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1 毫秒
1.
诞生于战火中的冲锋枪在中国,提起冲锋枪,人们的思绪会立即被带到烽火连天的革命战争年代.解放战争时期,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手持缴获的冲锋枪,与国民党军队进行殊死搏斗;在朝鲜战场上,顽强的志愿军战士手握冲锋枪,同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英勇战斗.人民解放军所拿的就是赫赫有名的美国汤姆逊冲锋枪,而志愿军所用的则是令纳粹德军闻风丧胆的苏制波波沙冲锋枪.  相似文献   

2.
郭凤宏 《军事史林》2006,(11):24-29
第一代冲锋枪中最著名的有两个:一个是德制MP1918及其改进品和各国的仿制品,该枪诞生于一战后期,曾在一战尾声装备德军,由施迈瑟设计,伯格曼工厂制造.为方便,下文就统称其为伯格曼冲锋枪.另一个也是开发于一战,但出产却在战后的美制M1921及其改进品和各国的仿制品.因为是由汤姆森主持研制的,下文就统称其为汤姆森冲锋枪.这两支枪的自动原理及诸元数据就不赘述了,因为在网上很容易查到.  相似文献   

3.
香港出版的《天生射手》杂志近期刊登了一组珍贵图文,介绍了冲锋枪在上世纪进入中国的一段特殊历史。冲锋枪是一种现代单兵武器,其战术使命是消灭近距离的敌军有生力量。因它短小精悍,火力猛烈,携带方便,在短兵相接的冲锋或反冲锋作战中,更易显其英雄本色。故中国人习惯称其为“冲锋枪”。至于“冲锋枪”这个称号在中国起于何时,尚无从考证。  相似文献   

4.
冲锋枪和突击步枪名称的来源都出自德国.一战时期,为突破协约国的层层战壕防线,德国军方首先提出了一种"步兵渗透"战术.而为与这种战术相适应,就必须研制一种能在短时间内发射大量子弹的近距离、便于携带的武器.冲锋枪由此产生.枪的原型代表是M1918.  相似文献   

5.
冲锋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使用最广泛的轻武器之一,在许多反映二次大战的电影、电视中常常可看到士兵们手持冲锋枪的威风形象。其中,波波沙冲锋枪是前苏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使用最多的单兵主  相似文献   

6.
牛戈 《世界军事》2022,(4):88-91
冲锋枪诞生于一战,大规模应用于二战.20世纪二三十年代,冲锋枪在它的诞生地德国乃至整个西方沉寂无声,而在东方的中国却成为战场上的近战利器.在人民军队手中,它多次发挥扭转战场局势的关键作用.本文介绍的,是人民军队早期装备数量最多的一款冲锋枪——MP18系列冲锋枪.与晦涩的编号相比,它有个更响亮的名字"花机关".  相似文献   

7.
反坦克火炮M1930型37毫米反坦克炮1930年初,苏联从德国引进Pak36型37毫米反坦克炮。在取得了德国莱茵公司的生产许可证后,苏联开始对其进行仿制并定型为M1930型,成为苏联红军正式装备的第一种反坦克炮。不过该炮没有量产,至卫国战争爆发时,只有第8机械化集团军配属的反坦克炮部队装备有该炮。  相似文献   

8.
冲锋枪,英文中称为:"Submachine gun",本意"小机枪".它在枪械家族中算是比较年轻的枪种,诞生于一战时期,距今不足100年的历史.早期的冲锋枪是指发射手枪弹、能连发、有枪托、可抵肩射击或进行腰际射击的自动武器.在我军的《军语》解释则为:"枪身较短,比较轻便的自动武器,通常在近战和冲击时使用."  相似文献   

9.
喻雯  京营 《环球军事》2011,(21):42-43
提起单手执握的小型冲锋枪,大家第一个想起的就是以色列生产的乌兹冲锋枪。这种尺寸小,射速快,威力大,故障率低的冲锋枪已经成为单手执握的轻型冲锋枪的代表。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按照联合国的有关规定,日本只能组织自卫队。近年来,日本在继续保持经济大国地位的同时,也在积极引进、研制新型武器装备,包括轻武器装备。就后者而言,除步枪外,差不多都是舶来品。目前,日本自卫队装备的轻武器有瑞士下业公司的9毫米 SIGP220手枪和日本仿制的.38新南部左轮手枪、德国 HK 公司的9毫米 MP5冲锋枪和60毫米「铁拳」(Panzerfaust)-3型反坦克火箭筒、国产 SCK M66冲锋枪、美  相似文献   

11.
从分析冲锋枪的发展过程入手,通过对国外冲锋枪“三化”和我国冲锋枪发展方向的研究,提出我国开展冲锋枪“三化”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殷杰 《军事史林》2016,(1):49-54
要问八年抗战期间,中国军队装备数量最多、使用范围最广、参战时间最长的冲锋枪是哪种型号,也许有人会说是美制"汤姆森"、也许有人会说是英制司登MK Ⅱ.实际上,由于加工复杂,价格昂贵,抗战前中国进口和仿制的"汤姆森"冲锋枪数量并不多.从1942年起到抗战结束,虽然美国将56395支冲锋枪(其中绝大多数是"汤姆森")运抵印度用以援华.但由于运输损耗等诸多原因,到抗战结束时,中国军队装备的美援冲锋枪只有26907支.由于接收装备的时间较晚,这批冲锋枪在抗日战场上使用范围很有限.而英国援华的司登MK Ⅱ大批运抵中国时,抗战已经结束.因此,抗战期间主力冲锋枪应该是俗称"花机关"的德制MP18/28冲锋枪及其仿制品.  相似文献   

13.
苏联红军中有个“中国团”,团长叫任辅臣,他是1914年以一批华人主持人的公开身份,从哈尔滨去俄国的。十月革命爆发后,在任辅臣的倡议和组织下,阿拉白耶夫斯矿区1500多名华工毅然参加了苏联红军,组成一个“中国团”。在反高尔察克白匪军的斗争中,中国团与敌人展开殊死的斗争。当时的《共产主义者报》赞扬“中国部队是我们战线上最顽强的  相似文献   

14.
冲锋枪是指双手握持、发射手枪弹(现代冲锋枪有些也发射步枪弹)、近距离火力猛烈的全自动枪械的总称.冲锋枪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又经风雨、见世面,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15.
八十年代以前,韩国军队的轻武器装备青一色是美国式的,像 M1911A1手枪、M3A1冲锋枪、M16A1步枪等。这些轻武器大多数是韩国釜山兵工厂在美国特许下生产的。1982年,釜山兵工厂归并于韩国大宇(Daewoo)精密工业公司后,该公司试图获得出门 M161A 步枪的权利,不想遭到「山姆大叔」的拒绝。如此,大宇公司只好另起炉灶,研制自己的轻武器。新研制的手枪和步枪,尽管与美式武器属同门异户,但毕竟使韩  相似文献   

16.
一九四六年,初春时节。从苏联北野营归来不久的抗联老战士王乃武,受命护送几箱金银从北满重镇佳木斯,来到驻扎在哈尔滨郊区宾县的中共东北局。“欢迎你们,一路辛苦了!”中共中央东北局副书记兼民主联军副政委陈云同志,一边操着上海口音,和他们热情地寒喧,一边和他们一一亲切握手。使他们顿时忘却了千里风寒,沐浴在温馨的氛围中。陈云同志见王乃武身着苏联红军冬装,斜挎苏式铁柄冲锋枪,用赏识的目光重新把他打量一番,脸上流露着满意的笑容,对大伙儿说:“北满的同志响应东北局的号召,筹集的资金不少;你们护送的措施也很周密,我代表东北局和民主联军感谢你们!”接着,陈云同志把他们带到财政部门的一间办公室里,对那里的同志说:  相似文献   

17.
宋涛 《军事历史》2005,(1):24-33
在1943年冬天至1944年春的乌克兰右岸会战中,苏联红军解放了南方的几乎全部领土。乌克兰第2和第3方面军分别从北部和东北部接近或抵达罗马尼亚边境。进逼罗马尼亚边境的苏军对普罗耶什蒂油田构成严重威胁,纳粹德国对此如坐针毡……  相似文献   

18.
1945年8月9日凌晨,百万苏联红军在华西列夫斯基指挥下,进军中国东北,向日本关东军发起猛烈进攻。战斗中涌现出许多战斗英雄,其中著名的有:第39集团军近卫第5步兵军第17师炮兵上  相似文献   

19.
杭东 《军事史林》2008,(12):47-49
1945年4月30日,苏联红军攻占了纳粹德国的最后堡垒柏林,结束了盟军在欧洲战场的最后一仗。希特勒也在这一天从历史上消失了。  相似文献   

20.
引子:中国海军20世纪早期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卫国战史。一战期间中国海军收缴德奥战利舰船,曾用它们远航日本海,出兵沙皇俄国的西伯利亚,帮助过苏联红军,1929年在“江战”中猛烈反击苏联红军舰艇,后战沉。打捞起后继续服役,却遇到日本侵占东北……原文很长,限于篇幅,主要部分下期刊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