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光辉 《兵团建设》2013,(9):30-31,35
在巴尔鲁克山的山坳中,有几排红顶白墙的营房,操场上,国旗高高飘扬。九师一六一团孙龙珍民兵班就在这里。在巴尔鲁克山的山坳中,有一条芍药谷,每年春夏,满谷的芍药花开红艳艳。在巴尔鲁克山的草原上,山花烂漫,星星点点如繁星,孙龙珍民兵班12位女战士最喜欢的就数芍药花。全国唯一一支以屯垦戍边为使命、成  相似文献   

2.
《兵团建设》2012,(22):58
"我是带着团场父老乡亲的期待和厚望来参加大会的,心情特别激动、兴奋。能够亲身参与、见证这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盛会,更让我感到无比自豪和幸福,感受到了我们党的伟大光荣。"被称为"巴尔鲁克山的天使"的党的十八大代表、农九师一六一团九连副指导员梅莲激动地说。梅莲认为,边境团场的繁荣、富强事关国家边防稳固。几天来,在讨论交流时,梅莲都在为边境团场的发展大声疾呼。她建议,加大对边境团场基础设  相似文献   

3.
《兵团建设》2004,(9):80-87
孙龙珍江苏省泰兴县人,中共党员,1959年5月支边进疆,在吐鲁番工二师十二团火焰山化工厂当工人。1962年5月,“伊塔事件”发生后,孙龙珍随部队赴裕民县巴尔鲁克山西部山区承担代牧任务,在工二师十二团一分场牧业队工作。1969年6月10日,孙龙珍在反击苏边防军入侵、保卫祖国巴尔鲁克山西部地区的斗争中英勇牺牲,16日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是年8月2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批准孙龙珍为革命烈士。  相似文献   

4.
别克轿车轻快得像一只鸟,盘旋在巴尔鲁克山上,孙龙珍烈士墓的墓碑矗立在路边。车行不久,远远地就看见了小白杨哨所的新址,黑色的沥青路把它同一六一团的十四连连在一起。在小白杨原哨所,边防连连长刘玉合对记者说,过去没有路,往山上送菜、值勤都很不方便;现在路修好了,为部队、为游客提供了便利,今年已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  相似文献   

5.
农九师一六一团地处塔城地区巴尔鲁克山区。全团现有土地186万亩,其中耕地18.4万亩,可利用自然草场142万亩,是一个以牧为主,牧农结合的团场。全团总人口5300余人,共有22个行政事业单位。境内有闻名全国的小白杨哨所、兵团屯垦戍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世界上最大面积植物活化石——野生巴旦杏。2011年全团实现生产总值1.04亿元,职均收入1.31万元,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7755元。  相似文献   

6.
巴尔鲁克山是粗心的画师,画好山的轮廓后,忘记了上色。所以巴尔鲁克山缺少的就是江南的水墨丹青,而展现给世人的则是像西北性格那样轮廓分明的山体。大气,活泼,豪放,粗犷,任凭着简单的颜色,将他们泼洒展现在巴尔鲁克山的春夏秋冬。春踏花。巴尔鲁克山的春来得晚。但春的脚步却是飞一样的跃进。让这里的人们没有丝毫的心理准备扰体会到春的气息。小草冒出嫩绿的新芽,星星点点的小花像宝石一样镶嵌在这新绿之间。春踏花,在巴尔鲁克山是显得很奢侈的。没有哪一个人舍得做这个动作。而  相似文献   

7.
巴尔鲁克山边防线点多线长,最近的边防哨所离团部也得有100公里。每年,每个连队的物资供给依靠的就是蜿蜒在巴尔鲁克山脉的边防公路,这条公路也因此被巴尔鲁克山边防官兵称其为“边防生命的大动脉”,而确保这条路畅通无阻的则是巴尔鲁克山边防的道路工兵部队。  相似文献   

8.
正"一、二、三、四……"在祖国西部中哈边境线上的九师一六一团十一连,一队晨训的女民兵,每天都会用一串串清亮的口号,把宁静的巴尔鲁克山从梦中唤醒。她们身着迷彩服,个个英姿飒爽;她们都毕业于各地高等院校,正值美丽年华;她们放弃专业特长和城市就业机会,来到边疆一线,忠实履行维稳戍边的神圣使命,被誉为新时代边防线上的"铿锵玫瑰"。她们就是由10人组成的九师孙龙珍民兵班第十二届女民兵。来到了孙龙珍民兵班,才知道什么是成长,才知道什么是奉献。孙龙珍民兵班实行准军事化管理,统一的作息时间。10位女民兵同训练、同巡  相似文献   

9.
梅莲,农九师161团9连医生。20年来,在祖国西北边境的巴尔鲁克山,梅莲用小小的银针和一把把草药无数次地挽救了各族职工的生命,将近70个婴儿迎接到世界上。9连连长吴志江动情地说:  相似文献   

10.
高利  庄玉红 《兵团建设》2012,(23):46-47
11月21日,党的十八大代表、农九师一六一团九连副指导员兼卫生员梅莲回到团里的第二天。前一天,她参加完师里的宣讲活动便匆匆回到团部。今天,她要在自己的工作单位九连,向连队及周边职工群众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梅莲是兵团军垦第二代,也是一名普通的连队医生。20多年来,她在边疆偏远贫困的边境牧场,尽心尽责为各族患者服务,深得当地职工群众的信任和爱戴,被称为"巴尔鲁克山的天使"。"作为党的十八大代表,我既感到使命光荣,又感到责任重大,我要在第一时间,把党的十八大精神宣传给家乡的职工群众。"最近一直忙碌的梅莲虽然觉得很疲惫,但依然有些兴奋,"当前宣传好党十八大精神是  相似文献   

11.
1969年6月10日,巴尔鲁克山之间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161团女民兵孙龙珍,在卫国戍边任务中光荣牺牲,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新疆自治区和新疆军区将孙龙珍所在的班命名为孙龙珍民兵班。  相似文献   

12.
别克轿车轻快得像一只鸟,盘旋在巴尔鲁克山上,孙龙珍烈士墓的墓碑矗立在路边。车行不久,远远地就看见了小白杨哨所的新址,黑色的沥青路把它同一六一团的十四连连在一起。在小白杨原哨所,边防连连长刘玉合对记者说,过去没有路,往山上送菜、值勤都很不方便;现在路修好了,为部队、  相似文献   

13.
《兵团建设》2013,(10):31-34
在巴尔鲁克山的山坳中,有12个女孩子,她们20岁出头,青春飞扬。在九师一六一团十一连,有12个女战士,她们站岗放哨,意志坚定。她们是孙龙珍民兵班,也是全国唯一一支以屯垦戍边为使命、成建制的女民兵班。4月底本刊记者走到她们身边,深入采访她们的生活,也带回了她们为家人写的一封家书。细读她们的家书,从字里行间可以读出她们的性格,一本正经、古怪精灵、温柔体贴、多愁善感,不一而足,每个人的形象都鲜活了起来。不同的性格,对自己的家人所讲述的事情却几乎一样——关心家人的身体,讲述生活的快乐和辛酸,向家人表示坚定的工作态度。家书的文字也许并不文采飞扬,却极易让人感动,感动于12个女孩的成长,或许在这些文字里,她们才是最真实的,也是最美丽的。  相似文献   

14.
城市夜色,人来人往,车水马龙。马路两旁的灯箱则更是这夜色中的胜景。而在巴尔鲁克山延绵的边防线上也有一种特殊的“灯箱”。它们是以日月为灯,以巴尔鲁克山山体为箱的“大灯箱”。它们面对的不是车水马龙,而是一群长年驻守在此的边防官兵。它们向世人展示的不是都市的繁华,而是一代代戍边官兵的心!风和石头成就了这些特殊的“灯箱”。如果有人要问巴尔鲁克山边防线上的特产是什  相似文献   

15.
正促进团场职工增收历来是九师一六一团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一六一团大力推进团场职工多元增收、快速增收,全团一线职工广开思路,2013年实现职均增收1.5万元。畜牧养殖:大户带小户一六一团十连职工匡新民是该连养牛第一人,他的育肥牛舍,每年都会迎来各连的养殖大户前来参观、取经。十连连长马伟告诉笔者:"匡新民十分注重科学饲养,按科学配方将油渣、棉粕、玉米等饲料制成混合饲料,牛吃后长膘快、肉质鲜嫩,品质也好。"  相似文献   

16.
新疆巴尔鲁克山的边防军人平凡。平凡得在地图上都不会标记他们所在的驻地。平凡得像茫茫戈壁滩上的一丛与自然争斗的芨芨草。他们迎着洒向西北边疆的第一缕晨光,踏上自己一天的巡逻路,一日四季的天气对于他们来说早已司空见惯,更不用说冰天雪地和赤日炎炎。因为他们是应对天气的行家里手。  相似文献   

17.
去年6月发表在《兵团日报》上的人物通讯《巴尔鲁克山的天使》,我是含着热泪读完的。梅莲,一位生活在条件异常艰苦的偏远山区连队  相似文献   

18.
孙龙珍出生于江苏省泰县,1962年来到裕民支边。1969年6月10日,在反击前苏联入侵巴尔鲁克山西部地区的战斗中,为了保卫祖国领土,捍卫民族尊严,把个人安  相似文献   

19.
梅莲作为一名大山深处的医生,长期坚守在远离城镇、交通不便、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都很艰苦的巴尔鲁克山区,她的工作岗位是平凡的,但她忠  相似文献   

20.
巴尔鲁克山,在祖国版图——雄鸡尾部的最顶端。在这座大山的深处,驻守一个英雄的民兵班,常年与部队并肩守边防,这就是“孙龙珍女子民兵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