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为研究大口径机枪的浮动技术,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某新型大口径机枪,设计方便可行且结构合理的弹簧式浮动机构.通过设置独特的复进打断装置,实现了浮动过程中稳定的前冲击发.建立机枪枪身的虚拟样机模型,通过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其可信性.利用所建立的虚拟样机模型对浮动与不浮动状态下的浮动自动机进行运动分析,并对2种状态下的后坐力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机枪浮动自动机能实现稳定的浮动,并且减后坐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飞机装甲防护的发展,使得步枪弹口径的航空机枪逐渐显得力不从心,面对6—8毫米,乃至12毫米的防护装甲,小口径机载武器弹药已是无能为力。二战前夕,航空机枪显现出向大口径发展的趋势,战争进程中,许多新型的大口径机枪与航空机炮相继出现,填补小口径武器的火力空白,并逐步替代它们,在许多新编制中,大口径机枪则从一开始就成为了主要的机载武器。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大口径机枪高射和平射两种状态的射击稳定性和结构动力特性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用平射方法评估大口径机枪对空射击精度是可行的结论,并用实弹射击结果检验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大口径机枪弹的主要作用是对付低空低速轻型飞机、武装直升机,毁伤底面轻型装甲车辆和易燃目标,还可以摧毁掩体、火力点,杀伤集群有生目标等,在火力压制方面亦有特别好的效果。本文简述了大口径机枪弹的发展历史过程,重点介绍了12.7mm口径机枪弹、14.5mm口径机枪弹以及大口径机枪弹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大口径机枪在弹性枪架上射击稳定性的问题,是影响连发射击精度的一个重要问题,按传统方法以最大后座力或自动机后座到位的瞬间作用校核稳定性,其结果与实际射击现象不符。本文在分析大量实验现象后,提出稳定性分析计算中的冲量法,并以12.7mm 大口径机枪为例进行检验,结果与实验现象相符.  相似文献   

6.
鱼雷是水中的兵器,怎么会登陆作战呢? 这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一艘潜艇发现德军在新罗西斯克港的防波堤后面,修筑了迫击炮和大口径机枪阵地。苏联准备在这个港口登陆,但认为一定会遇到迫击炮和大口径机枪的猛烈反击。舰上的迫击炮打不到它,用飞机去轰炸,敌人防空力量又很强,因此,很难一举摧毁迫击炮阵地。这对于  相似文献   

7.
国防要闻     
《国防科技》2006,(10):4-5
美国军方订购519挺机载G AU-21大口径机枪美国军方日前与比利时FN公司签订了一份价值2200万美元的固定价格合同,订购519挺GAU-21机枪,以及相关的技术保障服务,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工具箱、部分更换的枪械组件、超作技术手册、保养与维修以及训练。预计到2007年10月合同可执行完毕,其中大部分工作会在比利时完成。GAU-21机枪又称为M3M,是一种12.7毫米大口径机枪,美军购买它主要是利用它为海军、海军陆战队直升机以及V-22“鱼鹰”倾转翼飞机提供压制火力保障。M3M比起以前的M2式机枪,射速更快(1100发/分),重量更轻(36.3千克),枪管寿命更…  相似文献   

8.
延林 《军事史林》2010,(1):66-66,F0003
二十世纪初期,日本军队使用的机枪主要是法国的哈奇开斯机枪和哈奇开斯M1914式改进型机枪,两种机枪均改为6.5毫米口径。此后,在此基础上日本研制了多种型号的机枪。  相似文献   

9.
它是世界上生产的第一批机枪中的一挺。它是中国军队最早装备的机枪之一。它的出现改写了世界枪械史的记载。它是世界上目前为数不多的机枪珍品之一——机枪在整个20世纪曾有“陆战之王”的美誉。它以射速快、火力猛、杀伤力大的特点,在轻武器中独占鳌头,令众多军事爱好者为之神往。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的近代战争馆中,就陈列着一挺中国军队最早装备的机枪,它也是目前国内仅存的一挺最早期机枪。机枪里的稀世珍品这挺机枪就是1872年美国产的加特林机枪。该枪属于世界上第一批机枪产品——机械式手动机枪,共有10管,口径是12.7毫米,射速250发…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助于我国小口径火炮和大口径机枪弹药的发展,对西方国家穿甲、爆破、杀伤和燃烧多功能弹现状和近30年的发展进行了介绍。多功能化是小口径火炮和大口径机枪弹药的发展趋势之一。弹底触发引信灵敏度是配用弹底引信的多功能弹发展的主要关键技术,在我国已有重大突破。无引信而以烟火药引爆炸药装药的多功能弹在西方已得到推广,其突出特点是效费比高,但发射安全性略低,威力也偏小。研制中的配用中间引信的多功能弹是国外最新发展动向,它对厚装甲目标的穿甲效能几乎与实心穿甲弹的相当。  相似文献   

11.
首先分析了影响某型重机枪射击精度的影响因素,并以武器频率匹配准则为依据,以建立的机枪动力学虚拟样机模型为平台,通过灵敏度分析,找出导气孔横截面积、活塞的有效横截面积、枪机框质量、枪机质量和枪机框缓冲簧刚度等参数是影响武器射击频率的主要因素;利用序列二次规划优化方法对自动机结构参数进行优化,优化仿真结果表明,武器的射向一致性得到明显提高,这对于武器结构方案优化设计,提高武器射击精度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在对机枪进行结构设计时,了解机枪的固有频率和射击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响应特性对整个武器射击精度的影响十分必要。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某机枪模型进行模态仿真分析,进而得出该武器对射击精度影响较大的部件。同时对机枪在射击载荷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性进行仿真计算,阐述了在机枪结构设计时频率匹配、射向一致的必要性,为机枪结构动力修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从实战需要出发,结合我国目前机枪的研制水平,本文应用可靠性基本原理,论述了机枪的任务可靠性参数及其指标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实验模态分析技术和有限元法研究机枪—土壤系统的动态特性,通过模态试验获得机枪在硬质土壤支撑条件下的低阶模态信息,据此对机枪有限元模型的边界条件进行模拟,并从动力学角度分析影响射击精度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研究机枪结构动力修改和质量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机枪枪架稳定性计算统一公式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现役机枪枪架射击稳定性的分析,归纳出了目前存在的三种稳定性基本形式,导出了机枪稳定性分析计算的通用公式,并实际应用于新研制机枪的稳定性分析计算中。  相似文献   

16.
建立高射机枪有限元模型的目的在于对其进行动力特性分析和求解动力响应,并作为自动武器动力学仿真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某型高射机枪建立有限元改进模型,建模中,把枪身、托架等简化为空间梁系,下架采用三维等参元模拟,并采用主从自由度法处理了三维元与梁元的联结问题,通过与传统粱单元模型的对比分析,说明改进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某型自行火炮采用封闭式药仓,使用钢质药筒,要求抽筒率达到百分之百。但由于该炮膛压较高,使得钢质药筒的变形加大,不抽筒率超标严重。通过建立钢质药筒抽筒阻力的理论计算公式,求出了药筒与药室之间的接触压力和抽筒阻力,与实验结果比较,符合较好。为修改火炮结构,提高抽筒率提供了一条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身管柔性化对火炮动力后坐试验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火炮动力后坐试验过程中身管变形对火炮后坐复进运动的影响,以某自行火炮火力部分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多体动力学和有限元方法,构建了考虑身管柔性化的火力部分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该模型中,炮膛合力以样条函数的形式直接作用在炮口前端。通过仿真,对比火炮后坐部分最大后坐速度、最大后坐位移以及最大后坐速度时的后坐位移和时间的仿真值与实弹射击过程中的试验值,结果表明,采用冲击的方式进行火炮后坐模拟试验时,身管柔性特征对火炮后坐复进特性影响较小,也证明冲击式火炮后坐试验装置的研制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