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战争。这次战争有很多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徐向前同志曾指示我们:“研究未来的反侵略战争,可以从过去的战争史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史中找出一些规律来。”他还要求我们的各级指挥员“特别要读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场问题的书。”为此,我们开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的专栏,希望同志们交流这方面的学习体会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军事历史》杂志在作者、编辑的辛勤耕耘下,已初步形成了融学术性、知识性、史料性为一体的刊物,对我院的战史教学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一)过去我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教学中,对我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作出的贡献没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科学的论证;对国民党军的正面战场在抗战中所起的作用也研究的不够。《军事历史》连续刊登了这方面的一些文章。我院有关人员依据这些文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二)由于受到现行教材的限制,我院关于我军战史的教学内容比较单调。我们有重点有目的地将《军事历史》的有关文章充实到教学中去。如结合《军事历史》刊登的《试论中央红军在长征中战略方针的变化》、《皖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深入地研究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写了《论第二次帝国主义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等专题文章,还在《论新阶段》等很多文章中论述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他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的准确预见,令人称奇。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反映了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毛泽东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科学方法,可以归纳于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英国著名军事思想家。军事历史学家利德尔·哈特在西方军事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著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是在战后走访了交战双方高级将领、查阅了缴获的德国档案并实地考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各主要战场、积二十二年之心血的一部力作,在西方二战战史研究领域有相当的影响。我国学者在研究二战战史时,这是一部必备的参考书。到79年为止,已有两个中文版本:台湾军事译粹社版和上海译文出版社版。前者已出版了三版,后者出版了两版。这部战史著作的重要性和权威性由此可窥一斑。笔者于去年撰写《端幄与决胜》时,在比较、对照二战史资…  相似文献   

5.
在重庆国共两党谈判期间,毛泽东主席的一首《沁园春·雪》,以其宏伟壮观的场面,大气磅礴的笔触,博得重庆文艺界盛赞。当时一些名流邀请毛主席做一次讲演。演讲结束时,有人突发其问:“假如谈判失败,国共全面开战,毛先生有没有信心战胜蒋先生?”“国共两  相似文献   

6.
英国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官方史书卷轶浩繁,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为代表。学术性和严谨性是英国二战官方史学的特点。因为有政府的支持,《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使用了官方机构的档案资料,直到今天仍有参考价值。限于各种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主题不平衡,内容上有重叠,对于个人著述的重视不够,对于其他国家的贡献没有提及。  相似文献   

7.
王振德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战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以下简称《中国战场》),是一部专门论述中国抗日战争及其历史地位与作用的史学专著。《中国战场》记叙中国人民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揭开反法西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开始,1937年7月7日中国军民进行全面反法西斯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开辟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经战略相持阶段,到1943—1945年中国战场反攻作战,及至日本投降这14年的历史。作者在篇章结构的安排和内容的选材上,始终把握两点:第一,第  相似文献   

8.
孙志友 《政工学刊》2004,(10):24-24
《史记·陈丞相世家》中记载,一次,汉文帝问当时的右丞相周勃“全国一年的刑狱有多少?”周勃说不知道,问他“全国一年的钱粮收入支出有多少?”周勃也说不知道,显得很窘迫。汉文帝又问当时的左丞相陈平,陈平回答说:“自有主者。”汉文帝问:“主者何人?”陈平说:“问刑狱有廷尉(管理刑狱的官员)负  相似文献   

9.
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和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联合举办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50周年学术讨论会》,于8月15日至17日在军事科学院召开,与会的50多名军内外专家、学者提交论文30余篇。军事科学院姜思毅副院长到会致开幕词,军史部王道平部长作总结发言。与会同志联系当前的国内外形势,认真总结历史经验,交流了一些值得重视的学术问题: 一、二战史研究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党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姜思毅副院长在开幕词中指出,我们进一步开展二战史的研究工作,一定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尊重历史实际,尊重客观真理。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相似文献   

10.
希特勒的军事经济专家格·托马斯将军所著《德国国防经济与军备经济史1918—1943/45》(德国哈拉德·博尔特出版社1966年版),系统地叙述了纳粹德国的国防经济与军备史,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国外许多研究纳粹德国国防经济与军备史的著作几乎都引证这本书。我国史学界对纳粹德国国防经济史和军备史的研究还有待深入,而深入研究纳粹德国国防经济和军备史又是深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值此书中文版问世之际,特撰文评介。  相似文献   

11.
1989年2月的《美国历史评论》第94卷第1号刊登《论朝鲜战争》一文(作者:美国菲利普·韦斯特),对80年代美英研究朝鲜战争的5部代表作作了评介。从中可窥见美英近期研究朝鲜战争动态之一斑,我们将其中的一些主要观点作一简介,供读者鉴别。  相似文献   

12.
评《第二次世界大战百科词典》徐晓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中国首部《第二次世界大战百科词典》(李巨廉、金重远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二战词典》)出版发行,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现代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3.
由武汉大学历史系胡德坤教授、罗志刚副教授主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纲》(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系国家教委委托编写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该书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在作者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努力吸收了国内外史学界研究的新成果,是国内近年来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14.
由国防大学副教授张海麟主编、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学术》一书,系1987年12月在北京由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和国防大学联合举办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军事学术讨论会的论文选编,计收入论文38篇,40余万字。它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史学界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最新成果。论文的  相似文献   

15.
当前有一种流行的看法:国防经济学形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代表人物是英国的福利经济学家A·C·庇古,其代表作是庇古1921年出版的《战时经济学》。经过更深入的研究之后,作者认为:国防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不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而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代表作不是《战时经济学》,而是1914年英国人F·W·赫斯特所著的《战争的政治经济学》。文章对这一新的结论的理论依据,从《战争的政治经济学》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论准备和基本理论内容等方面着手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动员与部署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军队一直试图保持它的动员与部署能力。海湾战争代表了这一能力迄今达到的最高水平。当今,动员与部署的重要性不亚于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当时美国陆军后勤部队指挥官布瑞豪尔·萨默威尔说:“为了捍卫自由,和平时期就必须备战,我们必须为此付出金钱和汗水,否则,我们就要付出鲜血和生命。”海湾战争  相似文献   

17.
一由余子道、张林龙撰写的《一·二八淞沪抗战》(以下简称《一·二八》)和余子道、张云撰写的《八·一三淞沪抗战》(以下简称《八·一三》)两本研究上海抗战的专著 ,是上海市中共党史 (中国现代史 )学会所承担的市“九五”规划重点图书———《上海抗战史丛书》的两种。《上海抗战史丛书》由上海市党史学会会长、同济大学唐培吉教授和上海市委宣传部朱敏彦教授任主编。全套丛书包括《上海抗战史通论》、《一·二八淞沪抗战》、《八·一三淞沪抗战》、《上海人民支援新四军与抗日根据地》、《抗战时期的上海经济》、《抗战时期的上海文化》、…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史学界一些人提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应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或1937年“七·七”事变。虽然这两种说法在起点时间上不一致,但他们的基本论据是一致的:认为第二次世界战与第一世界战所处时代不同;二战前两大帝国主义政治军事集团没有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伟大民族。祖国灿烂的文化遗产、古代的文明历史历来被世人公认为宝贵的精神财富,特别是古代文学名篇,它是文学巨库中的瑰宝,在推进精神文明的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无论什么思想体系的形成都要有一个过程。同样,思想道德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也要有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在古代文学名篇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找到它运动、变化的轨迹。孔丘的《论语·〈季氏〉·〈述而〉》、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对策三》、孟轲的《孟子·告子上》等篇对道德的起源问题作了种种神秘色彩的解释,一时形成过唯心主义的道德  相似文献   

20.
于汝波 《国防》2004,(7):49-49
西方国家非常重视对军事欺骗的研究和应用。美国人唐纳德·丹尼尔等著的《战略军事欺骗》,英国人马克·劳埃写的《军事欺骗的艺术》等书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军事欺骗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散布战争谎言。英国人庞森比在《战争时期的谎言》一书中公然声称:“在战争时期,不重视欺骗就是一种疏忽,怀疑谎言是反常,说明真相是犯法。”现在一些西方国家从战争准备到战争实施乃至战后控制,都有大量的谎言通过不同渠道向世人传布。据西方一些媒体报道,制造和散布谎言已成为美国军事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9·11”事件后,美国五角大楼专门成立了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