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工学刊》2012,(5):80
尊敬的读者、作者朋友们:为使军内同志更方便快捷地通过军网向本刊投稿,我刊业已开通军网网站暨军网投稿平台,网址是:zgxk.hjdljy.mtn。我刊在全军政工网、中国军网和海军政工网等网站上设立的邮箱,今年5月31日以后将不再接收投稿。  相似文献   

2.
随着军队政工网覆盖面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对政工网的舆情引导问题已引起各级领导和政工网管理者的高度重视.要认真研究政工网舆情引导的特点,探讨建立部队政工网舆情引导机制,正确引导政工网舆情方向,充分发挥政工网宣传教育阵地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计算机的广泛运用,军营正在步入信息化时代。近年来,全军政工网、各大单位政工网等网络相继建成,使广大官兵感受到网络给工作、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带来的便利和深刻变化。但如何从官兵的需求特点出发,建设好政工网,使广大官兵能真正爱网、建网、用网,充分发挥政工网的效能,还需要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4.
运用网络获取和交流信息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时尚,政工网面对的是搜百度、逛淘宝、看优酷长大的官兵,他们有着新的认知习惯和多元化个性需求。尽管政工网在娱乐性、可看性、实效性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但一些青年官兵上互联网的时间远远多于上政工网的时间,和互联网的人气比起来,政工网的人气比较低,“亲民网,疏军网”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政工网在娱乐性、实用性上下功夫的同时,理所当然应在理论武装、政治教育、思想引导等主要功能上频出“奇葩”,让军网也有不逊色于互联网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5.
王全超 《政工学刊》2011,(11):50-50
当前,全军各级政工网以丰富的资源新颖的形式受到广大官兵的欢迎,成为官兵获取知识、增进交流的平台。政工网的普及,有效促进了政治工作信息化的发展,但从目前政工网建设的整体情况来看,基础设施不完善、网站建设缺乏顶层规划等问题,仍需要引起我们重视并加以改善。当前政工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虽然大多数单  相似文献   

6.
张威  董伟 《政工学刊》2009,(10):40-41
近期,我们围绕政工网建设使用情况在部队进行了专题调查。总的感到,各级对政工网建设高度重视、抓得主动,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在硬件建设、功能开发、管理使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为部队开展政治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发现政工网在运行中仍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影响了政工网建设的效用,需要引起各级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全军政工网视频资源作为一种生动、直观、高效的信息传播载体,越来越受到广大官兵的关注和青睐。它不仅是部队开展新闻宣传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应充分认识全军政工网视频资源的各项功能,提高军队政工网建设效益。  相似文献   

8.
李志伟 《政工学刊》2012,(10):50-51
建立健全政工网运行机制是确保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入"持续推进的重要保障。必须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民主管理,实现政治理论网络教学优质高效运行。一、健全政工网管理机制。完善的管理机制是实现政治理论网络教学科学发展的基础与保证。一是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各级党委必须把政工网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协调好人力财力物力等各方面资源,落实政工网办公室编制,进一步加强领导。二是健全培训机制,必须培养一批既懂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信息时代,网络对青年官兵尤其是“80后”、“90后”官兵思想和行为的影响越来越直接、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刻。贯彻落实胡主席“三个紧贴”要求,改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丰富政工网内容,拓展政工网功能,系统研究“网络政工”的实现形式,充分发挥“网络政工”的最大效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首长的关心指导下,96251部队先后投入900余万元,建起了覆盖所有点位的政工网络,提前实现了总政提出的2013年底前政工网建设目标。部队本级和所属旅团先后4次被评为全军政工网建言献策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全军优秀政工网站,8篇建言被编人建言献策专报,6人被评为全军建言献策之星。在建好网络的同时,我们始终贯彻以兵为本的建网用网理念,努力营造学网、用网的良好环境,使网络成为官兵自我教育的平台、求知成才的沃土、健康生活的指南、陶冶情操的天地,在部队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已经从写信时代走过了短信时代进入了微信时代。当前,谋划政治工作如果脱离信息网络化时代要求,必将固步自封,对战斗力生成造成损害。“政工网+”与习主席提出的推动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政治工作主动性和实效性的要求相契合,将给政治工作提供新的平台,带来新的挑战。一、从“互联网+”看“政工网+”的发展之困目前,政工网全面更名为强军网,这不仅是名字的更改,更应该是层次的内容的提升。从这点延伸开来,部队要想推行“政工网+”,仍需认清存在的现实局限。  相似文献   

12.
《政工学刊》的可贵之处衣述强笔者是《政工学刊》的忠实读者,也是借《政工学刊》这个园地成长的一名作者。在《政工学刊》创刊15周年之际,结合多年读刊和投稿、用稿的体会,谈点感想。一、刊风正派,量“质”用稿。一个刊物办得是否有价值,真正能吸引读者,关键是能...  相似文献   

13.
夜深人静,陆军第一集团军某旅办公楼里的灯光相继熄灭,只有政工网办公室里依然灯火通明。刚刚整理完网上信箱的网络管理员胡南松,从书堆中取出最新出版的《网络运维与管理》,抓紧时间充电学习。"老胡,你都是博士了,学习还这么拼?""是博士更是战士,哪有战士不习武的道理!"说出这样的话,胡南松是有过教训的。2006年,研究生毕业的胡南松来到部队,凭借扎实的信息管理专业知识和多次参加系统软件开发的实践经验,很快就让单位的政工网建设上了一个台阶,年底在集团军政工网评比中排名第二,个人则被评为"优秀政工网管理员"。"网络运维与管理不过如此!"就当胡南松准备歇一歇  相似文献   

14.
李冬云 《政工学刊》2012,(10):58-59
63600部队深入领会胡主席关于加强网络思想文化建设的指示要求,认真贯彻上级关于加快推进政工网建设发展的指示精神,以"五新"目标为引领,不断探索网络政工新路子,努力提高政治工作质量效益。一、集成信息技术,打造工作指导新平台。近年来,部队党委以大抓政工网建设为抓手,综合集成现代信息技术,大力推动工作指导网络化、数字化、集约化,初步实现了"一网统全局"的工作指导格局。上级指示网上发布——  相似文献   

15.
《政工学刊》2007,(4):22-23
必须紧贴形势、深化认识切实增强开展网络政工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全军政工网开通,标志着网络政工进入全面发展的“快车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为此,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首先要做到“三个认清”:  相似文献   

16.
时下,政工网日益成为官兵获取知识、沟通情感、表达诉求、娱乐身心的有益平台。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紧跟形势,把握特点,利用政工网做好官兵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作,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对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在网络空间中扮演好四个角色。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名《政工学刊》的忠实读者、投稿者和收藏者,从2005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开始订阅杂志,一直到现在,期期不落。通过阅读《政工学刊》我不仅更好地了解了基层政治工作情况,也收获了许多搞好政治工作教学研究的有益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当前,随着全军政工网的普及推广,网络编辑已经成为网络建设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他们的身影广泛活跃在虚拟空间的各个角落。一定程度上说,网络编辑综合素质的状况决定和影响着全军政工网建设发展的质量效益。那么,作为一名远程网络编辑,如何更好地履职尽责呢?具体来说,应该培养八种意识。一是政治意识。政工网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是服务于我党我军大政方针政策的,政治要求非常高。把握正确的舆论方向是网络编辑的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19.
《政工学刊》2014,(2):64-64
运用网络开展工作推进建设是我部的创新举措和特色做法。近年来,我们坚持把政工网建设作为重点工程和惠兵工程,大胆实践创新,不断摸索规律,大力推进政工网进班排建设,实现了“网络联通率、终端配备率、班排覆盖率”三个100%,有力推动了部队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20.
《政工学刊》2013,(9):F0003-F0003
近年来,舟山警备区紧贴海岛部队实际,注重大力加强政工网、军营互联网“两网”建设,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新建了多功能教室、电子阅览室、连队信息窗、军营“互联网吧”等一批网络基础设施。持续推进网络改版升级,在政工网上开设“政策法规”、“指导员之家”、“精品课堂”等栏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