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战术战斧”(Tactical Tomahawk)巡航导弹,即战“战斧”Block IV,是美国海军用于打击地面战术目标的新一代舰载巡航导弹,由美国著名防务厂商雷神公司主持研发。2002年,“战术战斧”导弹相继完成了功能地面试验、海上发射试验和水下发射试验,预计2004年开始装备部队,美海军初步准备向雷神公司定购1300枚,以装备美军现役的各类水面舰艇和潜艇部队。  相似文献   

2.
上个世纪末的几场局部战争使美国人在惊叹巡航导弹打击地面目标神奇作用的同时,也深深感到传统对陆攻击巡航导弹在未来环境中的种种不足。美国在结合战争教训和未来需要的基础上反复论证,终于制定了满足新世纪战略要求的新一代巡航导弹计划——“战术战斧”。“战术战斧”计划概况经过多次改进,“战斧”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比较大的武器家族。它按发射平台的不同可分为空射型、海射型和陆射型,按弹头种类可  相似文献   

3.
《国防科技》2003,(1):4-5
“战术战斧”(Tactical Tomahawk)巡航导弹,即战“战斧”Block Ⅳ是美国海军用于打击地面战术目标的新一代舰载巡航导弹,是美国著名防务厂商雷神公司主持研发。2002年,“战术战斧”导弹相继完成了功能地面试验,海上发射试验和水下发射试验,预计2004年开始装备部队,美国海军初步准备向雷神公司定购1300枚,以装备美军现役的各类水面舰艇和潜艇部队。  相似文献   

4.
巡航导弹低空突防能力强,实战中,抗击一方发现目标困难。因此,高炮部队在打敌巡航导弹的训练中,应注重“五法”训练。 一、伪装战术方法的训练。高炮伪装战术的训练应增加以下内容:一是以假乱真。可以设置一定  相似文献   

5.
上个世纪未的几场局部战争使美国人在惊叹巡航导弹打击地面口标神奇作用的同时,也深深感到传统对陆攻击巡航导弹在未来环境中的种种不足。美国在结合战争教训和未来需要的培础上反复论证,终于制定了满足新世纪战略要求的新一代巡航导弹计划——“战术战斧”。  相似文献   

6.
简要说明了现代战争中反巡航导弹空袭的重要性,并从激光武器的特点出发说明战术防空激光武器是最适宜于用来反巡航导弹的武器,将成为反巡航导弹的重要武器之一。简要讲述了国外战术防空激光武器的研制情况及将其用于反巡航导弹的一些研究工作。最后论述了反巡航导弹的战术防空激光武器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7.
用战术激光武器反巡航导弹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简要说明了现代战争中反巡航导弹空袭的重要性,并从激光武器的特点出发说明战术防空激光武器是最适宜于用来反巡航导弹的武器,将成为反巡航导弹的重要武器之一。简要讲述了国外战术防空激光武器的研制情况及将其用于反巡航导弹的一些研究工作。最后论述了反巡航导弹的战术防空激光武器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8.
美首次成功潜射“战术战斧”美国海军的新型“战斧”巡航导弹——“战斧Ⅳ”(战术战斧)近期成功进行了首次潜艇潜射飞行试验。导弹由潜航在美海军空中系统司令部南加利弗尼亚海上靶场的“洛杉矶”级核动力攻击潜艇“图森”号发射。这次试验验证了新研制的“战术战斧”武器控制系统和“战斧”指挥控制系统的性能。潜艇在潜航状态下接收作战任务,对“战术战斧”进行装定、发射。试验中,导弹冲出发射管到达水面,随后脱离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的几场大规模局部战争表明,以巡航导弹为代表的精确制导武器已经成为美军实施远程精确打击杀手锏。但美军也发现了这种武器存在着飞行路线固定、目标识别能力弱、任务规划时间长、不能打击运动目标、价格昂贵等缺点。美国海军认为,必须增强“战斧”巡航导弹的灵活反应能力,将这种战略武器转变成能够攻击战术目标的武器。经过反复论证,终于研制出了适应新世纪战争要求的“战术战斧”巡航导弹,并于2002年8月23日和11月10日成功的进行了“战  相似文献   

10.
日新月异的巡航导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巡肮导弹是指大部分航迹处于“巡航”状态,即处于用气动升力支撑其重量,依靠弹上发动机的推动而克服前进阻力,以近似于恒速、等高度飞行的导弹。现有的反舰导弹以及大部分战术空地导弹均属于巡航导弹。巡航导弹是一种可以利用空中、陆地、海上和水下多种平台从敌防区外发射,对各种目标实施超视距打击的精确制导武器。美国的“战斧”是巡航导弹的典型代表,于1972年开始研制,1983年服役。自1991年首次扬威海湾以来,多次用于攻击伊拉克、波黑塞族和打击阿富汗、苏丹的恐怖主义分子基地。在科索沃战争中,美军亦向南联盟发射了数百枚巡航导弹。纵观巡航导弹的参战史,可以看出巡航导弹已经  相似文献   

11.
美国雷声公司报道,2002年11月10日在美海军航空系统西部试验场,“战术战斧”巡航导弹成功完成第二次演示试验飞行。这是“战术战斧”的第一次水下发射。该导弹从一岛屿附近水下垂直固定发射器发射后,在海上试验场的水面飞行,然后转向陆地,飞向中国湖目标。成功地实现了计划中的试验目标,包括从预发射开始到攻击全过程中的导弹性能,验证了所有飞行方式,末端机动,可变的俯冲角度和引信起爆功能,以及全球定位系统/数字情景匹配相关(GPS/DSMAC)导航。 “战术战斧”巡航导弹完成水下发射  相似文献   

12.
随着美国海军战略的转变,其水面舰艇的主要作战使命已由攻击或防御远洋深海的苏联海上目标,转变为从海上对敌方陆上纵深目标进行火力打击。为弥补“战斧”对地攻击巡航导弹和MK45型127毫米/54舰炮在射程上的空白区,美国海军将逐步引入新的对地攻击武器。2003年将首先引入射程为1500海里的“战术战斧”巡航导弹,2004年将引入射程为150海里的超声速对地攻击“标准”导弹(LASM)和新的MK45-4型  相似文献   

13.
号称“水下霸王”的核潜艇按照任务与武器装备的不同,可分为:攻击型核潜艇以鱼雷为主要武器,用于攻击敌方的水面舰船和水下潜艇;弹道导弹核潜艇以弹道导弹为主要武器,也装备有自卫用的鱼雷,用于攻击敌方战略目标;巡航导弹核潜艇,以巡航导弹为主要武器,用于实施战役、战术攻击。  相似文献   

14.
消息     
雷声公司继续研制巡航导弹防御用空中网络传感器系统据报道,雷声公司日前与美国陆军商定关于“联合对陆攻击巡航导弹防御用空中网络传感器”(JLENS)系统研制与验证的修订合同,该合同价值约14亿美元。JLENS由雷声综合防御系统部负责开发,是陆军巡航导弹防御的关键部分,采用传感器网络化手段支持多种武器进行超视距威胁探测与交战。除提供强大的巡航导弹防御能力,JLENS系统还具备对地面移动目标及助推段战术弹道导弹的跟踪能力,以及向各军种不同武器系统和平台传输目标数据的能力,并为战场指挥官提供  相似文献   

15.
中国海军指挥学院合同战术教研室专家:刚刚结束的伊拉克战争,完全是一场高枝术对低技术的非对称性战争、战争优势几乎一边倒的现象,体现了现代战争中力量非对称的特征。尤其是在海军方面。 首先,率先发射“战斧”巡航导弹的联军海军6个航母战斗群,运用“合同突击岸上日标”的战术,掀开对伊战争帷幕,为陆上进攻扫清障碍。在兵力运用中,水面舰艇、潜艇  相似文献   

16.
即将担任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副主席的美国空军将军里查德·迈尔斯在1月5日表示,五角大楼计划采取重大举措,将突袭破坏敌军电脑网络为主的信息战,纳入美军的常规作战战术之中。迈尔斯说,信息战战术就将和炸弹、巡航导弹和攻击性直升机一样,成为每一名美军指挥员使用的“常备武器”。这种趋势,也对我们中国军队的信息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韩旭东 《环球军事》2010,(12):14-16
最近,美国奥巴马政府推出的军事举措多得让人眼花缭乱:“无核世界”、“绿色武器”和“绿色战术”等新概念不断出现,“空天飞机”、超高速巡航导弹等新式武器装备不断试验;一面与俄罗斯签署新的核裁条约,一面加大改进核能力的投入;冷战时期属绝密的核武器数量也拿出来“晒一晒”。  相似文献   

18.
张蓓蕾 《环球军事》2013,(15):42-43
一提起海基巡航导弹,大家首先就会想到美制“战斧”巡航导弹。但事实上还有一款可与之齐名的法制“海军巡航导弹”(MDCN,法语缩略语)。2013年7月1日,“海军巡航导弹”从法国海军一艘护卫舰上成功进行首次资格试射,标志着该型导弹具备舰射攻击目标能力,使世人再次对其投去关注的目光。源自“斯卡尔普”为了满足21世纪由海向陆转型需求,精确打击敌人陆上纵深目标,英法两国联合启动空射巡航导弹项目,打造欧版“战斧”巡航导弹,缩短与美国的差距,  相似文献   

19.
牧洋 《环球军事》2008,(22):42-43
据台湾媒体近日报道,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已下令,正式量产射程600公里、可以机动发射的“雄风2E”巡航导弹,数量约300枚,未来将编成2个战略导弹连,直属台参谋本部导弹指挥部。有关人员称,“雄风2E”巡航导弹量产所需预算,将自下年度“国防机密预算”开始编列。至于这些导弹具体的成军时间,则属于台军的高度机密。  相似文献   

20.
兵器卡片     
“标准Ⅱ”型导弹是美国海军装备的全天候、中远程舰载防空导弹,分为中程和增程两种,能有效地对付中高空飞机、反舰导弹和巡航导弹。它是在“鞑靼人”和“小猎犬”导弹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标准Ⅱ” 型1972年开始研制,1981年装备部队。它采用惯性/无线电指令+半主动寻的制导方式。“标准Ⅱ”型中程导弹的主要战术和技术指标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