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潜艇鱼雷武器系统作战效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潜艇鱼雷武器系统进行作战效能分析,是进行武器方案论证、设计及作战指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采用WSEIAC提出的效能分析模型,从基于方案论证的角度出发,首次建立了潜艇鱼雷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模型,并分别确定了模型中影响效能各因素的计算方法,较全面地反映了潜艇鱼雷武器系统的整体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2.
作战之前,对敌我力量进行分析对比,历来是各军事集团运筹战法、谋划使用兵力、预测交战结局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科学地评估敌我力量,得出符合实际的对比结论,将是指挥人员定下  相似文献   

3.
作战通道优选是编队作战指挥决策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结果是作战方案实施的重要依据,对火力打击效果有显著影响。从通道构成和人员使用两方面入手,分析影响作战通道性能的主要因素及其特点,构建作战通道性能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逼近度方法建立作战通道优选分析模型。通过实例分析,对作战通道进行了优选和排序,证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为作战通道优选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备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未来军事斗争将向无人化、智能化、自主化方向发展,无人作战将成为重要的作战样式。无人作战的核心是无人作战指挥控制。研究了无人作战的发展历程,探讨了无人作战的制胜机理,分析了无人作战指挥控制的主要特征。基于无人系统自主程度的不同类型,提出了无人作战指挥控制的过程模型,即“人在回路中”模式、“人在回路上”和“人在回路外”3种过程模型,探讨了过程模型中军事人员与无人系统的关系。提出了提升无人作战指挥控制的途径,为未来遂行无人作战指挥控制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军分区作为省军区(警备区)与人武部之间的中间层段,其参谋人员培养的具体目标应根据军分区担负的主要任务和面对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坚持做到“三个面向”。 一要坚持面向未来战场。这是履行根本职能的需要,也是参谋人员培养的主要目标。参谋人员作为未来战场指挥机构的主体力量,对其组织指挥作战的本领更是有着特殊的要求。军分区作为一级军事指挥机关,未来战场上,虽不可能象作战部队的指挥机关那样经常地、大量地投入作战指挥,但也不排除随时有可能投入直接的作战指挥,或将其众多的参谋人员输送补充到作战部队。这就要求军分区机关的参谋人员同样要具备作战部队参谋人员组  相似文献   

6.
装备作战试验成为现代装备应用能力和作战效能考核的重要模式,基于信息系统的指挥控制作为装备作战试验全过程的黏合剂,发挥着控制试验效益、试验进程和试验安全等重要作用。本文以美军的指挥控制技术为背景,论述了作战试验的相关概念,分析了信息化条件对指挥控制的影响,研究了信息化作战指挥控制结构模型和流程,最后提出了基于信息系统的作战试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空降力量是联合作战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空降作战是实施高技术条件下作战的重要手段,因此也是各国争相研究的课题,而空降作战指挥是制约空降作战效能发挥的主要因素。本文从空降作战指挥的特点出发,剖析了空降作战指挥的影响因素,通过对现代战争的形势分析对空降作战指挥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合理的预判。   相似文献   

8.
针对信息网络对自适应指挥控制的重要影响,通过EINSTein系统建立了基于一体化信息网络的自适应指挥控制模型;仿真演示了自适应作战的典型过程,获得了兵力毁伤仿真实验数据;通过运用兵力损失交换比理论,分析了自适应指挥控制的作战效益。计算结果表明:自适应指挥控制能在交战对手单方面强化自身内部组织时,增强自身的作战组织性,提高部队的整体作战能力,它是适应一体化联合作战的新型指挥控制方式,是一体化联合作战指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结合网络空间作战的特点,分析了网络空间指挥控制效能研究应树立的3层理念。对比网络中心战和平台中心战的典型组织方式,提出了基于混合组织模式的网络空间指挥控制机制与信息流转机制,构建了网络空间指挥控制的信息网络效能模型、指挥控制协同效能模型、信息共享效能模型和作用效能模型。最后,仿真演绎了网络空间指挥控制流转机制及其效能分析过程,验证了效能分析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防空兵指挥决策中优选作战方案的效用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优选作战方案是防空兵指挥决策的重要内容.引用效用函数模型,对每个待选方案的作战效益、需付代价、难易程度等进行多因素综合分析,从中选出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1.
作战实验可用于辅助指挥员作战筹划研究。在作战筹划过程中,围绕辅助指挥员研究确定决心方案,运用作战实验手段,集成作战兵力需求计算、战法行动预案筛选、作战方案模拟推演和作战效益评估分析四种实验功能,为指挥员提供目标分析与力量使用、战法分析与方案制定、方案推演与评估优化等手段,为作战问题的研究和指挥谋略训练提供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12.
作战体系结构方法是获取作战需求的有效途径;介绍了体系结构的适用原则、作战视图的研究内容及逻辑关系,运用指挥关系模型、作战活动模型、逻辑数据模型、作战活动顺序与时间模型、作战节点连接能力模型、作战信息交换矩阵对指挥关系、作战活动、作战节点连接能力和作战信息交换进行分析,获得陆战平台电子信息系统的作战需求,为陆战平台电子信息系统作战需求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飞机出动强度是指挥人员对航空兵进行作战编组和任务区分的重要参考依据,对科学合理运用航空兵部队遂行作战任务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分析作战飞机空中活动和地面活动过程,探讨了影响作战飞机出动强度的因素,建立基于多服务台等待机制的作战飞机出动强度模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实例计算。  相似文献   

14.
基于作战体系结构的装备指挥信息系统作战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战需求分析是装备指挥信息系统建设的关键环节,为系统建设提供可靠依据和理论支撑.运用指挥关系模型、装备保障活动模型、作战接点连接能力、信息交换矩阵等体系结构方法对装备指挥信息系统的信息交互进行分析,得出装备指挥信息交互对装备指挥信息系统的作战需求.体系结构化方法是获取作战需求的有效途径,运用作战体系结构研究装备指挥信息系统,为科学、合理地建设装备指挥信息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5.
信息作战指挥协同流程是影响其作战效能的重要因素。研究了信息作战指挥协同的基本内容,设计了信息作战指挥协同流程的框架,建立了基于Petri网的信息作战指挥协同流程模型,并利用仿真软件分析了模型的可用性、状态可达性、信息利用率等性能指标。结果表明,使用Petri网方法对信息作战指挥协同流程建模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严大鹏  谢乐婢 《国防》2003,(8):34-35
以伊拉克战争为代表的近期几场高技术战争作战虽各有特点,但空袭与反空袭斗争激烈则是相同的。这表明,空袭与反空袭激烈较量是高技术战争的基本特征。在未来我国可能进行的战争中,我们面临的主要威胁仍是敌方的空袭。因此,要全面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防空力量建设,夯实军民联合防空作战的基础。 一、适应“打赢”要求,完善作战指挥体系 城市防空作战力量构成多元,行动相互交织,组织指挥复杂。只有建立起体系完善、关系顺畅的防空指挥体系,才能有效组织实施。 (一)理顺指挥关系。参加防空作战的民兵、预备役防空力量,应由所在战区指挥机构统一指挥。各省军区系统平时负责抓好民兵、预备役防空力量建设,战时协助战区指挥作战,协调军地各方搞好各种保障。  相似文献   

17.
在构建空间信息支援反导作战指挥控制系统活动模型的基础上,从规划级、控制级和操作级3个层次规划了空间信息支援反导作战指挥控制系统的作战流程。为了有效地描述空间信息支援反导作战指挥控制系统作战流程中的信息传递和动态交互关系,运用Petri网方法对空间信息支援反导作战指挥控制系统的作战过程进行了概念建模,并利用可达标志图方法对所建Petri网模型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保证太空信息能自顶向下融入到战区联合作战行动,实现太空信息支援力量与其他作战部队的跨域协同,美军建立了体系健全、功能完备的太空信息支援系统。本文梳理归纳了美军太空信息支援力量体系,针对太空信息支援战区作战的指挥与运用流程,分析了“统分结合、视情授权”的太空信息支援战区作战指挥体系,研究了“需求提出-汇总分析-分类提供”的支援作战流程,对天基侦察监视、卫星通信中继、卫星导航定位的需求管理、任务规划与资源调度的具体运用流程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美军太空信息支援战区作战指挥控制的特点。希冀本研究可为太空信息支援作战的指挥体系构建和指挥控制流程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作战后勤指挥模拟评估通过模拟评估的方式,对指挥作业平台生成的作战保障方案、计划和命令进行推演验证,使其符合信息化战争和非军事行动后勤保障的需要。作战后勤指挥模拟评估应注重仿真技术平台的拓展、明确仿真模型的概念、追踪新的仿真技术、提高研发人员技能、重视仿真数据的收集积累。作战后勤指挥模拟评估可通过要素或节点评估、单方案推演、多方案选优三个步骤完成。  相似文献   

20.
王培利 《国防》2012,(6):32-33
大规模作战背景下防空作战,是多军兵种联合、军民一体的大区域整体防空,参战力量多元、指挥协同复杂.省军区民兵预备役防空力量参与城市(要地)防空作战,必须服从联合防空作战指挥机构的统领导和指挥,与其他军兵种防空力量密切协同、相互配合,形成整体抗击.为此,必须围绕贯彻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把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信息技术为主导,以指挥方式变革为抓手,大力推进防空作战指挥信息系统建设,加快民兵预备役防空力量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