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尊敬的编辑同志: 从军三年,《解放军生活》一直是我爱读的刊物。它内容丰富,真实的反映了当代军人的现实生活,可读性比较强。可我觉得《解放军生活》中战士故事写得比较少,能否多刊登一些能体现军人风采,反映战士的心声,描写战士心中的真实感情,道出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文章。我希望能增设《战士故事》专栏,多写写我们战士身边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在广大文艺工作者中引起强烈反响。文艺传扬正能量,播撒善良与阳光,勇于并善于讲述感人故事,已成为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共识。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反映时代风貌,讴歌时代先锋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60年来,不管是在巩固西北边防、维护祖国统一的斗争中,还是在艰苦卓绝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抑或是在增进民族团结、确保社会稳定的实践中,都涌现出无数可亲可敬的模范人物。4月,"最美兵团人"评选揭晓,60位"最美兵团人"来自各行各业,集中体现出兵团人大爱奉献、不畏  相似文献   

3.
近日,"最美兵团人"大型评选表彰活动正式启动,全国各地也通过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褒扬凡人善举,大力学习宣传群众身边"平民英雄",为促进公民道德素质全面提高营造了浓厚的氛围。然而,当今社会一些领域、一些行业道德失范、诚信缺失、见利忘义的问题仍然突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令行不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我退休在家无事可做,"清闲"的生活让我感到很困惑。一次,女儿从单位拿回一本《当代兵团》,我便翻看起来,杂志内容很丰富,有生动的人物故事,也有深刻的理论文章,我尤其喜欢看"屯垦话史"和"兵团人家"栏目。阅读《当代兵团》逐渐成了我生活中的乐事,我把从刊物中看到的兵团新政策、团场发展、支部活动等讲给身边的人听,把从杂志里学到的增收方法讲给年轻职工听,为他们拓宽增收道路出谋划策,我的退休生活也因此而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相似文献   

5.
正在二师三十三团,提起吴子兰,没有人不竖起大拇指,她用35年默默无闻的爱,让一个历经数次劫难的家庭,充满了幸福和温馨。2014年,兵团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启动后,吴子兰的故事走出三十三团,连续获得二师"最美家庭"荣誉和兵团"最美家庭"荣誉。身材娇小的吴子兰是三十三团医院的一名会计,家中有兄妹5人,她排行最小,父母亲是团场老一代军垦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吴子兰的哥哥吴子美是连队  相似文献   

6.
在河北省廊坊市委宣传部举办的"传承·感动"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报告会上,两位预备役军官的故事,博得在场群众阵阵喝彩。他们就是某预备役后勤保障旅物资营营长鲁小平和廊坊市明珠集团总经理、物资营预任教导员纪俊泉,两人均在中央文明办组织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被推选为"中国好人"。让我们走近这对"好主官",一起聆听他们获奖背后的故事,一起体会他们不同寻常的经历!不同岗位同样的使命追求2008年上任不久的营长鲁小平到基层连队转了一圈,回来后皱起眉头。原来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名大学生连官。五年前初识《兵团建设》(今《当代兵团》),发现这是一本集思想性、指导性、实用性为一体的党刊,在指导我工作、学习的同时,还能给我无限的启迪。我尤其喜欢"兵团人家"这个栏目,她讲述的是一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有泥土的芳香。4月上半月,这个栏目刊  相似文献   

8.
<正>马庆立是江南工业集团公司五分厂电工班班长,他与班组成员肩负着分厂0.7平方公里的线路维护、1286台(套)设备及10多条生产线的安装维修等重任。多年来,马庆立手头上总有忙不过来的活儿,对此他常说:作为一班之长不仅要多做,更要做到位。提起他来,一个个故事就会从工友们的口中往外"蹦"。马庆立是江南工业集团公司五分厂电工班班长,他与班组成员肩负着分厂0.7平方公里的线路维护、1286台(套)设备及10多条生产线  相似文献   

9.
2011年7月20日,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这一天,在长白山连队战士心里却很特别,因为这一天叫"幸福"。"我是一名军人的妻子,结婚已经6年了,没想到今天还能穿上如此美丽圣洁的婚纱,在这特殊的场合,和爱人再次享受人生最美的一刻,而且,有这么多的战友为我们祝福,我的心情真的难以言表,永生难忘!"  相似文献   

10.
生日主角:林炜彬生日愿望:做回一个自信的我生日故事:近些天,新兵林炜彬遇到了一件烦恼事儿,脸上不断长起了"痘痘",发痒难受不说,和战友们在一起时也没了心情,逐渐变得孤立和沉默。有次连里组织演讲比赛,小林准备充足走上演讲台,还没讲几句,听到台下有人在小声发笑,脸顿时涨得通红,掩着脸跑下台去。  相似文献   

11.
【心语】为了爱情,我来到兵团,后来是军垦战士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感染着我,激励着我。从最初了解兵团,到现在亲自参与团场"三化"建设,我决心要留在这里,挥洒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姜传龙【故事】为了她,他放弃了留在父母身边、在城里工作的优越条件。为了爱情,他从布尔津县来到边境团场。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扎根兵团、服务团场,在兵团这片广袤的热土上实现自己的人  相似文献   

12.
编与读     
《兵团建设》2013,(14):5
十二年的陪伴三十四团读者郑春桥2001年,我从团工会调到宣传科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第一次阅读《当代兵团》(原《兵团建设》),就被她那鲜明生动、充满朝气与活力的语言深深地吸引。后来每新到一期杂志,我总是第一时间阅读。不知不觉中,阅读《当代兵团》成了我的一种爱好。12年一转眼就过去了,《当代兵团》一直陪伴着我。每一次读"最美兵团人"、"兵团先锋"、"屯垦史话"等新老栏目时,感动都会在我的心中涌动。这  相似文献   

13.
使命在岗位     
有人问,使命离我们有多远?或许,在一些官兵眼里,使命离自己很远。甚至,有人会认为那简直是遥不可及的事。实则不然。一则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的故事,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了使命离我们是那样的近,近得触手可及。某部队组织红蓝网上实兵对抗演练。一个上午,双方你来我往,你退我进,激战如胶。中午时分,正当红方抓住战机,大举进攻,攻城掠地,胜利在望时,由于负责阻击蓝方"黑客"入侵的李参谋敲击键盘时手指无意中碰到其它按键。导致输入指令错误,给了蓝方可趁之机,蓝方立即引发病毒,造成红方指挥网络瘫痪,结果红方全军覆没,意外败北。  相似文献   

14.
党建荟萃     
《兵团建设》2004,(3):33-33
天富电力集团公司从"贴近生产经营、贴近员工需求、贴近发展需要"入手,把宣传思想工作融入安全生产,融入电热营销,融入优质服务,融入树立典型。公司从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入手,开展安全主题教育和"党员身边无事故"活动,做好安全管理和安全检查中的思想政  相似文献   

15.
让爱传递     
正在《当代兵团》中,"兵团人家"一直是我十分喜欢的栏目,因为她总给人以亲切感。作为兵团的儿女,对于兵团的人和事自然不会感到陌生,"兵团人家"里的故事质朴而又真实,就如同发生在自己身边一样。普通的职工、辛勤的教师、慈爱的母亲……来自五湖四海的职工群众在兵团这个大家庭里幸福地生活着。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他们对祖国、对兵  相似文献   

16.
中船重工     
2005年工作回顾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是中船重工集团公司实现"三步走、翻三番"第一步战略目标的标志之年.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关怀下,在国家有关部委和军队主管部门的领导、关心、支持和帮助下,在驻集团公司监事会的监督指导下,集团公司全体员工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按照第六次工作会议和上半年工作座谈会的部署,统筹规划、夯实基础,改革调整、创新超越,多项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是集团公司成立6年来发展最快最好的一年,全面超额完成了年初确定的"34457"目标,全面超额实现了集团公司"三步走、翻三番"的第一步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7.
正"装上假肢后,行动方便多了,心情也不错,谢谢大家对我的关心。"2月25日,王伟通过电话告诉笔者。2013年12月底,在医生和技师的帮助下,失去右小腿的王伟"穿"上了假肢。"导游是我喜爱的职业,成为最美导游也是我和许多同行的职业理想。"经过那场生死瞬间的选择,王伟用一条腿换回了39名游客的生命,被人们称为"最美导游"。回想起那一幕,王伟恍如梦中。2013年7月25日19时许,31岁的十师一八一团导游王伟带团出游至沙湾县时突遇强降雨,路况湿滑,车体摇晃,前挡风玻璃开始起雾。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盛夏,我来到"火炉"山城,特意换下有大校军衔的迷彩服,着体能训练服,减少"差距"走进机务大队采访,一个普通机务兵的故事,直到现在,仍挥之不去。在我的采访对象中,"彬哥"算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物。一见面就是不冷不热、漫不经心、毫不在乎,甚至有点"被迫"的感觉。这让我一开始就有点不悦,甚至犹豫改换采访对象。大队党委推荐了数名官兵,只因陈彬荣立三等功两次、二等功一次,荣获了"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是大队最老的士官机械师,应该有故事,所以我选择了他。陈彬,驻渝空军航空兵某团"模范机务大队"三中队三级军士长。1996年从  相似文献   

19.
正我1995年才随父母从内地来到兵团,对兵团历史知之甚少。这些年在团场工作、生活,也阅读了一些相关书籍,对"兵团精神"内涵有一定的感受和了解,但心里总觉得缺了点什么。近日读到《当代兵团》新开的"辉煌60年"和"老兵列传"栏目,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里,了解过去的兵团,知道了今天的绿洲和良田,是由老一辈军垦战士用鲜血、汗水和青春  相似文献   

20.
2006年7月18日,中国兵器内蒙古一机集团公司与伊朗纳萨姆(NASSAM)公司,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中国兵器一机集团专用汽车公司、伊朗纳萨姆集团公司一北方奔驰自卸车合同暨长期合作协议签字仪式”。首批出口伊朗500辆专用汽车合同就此签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