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1927年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招致失败后,我党即转入独立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武装斗争,开始创造自己的革命军队。这时,党中央还没有解决建军的道路问题,其指导思想基本上是模仿俄国十月革命,即以城市或进攻城市的群众武装起义,一举夺取政权,然后从起义的武装中产生军队。这实质上是先夺取政权而后建军。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们党虽然在从南昌起义开始的近一年间,组织和发动了近百次不同规模的武装起义,但这些起义的武装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产生,是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的创立同时开始的。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确立了独立进行武装斗争的方针,但面临着武装夺取政权走什么道路的重大问题。当时,党中央的战略指导思想是“城市中心论”,许多领导者主张举行城市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然而,毛泽东却独树一帜,力排众议,在1927年7月中央常委扩大会议上提出:农民自卫军应当上山,以便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他强调:“不保存武力,则将来一到事变,我们即无办法”。这是毛泽东武装割据思想的萌芽。在同年“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又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9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民解放军已走过了80年的光辉历程.80年前,在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人毅然领导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他数百次武装起义,创建了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走上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极度危机关头挽救革命的壮举,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南昌起义从提出动议到最后决策这一曲折过程,展现了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深重危机所表现出来的坚定信仰、顽强意志以及关键时刻的决断能力。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因而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1928年1月爆发的湘南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继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之后领导的又一次较大规模武装起义。这次起义在很短的时间内,席卷湘南10余县,先后参加的农民达百万之众,切断了粤汉交通线,沉重打击了国民党新军阀,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发展了1万余人的工农革命武装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从事军事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他在大革命时期先后担任中共广东区委员会委员长兼军事部长,中共中央军委书记等职,又担任过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讨伐陈炯明的东征军政治部总主任等职.朱德指出:"大革命时代,许多进行军事运动的同志,当时中央军委的负责人周恩来、聂荣臻、李富春等同志,……对我军的创建是有功劳的.没有他们所进行的军事运动,就不能有独立团,就不能有南昌、秋收、广州、湘南等起义"(朱德:《在编写红军一军团史座谈会上的讲话》,1944年),"因此研究党的军史  相似文献   

7.
六十五年前,正当北伐狂飙从珠江流域转而席卷长江流域之际,国民党内蒋介石、汪精卫集团先后叛变革命,他们撕毁了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旗帜,把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推进了内战的火海里。面对国民党血腥屠杀的白色恐怖,中国共产党人发动和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缔造了人民军队。伴随着这一伟大的历史性创举,党的战略指导思想开始实行曲折而重大的转折,即以城市为工作重心转为以乡村为工作重心,艰难而成功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人民军队的创建和党的战略指导思想的转折,是这一时期发生的影响着中国革命命运的两件大事。本文试图就其发生的社会环境、时代条件以及中国革命的主观因素等作一分析,以冀加深对其发生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意义的认识,并殷切地期待着行家指正。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近、现代史的沉痛教训告诉我们,没有强大的国防力量,就没有中国人民的尊严。一个红色政权,一个无产阶级组成的政党,只有实现"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才能保卫土地革命成果和红色政权,夺取武装斗争的更大胜利。早在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论断;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明确指示"每个游击战争根据地都必  相似文献   

9.
赣西南红二十军始末郭继国,王善志赣西南之红二十军,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永新、吉水、泰和地区的地方赤卫队(特务队)合编而成的一支革命武装。大革命失败以后,赣西南的工农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奋起抗争,举行武装起义,先后建立党的组织和地方政权,组建了...  相似文献   

10.
1927年12月11日,广州爆发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农民和革命士兵举行的武装起义。广州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之后,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又一次英勇反击,是在城市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大胆尝试。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的历史意义是不可磨灭的。叶剑英是这次起义的领导者之一,为起义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在国民党军队中开展兵运工作,发动兵变组织武装起义,是大革命失败后我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形式之一。"两当起义"是我党策动国民党军阀部队整建制兵变,举行武装起义,开展武装斗争的成功范例。为党领导陕甘革命斗争提供了新的经验教训和宝贵启示,促成了陕甘革命斗争从组织武装暴动,发动兵变建武装,转变到兵变与农民武装暴动相结合,建立根据地,进行武装割据,走井冈山道路上来。以"两当起义"为标志,刘志丹、习仲勋等陕甘地方革命领袖开始了创建渭北、照金、南梁等苏区根据地的探索和实践,陕甘革命斗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两当起义"为陕甘边根据地最终形成与建立,奠定了思想上的基础,提供了斗争指导方针转变的条件,对陕甘边革命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有着深层次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周恩来是我们党内最早从事军事运动的杰出代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和主要形式,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众所周知,我们党对武装斗争重要性的认识,对武装斗争经验的积累,都有一个过程。从全党来说,充分地认识武装夺取政权,战争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并独立地领导武装斗争是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后,毛泽东在这方面作出了特别重要的贡献。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的主要精力是从事工农民众运动,而对军事运动问题的认识是不足的。但是,不能说我们党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就无人注重武装斗争,无人组织军队,…  相似文献   

13.
从青年时代,周恩来(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就开始懂得军队对于革命的重要性。他参加革命后酷爱军事,非常注重革命武装建设,并视其为革命的重要工具。大革命时期,他在南方从事军事工作期间,潜心钻研马列主义军事理论,勇于实践。他依照列宁的建军思想和经验,在改造旧军队。创建革命武装,领导革命战争,组织工人武装起义,建立军队政治工作制度,培养军事干部等方面,功勋卓著。“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竭力主张用武力讨伐蒋介石,以挽救中国革命,派遣大批共产党员和骨干到贺龙、叶挺部队去工作,掌握军队领导权。他坚信人民军队是实现马列主义理论的先锋这一正确原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与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李蕊珍在纪念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周恩来诞辰100周年之际,本文仅就周恩来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促成实现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中国式民主革命道路方面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一探讨,以此缅...  相似文献   

15.
试论抗战胜利后毛泽东由和平建国到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转变刘友于抗日战争胜利后,围绕建国方针问题,毛泽东曾经历了一个由和平建国(即走议会道路)到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转变过程。这一转变对于中国共产党推翻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建立新中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1866—1925)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他为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一个独立、富强、民主、自由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奋斗了一生。“从孙中山组织革命的小团体起,他就进行了几次反清的武装起义。到了同盟会时期,更充满了武装起义的事迹,直至辛亥革命,武装推翻了清朝。中华革命党时期,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是一块红色的革命热土。1938年,著名的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就在这里打响了山东抗日武装的第一枪。这里有着党管武装、爱国拥军的光荣传统,特别是现任区委书记、区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张斌,更是对国防建设和武装工作不惜心力,高度关注,带领区党委"一班人"用实际行动为国防建设和武装工作倾心尽力排忧解难。  相似文献   

18.
广州起义是土地革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广州领导工农和革命士兵的武装起义。它是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为挽救革命和独立领导革命继续发展而举行的三次重要武装起义之一。广州起义虽然失败,但是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显示了工农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中央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毛泽东和朱德等领导,以武装割据形式创造的当时全国最大的一个革命根据地。它是苏维埃中央政府所在地,全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心区域,是我们党在武装夺取政权,以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伟大革命实践中的产物,在我党我军的历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20.
1927年12月11日至13日爆发的广州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在广州领导工人、农民和革命士兵举行的又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这次起义是中央中央、中共南方局、广东省委和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按照八七会议制定的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选择在工农基础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