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入伍20多年,两项科研项目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成果获国家专利;取得的六项成果和经验中有一项在全军推广,五项在军区推广;两次被全军评为先进个人,八次被军区评为先进个人。在他身后,留下的是一串串闪光的足迹……  相似文献   

2.
【人物名片】黄长强,空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全军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对象,首批空军级专家,总参陆航武器装备首席专家。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国防发明专利12项,主编著作12部;中央军委批准记一等功1次、空军党委批准记二等功  相似文献   

3.
孙剑利.1976年入伍,曾任军、师、团级机关参谋、预备役团团长。现任辽宁某预备役师参谋长。主持研发3项指挥自动化科研项目,两项获军队科技进步奖和国防专利,荣立三等功6次,二等功1次;获“学雷锋金质荣誉章”。[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欧阳中辉,男,湖南永州人,1966年12月出生,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兵器科学与技术系火力与指挥控制教研室教授。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8项;获院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2002年获全军育才奖银奖。2005年9月—2006年6月赴俄罗斯茹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航空武器系学习,以每个学期各门功课考试以及毕业阶段参加俄罗斯国家考试成绩均达到优秀,获“全优金牌学员”称号,并于2006年6月28日,在克里姆林宫受到了普京总统的亲切接见。  相似文献   

5.
【人物名片】周柱亮,技术2级、文职1级,北京军区肾病专委会主任委员、全军肾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会副主任委员、顾问,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军队科技进步奖21项。  相似文献   

6.
[人物介绍]夫妻二人同为第二炮兵某研究所研究员。丈夫杨光松先后完成了50多项科研课题,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有30多项成果已经在应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妻子肖锡玉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军队科技进步奖14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  相似文献   

7.
1953年,解放军总医院在北京五棵松 建院,历52载,救死扶伤,艰苦奋斗,风 雨兼程,铸造了辉煌。 今天,在新时期、新阶段,总医院党 委高擎科学发展观的大旗,带领全院同志, 从零开始,二次创业,跨越式发展,创造 了新的令人瞩目的业绩。 2004年,医院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4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 4项,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 项,军队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创历史新高; 国内论文被引用次数在全国医疗机构排名 第一。2005年,申报国家、军队、北京市 科研课题309项,为历史之最。  相似文献   

8.
阳春三月,这支队伍背上仪器又一次踏上征程。这是第几次出征?他们中无人记得。只有一串数字印证着他们跋涉的足迹:先后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26项,4项成果获国际发明奖,10多项创新成果填补了国家和军队导航测绘领域空白。去年底,解放军四总部授予他们"军队科技创新群体奖"。这次要走多远?他们仍说不清。雪山之巅、大漠戈壁,信息化战场的范围拓展到哪儿,他们的脚步就延伸  相似文献   

9.
周小忠 《当代海军》2001,(10):21-22
有这样一名士官,入伍14年,25次参加各级组织的比武,23次夺得第一,2次获第二;  相似文献   

10.
个人档案:马伟明,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青年联合会委员,海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研究所所长。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科研课题40项,其中2项为国际首创,5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获国家发明奖2项、国  相似文献   

11.
4月22日至24日,"河北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在河北农业大学举办。通过作品演示、分组答辩、答辩复赛等环节的激烈角逐,经大赛评审委员会评选。学院选送的"多地形运输装置"等4项作品获一等奖,"全智能收银台"等2项作品获三等奖,"楼梯履带自动运输车"等4项作品获优秀奖。在此次大赛中,学院选送的10  相似文献   

12.
【人物名片】黄雪鹰,女,蒙古族,1968年3月出生,1991年7月于华东工学院枪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并入伍,2000年7月南京理工大学弹药火炮与自动武器专业研究生毕业。现为中国白城兵器试验中心轻武器试验所一室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6级,专业技术大校军衔。入伍21年来,黄雪鹰先后承担国家和军队级重点科研课题12项,成功开展"95枪族"等7种新型枪械定型试验,多项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轻武器试验技术空白。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荣立一等功、三等功各1次。2009年获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一类岗位津贴,2月被授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3.
海军政治学院第一政工教研室自1992年以来,党支部连续5年、教研室连续6年被评为先进;获海军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23项,获学院教学质量一等奖10人次,获青年教学质量一等奖3人次,获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奖2人,获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奖1人;全军优秀教员3人,享...  相似文献   

14.
荣毅超,男,研究员,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院长。 荣毅超1964年出生,198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同年被分配到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直接参加国家某重点工程建设至今。1993年1月被破格晋升为高级工程师,1994年被评为河南省优秀青年;1996年当选为洛阳市和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1998年被破格晋升为研究员;1999年被推荐为洛阳市政协委员,1999年任研究院副院长。2002年7月获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硕士学位。2002年12月任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院长和四项国家高新工程的现场总指挥。先后获科技及管理成果14项,其中省部级成果5项;先后有11篇论文在国家及省、市级学术会议上交流并获奖,先后三次立功获奖。2003年荣获第十四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2004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相似文献   

15.
方振东教授在我国率先开展军事环境安全的研究,是作战环境学学科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带头人。主持完成了环境问题及策略研究、我军军事环境问题及安全研究、便携式净水装置、装甲部队废水资源化、珊瑚岛礁淡水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便携式海水淡化装置等10余项科研项目,其中“珊瑚岛礁淡水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科学地揭示了一个自然现象,创建了两种新的理论,开发了两项创新工程,研制了四类新型装备,提出了六套工艺流程,所研究的珊瑚岛礁淡水透镜体和雨水保鲜贮存的成果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研制出的新型压力装置和净水工艺,解决了野战班、排部队的用水难题,圆满解决了近海等地区在无电源的情况下小分队利用海水饮水的问题。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十五”全军后勤重大成果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被评为重庆市高校十大科技进展项目1项、总后院校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二等奖1项、全军军需物资油料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成果二等奖1项、便携式净水装置和便携式海水淡化装置已定型列装;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6项、发明专利2项。出版专著、编著、教材6部,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荣获“军队专业技术杰出人才奖”、“重庆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总后科技银星、荣立二等功1次、2006年人选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王维俊教授一直从事我军电力保障电源装备的研究,是军用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的学科带头人,移动电源与军用多能源发电技术学术带头人,电机控制与检测技术的学术带头人。主持完成了野战单相自激式异步发电机组、军用高速发电机组、军用组合式发电机组、军用静音柴油发电机组等20余项科研项目的研发及军用多能源发电技术的研究。她带领一个学术群体,通过十几年的刻苦攻关,逐步形成了研究方向稳定,军事特色鲜明的学术方向,形成了一支科研能力强、学术水平较高、团结协作好、特别能吃苦的年青的学术梯队。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九五”全军重大科技成果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出版专著、编著5部,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获得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荣获全国青年科技创新优秀奖、重庆市科技创新十大杰出人才奖、2006年度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总后科技银星、2次荣立二等功、2006年人选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相似文献   

16.
【人物名片】赵宗刚,1968年出生,1986年10月入伍,现为济南军区某集团军装甲团一级军士长,先后被总部表彰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全军优秀士官"、"全军百名好班长新闻人物"、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革新维修工具器材40余套,创新修理手段18种,编写教材4部,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两项,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一等奖,被誉为"铁甲神医"。2011年3月2日,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17.
人物名片周璧华,女,1940年9月出生,解放军理工大学首席教授、工程兵工程学院全军电磁脉冲防护研究测试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技术3级,中国通信学会电磁兼容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气象学会雷电防护委员会常委。长期从事电磁脉冲及其工程防护研究、先后主持完成18项重要课题的研究,获11项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50余篇被国际三大检索收录。两次延长服役年限,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员、优秀党员和先进科研工作者,获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和总参谋部“人梯奖”,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18.
他入伍37年始终如军械战车上的一颗特殊“铆钉”:破解了多项军械装备维修保障难题,3次以专家身份执行援外任务,得到总部的通报表彰;8项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填补了多项维修保障领域的空白;从战士、技师、雷达车间主任兼工程师、副所长、总工程师到高级工程师,一路倾情装备保障痴情不改,一路上在平凡中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成为军区军械装备保障科研鉴定专家。他就是沈阳军区某军械雷达修理所高级工程师徐长生。  相似文献   

19.
白求恩军医学院军体教研室主任张克勇,是我国首位在职军事体育硕士。他总是乐呵呵,瞄准教学实践,不断地寻找着科研课题。近年来完成科研项目20多项,其中2项获国家专利,2项获军队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984年以全优成绩从天津体育学院毕业的张克勇,为了弥补大哥想当兵而没有成的遗憾,更主要是看中部队具有挑战性的特点,他怀着求取功名的热切愿望,踌躇满志  相似文献   

20.
《国防》1999,(11)
近年来,二炮司令部直属队完成了200余项科研课题,其中20多项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7项获国家专利,一大批科技成果正被全军和二炮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