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伊朗会不会成为下一个伊拉克?这恐怕是关注伊朗核危机的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据悉,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未能就缓和伊朗核问题找到良策时,伊朗总统内贾德已经签署法令,让100万自愿者组成的民兵武装立即纳入正规军和武装警察的编制内。根据这一法令,40万训练有素的民兵将直接转为现役,伊朗革命卫队和常规武装力量也从2月起转入“强化战备训练”。虽然伊朗目前已经具备了发展核武的潜力,但这种尚在萌芽期的核威慑能力仍要倚重常规武装力量的守护。有鉴于此, 本刊编译了英国《简氏情报评论》对于伊朗常规武装力量的评述,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刘强 《当代海军》2006,(10):56-57
8月26日,在伊朗中部城市阿拉克附近的重水工厂,伊朗总统艾哈迈迪一内贾德出席工厂的落成启用仪式。当天上午,这座将为重水核反应堆提供燃料的重水工厂正式投人使用,艾哈迈迪一内贾德出席并主持了该厂的落成典礼并表示,伊朗人民“将用武力捍卫”自己发展核技术的权利。综合美联社和路透社报道,这个重水反应堆项目是两年前开始建设的,预计将于2009年完工。该项目负责人马达迪表示,重水工厂每年最多能够生产16吨重水。伊朗国家电视台转引外交部发言人阿塞菲的话说,位于阿拉克的重水工厂的落成是伊朗向着行使自身权利方向迈出的一大步,伊朗有权获得用于和平目的核技术。自从核问题出现后,伊朗一直在与  相似文献   

3.
8月22日,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亲自为该国自行生产的第一架无人轰炸机--"卡拉尔"(Karrar,意为摧毁者)揭幕。由于当日正值伊朗国防日,伊朗国家电视台直播了整个揭幕仪式的全过程。内贾德在揭幕仪式上高调赞扬无人轰炸机的研制工作,他说:"这架飞机就是伊朗向敌人送出的死亡使者,同时传达了和平和友谊的信息。"内贾德还称赞这架飞机的侦察和防卫性能优良,足以保卫伊朗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4.
进入2006年不久,伊朗突然揭开了核燃料研究设施上IAEA(国际原子能机构) 的封条,从而使沉寂两年多的伊朗核问题再次浮出水面。而新当选的伊朗总统内贾德多次在公开场合发出排以言论,扬言要“把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这不仅让美国感到不安,更让阿拉伯国家的宿敌以色列感到愤怒。以色列军方向伊朗发出警告:3 月1日将是外交努力的最后期限。武力解决伊朗核问题是以色列的不二选择。一柄高悬于伊朗头顶上的利剑正待出鞘。而这柄利剑便是以色列空军。  相似文献   

5.
虽然扩大上合组织使命及审核成员国资格准则使此次北京峰会显得很重要,但伊朗及该国总统内贾德参加该峰会等备受争议的全球问题.同样使该峰会显得更加重要。内贾德参加该峰会本身就显示了中国在上合组织的影响力之大。中国反对美国对伊制裁,要求“谈判解决”伊朗核问题.并强烈反对美国的“单边行动”。  相似文献   

6.
装备资讯     
《环球军事》2010,(17):64-64
8月22日,伊朗首架国产“无人驾驶远程轰炸机”公开亮相,伊朗总统内贾德在出席该无人机的揭幕仪式时称,这种飞机是伊朗送给敌人的“死亡大使”。资料显示,这款名为“克拉尔”(Karrar)的无人驾驶飞机身长4米,可携带4枚巡航导弹或精确制导炸弹升空,作战半径达1000公里,时速为900公里。  相似文献   

7.
(2006年9月1日至9月30日)国际●2日,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发表讲话说,伊朗今后在与国际社会的所有谈判中将坚定维护本国利用核能的权利。●7日,在党内强大压力下,英国首相布莱尔被迫打破沉默,公开宣布将在一年内交权。●8日,以色列政府宣布,以方当天下午解除了对黎巴嫩的海  相似文献   

8.
(2006年6月1日至6月30日)国际●3日,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在与联合国秘书长安南通电话时表示,伊朗已经做好与有关方面进行无任何先决条件的关于核问题谈判的准备。●7日,伊拉克“基地”组织领导人扎卡维在美军空袭中被炸死。12日“基地”组织发表声明,称已任命了新的领导人  相似文献   

9.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针对伊朗动作频繁:扣押伊朗驻伊拉克领事馆工作人员;国务卿赖斯和国防部长盖茨接连访问中东游说盟友对伊朗采取强硬立场;向海湾水域派出第二个航母战斗群和运送更多的“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伊朗对此也毫不示弱,频繁举行军事演习展示军事实力,宣布禁止38名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人员入境。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说,伊朗已经做好应对“任何威胁的准备”。伊美核争端的进一步升级会不会引发军事对抗已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新华 《环球军事》2012,(9):38-39
4月17日,伊朗在首都德黑兰南郊的霍梅尼陵前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庆祝建军节。阅兵式上,伊朗海陆空三军以及民兵,接受了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及军方高官的检阅。阅兵式上还展示了伊朗国产飞机、坦克、雷达及导弹等武器装备。  相似文献   

11.
孙力舟 《环球军事》2013,(20):20-22
伊朗历史上曾多次成为世界强国,今天仍是中东地区举足轻重的国家。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之后,伊朗从美国在中东最坚定的盟友之一,急剧转变为在中东最强硬的对手,美国前总统小布什的“邪恶轴心说”出炉以及伊朗核计划被披露之后,美伊两国曾处于战争边缘状态。2013年6月,被认为是温和派代表人物的鲁哈尼当选伊朗总统后,伊朗首先伸出了橄榄枝,改变了艾哈迈迪·内贾德任总统期间比较强硬的对话政策,而是不断释放出愿与美国和西方接触和对话的信息,为改善对美关系开启了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12.
尽管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在英国还广泛流传着一艘军用运输船被一条大鲨鱼救起的故事。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中秋之夜,完成了运输任务的英国“莱西”号军用运输船航行于马六甲海峡中,朝着香港方向而去。繁星闪烁,月光洒满大海。除了“莱西”号机舱里传来了有节奏的轰鸣声外,海面上的一切曼得那么安静。劳累了一天的水兵们都已熟睡,进入梦乡。 突然,随着船底“轰隆”一声巨响,船体猛地抖动了一下,随即往右边倾斜了40度。“莱西”号只好减速。被惊醒的水兵们纷纷跑到甲板上,打听是怎么一回事。船长首先联想到,可能是遭到了水雷或鱼雷的袭击,要么就是撞上了暗礁。他立刻紧急部署,下  相似文献   

13.
《当代海军》2006,(5):F0013
这是一个多事、多变、多尘的春天—— 就在一场强烈的沙尘暴刮起前后.美国不排除军事手段来解决伊朗核问题五角大楼正寻找打击目标,美国加紧策划空袭伊朗;美国“战斧”拟劈开伊朗防线,袭击伊朗将引发恐怖主义浪潮;英国媒体说,英国政府举行秘密会议讨论军事打击伊朗;伊朗国内媒体报道,伊朗以军演和试射导弹回应日益逼近的战争威胁。  相似文献   

14.
近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盟国不断在伊朗核问题上大做文章,致使伊朗和西方国家的关系越发剑拔弩张,美国和以色列更是多次扬言要对伊朗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波斯湾上空顿时阴云密布。战争一触即发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为了展示自己的武力,震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盟国,伊朗频繁举行各种军事演习,伊朗精神领袖哈姆内伊和总统内贾德也多次视察演习的主角——伊斯兰革命卫队,并发表演讲鼓舞士气提升革命卫队的革命和宗教热情,伊斯兰革命卫队亦再度成为世人瞩目的一个焦点。  相似文献   

15.
《当代海军》2005,(9):F0013
不论怎样,当中国泰州“战舰与城市”论坛暨征文总结表彰大会落下帷幕时,当握别最后一批客人离开泰州时,我、我们的工作人员几天来绷紧的神经,这才松了下来,这才感觉倘佯在“水兵母亲城”的怀抱是如此地温暖和惬意。就像我们在《战舰与城市》征文作品集的后记中写到的那样,仅靠我们《当代海军》杂志社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得益于多方面的支持。而这次盛会的圆满成功,首功应归于我们的“水兵母亲城”。对“水兵母亲城”有真正的印象,是在去年泰州举行的纪念海军成立55周年活动上,那一次我有幸接触了“水兵母亲城”中的两位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一位是城里最大的官——中共泰州市委书记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世纪以来,伊朗不顾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及制裁和战争威胁,投入大量资金,强势推进本国的核能开发。目前,伊朗已建立了一座核电站、6个核研究中心和5个铀处理设施。今年2月11日,伊朗总统内贾德在首都德黑兰举行的庆祝伊斯兰革命31周年盛大集会上高调宣布,  相似文献   

17.
据英国媒体报道,伊朗空军一个中队的24架苏-24攻击机已秘密部署到叙境内的阿勒颇基地,随时可对以色列境内的要害目标发动致命打击——据英国《防务系统日报》3月20日报道,伊朗与叙利亚缔结的军事同盟已迈出实质性一步,伊朗空军的先进战机正在叙利亚靠近以色列的边境重镇驻扎,随时可以对以色列重要军事目标实施“先发制人”的打击。这无疑对整天叫喊要空袭伊朗核目标的以色列构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8.
目前,伊朗核问题引发的美伊争端仍处于尖锐对峙时期,双方都没有让步的迹象:美国拒不排除使用武力,伊朗方面不仅声称有能力击败美军的入侵,军方官员甚至公开宣称,伊朗已经组建了一支多达4万人的自杀式“人体炸弹”部队,随时准备发动报复性自杀袭击。确有此事?成立“人体炸弹”部队,并非空穴来风伊朗组建“人体炸弹”部队的消息是英国媒体率先披露的。报道援引伊朗革命卫队战略研究中心负责人哈桑·阿巴斯博士的话说,伊朗有一支训练有素的“人体炸弹”队伍,人数超过4万人。如果美国或英国对伊朗的核设施发动军事打击,那么很明显,它们将会遭到报复性的自杀式袭击。目前,伊朗的自杀袭击者已经选定了西方国家的29个目标,其中大部分是美英两国的,有些袭击目标位于伊拉克境内,但与伊朗的边境线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19.
泰州“水兵母亲”城,中国人民海军诞生地。50多年来,人民海军从这里迈出了坚实地第一步,从浅蓝走向深蓝,一代又一代的海军官用青春和热血铸造了中国坚固的蓝色长城。50多年,水兵母亲“城情注海军,为人民海军的发展状大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明年是海军建军55周年,为纪和庆祝这一节日,《当代海军》与泰州市联手推出《走进“水兵母亲”城——泰州》专栏,让更多的广大读者了解今天的“水兵母亲”城。  相似文献   

20.
刊物更名记     
王健娃接手主持《水兵》杂志日常工作后,接连向我报告了3个不景气消息:一是在海军内部事有盛誉的《水兵》刊名,居然被社会上个别读者误读成《木兵》,并来电询问“木兵”叫啥意思。这令我一时瞠目。怎么会这样呢?原来印刷体“水”与“木”确有些形同,不细看很容易读错。此时,她情绪激动:“不要说《木兵》让人不可思议,就是《水兵》,社会上青少年也不会有兴趣。‘水兵’本是海军内部那些战斗岗位在海上、舰上的士兵的特定称谓。社会上知道有海军、不知道有水兵的人占多数,拿它来作杂志刊名,能不让人陌生、费解吗?”二是《水兵》由内部赠送改为向国内外发行后、发行量没有上去,相反还不断减少,每期快不足8000册了。三是在军事期刊普遍走红的情况下,发行商看了《水兵》直摇头,认为刊物市场定位有问题。3条消息像3根钢针一样,扎得我心头疼痛,也深深地刺痛了争强好胜的王健娃。想当初创办杂志时,海政领导就是看中海军报上《水兵》文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