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日本政治、军事野心迅速膨胀,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爆发又大大刺激了提升军事地位和“为国际社会做贡献”的强烈冲动。自1992年以来,日本已多次利用各种借口向海外派兵,以显示其军事实力和在国际安全领域“做贡献”的打算。日本海军作为军事发展的重点和对外主要使用力量,其发展变化的新动向,更加充分地表明了日本企图借着军事因素实现政治大国的战略。因此,我们对其海军战略的调整必须保持高度关注。战略思想由“消极被动”转向“积极主动”日本海军已彻底抛弃“被动防守”、“消极防卫”的思想,确立了“积极防卫”、“主动进攻”的指导思想。把最初强调的  相似文献   

2.
军事战役战术指挥员素质对一场战争的胜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1894年的中日甲午海战中,清朝北洋水师以全军覆灭而告终,如此惨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清军的战役战术指挥员的素质同日本海军相比差距甚大.不仅在思想素质、军事素质、科文素质不如日本海军,就是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方面也相形见绌.  相似文献   

3.
雨城  淑荣 《当代海军》2004,(1):24-25
2003年,日本海军作为日本军事力量的核心,继续在国际国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动向集中体现了日本谋求军事职能多元化,海外派兵长期化,日美军事同盟外向化的基本战略意图。  相似文献   

4.
陈明 《国防科技》2008,29(2):81-85
“舰队决战思想”是日俄战争后日本海军的战略指导思想,直接改变了日本海军的发展轨迹。本文从本世纪初至二战时的日本海军装备发展着手,分析这一思想对日本海军装备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从历史上看,日本海军是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前半期世界海军中的一支强大的海军,在日本海军的发展上树立了一个里程碑;从日本人的角度看,它堪称为推动明治时代日本发展的第一实力主体。但是,日本海军的历史极其短暂,太平洋战争消灭了这支“帝国海军”。战后进行重建,发展到21世纪今天的日本海军,总人数约5万  相似文献   

6.
上海沦陷后,溯江而上的日本海军舰队,先后突破中国军队在长江上设置的江阴、镇江和江宁三要塞区防线,进至南京下关江面,完成从长江水路对南京的包围。向南京进军途中,日本海军舰队协助日本陆军登陆长江北岸,并射击江面中国船只,封锁长江水路。临近和到达南京后,日本海军舰队向江岸及江面试图逃离南京的中国败兵、难民肆意射击,封锁了中国败兵、难民从长江逃离的通道。日本海军舰队是南京大屠杀的元凶之一。有关该课题的研究应该得到学术界进一步重视。  相似文献   

7.
1944年8月19日夜,在中国战区的南海海面上,一艘日本海军的大型巡洋舰突然神秘地消失了。长期以来,日本海军舰船一直在这个航道上畅行无虑,如今一艘大型舰船一下子失踪,令日本海军百思不得其解。原来,这是当时驻华美军陈纳德将军派B—24  相似文献   

8.
去年,主要由美国统治集团造成的国际局势的尖锐化,致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准备进一加强。为响应北约领导人作出的决定,日本海军已开始采取加强年度军事予算的措施,增加拨款购买新的技术装备,一些拉丁美洲国家与其它国家为革新海军装备也增加了拨款。美国在这次军备竞赛中居领先地位,海军与其它军种相比,其开支数量又居首位。在资本主义世界的海军中,1980年也和往年一样,美国海军的吨位获得了最大限度的发展(见表),它未来的造舰规划也显著扩大(其中包括为组建的所谓“快速反应部队”运送军事技术器材而建造的特种船只)。  相似文献   

9.
《当代海军》2005,(5):F013
近一段时间以来,日本的越轨行为越来越不像话,作为邻里,日本本应该考虑我们的宽容与忍耐,就此有所收敛。然日本非但未有收敛,且越发气焰嚣张、咄咄逼人。现在,又兵布离岛,距我钓鱼岛和台湾省越来越近,其用心世人昭昭。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近来日本一系列的军事部署吧—— 2004年11月,日本政府开始计划,以距我台湾省400多公里的下地岛,建设自卫队的反潜基地,以此提高日本海军的反潜作战效率。日本军事评论家在论述此事时说,之所以斥资在这个偏僻的  相似文献   

10.
西安事变前后中日海军的动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西安事变前夕 ,日本海军加紧了对中国沿海沿江地区的侵犯 ,中国海军主要精力是应付日本的侵略挑衅 ;西安事变发生后 ,中国海军虽然关注形势的发展和结局 ,但基本持观望等待态度 ,日本海军则认为前途不容乐观 ,从而加强战备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 ,日本海军加紧了对华侵略步骤 ,中国海军为适应即将到来的抗日作战 ,也从各个方面积极进行抗战准备。  相似文献   

11.
1895-1905年的日本海军转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05年,日本海军在对马海战中大败俄国舰队,充分展示了日本海军过去十年转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当时转型后的日本海军之所以将俄国舰队作为首选打击对象并予以摧毁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当时俄军一直在不断地对满洲和朝鲜进行威胁性侵犯,企图夺取该地区的暖水港控制权.  相似文献   

12.
为了适应未来战争的要求,美国和日本非常重视海军建设,在美冷战期间,日本利用崛起的经济优势,不断引进消化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先进军事技术,使自己的军事装备日益走向国产化,建立起空中、水面、水下立体式反潜系统,日本海军C^3I系统也不断完善。本文主要以美日海军C^3I系统为主,介绍海军指标系统、海上指控制与自动化战斗系统及通信网的现状。  相似文献   

13.
日本是一个四面临海的岛国,海上交通线对日本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在这一背景下,日本海上自卫队成为日本军事力量发展计划中的重点。尤其是在近几年,日本随着军事战略的进一步调整,从经济大国走向军事大国、政治大国的步伐加快,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力量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作为海上自卫队重要组成部分的日本海军航空兵部队自然也成为建设的重中之重.目前该部队已经成为一支训练水平高、武器装备先进、人员素质良好的作战部队,其发展令周边各国瞩目。  相似文献   

14.
桦山资纪是日本海军重要将领,甲午海战时任日本海军军令部长,曾亲自策划和指挥了黄海海战。战后,晋升海军大将。1837年,桦山资纪出生于日本的鹿儿岛,成年后志愿从军。1871年升任陆军大队长,不久,即率  相似文献   

15.
神话故事里常常有虾兵蟹将参战,但那毕竟是神话,而在近代战史中,确有潜艇巧借‘虾兵’掩护的军事趣闻。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海军曾拚命捕捞一种叫弹指虾的小虾,然后又把它们投到停泊着美国舰队的海洋附近。为什么呢?原来,为了防备日本的潜艇偷袭,美国海军在舰队停泊水域下安置了听音器,如果潜艇来犯,听音器就可以听到潜艇行进的声响,立即向美  相似文献   

16.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吞并了西太平洋德属马绍尔、马里亚纳、加罗林群岛,使日本在太平洋的势力范围扩大为约4800公里。日本海军实力仅次于美英居世界第3位,一跃成为世界新兴海上强权,使远东战略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日美之间的矛盾逐渐尖锐。1922年在华盛顿签署的世界海军限制军备条约使日美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1923年,日本继1918年之后,对《帝国国防方针》和《帝国用兵纲领》作了第二次修改,正式将美国定为第一假想敌国。此后,日本海军据此制订了对美作战的详细计划,并疯狂扩军备战。为了应付日本海军在太平洋上咄咄逼人的挑战,美国海军…  相似文献   

17.
50年代,有的“老水兵”对一些老护卫舰还称“接”字号,这个“接”字,是对从战败的日本海军手中接收部分舰艇的统称。二战后,盟军总部决定将日本三军装备就地销毁。日本海军残存的航空母舰、战列舰、巡洋舰,一部分作了原子弹试爆场的靶船,一部分被拆卸解体。剩下的142艘驱逐舰以下舰  相似文献   

18.
1996年11月18日,日本海军在冈山县三井造船公司玉野造船厂,为新建成的8900吨级坦克登陆舰“大隅”号举行了命名和下水仪式。日本防卫厅长官久间章生及海军参谋长夏川和也海军上将等要员参加了庆贺仪式,并亲自为该舰命名、剪彩。在吴港地方舰队军乐队奏响的进行曲中,这艘日本海军战后最大的坦克登陆舰缓缓下水。  相似文献   

19.
2002年,是日本海军组建50周年的“庆典年”,种种迹象表明,日本海军将借50年大庆之机全面展示其50年处心积虑营造起来的“精强海军”形象.发展“外向型”海军。  相似文献   

20.
在太平洋战争初期,由于美国太平洋舰队在珍珠港损失惨重,强大的日本海军完全控制住了太平洋地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在这种不利局面下,美国约克城级3艘航空母舰以寡敌众,与强大的日本海军进行了一系列海空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尤其是中途岛大海战的胜利,成为太平洋战争的转折性战役,约克城级航空母舰也成为扭转太平洋战争的功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