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西南物理研究院是我国最大的从事受控核聚变和等离子体物理研究及等离子体应用研究的基地。随着国防三线的调迁,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科研主体于上世纪末相继搬迁成都,在乐山基地留下了大量科研设置和闲置资产。没有科研项目、没有拳头支柱产品.乐山基地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1999年,  相似文献   

2.
汪卫华  陈侠 《国防科技》2012,33(1):35-39
聚变堆包层液态金属在强磁场中流动引起磁流体动力学效应,会改变其流动和传热特性,造成严重的压力损失,是液态金属包层研发的关键问题。文章依据受控轻核聚变及其液态包层的发展需求,综述了包层磁流体动力学问题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比较了不同MHD数值模拟软件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国际热核试验堆计划已提出并发展20年。磁约束受控核聚变能将在21世纪中叶实现商用。我国正式加入该计划,并将核聚变能源开发纳入长远发展计划。  相似文献   

4.
小引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较轻原子核在极高温度下聚合反应,生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时能释放出巨大能量。在现代高科技这一重大发现指导下,科学家们正在不断探寻受控核聚变的秘密,竞相研制各种聚变堆,以开发出21世纪的新能源。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我国提出的《核聚变堆高温承压部件的热氦检漏方法》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功立项,本项标准是中国在核聚变领域立项的首项国际标准;该标准由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牵头、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共同参与提出。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8月24-27日四川成都主办单位:中国化学会表面物理与化学重点实验室承办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四川省氢同位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单位: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中国科学院核安全所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四川省核学会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核四O四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研究所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8月24-27日四川成都主办单位:中国化学会表面物理与化学重点实验室承办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四川省氢同位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单位: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中国科学院核安全所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大学四川省核学会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核四○四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研究所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相似文献   

8.
<正>2~(nd) CCS China Academic Conference on Tritium S&T2017年8月24-27日四川成都主办单位:中国化学会表面物理与化学重点实验室承办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四川省氢同位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单位: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中国科学院核安全所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大学四川省核学会媒体支持单位:中国军转民理事会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核四○四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研究所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相似文献   

9.
近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在绵阳组织召开了z箍缩聚变一裂变混合堆总体概念设计研究项目启动会。国家能源局科技司相关领导、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孙玉发院士、总装21所邱爱慈院士,北京科技大学葛昌纯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党委书记张克俭,院科技委副主任汪小琳、彭先觉院士、傅依备院士,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所长彭述明、所党委书记谢平以及院内相关合作单位代表60余人参加了启动会。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所长彭述明在介绍项目背景和来源、研究目标及研究能力和条件时表示,作为项目承担单位,一定充分利用现有研究条件,严格遵守国家和院所相关规定,全力保障项目的实施,并与院内外单位广泛合作,同时也希望通过该项目研究工作的开展为下一步的聚变一裂变混合堆可行性研究和实验堆工程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为我国能源战略提供一种可行的技术备选方案,更好地服务人类的能源可持续发展计划。  相似文献   

10.
大专项,环流器2A装置实验取得新成果。作为我国核聚变研究的重要力量,中核集团还参与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工作。“十五”期间,中核集团结构调整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到2005年底,结构调整工作基本完成,77户核地勘单位按计划完成属地化,33户铀矿山企业等完成关闭破产。调整后的中核集团,主业更加突出,队伍更加精干,初步建立起了精干高效的新型核科技工业体系。“十五”期间,集团将核应用技术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05年,是中核集团对核技术开发、应用以及非核民品等投入力度最大的一年,核应用技术和非核骨干民品在市场竞争中逐…  相似文献   

11.
等离子体对于高功率微波的攻击具有独特的防护效果。基于等离子体流体近似方法,利用COMSOL软件研究了高功率微波与柱状等离子体阵列相互作用过程中入射电场随时间的演变过程,分析了等离子体防护高功率微波的物理过程和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入射的高功率微波会使等离子体参数发生剧烈变化,特别是其电子密度将急剧增加,从而使等离子体对入射的高功率微波表现出类似金属的电磁特性,最终实现对入射高功率微波的有效防护。此外,利用高频辉光放电产生柱状等离子体阵列,通过实验验证了等离子体对高功率微波的防护作用。最后,总结了基于等离子体的高功率微波防护技术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创建于1958年10月,是一个以发展国防科技为主的理论、实验、设计、生产的综合体。科研基地座落在四川省绵阳市,是一座建筑雄伟、社会服务配套的现代化科学城。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地设有科研分支机构或业务窗口。全院拥有12个科研生产实体,主要从事力学与凝聚态物理,核物理与等离子体物理:工程与材料科学:电子学与光电子学;放射化学与化工;计算机与计算数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涉及许多个学科、229个专业、290多个技术工  相似文献   

13.
我国独立自主建造的先进研究堆,为我国核科学和工程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平台,培养了一支掌握研究堆建造核心技术的高科技人才队伍,并成为体现我国核工业和核科技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性研究装置。  相似文献   

14.
神光-Ⅲ激光装置是规模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的巨型高功率固体激光工程设施,它是我国ICF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研究的关键实验平台,围绕该装置的总体集成工作是解决装置功能系统配置及复杂接口关系的系统工程;文章分析讨论了总体集成工作的实施与探索过程、主要成就及对百万焦耳级驱动器工程的启示等。  相似文献   

15.
成果转化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脉冲反应堆 脉冲堆具有高度的固定安全性,对环境无污染,结构简单,用途广泛,建造和运行费用低等优点,适于建造在大中城市、科研机构和大学校园内。 具有一般研究堆用途,如同位素生产、中子活化分析、中子照相、样品辐照、物理实验等,广泛用于工业、农业、科研、医学、地质、环保、考古等领域。  相似文献   

16.
邓稼先,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之一.1986车7月逝世,张爱萍将军赋词:哀君早辞世,功勋泽人间邓稼先,安徽怀宁人.杰出的物理学家、核科学家,在核物理、中子物理、爆轰物理、等离子体物理、流体力学、统计物理和理论物理等方面广有建树,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的奠基与开拓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试验成功,他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核武器(这里主要指核炸弹、核导弹弹头)于1945年问世以来,半个世纪中已发展了三代。第一代核武器是利用铀235或钚239等易裂变重原子核的裂变反应原理制成的原子弹,也叫裂变弹。现在,关于原子弹的科学原理和技术已成为公开的秘密,在不进行核试验的条件下也可以研制出来,只需具备相应的科技水平和核原料。这种武器的扩散已成为当今的主要威胁。第二代核武器指利用重氢(氘)、超重氢(氚)等轻原子核的热核聚变反应原理制成的氢弹,也称热核弹或聚变弹。它需要利用小型原子弹引爆热核材料。研制氢弹必须进行广泛的  相似文献   

18.
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其资源将在今后数十年至多数百年同消耗殆尽。太阳能、水能(包括湖汐能)、风能仍可在未来能源中占一席之地,但大规模和控能源,非原子能莫属了,只有原子能才是和持续发展的能源。如果裂变热核反应堆采用铀坏循环的技术路线,发展和控快中子增殖堆,则全世界铀资源将可供人类千年以上项需。或许在2050年在右,当核聚变反应堆发展成熟为商用核电站后,将为人类解决永远所需能源。目前燃煤、燃油、和燃气电厂是世界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我国虽人均发电机装机容量0.234KW/人,但却是仅…  相似文献   

19.
对计算等离子体的光辐射不透明度所涉及到的一些物理问题进行了介绍与讨论 ,重点放在束缚 -束缚谱线跃迁与束缚 -自由吸收及自电离共振引起的谱线展宽等物理过程。由于束缚 -束缚谱线吸收中涉及到谱线的各种增宽机制 ,我们对此也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系统介绍了使用细致谱项模型计算等离子体的不透明度的理论研究现状 ,并结合涉及到的实验研究结果 ,对理论结果进行了检验。特别是结合我们最近的研究进展 ,着重讨论了得到的一系列结果  相似文献   

20.
王淦昌辉煌人生江苏省常熟市人,1907年5月28日生,男,中共党员,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0年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193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曾任山东大学、浙江大学教授。1950年5月以后,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副所长,二机部第九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前身)副院长,二机部副部长兼原子能研究所所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中国科协第二届副主席,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核学会第一任理事长,第三至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98年逝世。王淦昌是我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学技术领导人之一,核武器研究实验工作的开拓者。早期提出通过轻原子核俘获K壳层电子释放中微子时产生的反冲中微子的创造性实验方法,领导首次发现反西格玛负超子。在从事核武器研制期间,指导并参加了中国原子弹、氢弹研制工作,指导了中国第一次地下核试验,领导并具体组织中国第二、三次地下核试验,主持指导爆轰物理试验、炸药工艺、近区核爆炸探测、抗电磁干扰、抗核加固技术和激光模拟核爆炸试验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1964年与国外同时独立提出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的设想并用实验予以证明。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