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兰永明  曹站和 《国防》2003,(6):56-57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工业式空地对抗的“鼎盛”阶段 二战后,由于喷气式飞机、核武器、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制导武器、人造卫星和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出现,空地对抗的手段、方式、强度均达到了工业式对抗的顶点。这个时期,飞机性能进一步提高,速度  相似文献   

2.
李相权  於建琴 《国防》2001,(12):26-26
战争准备必须依据战争形态进行。高技术局部战争一方面是硝烟弥漫的空袭与反空袭斗争,另一方面也是激烈的电磁、信息、心理等“软对抗”。因此,新时期的城市民兵军事斗争准备,应根据现代战争“硬对抗”和“软对抗”兼容的特点,在重视民兵高炮等“硬防卫”力量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强“软防卫”力量建设。  相似文献   

3.
战争是作战双方运用力量对抗的过程.民用运力司防动员,必须着眼于战争的运输保障需要,着力于保障战争准备与实施的全过程.现代战争,尤其是爆发较大规模的局部战争,不仅战争初期,而且战争的中、后期都需要投入与战争的保障需求相适应的民用运输力量.  相似文献   

4.
21世纪的战争是信息化战争,又称信息战争,信息战争是一种在多维(陆、海、空、天、电磁信息)领域中进行作战.其中在信息领域的作战,即双方在信息、信息过程、信息系统及信息网络方面的对抗,称为信息战.信息战和信息战争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信息战争是指一种作战形态,信息战是一种作战样式,就象空战、海战、空地一体战那样,都是一种作战样式.  相似文献   

5.
报刊文摘     
海湾战争对世界形势的影响海湾战争是二次大战后发生的第三次大规模局部性战争。三次战争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美国发动的。不同之点是;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发生在美苏对抗的冷战时期,主要表现为两种制度、两种意识形态的角逐,海湾战争打响时,冷战已基本结束,美苏的对抗关系已由伙伴关系所  相似文献   

6.
李云生 《国防》2005,(1):33-34
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对抗将在多维空间同时展开,前后方界限模糊,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对抗更加激烈,作战力量社会化特征明显,涉及要素多、组织难度大。这必然导致国防动员的联动,使其呈现出诸多新的特点:一是动员范围日趋扩展化。信息化战争,敌对双方的对抗已从军事领域延伸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心理等领域。军事和非军事信息系统、组织相互支持,传统兵器与信息化武器交错使用。这些都使得国防动员在平时准备和战时实施的范围呈飞速扩展趋势,涵盖了社会各个领域。二是动员方式更加综合化。信息化战争,作战空间的扩大、预警和准备时间的…  相似文献   

7.
卢立银 《国防》2001,(10):25-26
伴随着新世纪的步伐,科技、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的变革加速推进,给战争动员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提出了新的要求。 未来战争突出表现为技术对抗,动员民间力量夺取和扩大技术优势,对于赢得战争主动权越来越重要,战争动员建设必须  相似文献   

8.
信息化条件下,战争对抗出现了新的特点,陆海空天多维力量得到运用,体系对抗成为主流.兰彻斯特方程是描述战场对抗的经典公式,新的条件下探索其描述形式具有重要意义.从兰彻斯特方程最基本的研究起点出发,结合当前多维战争的对抗特点和作战模式,试探性分析了多维战争中兰彻斯特方程扩展的表述方程式及其意义,并对非对称作战和零伤亡的概念从数量角度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c 把多维联合优势作为赢得战争的基本指导思想多维联合优势,是美军《2010年联合构想》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指在战争中,将陆、海、空、天、电等多维作战空间的精锐力量联结为一个整体,使己方完全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敌方完全丧失抵抗能力和意志而形成的决定性优势。该文件认为,传统的单一军种、单一手段、单一系统的对抗已难以形成优势,必须用多维联合优势的思想作指导,打破军种界限,按照统一目的和计划,把作战系统所包含的先进分系统集成起来,把主要作战单元和重要作战要素协调控制好,把有形力量和无形力量凝聚在一起,形成巨大合力和向心力。美军用多维联合优势的指导思想统揽科索沃战争的全局,主要体现在:第一,在战争力量的对比上,谋求“绝对”优势。第二,在战争行动的决策上,谋求  相似文献   

10.
二战后军事高科技的发展、武器装备的变革以及与现代化武器相匹配的作战理论的发展 ,已经极大地促进了作战能力的提高 ,已经并将继续推动现代战争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 :一、战争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有形战争中正在孕育着无形战争 ,信息战已初见端倪 ,高技术性已成为二战后多次局部战争的显著特点 ;二、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对战争的制约力增强 ,战争的目的和规模受到严格限制 ,战争呈局部性 ;三、战场空间日益增大 ,战争的时空观发生重大改变 ,战争已由平面转化为立体战争 ;四、高技术武器装备使战争的节奏大大加快 ,战争的进程大为缩短 ,但准备时间延长 ;五、战后空中力量的巨大作用日渐显现 ,战略空中进攻与防御成为重要作战样式 ,空中袭击的重点目标及顺序不断有所变化 ;六、战争的胜负更依赖于综合国力、系统对抗、军队质量对比和战前准备 ;七、高技术战争并不排斥固有的作战思想与方法 ,但某些固有的作战思想与方法要适应新的条件并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11.
野战防空作战已由传统的单一火力抗击向“空地一体、软硬结合、层层抗击”的火力杀伤链转变,针对固定翼作战飞机,提出了远端通信对抗、雷达对抗叠加干扰压制;中程火力抗击;近程末端火力抗击和光电对抗综合运用的杀伤链构建方法,对相关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海军作战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光远 《国防科技》2005,(12):65-67
信息化战争是由信息化军队在陆、海、空、天、电等领域用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以信息和知识为主要作战力量的战争。作为信息时代一种全新的战争形态,其必将对未来海军作战理论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认为,一体化联合作战是未来海军的主导作战样式;复杂自适应指挥是未来海军的作战指挥;体系化全维对抗将成为未来海军的主要作战对抗。  相似文献   

13.
现代科技和武器装备的发展,使战争发展为“空地一体”。作战与保障是夺取战争胜利的基本要素。与现代立体战争相适应,后勤保障也应是立体的。因此,建立立体的后勤保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适应战争的立体性,各战区必须建立相对独立的立体保障体系;实施立体保障的军事后勤基地;立体运输网和技术先进的立体保障力量。  相似文献   

14.
俄格五日战争后,俄《空天防御》杂志从格防空力量、俄空军第一天战损、远程航空兵、运输航空兵、前线航空兵和无线电电子对抗力量的作战使用等方面进行了回顾和总结,认为俄空军并未做好在现代防空系统对抗条件下实施作战行动的准备;没有安装无线电电子对抗设备是飞机被击落的主因;应停止无休止且无意义的编制体制调整,做好与现代化、高作战水平敌人进行战争的准备。  相似文献   

15.
孙树安 《国防》2008,(3):31-33
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信息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孕育了以信息为主导的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是各作战要素的综合集成和作战力量的体系化对抗。国防动员作为调度和转化战争潜力,支持和保障战争需求的重要军事活动,必须积极适应战争形态的发展变化,确立一体  相似文献   

16.
发展中的高超声速武器及其战略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速度是武器系统的一项重要指标,高超声速武器技术是武器技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自隐身技术问世以来在军事技术方面最重要的进展。高超声速武器将成为未来空天力量对抗中至关重要的武器,对于未来战争的作战模式、作战过程及战争结局将产生重大影响。目前,军事大国和一些发达国家都已制定了一系列高超声速武器发展计划,研究与试验工作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7.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著作,孙子的军事思想至今闪耀着理性的光辉。孙子提出的“不对等对抗”思想,是其军事思想的重要内容。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不对称作战”已成为一种新的作战理论,重新认识孙子的“不对等对抗”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一、孙子“不对等对抗”思想的主要内容战争中的对抗是灵活多样的。战争是作战双方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综合实力的较量,如何夺取和保持优势,最终获得战争胜利,关键是要掌握正确的对抗方法和形式。简单地说,“不对等对抗”就是避强击弱,以强攻弱。“不对等对抗”原理是孙…  相似文献   

18.
郭少英 《国防》2001,(4):36-37
1999年5月8日夜,5枚袭向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JDM卫星制导炸弹,把高技术战争的切肤之痛带给了久已远离战火的中国人。一时间,所有为国家安全心怀忧虑的人都在思考,我们怎样守住头顶上的这片天空? “一边倒”——已经发生的“空袭革命” 空袭与防空是一对天然矛盾,在既相互对抗又相互促进中共同走过了80多年的历程。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空地对抗突然由平衡转  相似文献   

19.
战争是一种残酷的对抗活动,这种对抗主要体现了交战双方在指挥领域内的较量.信息化条件下,指挥对抗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指挥对抗的聚集点由力量优势向信息优势转变、指挥对抗的关节点由毁其平台向瘫痪体系转变、指挥对抗的着力点由规模组合向效能融合转变、指挥对抗的立足点由三维空间向多维空间转变、指挥对抗的支撑点由智囊"群谋"向人机合谋转变.  相似文献   

20.
李军  王静奎 《国防》2000,(1):5-6
动员对抗是指敌对双方采取各种措施限制、迟滞和破坏敌方的动员实施,以削弱乃至摧毁其战争潜力。动员对抗伴随着战争动员的产生而产生,随着战争动员的发展而发展。在以往的战争中,由于受武器打击力的制约,动员对抗通常只能以派遣特务安放炸弹炸毁一些重要目标等手段进行。飞机用于军事后,虽然也被用于动员对抗,但由于受打击距离和精度等因素的制约,对动员实施的威胁虽显著增大,但范围和效果仍很有限。高技术兵器和高技术局部战争出现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