行战场宣传,优待释放日军俘虏,精选人员打入日军内部策反,并建立日人反战同盟,开展了强有力的瓦解日军工作,收到了显著成效。其主要经验是:根据战场形势和敌军心理特点,科学制定瓦解日军工作方针政策;组织机构严密,各方密切协同;根据日军心理特点,及时调整对敌宣传内容和手段;坚持群众路线,专业性与群众性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19.
《政工学刊》2014,(11):93-93
自大航海时代以来,人类文明史的本质其实就是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史。西方列强凭借其一时的科技领先为地球上的其他文明打造了三重劫难。第一重是屠杀,第二重是殖民,第三重是洗脑。1840-1950,面对屠杀,我们的先辈都在为了一个让子孙后代不再任人宰割的梦想而奋斗。从17世纪开始,西方列强就依仗船坚炮利开始了对世界其他文明的屠杀和掠夺。  相似文献   

20.
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为了巩固和扩大其占领区,消灭抗日力量,曾对坚持敌后斗争的我各抗日根据地实行极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我抗日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日寇的“三光”政策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早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就开始推行“三光”政策。1933年9月,日寇对我东北抗日联军战斗过的抚顺平顶山村进行“讨伐”时,把整个村庄烧光,残杀居民三千多人。1937年,日寇扩大侵华战争,在南京屠杀了我无辜群众三十多万人。1939年6月,日军华北方面军参谋长山下奉文批转的《关于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