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八闽大地上,作为福建沿海前线的女民兵英雄,洪秀枞是名闻全国的新闻人物。 在那炮火纷飞的年代,她带领“英雄三岛”女民兵英勇支前,16岁当乡妇联主任,18岁就当上乡长。故事片《英雄岛》、《海霞》女主角的原型之一,就是这位战斗在与金门一水之隔的海防最前线的女民兵英雄。 我们怀着敬慕的心情,来到厦门特区拜访了这位  相似文献   

2.
传奇英雄于得水王梅胜在胶东,一提起于得水的名字,几乎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这位胶东人民的优秀儿子,在革命战争年代,赴汤蹈火,身先士卒,出生入死,屡建战功,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传奇式的英雄。名著《苦菜花》、《山菊花》及同名电影中的主人公于得海,就是根据于得...  相似文献   

3.
<正>为充分发挥英雄烈士纪念设施红色教育主阵地作用,积极配合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退役军人事务部、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加强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修缮保护的通知》。《通知》指出,英雄烈士纪念设施是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库,见证了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承载着无数革命先烈为党的事业付出的伟大牺牲。每一名英雄烈士、每一处英雄烈士纪念设施、每一件革命文物都是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最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4.
刘意 《军事史林》2021,(9):23-31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坚持抗战,产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抗日民族英雄.为纪念和铭记这些抗日英雄,激励全民族坚持抗战到底,中国共产党铭记英雄话语体系应运而生.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八路军政治部的机关刊物《八路军军政杂志》,在存继的3年零3个月当中,每期必刊登八路军、新四军战士的英雄壮举,在其出版的4卷39期所发表590篇文章当中,有39篇悼文,追悼68名英烈;有通讯文章115篇,通过对战役的描述,展现抗日民族英雄舍生取义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铭记英雄话语体系的重要历史文献资料.梳理《八路军军政杂志》铭记英雄方面的文章,提炼党铭记英雄话语体系建构的要义,对于阐释伟大抗战精神,以及英雄情怀在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重要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军旅题材影视剧每年都会有几部呈现在观众面前,随着荧幕当中的枪林弹雨、风起云涌,那些身着军装的铁血英雄们也成了观众们茶余饭后乐此不疲的话题。从《亮剑》中的"草莽式英雄"到《士兵突击》中的"许木木",再到《火蓝刀锋》中看起来有点"不靠谱"的蒋小鱼和《麻辣女兵》中古灵精怪的汤小米……一批富有时代色彩的军人形象越来越为观众喜闻乐见。为此本刊特地盘点了一组影视剧中的军人形象,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领略他们的风采。  相似文献   

6.
平凡的英雄     
时代能够创造英雄,但英雄必须对得起时代。读完《我在铁军》,我眼角有点湿润。走下神坛,回归生活,书中的英雄是那么亲切、真实、幸福、积极。在21年的从军生涯中,见义勇为英雄徐洪刚经历了太多的鲜花、掌声、奖状、赞许,但他始终谦虚谨慎地对待党和人民赋予他的荣誉。他脚踏实地、任劳任怨地干好本职工作,用满腔热血与赤诚情怀谱  相似文献   

7.
矫滢 《环球军事》2013,(21):62-64
美国当代作家雷蒙德·卡佛说:“写,作,或是任何形式的艺术创作都不仅仅是自我表达。它是一种交流。”陶铸写《松树的风格》,郭沫若写《银杏树》,茅盾写《白杨礼赞》,让人认识了树的品格,但唯有木棉树被誉为英雄树,而木棉花,也叫攀枝花,被赞为英雄花。这世间之树、人间之花,为何独木棉树有如此豪壮的称谓呢?木棉从树上脱落在空中依然保持原状一路旋转而下。然后“啪”地一声落到地上,不褪色、不凋谢,如英雄般道别尘世,开出的花真的是别样红。  相似文献   

8.
2007年12月18日,江苏省《宿迁晚报》报道,泗洪县退伍军人孙祝伟,在南京街头制止小偷行窃,遭小偷报复被砍成重伤,文章标题为《泗洪又出一位青年英雄》。  相似文献   

9.
2003年的7月6日,是英雄许家朋英勇牺牲50周年纪念日。为了悼念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英雄,在安徽省绩溪县关工委工作的年逾七旬的周挺新老人历经多年的收集和整理,编著了近20万字的《浩气长存》一书,作为献给英雄的特殊礼物。许家朋是绩溪县坎头村人,  相似文献   

10.
欣悉《中国民兵》创刊,我们“法卡山英雄营”的指战员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几年来,我们在守边御敌斗争中,边疆英雄的民兵给了我们有力的支援。他们踊跃参战支前,抢  相似文献   

11.
李萌 《政工学刊》2008,(11):63-64
我一直在寻找自己的精神高地,当《我的长征》这部精神大餐呈现在眼前时,我找到了。英雄的雄魂印证军魂的忠贞本色。英雄不问出处。党缔造了人民军队,虽然这支军队曾经势小力单,官兵大都是泥腿子出身,  相似文献   

12.
李戈瑞 《军事史林》2013,(11):63-64
今年正值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0周年。随着整整一甲子时光的流逝,人们对于那场战争的记忆已显得比较遥远了。由亲历抗美援朝战争的赵南起、刘振华、邹衍等老将军为顾问,由范长龙上将作序的《震撼世界的志愿军52位英雄纪略》一书,全方位介绍了这场战争中涌现出来的52位特级和一级英雄。此书恰逢其时地通过对英雄多角度的还原,告诉人们:英雄未曾远去,战争就在身边。  相似文献   

13.
秋末的气候渐渐降温,而阳鹏感谢人至深的英雄事迹,却在万里海疆成为热议。带着对英雄的敬佩和仰慕,海政宣传部派人专程赶赴长沙,用3天时间和正在医院治疗的阳鹏进行了面对面访谈,记下了这篇《英雄心语》。  相似文献   

14.
梦碎美利坚     
周小平 《政工学刊》2014,(11):92-92
周小平作品 作者简介:周小平,网络作家,代表作品有《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你的中国你的党》《我们的英雄都去哪儿了》《只有群众路线能避免白色文革和大动荡》《美国对华文化冷战的九大绝招》等。“千万里我追寻着你,可是你却并不在意。”小时候每当听到这句歌词的时候,我就知道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又开始演了。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广东省深圳市松岗中学迎来了一位特殊客人,他以自己拍摄的反映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故事的经典电影《英雄儿女》为主线,给中学生们讲我党、我军的革命传统和故事,他的报告,形象生动,尤其当他存演讲中再现英雄王成手持爆破筒怒视敌人的动作.和那充满革命激情、气吞山河的呼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时.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同学。这位演讲者,就是电影《英雄儿女》中战斗英雄王成的扮演者、长春电影制片厂离休干部——刘世龙。  相似文献   

16.
《华北民兵》2008,(7):55-55
第二季度,全区各单位在国防后备力量宣传工作中,紧紧围绕上级的指示精神、中心工作和本单位的重大活动,先后在《华北民兵》刊物上较为及时、全面、准确地宣传了《让英雄精神永驻通州大地》、《科学整组催生战斗力》、《根河有对好主官》、《紧密结合省军区部队实际,扎实抓  相似文献   

17.
4月10日,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执导的《血战万源》,在老革命根据地万源市动机开拍,10集电视连续剧《血战万源》,将再现红四方面军及川陕革命根据地人民反“六路围攻”的英雄业绩。  相似文献   

18.
近日读《林则徐传》,禁烟英雄林则徐的爱国情怀、爱国理性,让人难忘,令人崇敬。  相似文献   

19.
英雄断想     
一 电影《英雄》--一部史前英雄的 现代传说。影片中那跌宕起伏的情节、高 古传奇的人物性格与极具现代意味的构 成,仿佛把人们拉回一个逝去已久的群雄争霸的时代。  相似文献   

20.
许玉可 《环球军事》2008,(23):20-22
人们不会忘记电影《地雷战》中的场景,日本鬼子进村后,推门门爆炸,掀锅盖锅台爆炸,村里村外、田间山道处处设有地雷场,搞得敌人防不胜防,大路不敢走,小道不敢行……人们也不会忘记电影《英雄儿女》中手拿爆破筒,高喊“向我开炮”的王成,人们更不会忘记在民族危亡时刻挺身举起炸药包炸碉堡的英雄董存瑞……实际上,地雷、爆破筒、炸药包,这些在战争中常常把敌人炸得魂飞魄散的作战利器,在军事术语中统称为地雷爆破器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