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936年,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蒋介石坚持不抵抗政策,继续进行内战。以张学良为首的国民党东北军和以杨虎城为首的国民党第17路军,受中国红军和人民抗日运动的影响,同意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蒋断然拒绝,并到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加紧“剿共”,下令镇压西安学生的抗日爱国运动。12月12日,张、杨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中国共产党支持张、畅的爱国行动,派遣周恩来到西安,同时主张在团结抗日的基础上和  相似文献   

2.
1996—1997近两年抗日战争史研究中,对中国抗日战场的军事活动的探讨有一些进展。现将有关的各种观点作一概述。一、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一、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的和战态度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的和战态度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以往许多论著认为蒋介石在事变发生后和战态度不定。现在一些学者认为:7月10日蒋介石要求各地方各部队‘确实准备”的密电,“实际上是秘密的全国动员令”,蒋7月17日在庐山谈话,“表明了中国决心抵抗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严正立场”,是“国民政府对日方针的根本性转变,标志着国民政府走上了全面抗战…  相似文献   

3.
1932年1月,日本军国主义者向上海发动军事进攻,中国军民奋起抵抗,重创日军,引起世界震动,但最后以签订屈辱的停战协定而结束,这是一场历史悲剧,原因就是国民党蒋介石奉行“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错误方针。一、“一面抵抗一面交涉”方针的提出“九.一八”以后日本帝国主义策划清州独立,为了转移各国视线,打击中国人民的抗日运动,胁迫南京政府承认东北既成事实,也为了进一步向长江流域渗透,把侵略目标投向了列强云集、国民党的统治重心一上海。32年1月,日本公使馆驻上海武官执行关东军旨意在上海频频制造事端。18日,五名僧人肇…  相似文献   

4.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了对中国东北全境的侵略行动,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使得日本侵略者在东北长驱直进,如人无人之境 1927年4月,日本组成陆军大将田中义一内阁。侵华狂热分子田中一上台,就明确了对中国积极侵略的方针,强调解决中国问题是内阁的重大使命之一,急欲吞并中国东三省。6月27日至7月7日,日本政府召集外务、陆海军省官员、参谋本部第二部部长及驻华文武官员于东京外相官邸举行“东方会议”,会议制定  相似文献   

5.
1941年1月,国民党蒋介石集团按照预定阴谋,在安徽泾县茂林以东山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1940年,蒋介石集团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国民党进行诱降活动的情况下,加紧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反动方针。10月19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出《皓电》,诬指  相似文献   

6.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军政两署迁至锦州,一些东北爱国人士因不满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在锦州成立了"抗日救国会",并积极组织义勇军奋起抗日。为了鼓励民众抗日,黄显声等主持制定《编委方案》。之后,锦州的抗日义勇军纷纷建立,并取得了"锦州保卫战""江家屯大捷""五台子大捷"等一系列战斗的胜利。他们浴血奋战、殊死搏斗,为中华民族反抗异族入侵,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7.
长征赞     
张晖 《军事史林》2006,(10):30-36
一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以武力霸占中国东北,进而觊觎整个中国.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提出抗日救国主张和与国民党停战抗日的三项条件,号召并发起了武装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抗日救亡运动.而奉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国民党蒋介石政府置民族危亡于不顾,向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所在的苏区根据地连续发动了五次"围剿".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期间,与台湾一水相隔的福建漫长的海岸线,多次遭到日军的骚扰,中日两军之间的大小战斗从未中断,其中主要战役有厦门保卫战(1938年5月)和两次福州保卫战(1941年4月、1944年9月)。日军凭借其强大的海空优势,占厦门,攻福州。国民党军队秉承蒋介石单纯防御、消极抵抗的战略方针,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在日寇的进攻面前虽然进行了程度不等的抵抗,也涌现了一些拼洒一腔热血的抗日将士,但在整个战略态势上处于劣势。这主要是由于国民党在抗战一开始就抱有“沿海必亡论”,因而在实际作战中只作“有限度之抵抗”。本文拟对两次福…  相似文献   

9.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突然向位于北平城西南芦沟桥附近的我国驻军发动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中国人民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7月8日中共中央发布《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芦沟桥通电》,号召全国同胞、军队团结起来,抵抗日本的侵略。7月15日中共中央向国民党发出《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声称“准备应战”,同时“希望由和平的方法,求得芦事的解决”。7月23日毛泽东同志发表《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7月28日日军侵占北平。7月30日日军侵占天津。8月13日-11月9日日军进攻上海,国民党军队进行上海防御战役。11月9日上海失守。  相似文献   

10.
从九一八事变至七七事变前,中国曾经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程度上进行了反对日本侵略的局部抗战。发生在1932年春天的淞沪抗战,是局部抗战中震动中外,可歌可泣的重大一役。淞沪抗战高举起反对日本侵略的爱国主义旗帜,毅然冲破了蒋介石和南京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为民族抗战的伟大斗争开辟了路道。淞沪抗战给了狂妄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军以迎头痛击,使敌军三次增兵,四易其帅,遭受了自甲午战争以来从未有过的打击。淞沪抗战在国难  相似文献   

11.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地沦落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之下。不甘心做亡国奴的东北人民,到处点燃了抗日救亡的烽火。义勇军、救国军、大刀会等抗日武装,神出鬼没地打击侵略者。但是,蒋介石国民党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东北的抗日武装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在日军大规模讨伐下,相继失败,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几支抗日武装仍顽强地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1936年,中共东北地区党组织领导的抗日武装统一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总兵力3万余人。  相似文献   

12.
原来,张学良与蒋介石是结拜多年的金兰兄弟。两人的政治合作在张学良刚刚独立登上中国政治舞台时就开始了。 早在1930年6月21日,张学良就被蒋介石任命为陆海空军副总司令;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张学良秉承蒋介石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全境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全部沦入日军之手; 同年12月15日,张学良电请辞去陆海空军副总司令职,甘心情愿成为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替罪羊  相似文献   

13.
在华德国军事顾问团主要军事工作有:改造中国军事领导体制,整编、训练与装备中国军队,帮助中国军校教育,助蒋内战,开展对日作战准备,参与协助抗日作战等。这些工作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协助巩固蒋介石政权的统治地位;二是协助建立一支新式军队;三是帮助中国抵抗日本的侵略。这三方面是互相关联的,其中协助中国抗日是其主要价值。但在整编、训练军队中也存在固守德国经验,忽视根据中国的国情而灵活变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为了巩固和扩大其占领区,消灭抗日力量,曾对坚持敌后斗争的我各抗日根据地实行极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我抗日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日寇的“三光”政策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早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就开始推行“三光”政策。1933年9月,日寇对我东北抗日联军战斗过的抚顺平顶山村进行“讨伐”时,把整个村庄烧光,残杀居民三千多人。1937年,日寇扩大侵华战争,在南京屠杀了我无辜群众三十多万人。1939年6月,日军华北方面军参谋长山下奉文批转的《关于山  相似文献   

15.
1937年“七·七”事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强烈反响。由于各国政府和各阶层人士所处的地位和利益不同,因而各自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和对策:德、意法西斯政府极力支持、怂恿日本扩大侵华战争;英、美等帝国主义大国采取“不干涉”政策;各国共产党及人民群众积极支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  相似文献   

16.
从若干材料看我军在抗战中的主力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芦沟桥事变到一九三八年十月武汉失守这一个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国民党政府政策的重点还放在反对日本侵略者身上”。这是毛泽东同志对国民党在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的评价。在抗日战争转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政府则采取了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方针,其军队在日本侵略军局部性进攻面前,不但不坚持抗战,反而在日本侵略军大规模“扫荡”解放区战场时,乘机掀起三次反共高潮,制造军事磨擦,破坏抗战团结,削弱抗战力量,因而,国民党的抗战地位和作用也随之不断下降。与此相反,中国共产党从“九一八”事变起,就坚决主张抗日,组织东北抗日联军,积极领导抗日救亡运动。芦沟桥事变后,又指挥八路军、新四军实行由国内阶级战争到民族解  相似文献   

17.
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蒋介石政府把共产党看作是“第一个敌人”,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国共两党成为势不西立、不共戴天的仇家积怨十载。“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仍然坚持“抗日必先剿共,征诸历代兴亡,安内始能攘外”。但是,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却捐弃前嫌,共赴国难,进行了广泛而卓越有成效的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蒋介石收敛其反共锋芒,在一  相似文献   

18.
东北军始未     
东北军亦称奉军,是北洋军阀三大武装之一。在北洋军阀时代,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曾六次发兵出关,逐鹿华北或中原,问鼎中央。在北洋军阀后期,即皖系,直系势力削弱之后,张作霖就任中华民国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直接控制北京中央军政大权。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被日军炸死后,张学良子承父业,统率东北军。张学良排除日本帝国主义的干涉和威胁,于同年年底毅然宣布东三省易帜。至此,中国实现形式上的统一。 东北易帜后,张学良追随蒋介石,进行反苏反共活动,并卷入新军阀混战,调主力进关,以致东北空虚,日本帝国主义乘机发动九一八事变。由于张学良执行了蒋介石“不抵抗”政策,东三省拱手让给了日本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19.
狳焰 《国防》2013,(6):77-79
1937年7月,卢沟桥的炮声宣告了日本发动想彻底灭亡中国的战争,正如同《义勇军进行曲》所唱的那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就此,国共两党停止了十年内战,国民党内的各派新军阀如桂系、粤系、川军、西北军和东北军等,也都在名义上服从了蒋介石的统一指挥,并走上抗日战场。面对亡国危机,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体现了全民族的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20.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十几万东北军不战而退,没能有组织地打击日本侵略军,致使其长驱直入迅速占领东北大部国土。江桥抗战是中国军队第一次有组织的抗击日军进犯的作战,不仅是东北抗日战争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首战。江桥抗战主要分江桥阻击战和三间房阻击战两个阶段,历时半个月。此次抗战虽败犹荣,为中国抗日战争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