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21年3月22日12时36分,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中国首代核潜艇总设计师、核动力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士禄在京逝世,享年96岁。噩耗传来,众人悲痛。音容笑貌犹在,思想精神长存。彭士禄院士逝世的消息公布后,国防科技工业等领域自发以各种形式深切缅怀这位功勋卓著的科学家。他毕生致力于核动力事业,不求名、不逐利,曾在自述中写道:"如活着能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献身,足矣。"简单的话语,蕴含着深情,感动着大家。  相似文献   

2.
正5月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决定,追授著名核动力专家、中国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彭士禄院士"时代楷模"称号。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科技工作者,以英雄模范为榜样,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勤于创造、勇于奋斗,乘风破浪、开拓进取,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感悟信仰的力量,在新的伟大征程上书写新的奋斗史诗,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相似文献   

3.
他是中共著名农民运动先驱澎湃的儿子,是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在延安一起长大的伙伴、留苏时的周学,是中国核潜艇的第一位总设计师,是我国第一个核动力装置的主要设计者,也是第一座核电站的主要技术负责人。在科学领域里.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他的名字先前还鲜为人知。——作者题记一个人生经历不同寻常的人1991年4月,根据张爱萍将军的提议,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组织力量,撰写中国导弹核潜艇诞生历程的长篇报告文学,我有幸两度采访了时任核工业总公司顾问的彭士禄。采访中,彭士禄谈起他的经历、他的人生、他的抱负。…  相似文献   

4.
<正>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是我党创办的一所专门培养工业技术人才的学校,被称为新中国工业技术干部的摇篮,校长是我党早期政治活动家恽代英的四弟恽子强,著名校友有李鹏、彭士禄、黄毅诚、曾宪林、何光远等等。这所从烽火硝烟中建立起来的学校,后来发展成为"兵工七子"之一的北京理工大学。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是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培养工业技术专门人才的学校。  相似文献   

5.
<正>千里跃进大西南重点建设模拟堆《中国近现代技术史》记载:"1965年以后,核潜艇动力研究所在周圣洋、彭士禄、赵仁恺等人领导下,很快拿出动力装置的技术设计方案,并于1969年完成了全部施工图。"彭士禄回忆:"我们在设计潜艇核动力模拟堆的时候,条件较差,大家最苦恼的有两件事。一是完全没有可供参考的技术资料,二是缺少必要的实验设备和现代化的计算工具,大量的计算工作都主要依靠手工完成,  相似文献   

6.
在上海举行的有13位院士参加的“院士圆桌会议”上,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院士建议,改革现行的院士制度。中科院院士、著名海洋物理学家汪品先首先发起了对院士制度的批判,“现在的院士类似于‘一考定终身’,不少院士对自身的定位错了,社会对他们的定位也错了。”周光召院士说,目前很多院士都七八十岁了,当上院士后几乎没有什么新的成  相似文献   

7.
《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14,(6):F0003-F0003
10月3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少将来校作题为“大数据时代的创新思维”的学术讲座。李德毅院士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军队战略规划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名誉理事长,总参信息化部研究员,武警部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我校特聘院士。  相似文献   

8.
正8月12日,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物院)材料研究所牵头组织的"四川省军民融合高新装备先进材料产业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挂牌成立。中国科学院院士李依依,中国工程院院士武胜、彭先觉、于俊崇、李言荣受邀出任联盟专家。在当日的成立大会上,李依依院士、武胜院士、李言荣院士、于俊崇院士莅临大会,见证了联盟的成立。四川省委副秘书长罗治平等四川省、绵阳市有关领导出席成立大会。联盟首批33家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分别宣布了一批新增院士。其中,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入选新增院士共11名。他们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定昌、刘竹生、怀进鹏,中国工程院院士栾恩杰、于俊崇、刘永才、  相似文献   

10.
要闻盛事     
江泽民会见院士畅谈科技创新中国科学院第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四次院士大会,6月1日上午在京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会见部分院士时强调,科技界要勇于创新,大量培养年轻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以适应我国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政策速递     
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启动 2005年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启动,新一轮院士增选名额不超过60人,外籍院土与国内院士同步增选。本次提名院士候选人的专业范围涵盖中国工程院现设的8个学部,即: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医药卫生工程学部,工程管理学部。  相似文献   

12.
正杜祥琬先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他是中国应用物理与强激光技术和能源研究专家,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九院)研究员,也是俄联邦工程院外籍院士。2018年,中国核武器研制事业走过六十年,杜祥琬院士也步入杖朝之年。在八十华诞之际,我们采访了杜院士,他回顾自己54年的科学生涯,在思考事业的基础上,也展望核武器和高技术发展,对青年人成长寄予殷切期望。以下内容根据杜院士口述整理。  相似文献   

13.
今年5月28日,是我国当代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淦昌院士诞辰一百周年。特著此文以缅怀王淦昌院士光辉的科学业绩和崇高风范,表达对王淦昌院士的崇敬和爱戴,激励国防科技工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自觉把个人理想与党和国家的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国防科技工业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4.
近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分别宣布了一批新增院士。其中,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入选新增院士共11名。他们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定昌、刘竹生、怀进鹏,中国工程院院士栾恩杰、于俊崇、刘永才、董春鹏、金东寒、吴曼青、周玉、任南琪。  相似文献   

15.
##正## 由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主办的《现代防御技术》期刊第9届编委会于2010年10月17日在北京顺利召开。顾问于本水院士、毛二可院士,编委会主任陈定昌院士,编委石德平、江涌、罗  相似文献   

16.
院士入伍     
李崇银,著名气象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0年生于四川达县,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地球物理系,其后一直在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2月宣誓入伍成为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教授,是近年来国内第一位特招入伍的中科院院士。  相似文献   

17.
一部《南京!南京!》的热映引发了一轮网络热议。人们在72年后再次把目光投向那座被国人誉为"六朝古都"城市,那座曾让国人无比自豪而又留给国人惨烈伤痛的城市。网络的评论多种多样,但都反映了人们观看以后的心理体验。有的认为《南京!南京!》试图从人性的角度诠释战争的残  相似文献   

18.
1.8月下旬,总后组织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7名院士以及军队后勤系统专家,组成了一个特殊的"院士团"。他们赴南海、东海边防海岛部队,上高山、登海岛、钻洞库,体验官兵训练执勤及生活环境,了解官兵需求,破解保障难题。2.王景全院士是桥梁工程专家,他每到一地都对军事工程建设十分关注,积极为部队建设发展建言献策。3.在赴东福岛的海军交通艇上,院士们和艇上  相似文献   

19.
中科院学部主席团、中国工程院主席团联合向两院院士发出倡议:两院院士不仅要做物质文明建设的先锋,也要当精神文明建设的表率。  相似文献   

20.
主任委员宋跃进副主任委员秦继荣孙隆和吴传利陈杰雷丁委员(以姓氏笔划为序)于雷王庆林王孟军王乐鸿王静滨尹烁莹付梦印刘忠刘义平刘永辉朱元昌李锋李谦瑜孙世宇何友何清华狄邦达陈红林宋裕农邢昌风汪浩生张安张长泉苏建刚周献中陆国权陆南燕郁振益赵爱军秦立富高晓光徐国亮夏惠诚盛安冬窦丽华潘成胜樊水康薄煜明戴述贾顾问委员汪顺亭(院士)苏君红(院士)李德毅(院士)陈一坚(院士)陆建勋(院士)佟明安周立伟(院士)郭治董志荣魏云升《火力与指挥控制》杂志第十二届编辑委员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