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工业产能、工业出口规模早已经领先全球,尤其是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达到世界市场份额的28%以上。值得一提的是,在联合国划定的所有工业门类和细分领域(41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当中,中国是工业门类最齐全的,中国的很多企业被称为重量级玩家。可是,中国工业企业要真正做大做强,仍有一些无法回避的关键短板——工业软件、重型燃气轮机、高端电容电阻、数控机床等。光刻机不是唯一,至今还有一些领域仍被美日德垄断。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引导优势民营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以及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加深入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工信部军民结合推进司、中小企业司联合湖北省国防科工办、湖北省经信委,于2013年12月19日至20日在宜昌市举办民营企业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政策法规培训班。此次培训班的目的主要是引导湖北省具有一定的高科技实力、目前暂未取得保密资格证和武器装备许可证的民营企业,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培训的内容主要有:工信部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推动军民融合工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正6月28日,在首届中非防务安全论坛期间,国防科工局在京举行以"中国的国防科技工业"为主题的专题交流活动,增进非洲国家政府和军队对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的了解,加强中非沟通与交流。会议指出,作为中国政府负责国防科技工业的行政管理部门,国防科工局高度重视国防科技工业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与6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190多个军贸领域、核领域和航天领域政府间合作协议。目前中国与45个非洲国家建立了国防科技工业合作关系,中非合作日益紧密,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合作层次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4.
<正>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实质是要更好地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就是要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将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国防科技工业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是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的脊梁,既属于国防建设的范畴,又属于经济建设的领域。国防科技工业对军队而言,是"地方"、是"民",对经济社会领域而言,是"军工"、是"军",是天然的军民融合载体,是军民融合最重要的领域。最早提军民结合,就是针对军工领域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军转民》2012,(11):81
《中国军转民》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主管、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主办的国家一级期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防科技工业领域权威性杂志。《中国军转民》杂志以推动军民结合、寓军于民,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为己任,秉承"权威性、政策性、导向性、实用性"的办刊宗旨,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密切关注国家及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政策、动态,透析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方向,交流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信息,架设军工经济与地区经济的互动桥梁,为"军转民"和"民参军"服务,构筑和打造有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舆论阵地。  相似文献   

6.
<正>风险投资是把资本投向蕴藏风险的高新技术领域,旨在促使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以取得高收益的一种投资过程。为破解资金困局,在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引入风险投资有重要意义。一、风险投资对国防科技工业的作用(一)拓宽资金来源,弥补资金缺口近些年,国防科技工业在资金来源多样化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政府为主的资金来源渠道未发生根本改变,既给财政带来沉重负担,也未能有效解决资金缺口问题。风险投资的资金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七○六所始建于一九五七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计算机研制大型骨干研究所,是以计算机硬件、软件研制及应用为主,集研究、设计、开发、生产和服务于一体的国防领域计算机与控制技术核心研究所。拥有国防科技工业软件测试与评价实验室、中国航天软件测评中心、国家保密科技评测中心(中国航天科工集  相似文献   

8.
过程控制中的对象链接与嵌入技术 ,是最近几年国际上自动控制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技术解决了办公室与生产现场的信息通信问题 ,并成为工业控制和生产自动化领域中使用的硬件和软件接口的国际标准。本文介绍了OPC技术的基本原理及OPCDA客户程方开发的详细过程。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国防军工领域国产数控系统"换脑工程"的责任单位,为更好地支撑"换脑工程"的实施,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联合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承担了《国防军工领域国产数控系统"换脑工程"可靠性评价及标准规范研究》课题。2018年1月24日,课题启动会在湖北武汉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韩行调研员、工信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李丽及国家04科技重大专项总体组专家陈小明、林浒莅临会议,对课题实施提出殷切期望和具体要求。会议通报了课题的预期  相似文献   

10.
11月29日,第四届国防科技工业试验与测试技术发展战略高层论坛在京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以信息化技术创新为主线,提升试验与测试核心能力"。论坛就国防科技工业试验与测试句式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不断跟踪国内外试验测试领域的发展方向,重视试验能力建设,深入开展试验与测试领域技术发展的方向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研究,解决一些深层次  相似文献   

11.
为切实做好保密工作,军工单位要加强业务工作中的保密风险辨识,采取有效的控制机制,降低泄密风险军工单位安全保密工作在国防科工局监督管理下,强化保密管理措施,完善保密管理体系建设,确保国家秘密安全,为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先进国防科技工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回顾近年来保密体系建设的实践,体会到保密管理要落实"业务工作谁主管,保密工作  相似文献   

12.
<正>7月16日至25日,由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主办,国防科技工业11大集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协办,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新闻宣传中心、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承办,为期10天的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成果展在京举行。这是国防科技工业领域首次举办军民融合主题展览,也是全部军工集团公司首次以集团形象对外展示。展览突出科技创新,注重产业规模,将全面展示近年来国防科技工业军  相似文献   

13.
"造就大师"是国防科技工业发展"五大战略举措"之一。作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载人航天工程造就了一批大师,促进了年轻队伍的迅速成长,凝炼出丰富的精神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防科技工业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是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的脊梁。今年5月4日,习近平来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与青年代表们座谈。他指出,"空间技术领域是高技术集中的领域,空间技术水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以来,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力度加大,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当前,我国科技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依旧是我们最大的命门,"卡脖子"的现象仍比较突出。我国产业中存在一些"卡脖子"的技术问题,特别是芯片、发动机、材料、数控机床、工业软件等领域存在短板,一些关键零部件、关键装备依赖国外。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拿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军事关键核心技术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5.
世界进入了竞相创新的时代,德国提出工业4.0,美国提出复兴高端制造业战略,我国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人类居住的星球上广泛孕育,人工智能为未来埋伏了巨大的不可确定性,人们相信,比创新风险更大的风险就是不创新。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七○六所始建于一九五七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计算机研制大型骨干研究所,是以计算机硬件、软件研制及应用为主,集研究、设计、开发、生产和服务于一体的国防领域计算机与控制技术核心研究所。拥有国防科技工业软件测试与评价实验室、中国航天软件测评中心、国家保密科技评测中心(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分中心、航天科工集团网络与自主可控技术研发中心,是新一代自主可控计算机总体单位。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七〇六所始建于一九五七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计算机研制大型骨干研究所,是以计算机硬件、软件研制及应用为主,集研究、设计、开发、生产和服务于一体的国防领域计算机与控制技术核心研究所。拥有国防科技工业软件测试与评价实验室、中国航天软件测评中心、国家保密科技评测中心(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分中心、航天科工集团网络与自主可控技术研发中心,是新一代自主可控计算机总体单位。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七○六所始建于一九五七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计算机研制大型骨干研究所,是以计算机硬件、软件研制及应用为主,集研究、设计、开发、生产和服务于一体的国防领域计算机与控制技术核心研究所。拥有国防科技工业软件测试与评价实验室、中国航天软件测评中心、国家保密科技评测中心(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分中心、航天科工集团网络与自主可控技术研发中心,是新一代自主可控计算机总体单位。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七O六所始建于一九五七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计算机研制大型骨干研究所,是以计算机硬件、软件研制及应用为主,集研究、设计、开发、生产和服务于一体的国防领域计算机与控制技术核心研究所。拥有国防科技工业软件测试与评价实验室、中国航天软件测评中心、国家保密科技评测中心(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分中心、航天科工集团网络与自主可控技术研发中心,是新一代自主可控计算机总体单位。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七〇六所始建于一九五七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计算机研制大型骨干研究所,是以计算机硬件、软件研制及应用为主,集研究、设计、开发、生产和服务于一体的国防领域计算机与控制技术核心研究所。拥有国防科技工业软件测试与评价实验室、中国航天软件测评中心、国家保密科技评测中心(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分中心、航天科工集团网络与自主可控技术研发中心,是新一代自主可控计算机总体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