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是从小在军营里听父亲讲部队故事长大的。虽然后来父亲转业到地方了,但在父亲耳濡目染的影响下,父亲那独特的军人气质、雷厉果敢的军人作风使我从小就产生了从军的想法,特别是上高中的时候,那种感觉更加强烈。  相似文献   

2.
父亲的电话     
八一那一天父亲给我打了电话。这是我入伍以来第一次接到父亲的电话。手在颤抖,心在加速,嗓子中好像卡了一个又干又硬的馒头。.“节日快乐。小子,你出息了。”这是我隔着听简听见父亲说的第一句话,那是我当三年兵刚转了士官的第一年。自从我懂事的那时起,父亲就是一直冷冰冰的模样。明朗坚硬的轮廓,拉碴的胡须,不爱说话的嘴,高高的个,风一样  相似文献   

3.
难忘父爱     
二十年前,我有幸亲历了南疆边境的最后一缕硝烟,捧回一枚二等功奖章。但令我常常萦怀于心的却是和奖章并存的5元纸币,它一直沉睡在奖章盒内,伴随我东奔西走。因为它浸渍着父亲的汗水,是拳拳父爱的见证。高中毕业后,我怀着一颗报国之心,也带着父亲满腔的期望参军。入伍刚一年,部队就奉命开赴云南老山前线遂行防御作战任务。临战训练快结束时,一天,突然收到父亲来信,说可能来看我。我并没在意。记得当初部队还驻重庆大后方时,他就说过要来看我,但后来听说来回路费要好几十元后(那可是庄稼人一年的总收入啊),父亲终究没有来。而今,我远在千里之遥的边关,父亲却说要来,而且是"可能",认为当然是不可能来的。可是第二天,父亲居然就到了,同行的还有老乡的父亲李叔。父子见面,悲喜交集。喜的是在我即将出征之际,还能与父亲相聚,该有多么的难  相似文献   

4.
父亲     
父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一辈子都在生养他的那片土地上耕作着、收获着,不辞辛劳。 在我的记忆里,儿时家里很穷,吃顿饱饭都算是奢望。一天晚上,父亲带我到村里看皮影戏。突然,爷爷过来从衣兜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把皱皱巴巴的钞票,硬往父亲手里塞。父亲却是坚持没要。当时,我很不明白,家里那么缺钱,父亲怎么就是不要呢?长大后,父亲念叨起此事,总告诫我们:人可以穷,但志不能短。 搞生产队的一年,父亲负责看菜园和卖菜。一次,大姑买菜没钱,便对父亲说:"姐就买一点点,就别记账啦!"父亲答应了。大姑走后,父亲悄悄从口袋里摸出钱  相似文献   

5.
无书不成眠     
对书的热爱,缘自年少时家庭的熏陶,缘自一个书香门第最基本的亲近和认同感。 我对书的感情是父亲潜移默化培养的。在我尚未进入学堂,父亲就给我买了一堆的小人书。因为不认字,儿时的我理解起那一大堆小人书的内容非常吃力。为了能在小伙伴面前展示自己讲故事的能力,每天晚上我都会在老家昏黄的煤油灯下,缠着父亲教我识字读书。父亲总是对我说:"好书不厌千回读。"当时我虽然不懂,但也郑重地点点头。后来我想,父亲用几本小人书就让成天玩得像个小野人似的我乖乖地入了龙套,这一招实在是高!在我幼年时祖母时常指着我的小脚对我们兄妹说:"有字的纸张不能踩!"长大后,长辈们  相似文献   

6.
军旗·军魂     
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里,有一幅周恩来会见贺龙的巨幅油画。望着这幅油画,我耳边仿佛又响起了父亲贺龙当时那铿锵的声音:“我完全听共产党的话,党要我怎样干就怎样干。”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的父亲出于对民族、对工农大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深情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名军人父亲,说起女儿,我的内心总是感到有一些愧疚,尽管我和妻尽最大的努力给予了女儿关爱。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中有这样一句话:爱一个人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是天堂;恨一个人也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是地狱。我把女儿送到美国,缘于我对她的爱。今年除夕,女儿身在美国,我对女儿的思念如大海涨潮一般漫过心头。  相似文献   

8.
我在北国的军营里朝着家乡的方向遥望,那里是父亲生活了一辈子,想走却没能走出来的地方。如今,父亲已永远安眠于故乡的黄土之中,但那些令我痛彻心脾的回忆却时时撕扯着我的心,让我愧疚、痛苦万分。最让我不能释怀的是父亲在最后时光里还费力伸出的3个手指,那仅仅代表着他最引以为荣的三儿子吗?  相似文献   

9.
爷爷和他那枚军功章,总是在我每逢庸懒和斗志低落的时候,鞭策着我,给我信心,给我力量,让我一次次地战胜困难。爷爷在我还未出世时就走了。在我开始懂事时,父亲总爱拿出爷爷留下的那枚用红布包了一层又一层的军功章,给我讲有关爷爷长征的历史和军功章里传奇的故事。爷爷的故事感动了我。 18岁那年,我怀着美好的憧憬如意地走进了绿色军营。临行前,父亲特将  相似文献   

10.
父亲的来信     
父亲的来信黎良从戎几载,收到父亲大量的来信。每封信我都小心收藏——这是父亲心血的凝聚。刚到部队那会儿,初尝离别父母的滋味,思家愁绪郁积于胸,父亲的来信如同甘霖滋润心田。当班长发信念到我的名字时,那是多么激动的一刻!象是害怕别人抢走,忙不跌地伸手去接信...  相似文献   

11.
父亲(散文)     
父亲(散文)赵峰父亲已离我而去。军旅生涯十几年,仍没有走出当初父亲站在小站送我去当兵的视线。每当想起父亲,就想到十年前父亲电召我参军的情景……一纸“速归”的电报,让我踏上了匆匆的归途。坐在火车上,我心里象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父亲的电报简直就象...  相似文献   

12.
母亲的眼泪     
一肚子都是关于母亲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深深地种进我的心田,酸甜苦辣,让我体味一生。母亲是一位勤劳、善良、节俭的农村妇女,一字不识,但她却懂得许多道理,把她的三个儿子都培养成人。我们兄弟三人,小时候全靠母亲和父亲在生产队劳动养活。听父亲说,那  相似文献   

13.
守岛父女情     
地处渤海深处的长岛,烟波浩渺,碧水蓝天,阳光沙滩,万鸟腾空,翠竹青青,素有海上仙境之称。20年前,我就出生在这里。那时,父亲是驻岛连队的指导员。从我一两岁起,父亲就经常带着我到连队。每次,大家都会买来各种好吃的,逗得我咯咯直笑。也是从那时起,我幼小的心灵里就对绿色的军装有着无限的憧憬。在我7岁的时候,父亲调到济南工作。这一别,就是十年。父亲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拿出相册,不厌其烦地讲述每张照片背  相似文献   

14.
我原本以为母亲会给我留下一句什么话让我记忆终生,但我问遍了当时在场的所有人,却什么也没得到。母亲临终前,只是要父亲拿来了我的照片。她安祥的脸上的那缕笑意是在看我的照片时留下的  相似文献   

15.
很早以前,中国就有个母亲节,赞颂母亲,表达母爱的报道文章也特别多,可是,人们对父亲似乎关注不多,因为父亲是威严的。我也有一个严父。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与父亲的沟通很糟糕。但是,当我渐渐长大,并且也将为人父的时候,我对父亲理解了很多很多……  相似文献   

16.
不知不觉,我已经上了三年大学了,穿了三年的军装。这份特殊的职业,自我宣誓那天起就与我的生命紧密相连。当我选择踏入军营的那一刻起,军人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便扎根于心底推我奋进,激励我前行。而这一切都需感谢父亲那一句话:"孩子,你能行!"  相似文献   

17.
父亲的兵心(散文)张伟带着早已蓄满的喜悦和激情,我离开北国那座美丽的滨城,踏上梦见过千百次的南下的列车——这是我上军校后的第一个寒假,也是蓝色军营之旅第一次走上归途。到家的时候,父亲正向着墙翻看日历。听到我叫他,猛地回头,一脸惊疑地盯着我:“回来了!...  相似文献   

18.
碳火(散文)     
望着炉里的碳火,我想起了很多……小时候,父亲为养家糊口,常到山里创些树疙瘩或砍些树枝挑回来,然后在特制的大土灶里均匀地将这些木头点燃,待烧得红红的时候,用水浇灭,就成了碳。拿到市上就可以换钱了。我时常蹲在大灶前,看那呼呼升起的火苗。睁大眼睛瞪着噼啪爆响的木棒。木柴只要  相似文献   

19.
那个地方     
我当过兵的那个地方,山很高水很长森林也苍茫,绵延气派的崇山峻岭,就像父亲倔强的脊梁。山下毗邻的是一望无际的美丽大草原,那草原像锦缎像绣床,更像母亲温暖的胸膛。那地方夏天短冬天长,那地方雨也大雪也狂。那地方要是冷起来除了热情和忠诚,什么都能冻僵。忽如一夜春风来,到处即是鸟歌虫鸣和醉人的花香。这一切的来势之凶、铺陈之盛,都仿佛眨眼之间,让你一时回不过神来。  相似文献   

20.
清晨,我走进办公室,股清香拽着我随香而去.出差一周,真是刮目相石.好大一巾红艳艳的君子兰花儿,正笑开那齐刷刷的十二朵黄牙齿的小喇叭,朝着我喷香输蜜,顿时就沁入肺腑,甘甜到了我的心头.哦,好一棵晚开的君子兰,浸注着我的情和爱的君子兰终于使我追溯到它的昨天.那是8年前的一个初春,我的好友B君的父亲,突然从东北某地搞回一批君子兰花苗来,要在我们这个小小的“三线”厂里出售.于是很快就在我们这个小小的“三线”厂里掀起了一个君子兰热.后来,B君的父亲把人们挑挑拣拣剩下的一棵骨瘦如柴的君子兰花苗儿送给我养了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