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军事零讯     
Asia亚洲 台通过预算购进美AAV7A1RAM/RS 4月7日上午,原被台湾“立法院”冻结的海军陆战队两栖车预算在美国同意采购案降价新台币3.98亿元后,通过年度预算。 据报道,台海军陆战队“飞马计划”预定2003年度到2006年度,投资新台币61.6亿元采购54辆美军现役的AAV7A1RAM/RS型两栖登陆车,这款登陆车曾在1991年海湾战役  相似文献   

2.
豫夫 《环球军事》2008,(20):26-27
10月3日,美国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通知国会决定向台湾出售“爱国者3”反导系统等武器装备,总价值达64.63亿美元。而就在此决定作出前的9月28日,台“国防部长”陈肇敏率团访问了美国,并参加了于9月29日至30日在佛罗里达州召开的第七届“美台商会年度国防工业会议”。有消息指,台湾代表在此次会议上的四处游说,对推动美国对台军售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而“美台商会”也因此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忻华 《军事历史研究》2007,1(1):139-148
美台同盟是典型的非对称同盟,具有一般非对称同盟常见的内在的不稳定性;而这种不稳定性的源头,是美台双方决策者判断形势和作出决策时心理认知状态的差异。运用认知心理学中的“认知相符效应”和“认知失调过程”这两种模式,审视肯尼迪和约翰逊时期的美台关系,我们可以看出美台同盟独特的认知结构。对认知结构的解读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肯尼迪和约翰逊时期美台关系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4.
美日年度演习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举行,该演习由美日两国海上作战力量扮主角,主要在日本海举行超大规模海上综合作战演练。美日2004年度演习慨况2004年的年度演习是美国和日本之间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最绝密的海空军联合大军演,各路媒体、军事分析家、各国情报机构都想搞到演习的具体情况,但到现在为止也只知道个大慨: 演习代号:ANNUALEX-13G  相似文献   

5.
美台军事情报合作再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1月,本刊刊载了《台海上空有张网》一文,对美台军事情报合作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在“台独”势力甚嚣尘上的今天,美台情报合作较之以往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其危害性也显而日见,成为影响祖国统一大业,进而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不利因素。本文是前篇文章的姊妹篇,该文作者通过对美台军事情报合作的由来和走向进行评价,有利于广大读者进一步了解美台情报合作的现状,认清蕴藏在其中的险恶居心,对一切分裂祖国的行径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6.
美日台情报合作与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媒体相继披露了美、日、台联合跟踪大陆潜艇、日本间谍窃取台湾情报、美高级官员向台湾提供机密文件等一系列事件,美、日两国与台湾地区之间的情报合作与交流引起了人们的兴趣,成为关注的热点。那么,美、日、台之间究竟进行着怎样的情报合作,是否也在彼此防范,勾心斗角呢?  相似文献   

7.
声音     
《环球军事》2010,(3):5-5
“我们对美方向台湾出售武器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美方一意孤行,继续实施布什政府的售台武器计划,严重损害了中美军事互信,为中美两军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制造了严重障碍。我们要求美方尊重中方的核心利益,立即撤销有关对台军售项目,停止美台军事联系,以免给中美两国两军关系及台海的和平稳定造成进一步损害。” ——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黄雪平1月8日就美对台军售答记者问时表示,我们对美方向台湾出售武器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相似文献   

8.
美日"ANNUALEX"演习悄悄举行 美日ANNUALEX(年度)演习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举行,该演习由美日两国海上作战力量扮主角,主要在日本海举行超大规模海上综合作战演练。 美日2004"ANNUALEX"演习概况。2004年的年度演习是美国和日本之间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性质最绝密的海空军联合大军演,无数的媒体、军事分析家、各国情报机构都想搞到演习的具体情况,但到现在为止也只知道个大概:  相似文献   

9.
三、美台军事关系正在加强在台军军事转型过程中,美国起到了积极支持、大力推动的关键作用。期间,美台军事关系亦大为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推动建立美台军事关系法规自2001年至今,美国国会先后通过了10多项涉台法案,企图将美台军事合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其中包括《2001年应对地区威胁法》、《2002年反恐补充拨款法》、《2003财年国防授权法》、《2003财年外交关系授权法》、《2004-2005年国务院授权法案》等。《2006财年国务院授权法》称,美国与台湾之间资深国防官员应交流互访,并规定交流计划包括观摩、演习  相似文献   

10.
张欣 《国防科技》2004,(6):57-59
美国对台军售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战期间美国对国民党蒋介石政府的军事援助。79年美国与我国建交后,又炮制《与台湾关系法》,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显示其在台湾所拥有的利益。冷战结束后,美国调整了对台政策,向台湾出售的武器装备数量不断增加,性能日益更新,几度导致台湾问题成为举世关注的“热点”。多年来,美售台武器一直保持“交易额大、种类齐全、性能先进”的特点,成为台湾全面军备的保护伞。据不完全统计,1980年至2004年间美售台武器的情况如下:1980年1月,美售台陆军托式导弹、改良“鹰式”导弹、840枚改良“小槲树”导弹,价值2.8亿美元…  相似文献   

11.
飞机F-16A/B战斗机:1992年9月,美宣布售台150架(120架单座机、30架双座机),总价值60亿美元,第一批于1997年4月抵台,1999年底前全部交付完毕。“幻影2000-5”战斗机:法售台60架(48架单座机,12架双座机),总价值约38亿美元,1997年5月~1998年11月接收完毕。F-5E/F战斗机:70年代起从美采购200多架。E-2T空中预警机:1993年3月,美同意售台4架,9亿美元,1994年5月至1995年8月陆续抵台。1999年7月,美又宣布售台2架,4亿美元,计划于2003和2005年交付。S-2T反潜机:从1967年起购买美海军退役的约40架S-2A/E/G固定冀反潜机,1986年起由美对其中24架进行现代化改进,改进后称S-2T。  相似文献   

12.
台海传真     
《宁夏科技》2001,(3):46-47
台秘密研制新型导弹应急 美将领称:对台海问题“不会坐视” 台完成北部防空战略部署 台陆军将装备两种“毒刺”导弹 台上将想辞官回大陆 台湾:世界最大武器买主  相似文献   

13.
美日ANNuALEX(年度)演习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举行。该演习由美日两国海上作战力量扮主角,主要在日本海举行超大规模海上综合作战演练。 今年演习高度保密 今年的年度演习是美国和日本之间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性质最绝密的海空军联合大军演,无数的媒体、军事分析家、各国情报机构都想搞到演习的具体情况,但到现在为  相似文献   

14.
日前,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一项含有加强美台军事合作条款的《2003财年国防授权法》,悍然要求美军方“执行一项对台湾军队进行联合作战训练和实现美台军方高层互访的全面的计划”。与此同时,美国参议院也通过了一项含有加强美对台军售条款的《2003财年国务院授权法》,要求美总统向台出售4艘基德级驱逐舰。这些做法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犯和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决反对。  相似文献   

15.
阿轩 《当代海军》2001,(1):29-30
2000年美台武器装备交易值得特别关注。这一年,美国宣布了3批12项对台武器销售项目和一批武器装备销售意向。  相似文献   

16.
戎振华 《当代海军》2003,(11):20-21
情报合作是美台关系中较为隐秘的一部分,同时又是美台军事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6月16日,刚上台的陈水扁在台陆军军官学校校庆时致词,提出以“制空、制海、反登陆”的作战程序与“精准纵深打击、提升早期预警、争取信息优势”硬“决战境外”的观念,作为台军未来建军备战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近段时间以来,美对台军售政策出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变化。以往,美台之间每年的武器采购作业,都是先由台湾在军售预备会议上向美国提交武器装备发展规划及购买清单,尔后美派员赴台实地了解、评估台湾的武器装备采购需求,再在每年的“台美军售会议”上,就武器装备购买的项目、售价等问题进行“磋商”,最后美国才正式做出“卖”与“不卖”的答复,台军方据此开始建案编列预算并送立法院审议,美方则同时展开立项、审查程序。这是一种“我开价,你  相似文献   

18.
泰、美、新2003年度“金色眼镜蛇”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预计演习将如期举行,请立即关注——  相似文献   

19.
耕海 《环球军事》2009,(2):54-55
2008年12月18日,台“国防部长”陈肇敏在“立法院”答询时表示,日前已跟台“外交部”协调,自2009年1月1日起将台“国防部”驻美军事协调组“秘书”改称“副组长”。  相似文献   

20.
步入新千年之际,在台湾陆空军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台湾海军也不甘寂寞,要为自身的地位讨个说法。这不2002年3月10日,“美台商业协会”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圣彼得斯堡主办规模空前的“美台防务高峰会”。此次会议获得了美方多家大军火商的赞助。峰会名义上是“民间”活动.但出席该会议的大多数是美台军事高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