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层新曲     
河南省武陟县民兵书画展办到纽约10月1日,由纽约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与河南省武陟县人民政府、武陟县中老年诗书画研究会、大城村村委会联合主办的国庆节民兵书画展在纽约亚洲文化中心成功举办,中国驻纽约总领事刘碧伟等与来自美国纽约各界华人华侨参加了画展。  相似文献   

2.
1944年,美海军“纽约”号战舰奉命参加硫磺岛战役,此前,“纽约”号因接连出了不少倒霉的事故,一直没有机会参加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名军人父亲,说起女儿,我的内心总是感到有一些愧疚,尽管我和妻尽最大的努力给予了女儿关爱。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中有这样一句话:爱一个人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是天堂;恨一个人也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是地狱。我把女儿送到美国,缘于我对她的爱。今年除夕,女儿身在美国,我对女儿的思念如大海涨潮一般漫过心头。  相似文献   

4.
纽约,美国的象征,全世界最繁华的城市。而曼哈顿岛,又是纽约的精华所在。你看:全世界10幢最高的摩天大楼,有6幢在曼哈顿岛上,帝国大厦高度差不多有一华里,世界贸易公司比帝国大厦还高。它们  相似文献   

5.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0,(22):63-63
自取其辱的卖弄 1920年2月,纽约滴水成冰,战争部却决定借机出出风头。2月9日,一队美军士兵带着两套喷火器来到纽约,任务是展示军队的特殊能力,吸引更多年轻人向往军队,加入军队。苦干冰雪之灾的纽约市政当局相当配合,专辟一处公园供美军做演示,众多市民果然闻讯前来观看。谁承想,事与愿违,第一套喷火器冻住了不能发火,第二套倒是喷火了,但收效甚微,反倒是搞得现场臭气熏天!《纽约时报》对这场闹剧好一番嘲讽,闹得美军喷火器直到二战也无人看好。  相似文献   

6.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4,(22):70-70
兵变在美军史上真不多见,但战功显赫的纽约国民警卫队第69步兵团哗变过两回,而且还都理直气壮。第69团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兵多是来自纽约的爱尔兰裔,民族自豪感特别强,一提英国人就气不打一处来。1860年10月,威尔士亲王(后来的爱德华七世)造访纽约,第69步兵团担负仪仗,但团长科考伦以下个个拒不从命,以示抗议英国压迫爱尔兰。闹出了外交事件的科考伦团长被送上军事法庭。好在数月之后,南北战争爆发,第69步兵团开赴前线,科考伦团长重掌指挥权。  相似文献   

7.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不少事物至今是千古之谜。其中“飞碟”是何物?“外星人”到底有没有?人们一直争论不休。下面这组发生在海洋上的奇闻怪事,更是扑朔迷离,令人费解。“纽约”号战舰炮击“金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天,美国“纽约”号巡洋舰,去参加太平洋的硫磺岛战役。航行途中,晴空万  相似文献   

8.
江雪 《国防科技》2003,(6):86-89
2003年4月1日,美国“海豹”特种部队成功地营救了在伊拉克被俘的19岁女兵杰西卡·林奇,美军用夜视镜头拍下的画面被美国各大电视台竞相转播。林奇被成功营救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美各地,并成了纽约股市的一个利好消息,引发纽约道—琼斯指数上涨2.7%。从越南战争至今,  相似文献   

9.
1963年,恩·切尔诺夫是苏联侦察总局纽约办事处的技术人员。有一次,他和克格勃少校柯辛一起到纽约一家美国公司的批发站购买准备装修房屋的建筑材料。因为谈妥不用开具收据,销售方同意支付200美元作为回扣。事后,他们两人平分了这200美元。看来简单的一件事却引出了后来在侦探片中常常看到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实物背景介绍1937年10月27日,“北卡罗来纳”号(BB 55)战列舰在纽约海军造船厂铺设龙骨开工建造,1940年6月13日下水并干次年4月9日在纽约入役。“北卡罗来纳”号在珍珠港事件之前完成了海试,在加强了战斗准备之后,于1942年6月10日加入太平洋舰队。1942年8月,美军在瓜达尔卡纳尔群岛展开行动。这时,“北卡罗来纳”  相似文献   

11.
纽约站:苏谍报失利案接连发生 1975年秋天,苏情报总局驻纽约工作站被破坏。苏总参谋部情报总局专案组长弗罗洛夫曾以苏联驻联合国代表处顾问身份为掩护在纽约从事谍报工作。他除同美国公民科恩联络外,另外就同女谍报员涅恰耶娃联络。她经营一家美容店,并以琼·斯特宾斯姓名取得了美国国籍。这家美容店似乎成了权威的女子俱乐部。一些大科学家、军人、外交官的夫人常常光顾,虽然谁也不知道她用什么方式得知绝密情报。弗罗洛夫是唯一同她接头的人。她长得非常动人,匀称的身材,体态优美,一头浓密、自然卷曲的深棕色头发。无论是她还是弗罗洛夫都一直没有发现跟踪者。但是,1975  相似文献   

12.
一颗1亿吨当量的氢弹被引爆后会是什么样子? 我们知道,1945年美国投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瞬间就把广岛夷为平地,这颗原子弹的当量仅为1万多吨TNT,也就是说,它是这1亿吨当量的氢弹威力的万分之一。假如这样的一颗氢弹在莫斯科上空爆炸,莫斯科市将立即从地球上消失,距莫斯科方圆 700公里内的所有城市也将会毁于一旦;假如把这颗氢弹投在美国的纽约,纽约市内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倾刻便会化为灰烬,像费城这样距纽约700公里范围内的城市也将无一能幸免于难。无疑,这样的一颗氢弹对于人类来说是有史以来最具危险性的一位…  相似文献   

13.
11月25日.西工大承办的2008纽约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西安分会在西安曲江宾馆开幕,共有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菲律宾等8个国家的44所高等院校的200多名学生代表参加。这是纽约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首届境外会议。模拟联合国的具体形式是.大学生们在活动中充当各国大使及外交官,发表演讲.准备决议草案、同盟国或对手国家进行磋商谈判,学习在联合国多边外交框架下.  相似文献   

14.
虽然纽约和华盛顿上空的硝烟已经散去,但“9.11事件”对国际安全形势和各国军队建设的影响却是长久和深远的。  相似文献   

15.
2003年4月1日,美国“海豹”特种部队成功地营救了在伊拉克被俘的19岁女兵杰西卡·林奇。美军用夜视镜头拍下的画面被美国各大电视台竞相转播。林奇被成功营救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美各地,并成了纽约股市的一个利好消息,引发纽约道-琼斯指数上涨2.7%。从越南战争至今,美军特种作战部队进行了几次影响较大的营救活动,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但每一次都是那么的惊心动魄,值得回味。  相似文献   

16.
今年8月底,我终于来到了纽约联合国总部大楼。20世纪70年代初,当中国重返联合国,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迎风飘扬时,那幢耸立在纽约宁静的东河之畔的长扁形玻璃幕墙的大楼,已深深地印记在我孩提时代的记忆中。时间荏苒,笔者随着工作阅历的积累,更是仰慕联合国的神圣。多年来,笔者一直有个心愿,到联合国总部看一看。 8月30日下午,当笔者乘车来到纽约联合国总部前的42大街时,那熟悉的大厦蓦地出现在眼前,令我心情格外激动。前一天,纽约刚在久旱之后下了一场甘雨,因此那天下午,天气稍有些阴冷。联合国那幢长方形扁平大厦似乎并没有像往日在电视和新闻中看到的那般,在阳光下精神抖擞,熠熠生辉。但那一字形按字母顺序排列的189个会员国的旗帜仍深深地吸引了我。饱经战争创伤的阿  相似文献   

17.
多年前,大作家艾迪初次到纽约旅行。作为同行,家住纽约的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请他到自己家中赴宴。那是一场非常盛大的宴会,光是陪客就不下50人,而且都是当时的显贵。看到这种情形,艾迪紧张得连叉子都快拿不住了。"你怎么了?是不舒服吗?"马克·吐温见状关切地问道。"哦不,我只是怕得要死。"艾迪颤抖着回答道:"我想一会儿他们肯定要我演讲,到时我一定会紧张得站不起来,即便站起来脑子也会不听使唤。"  相似文献   

18.
《宁夏科技》2001,(5):86-88
每日80人横死,枪声随处可见,西方民主的悲哀,美国人权的墓穴;1999年2月4日,纽约四名白人警察连开41枪,射杀无辜黑人移民。  相似文献   

19.
9.11,纽约上空的烈焰,引出了新世纪第一场战争。为了打击恐怖活动、投降塔利班投降,美军投入了大量的部队和先进的武器装备,并研究制定了新的战略战术。  相似文献   

20.
纽约疑遭恐怖袭击 可以想象—下这样的情景:早晨9点刚过,伦敦地铁的站台人潮涌动,一个看似普通的女人将手伸进塑料购物袋,取出一个饮料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