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运用网络获取和交流信息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时尚,政工网面对的是搜百度、逛淘宝、看优酷长大的官兵,他们有着新的认知习惯和多元化个性需求。尽管政工网在娱乐性、可看性、实效性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但一些青年官兵上互联网的时间远远多于上政工网的时间,和互联网的人气比起来,政工网的人气比较低,“亲民网,疏军网”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政工网在娱乐性、实用性上下功夫的同时,理所当然应在理论武装、政治教育、思想引导等主要功能上频出“奇葩”,让军网也有不逊色于互联网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2.
网络舆情是基于网络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热点问题所发表的有一定影响力、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网络舆情形成迅速,对社会影响巨大。随着军地交流的日益扩大,军营不可能与社会隔绝,有条件上互联网的官兵逐年增加,发生在互联网上的网络舆情正在通过各种渠道向部队大量渗透。现今,我军军网基础建设已初具规模,全军政工网已经开通,并逐步辐射到全军基层部队和院校,最终形成~个以全军政工网站为核心、覆盖全军的政治工作网络体系。因此,网络舆情将不仅仅发生于互联网上。面对网络舆隋大潮,军队政治工作者既不能视其为洪水猛兽,逆科技发展的潮流而进行全面封堵,也不能在新情况面前束手无策,无所作为。必须正视现实,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发展的新动向及其对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既要充分认识到其对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巨大冲击,也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予以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3.
全军政工网视频资源作为一种生动、直观、高效的信息传播载体,越来越受到广大官兵的关注和青睐。它不仅是部队开展新闻宣传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应充分认识全军政工网视频资源的各项功能,提高军队政工网建设效益。  相似文献   

4.
网络是思想文化的集散地,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宣传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全军政工网形成了以总政中心网站为龙头、辐射全军贯通基层的网络群。要充分运用全军政工网的功能,发挥其思想政治工作平台的作用。部队应正确把握网络使用方向,确保网络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最佳效益。  相似文献   

5.
胡杨 《政工学刊》2010,(4):16-16
某部着眼信息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把推进“网络政工”作为贯彻落实胡主席“三个紧贴”要求的有力抓手,以政工网为主要依托,有限引入互联网,开发完善局域网,推动了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信息时代,网络对青年官兵尤其是“80后”、“90后”官兵思想和行为的影响越来越直接、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刻。贯彻落实胡主席“三个紧贴”要求,改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丰富政工网内容,拓展政工网功能,系统研究“网络政工”的实现形式,充分发挥“网络政工”的最大效能。  相似文献   

7.
当前,随着全军政工网的普及推广,网络编辑已经成为网络建设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他们的身影广泛活跃在虚拟空间的各个角落。一定程度上说,网络编辑综合素质的状况决定和影响着全军政工网建设发展的质量效益。那么,作为一名远程网络编辑,如何更好地履职尽责呢?具体来说,应该培养八种意识。一是政治意识。政工网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是服务于我党我军大政方针政策的,政治要求非常高。把握正确的舆论方向是网络编辑的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军信息网络建设的日趋完善,一个信息网络化的军营环境正趋于成型。这种信息网络环境所具有的及时性、综合性、开放性和虚拟性,给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做好信息网络化条件下军队思想政治工作,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正确处理网络政工与传统政工的关系,做到相得益彰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网络政工有其实现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然而,信息网络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和载体,它在政治工作领域的介入并不排斥传统政工的实施。相反,必须结合新的情况,坚持和发展传统政工方式方法,做到网络政工与传统政工相得益彰。(一)…  相似文献   

9.
习主席深刻指出,我们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面临部队新的形势任务和官兵思想实际,应该大力加强部队内部特色政工网建设,积极发挥和拓展政工网阵地功能作用,强化舆论引导,凝聚智慧力量,促进部队全面建设和各项任务圆满完成。一、坚持主动引领强化网络舆论主旋律。积极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着眼确保官兵政治坚定、思想纯洁,坚持常态引导,主动出击,打好主动仗。一是跟进调研,摸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部队思想政治建设所处的环境和背景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们应当适应新形势,掌握主动权,主动谋求信息化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坚持建管并举,发挥网络优势,全力打造信息化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平台。当前,旅团级单位政工网建设刚刚起步,网络开发利用水平普遍还不高。做好信息化条件下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立足高起点建网,高标准管网,高效率用网的思路,努力构建信息化程度较高的政治工作信息平台。要在  相似文献   

11.
网络政工以网络信息媒体为工作平台和运作载体,以充分发挥网络信息的学习教育、沟通交流、娱乐益智、民主监督等功能为主要内容,是信息网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结合。随着我军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一个信息网络化的军营环境正逐步建成,网络政工已日渐成为我军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应用成为国防后备力量建没的重要内容.互联网、军网和各种局域网.逐步渗透到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充分发挥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快捷、功能优势,开展民兵思想政治教育,是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拓展教育时空、  相似文献   

13.
张威  董伟 《政工学刊》2009,(10):40-41
近期,我们围绕政工网建设使用情况在部队进行了专题调查。总的感到,各级对政工网建设高度重视、抓得主动,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在硬件建设、功能开发、管理使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为部队开展政治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发现政工网在运行中仍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影响了政工网建设的效用,需要引起各级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李冬云 《政工学刊》2012,(10):58-59
63600部队深入领会胡主席关于加强网络思想文化建设的指示要求,认真贯彻上级关于加快推进政工网建设发展的指示精神,以"五新"目标为引领,不断探索网络政工新路子,努力提高政治工作质量效益。一、集成信息技术,打造工作指导新平台。近年来,部队党委以大抓政工网建设为抓手,综合集成现代信息技术,大力推动工作指导网络化、数字化、集约化,初步实现了"一网统全局"的工作指导格局。上级指示网上发布——  相似文献   

15.
李志伟 《政工学刊》2012,(10):50-51
建立健全政工网运行机制是确保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入"持续推进的重要保障。必须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民主管理,实现政治理论网络教学优质高效运行。一、健全政工网管理机制。完善的管理机制是实现政治理论网络教学科学发展的基础与保证。一是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各级党委必须把政工网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协调好人力财力物力等各方面资源,落实政工网办公室编制,进一步加强领导。二是健全培训机制,必须培养一批既懂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6.
近日,军委首长在检查指导全军政工网建设时强调:“要把充分发挥军营网络作用,作为新形势下推动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增长点,以很强的责任感,把军营网络这块阵地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当前,如何进一步推进政工网建设上层次上水平,是摆在各级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7.
《政工学刊》2013,(9):F0003-F0003
近年来,舟山警备区紧贴海岛部队实际,注重大力加强政工网、军营互联网“两网”建设,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新建了多功能教室、电子阅览室、连队信息窗、军营“互联网吧”等一批网络基础设施。持续推进网络改版升级,在政工网上开设“政策法规”、“指导员之家”、“精品课堂”等栏目,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军队信息化的推进,网络已成为官兵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网络上的种种观点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上网官兵。江泽民同志曾指出,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部队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加快利用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的步伐,发挥“网络政工”优势,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能。所谓“网络政工”,是以网络为载体,以网络技术为支撑,对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从形式、内容、手段、方法乃至工作格局进行全方位改进,是一种传统与现代、虚拟与现实结合,具有开放性、平等性、交互…  相似文献   

19.
杨灏 《政工学刊》2004,(5):24-24
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所产生的“网络政工”,倍受部队思想政治工作者推崇和官兵的喜爱。许多单位相继建起了自己的局域网,开发了一批政工网络平台、网站和主页。应该说“网络政工”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为思想政治工作插上了高科技的翅膀,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手段的现代化,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其积极作用和正面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当然,“网络政工”也带来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课题,有的已经产生了负面影响。为使“网络政工”这一新生事物健康地发展,运用中应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五个关系。(一)正确处理“形…  相似文献   

20.
依托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新形势下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的需要。应着眼中心任务,发挥服务保证作用,使政工网成为统一意志、凝聚兵心的"主阵地",官兵自我教育、自学成才的"大课堂",密切官兵关系的"连心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