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机载预警雷达与地面预警雷达联合组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飞行器突防变得越来越困难。在考虑飞行器机动性约束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隐身"低空突防航迹规划方法,该航迹规划一方面利用机载预警雷达的多普勒盲区实现相对于机载预警雷达的"隐身",另一方面低空飞行可以有效规避地面预警雷达的探测,该航迹大大提高了飞行器突防的成功率。考虑到机载预警雷达的位置信息无法事先获取,给出了固定时间步长的搜索方法求解该规划模型。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了提出的机动性约束下的隐身低空突防航迹规划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机载预警雷达对海上悬停直升机的探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依托机载预警(AEW)雷达利用悬停直升机旋翼回波信号来探测海上悬停直升机目标的方案.着重就机载预警雷达采用时-空级联自适应处理技术对海杂波的抑制和旋翼回波信号处理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最后,给出了计算机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机载预警雷达的特点及面临的杂波抑制难题,回顾了杂波仿真的研究历程,在分析机载预警雷达杂波模型及常规空时自适应杂波抑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精细化杂波仿真的认知杂波抑制方法。该方法利用数字高程地图数据以及地表覆盖和土地利用数据进行信号级机载雷达杂波反演,补充了均匀杂波样本,提升了非均匀环境下杂波抑制性能,为杂波仿真在机载预警雷达中的应用指出了一种新的途径。最后根据典型机载预警雷达参数和典型地理环境,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机载预警雷达探测效能的高低受雷达作用距离和发现概率的影响,在概率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机载预警雷达探测效能评估方法,通过发现概率的概率密度函数求得探测效能的概率分布函数,从而建立了雷达作用距离、发现概率与探测效能之间映射关系,将作用距离的远近量化为探测效能的高低,并以E-2C和E-3B预警机预警雷达为例进行分析计算,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舰载预警直升机机载雷达的作战需求,基于机载预警雷达单次扫描发现概率模型,从作战使用的角度,建立了机载预警雷达累积发现概率模型和建航概率模型,为机载雷达有效探测距离的确定提供了依据,为舰载预警直升机预警搜索决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机载预警雷达能够在复杂战场环境中探测空中目标,是现代战争中重要的预警装备。针对机载预警雷达跑道形任务航线规划问题,构建了基于多元约束的机载预警雷达任务航线规划模型。该方法研究了地海杂波环境下直线飞行与转弯时目标掌握稳定性需求、预警区域稳定探测宽度需求,以及预警覆盖范围与强效区约束等影响因素对任务航线规划制约关系,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各种约束条件对任务航线取值的影响,为科学合理设计任务航线参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相控阵体制是未来机载预警雷达发展的重要方向,其作战效能评估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模型。采用经典的可用-可靠-能力模型(即ADC模型)对相控阵体制机载预警雷达的作战效能进行了建模,将预警雷达状态分为正常、降级和故障3种情况并给出了可用性的计算方法,根据概率论推导了可信性矩阵的计算方法,根据预警雷达探测威力、目标测量精度、目标跟踪能力3个指标给出了能力向量的计算方法。最后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得到:相控阵机载预警雷达作战效能随单个天线阵元的MTBF增加而增加,随执行任务时间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8.
描绘了一架以被动跟踪和烧穿方式工作的机载预警雷达对抗一架远程干扰机和两枚空对空导弹的情景,详细分析了该远程干扰战术环境下机载预警雷达的几种作战使用方法,仿真验证了不同条件下烧穿距离的有效性,分析了不同脉冲宽度和脉冲积累数对烧穿距离的影响,并对该战术环境下操纵人员对雷达的作战使用做出了总结建议。  相似文献   

9.
索恩EMI电子设备公司声称它的空中霸王是多模上视/下视雷达,该雷达在完成机载预警和潜艇侦察任务的能力方面是独一无二的。根据索恩EMI的介绍,在潜艇侦察任务中的几百小时期间内,研制的标准雷达已验证了它的远距离探测和抗杂波能力。目前,公司重新推敲了与机载预警任务有关的各个方面,并期望1989年夏完成研制工作。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一些机载预警(AEW)雷达作了介绍,并给出40种AEW雷达的基木特性。  相似文献   

11.
给出了预警机在各种巡逻方式下雷达总覆盖区模型、雷达探测范围模型,以及探测盲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分析了机载预警雷达发现目标概率分布的仿真实现。  相似文献   

12.
机动目标跟踪是多机载预警雷达数据融合中的一个难点,传统的卡尔曼滤波本身不足以解决该问题.基于量测噪声协方差估计设计了一种可适用于机动目标的卡尔曼滤波器;引入了协方差交集,提出了一种针对多机载预警雷达数据融合中机动目标跟踪的新方法.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成功稳定地跟踪机动目标,与现有的主流方法相比,该方法的误差性能是最佳的.  相似文献   

13.
针对机载预警雷达电源系统的整体配置问题,考虑电源架构与电源组件之间的相互影响,以最小化系统功率损耗和组件总质量为目标,建立机载预警雷达电源的双层配置规划模型。具体地在模型外层实现供电架构的合理优化,在模型内层完成电源组件的精细化选型。最后结合工程实际,通过定向蝙蝠算法与整数线性规划相结合的方法来求解该双层规划配置模型,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对抗低空飞行器威胁的雷达对策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低空和超低空飞行器的技术现状、特征及对防空雷达的威胁为前提,主要论述低空补盲雷达、机载预警雷达、气球载警戒雷达的低空探测性能及对抗低空和超低空飞行器威胁的技术措施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在对防空雷达预警监视系统作战复杂性分析的基础上,以"面向任务"、"基于效果"作战理念为牵引,立足体系对抗的作战层面,基于实体M&S方法,提出了由"一个核心"、"二个系统"和"四个模型"组成的防空雷达预警监视系统作战建模与仿真一体化框架,分析了框架中问题域的真实系统、任务空间模型、数学模型,仿真域的仿真概念模型、仿真模型和仿真系统。  相似文献   

16.
针对机载雷达最大作用距离这一参数,难以满足舰载预警直升机部署决策需求,建立了舰载预警直升机与目标接近到某一相对距离时,机载预警雷达发现目标的概率分布模型,进而给出了对特定目标满足给定发现概率和建航概率的有效探测距离计算模型,为针对不同目标预警时,舰载预警直升机的阵位配置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机载雷达最大作用距离这一参数难以满足舰载预警直升机部署决策需求的问题,建立了舰载预警直升机与目标接近到某一相对距离时,机载预警雷达发现目标的概率分布模型,并给出了对特定目标满足给定发现概率和建航概率的有效探测距离计算模型,为针对不同目标预警时,舰载预警直升机的阵位配置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机载预警雷达对目标的量测经常出现断续现象,影响了航迹连续性要求。通过对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量测出现断续的机理分析,考虑目标进入雷达多普勒盲区的情况,基于目标运动特征提出利用联合关联波门与盲区预测相结合的处理方法,将重新出现的目标点迹与原有航迹进行关联,避免同一目标航迹因量测断续而重复起始。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一、概述预警机的发展已有40余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地面雷达受地球曲率影响,探测距离近、盲区大,致使美国海军蒙受重大损失。为此,美国从1943年开始了卡迪纳克计划,将雷达安装在飞机平台上。相继,各国竞相研制和使用空中预警雷达。至今,先后发展了三代空中预警机。第一代预警机始于1945年,美海军把当时较先进的AN/APS-20警戒雷达安装到TBM-3W小型飞机上,成为机载预警(AEW)系统的雏形。到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又换用安装新型雷达AN/APS-82的小型运输机C-14“贸易者”。美国海军最早使用的预警机,只有预警功能而无指挥能力,预…  相似文献   

20.
提起预警机,人们很自然就想到美国的E-2“鹰眼”系列、俄罗斯的A-50“中坚”以及以色列的“费尔康”等这些赫赫有名的固定翼大型预警飞机,但俄罗斯卡莫夫设计局另辟蹊径,设计生产了一款舰载预警直升机——卡-31远程雷达预警直升机,可称得上是海上预警机的奇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