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神十"上九天揽月助推军民结合事业腾飞一、神十飞天完成三大任务为建空间站积累经验北京时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这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  相似文献   

2.
1.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九"成功发射升空,33岁的刘洋成为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刘洋说:"我很幸运,赶上了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大好时代,成为首批女航天员;我很幸福,可以代表中国女性来到太空,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女性的形象。"2.在神舟九号飞船上,03号刘洋主要负责空间医学实验的管理。虽然与其他两名男航天  相似文献   

3.
国事要闻     
《中国军转民》2013,(6):4-5
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相似文献   

4.
正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点火发射,约573秒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5.
小何 《世界军事》2022,(4):32-37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开始了他们长达6个月的"太空出差".这次飞行任务,创造了多个首次.对于女航天员王亚平而言,也写下一个又一个航天历史:她是中国首位两次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是首位进驻中国空间站的女航天员、是累计在轨时间最长的中国航天员、是首次出舱...  相似文献   

6.
《国防科技》2003,(11):4-10
北京时间10月15日9时9分50秒,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中国首位航天员被顺利送上太空。10月16日6时23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舱完好无损,航天英雄杨利伟自主出舱,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的这一历史性突破,是我国高科技领域继“两弹一星”之后又一座光辉的里程碑,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继俄美之后第三个有能力将航天员送上太空的  相似文献   

7.
圆梦太空     
2003年10月15日,是全体炎黄子孙倍感骄傲和自豪的日子。这一天上午9时整,中国长征-2F火箭在震天撼地的轰鸣中腾空而起,载着“神舟”五号飞船和中国首名航天员杨利伟急速飞向太空。9时10分左右,飞船进入预定轨道。从这一刻起,杨利伟成了浩瀚太空迎来的第一位中国访客。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绕地球飞行14圈之后,于10月16日6时许顺利返回地面,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8.
9月25日21时33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神舟七号任务总指挥部总指挥长常万全宣布: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已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圆满成功。这是中国航天科技人员给新中国59岁生日送上的  相似文献   

9.
企业动态     
北京时间10月15日9时,长征二号F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托举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直刺蓝天,将中国第一名航天员杨利伟送上太空。12分钟后,飞船准确入轨,发射取得成功。10月16日6时23分,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14圈之后,顺利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北部的主着陆路场上,航天员平安返回。这是我国进行的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历史性重大突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相似文献   

10.
"——自强是基础——求实是精髓——创新是灵魂"北京时间6月26日8时7分许,搭乘3名中国航天员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成功。从6月11日发射升空,15天的太空飞行中,"神十"飞行乘组3名航天员圆满完成进驻天宫一号、飞船与天宫一号自动和手控交会对接、中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国首次航天器绕飞交会试验以及航天医学实验、技术试验等一系列太空活动,为载人航天的十全十美划上了句号。6月10日,搭载于母船"向阳红09"的"蛟龙"号载人深潜器驶向南海及北太平洋,开启首个应用之旅。二十年间,载人航天工程完美演绎了航天梦的乐章,将中国梦的交响烘托得厚重而高亢。航天梦成为中国梦的缩影,中国梦是放大的航天梦,民族复兴  相似文献   

11.
从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首次乘航天器进入太空,到目前载人航天已有40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人类已发射了3种载人航天器,即载人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 载人飞船载人飞船是一种用火箭发射到地球轨道上作短期飞行,在完成特定任务后再返回地面的载人航天器,一般为一次性使用。俄罗斯(前苏联)载人飞船共发展了三代,第一代叫东方号,共发射6艘;第二代叫上升号,共发射2艘;第三代叫联盟号,共发射了80余艘,目前仍在服役,并承担着国际空间站救生飞船的角色。  相似文献   

12.
《国防科技工业》2013,(7):16-16
在15天的太空飞行中,"神十"飞行乘组3名航天员完成了进驻天宫一号、飞船与天宫一号自动和手控交会对接、中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国首次航天器绕飞交会试验以及航天医学实验、技术试验等一系列太空活动,在任务实施中,天地之间协同密切、操控精准,特别是三名航天员技术娴熟,表现出色,整个过程实施得非常顺利,堪称完美。以此次任务圆满成功为标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全面进入载人空间站工程建设阶段。  相似文献   

13.
《国防科技工业》2004,(1):22-22
神舟五号千年梦圆杨利伟首飞太空 在年初神舟四号无人飞船成功发射回收的基础上,2003年10月15日9时,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托举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直刺蓝天,将中国第一名航天员杨利伟送上太空。10月16日6时23分,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14圈后,顺利降落在内蒙古四王子旗北部的主着落场上,  相似文献   

14.
据新华社消息:北京时10月15日9时9分50秒,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中国首位航天员被顺利送上太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胡锦涛在现场观看飞船发射时强调,“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荣耀,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初战告捷,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迈出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航天战线的同志们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建立的卓越功勋,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飞船发射成功后,胡锦涛发表了重要讲话 又讯:16日6时23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降落在内蒙古中部主着陆场,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神态自若地走出返回舱,沸腾的人们用鲜花和掌声迎接杨利伟,将这位航天勇士高高抬起。 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16日清晨给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打电话,祝  相似文献   

15.
公元2001年1月10日,中国载人航天第一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飞船发射场迎来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史上的第二次发射。 此次发射的“神舟二号”尽管没有载人,但飞船的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的技术状态基本一致,是载人飞船应用系统第一次全系统执行在轨飞行试验任务,并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飞船在遨游太空7天后按预定计划返回地面。这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相似文献   

16.
<正>6月17日9时22分,对于中国兵器华丰公司全体职工来说,又是一个值得骄傲的时刻。这一时刻,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由长征二号F遥十二火箭托举,把3名中国航天员进送入太空。神舟十二号飞船将与天和天舟组合体对接,开启中国空间站在轨建设新征程。在这举世瞩目、举国欢庆的重大航天任务中,华丰公司火工分离推杆、火工切割器等5种50余套件产品将在整个任务的关键环节中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05年10月12日09:00,举世瞩目的中国第2艘载人飞船神舟-6把费俊龙、聂海胜两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在太空飞行5天后于10月17日04:33安全返回地面。神舟-6飞船以实现多人多天飞行为目标,搭载了载人航天第二步任务  相似文献   

18.
事件     
《环球军事》2012,(13):4-4
神舟九号发射成功 6月16日18时37分,中国长征二号F遥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将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与另两位男航天员景海鹏、刘旺一道,搭乘神舟九号飞船出征太空。6月24日,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成功实施第一次手控交会对接。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在2003年10月乘“神舟”5号飞船进入太空,从而实现了中华民族百年飞天梦。至今,全球已有600多人900多人次进入太空。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对航天技术的关注,本世纪将成为载人航天进入太空的历史时期。航天员可以说正成为人类在太空的第一职业。  相似文献   

20.
快讯传真     
《国防科技》2003,(12):80-83
中国“神箭”总指挥透露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 中新社长沙十一月十七日电:“神箭”载人运载火箭总指挥黄春平研究员十六日在此间透露:“神舟”五号飞船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中国还将逐步建立空间实验室、载人空间站等,进一步延伸探索太空的视线和脚步。 黄春平透露说,中国载人航天发展战略分为三步走,在实现载人航天飞行之后还将努力向在太空的出舱活动、建立空间实验室等目标发起冲击。“‘神舟’五号飞船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仍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和改进技术,研制出更可靠、更安全的空间运载工具。”据他预计,能带更多航天员上天并在太空停留更长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