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后被军委、总政有关领导接见过的董存瑞部队现任董存瑞连指导员马文浩同志,自当兵之日起就立下了“像老班长董存瑞那样立身做事”的豪迈誓言,始终把目标锁定在立足军事斗争准备实践舞台、当好老班长董存瑞传人的坐标点上。先后在董存瑞班当战士、班长,在董存瑞连任排长、副连长等。老班长董存瑞“舍己为国、奉献为民”的精神不断激励着马文浩同志一次又一次地书写了“为啥当兵”、“怎样做人”、“为谁服务”的答卷,董存瑞“舍己为国、奉献为民”的精神在新一代军人身上彰显。他所带的班、排、连先后被师、  相似文献   

2.
许玉可 《环球军事》2008,(23):20-22
人们不会忘记电影《地雷战》中的场景,日本鬼子进村后,推门门爆炸,掀锅盖锅台爆炸,村里村外、田间山道处处设有地雷场,搞得敌人防不胜防,大路不敢走,小道不敢行……人们也不会忘记电影《英雄儿女》中手拿爆破筒,高喊“向我开炮”的王成,人们更不会忘记在民族危亡时刻挺身举起炸药包炸碉堡的英雄董存瑞……实际上,地雷、爆破筒、炸药包,这些在战争中常常把敌人炸得魂飞魄散的作战利器,在军事术语中统称为地雷爆破器材。  相似文献   

3.
1990年10月4日夜晚,张集乡壬庄村民在场上看电影。这时,一高一矮两个青年人走出场外,挥拳飞脚,厮打起来。突然,矮个青年拔出匕首向对方刺去,高个青年当即倒在血泊中……这是一起不该发生的悲剧。高个青年名叫王文良,24岁;矮个青年名叫杨得彪,17岁。杨得彪同他姐姐杨四俊在场上看电影。恰巧王  相似文献   

4.
回溯当年,隆化之战告捷,硝烟还没散尽,晋察冀辽军区程子华司令员去战地视察战果。来到隆化中学,见有一伙战士在哭泣。打了胜仗怎么还哭鼻子?近前一问,原来是他们的班长董存瑞舍身炸敌堡,清理战场时只找到他脚上穿的一只鞋子。董存瑞的英雄壮举深深刻印在这些战士的心坎上。他们所在的6连奉命攻克国民党守军的核心阵地——隆化中学。战斗打响,爆破组长董存瑞带领战友连续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原以为扫清了敌人的主要火力点,突击队发起冲锋,不料敌军一座隐蔽  相似文献   

5.
那年,我去西藏樟木边防口岸采访,战士告诉我,有次在坝子里看电影,战士突然发现山里的猴子也来了:有的蹲在树上,有的挂在晾衣架上,有的坐在地上……鸦雀无声地与官兵一起看电影……动物不怕人,人爱动物,一片和谐相处的气氛跃然如画。人和动物本来就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应该互相关照,互相爱护,世界万物才会兴旺,生命才能延续。  相似文献   

6.
这是尘封了42年的一段往事,是雷锋的一篇日记引导笔者专门采访了郅顺义,从而展现出一幕感人的情景……“今天我到达了海城后,上午作了一场报告,下午我和郅顺义老英雄见了面。”“老英雄抚摸着我的头,紧紧地握着我的手,亲切地问我多大年纪,什么时候入伍的,同时还给我倒了一杯水。当时我的心像揣着只小兔子一样,嘣嘣直跳,有一肚子话可不知咋样说好。我听说老英雄是董存瑞的亲密战友,我的心像压不住似地要往外蹦,万分敬佩和羡慕地叫他给我讲董存瑞的英雄事迹……”  相似文献   

7.
65年前,在解放隆化县城的战斗中,一个年仅19岁的士兵,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歌。65年来,他的生命和意志化作"舍身为国、奉献为民"的董存瑞精神,激励着他生前所在部队官兵奋勇前行。我们的军队不乏英雄。英雄的种子一旦植入官兵心中,便成为一种基因、一种血脉汩汩流淌、绵延不绝。在纪念董存瑞牺牲65周年前夕,记者走进某炮兵旅、这个孕育英雄  相似文献   

8.
战友沙龙     
《解放军生活》2012,(8):58-59
连队传家宝连队:沈阳军区某炮兵旅董存瑞生前所在连传家宝:董存瑞在历次战斗中荣获的毛泽东奖章、勇敢奖章和"董存瑞班"班旗。坐落在素有"山山金达莱、村村烈士墓"美誉的长白山脚下的沈阳军区某炮兵旅董存瑞生前所在连,曾被军委评为"英雄模范连队",被沈阳军区授予"弘扬优良传统硬六连"荣誉称号。战争年代,先后参加了延庆保卫战、辽沈、平津战役和解放隆化等战斗,涌现出了董存瑞、郅顺义为代表的一大批英模人物。多年来,连队党支部始终把老班长董存瑞"舍  相似文献   

9.
畅俊芳  李然 《华北民兵》2005,(10):26-26
河北省隆化县是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英勇献身的地方,在这片英雄血染的土地上,历任县委书记都十分重视武装工作,现任县委书记阮树平更是胸怀国防,情系武装。几年来,在他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全县武装工作年年有新发展,县人武部连续三年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评为先进人武部,他也被市委、市政府、军分区表彰为党管武装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10.
<正>3月22日,河北省隆化县新兵出征仪式在董存瑞烈士陵园举行。这批新兵将赴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队服役。图为新兵在董存瑞烈士墓碑前聆听先烈英雄事迹。  相似文献   

11.
1948年12月,在平津战役初期,杨得志、罗瑞卿、耿飙率领的华北第二兵团,集中4倍于敌的兵力,将素有“王牌”之称的敌第35军,包围在仅一平方公里的小镇——新保安。就是在这场战斗中,涌现出一名董存瑞式的英雄,他以连续爆破的拚命精神,炸毁敌铁丝网、雷场、碉堡数十座,为刚刚拉开帷幕的平津战役首战胜利奠定了基础,被称为“活着的董存瑞”。他就是河北省平泉县人武部离休老干部,原8纵23旅581团2连6班副班长许学顺。战后,晋察冀军区授予他“独胆爆破英雄”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2.
今年5月25日,是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牺牲5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河北省隆化县委、县政府在“董存瑞烈士陵园”举行万人纪念大会,深切缅怀这位舍身报国的英雄。大会宣读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杨尚昆的题词是:“纪念董存瑞烈士英勇牺牲50周  相似文献   

13.
曾其祥 《兵团建设》2006,(12):32-32
手术的前一天,他还一摇三晃地去探视住院的职工家属,还在想着为摔伤职工送去急需物品在他的葬礼上,成百上千名职工坚持要去看他最后一眼……[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泡吧、健身、看电影、看演唱会,这些都市男女最喜欢的生活方式,在一艘现代化的航母上,你同样可以享受到,这就是航母上的都市生活。  相似文献   

15.
电影艺术的出现是人类生活中的一大盛事。2005年,中国电影将迈入她100年的历史。当我们沿着连队电影史梳理看电影这个连队细节的时候,我们发现电影文化对兵生活的渗透和影响远比我们最初的想象要深刻而宽泛得多。从黑白片,到彩色片;从方银幕,到宽银幕;从露天时代电影场上节日般热烈、喜庆的宏大气势,到礼堂时代制式、温馨、气派的电影观摩;从16毫米,到35毫米放映机;从银幕电影的一统天下,到电视电影、VCD/DVD电影、网络电影……连队官兵和人民群众一样经历了电影的演进史。人们热爱电影,迷恋电影,很大程度上与电影艺术而真实地呈现生活分不开。辽宁省锦州市8名退伍老兵自发组成的义务电影放映队,8年来,行程6万多公里,义务为群众放映电影450多场次,观众达78万多人次,可以说创造了一个民间电影神话,也延续了他们的连队电影梦。而对一部连队电影史的反刍和观望,足以让我们在电影与时代的比翼齐飞中,生长激情,强化活力,再次唤醒那些深藏在记忆里的恍惚影像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承德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充分发挥董存瑞烈士陵园这一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以弘扬董存瑞舍身为国、忘我牺牲的精神为重点,积极组织广大干部、民兵、预备役人员和群众学习、宣传、落实《国防法》,使全民国防教育出现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正>23年前,退役军人刘成金关注到了一则新闻——锦州山沟一位年逾花甲的老母亲,摇摇晃晃地背着双腿残疾的儿子到村里晒谷坪上去看电影。"一场电影,对当时的乡村群众来说有着多么大的吸引力啊!"曾在部队当过电影放映员的刘成金失眠了。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利用周末为偏远山区村民义务放电影。  相似文献   

18.
基层快讯     
承德军分区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主题教育中,组织全体干部到董存瑞烈士陵园开展纪念董存瑞烈士牺牲60周年纪念活动,在烈士墓前举办了一次交心通气的思想辨析会,大家畅所欲言,非常热烈。(刘兵辉、周代春)  相似文献   

19.
胡琏到南京的第二天晚上,蒋介石邀请华中“剿总”副司令宋希濂、参谋次长林蔚、胡琏等共进晚餐。餐后,蒋介石又邀大家在黄浦路宫邸看电影《文天祥》。 “……惶恐滩头说惶恐,伶仃洋里叹伶仃。人生自古谁无死,  相似文献   

20.
刹那间,险些发生血案 某县魏家村的魏德福,正像他的名字一样,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人。一家三口,辛勤耕耘,日子过得蛮好。可这一天,出乎魏德福的预料,他从黎家寨卖猪回来,未进家门,便远远听见屋内有人啼哭……进门看时,他惊呆了:妻子被打得鼻青脸肿,刚上小学的7岁儿子头破血流,额角上像伤病员似地缠着一层层白色的纱带。母子俩哭得悲天悯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