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C4ISR系统效能评估直接影响系统建设与发展的好坏,而选择合适的作战效能指标体系并使其量化,是做好C4ISR系统效能评估的关键.研究面向C4SIR系统作战效能评估的指标体系框架问题,在给出一般C4ISR系统的效能评估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C4ISR系统效能评估需求的层次化指标体系框架,并进一步提供不同层次指标的描述方法.实践证明,该框架能够较好地支撑具体的C4ISR系统作战效能指标体系的构建工作.  相似文献   

2.
对武器装备作战需求的质量进行准确评估是提高作战需求论证质量的基本前提:分析了多视点作战需求质量评估的问题框架,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视点的武器装备作战需求质量评估模型,建立了评估指标体系并具体说明了评估的流程和算法,使作战需求质量评估工作更加合理准确。  相似文献   

3.
为开展数据链系统性能分析、效能评估及模拟训练等多样化研究,在建模和仿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通用数据链系统建模与仿真框架,旨在提高模型重用性,满足不同层次数据链仿真需求以及增强仿真系统可扩展性。首先给出了数据链系统组件化建模框架,分析了其模型逻辑结构,并对建模流程进行了阐述。然后,基于建模框架设计了数据链系统仿真框架,并对其构成和运用流程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4.
开发陆军武器装备作战需求论证质量评估系统是实现需求论证工程化的重要环节,是提高装备需求论证质量与效率的有效手段。通过对武器装备作战需求论证评估系统功能需求进行分析,明确了系统设计框架;设计了基于管理Agent和评估模型Agent的多Agent模型管理模式,给出了系统开发流程,为需求论证质量评估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建设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数据中心,实现对海量效能评估数据的统一、集中管理,对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工作的常态化开展和评估成果共享具有重要作用。综合分析了指挥信息系统的效能评估对象需求、数据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数据中心总体框架、基础条件设计框架、数据资源设计以及数据服务和应用方法。对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数据中心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陆军技术保障装备体系效能评估需求,提出了基于仿真的技术保障装备体系效能评估方法框架,研究构建了技术保障装备体系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给出了指标参数值计算方法和指标权重确定方法,设计了技术保障装备体系效能仿真评估系统功能框架,为面向技术保障装备体系论证与优化的效能评估提供了方法和手段支撑.  相似文献   

7.
云重心评判法的防空兵C4ISR系统生存能力效能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指挥自动化系统是军队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的指挥自动化系统可以起到强大的军力倍增作用,因此其效能评估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结合实战情况,确立了防空兵C4ISR系统生存能力指标体系,就其效能评估给出了一种综合评判法--云重心评判法,对其理论介绍的同时详细的给出了云重心评判法的实现步骤,并通过算例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此方法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对指挥自动化系统的效能评估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卫星侦察需求价值量化对于卫星侦察需求评估及卫星侦察任务调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在RAND公司STT分析框架的基础上,从侦察需求分析过程、作战活动与侦察需求的关系、侦察需求价值计算3个方面进行了改进,使从战略到侦察需求的分析过程更具可操作性,得到的侦察需求价值更能够反映侦察需求对顶层目标的重要性,最后通过空中进攻作战案例对改进STT方法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9.
多视图需求工程中"分而治之"的需求开发方式,必然会产生"需要集成"和"如何集成"等问题.研究了基于多视图的C<'4>ISR系统需求框架及其视图产品,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C<'4>ISR系统需求集成的概念与范围.通过建立需求信息模型,从语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层次研究构建一个需求集成框架.通过需求产品之间的关联关系,分析不同视图产品在集成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需求集成框架中不同需求产品的集成过程,为C<'4>ISR系统需求集成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从适应面向作战任务的作战系统动态集成需求出发,针对缺乏对现有作战系统描述模型的现状,借鉴Zachman框架和C4ISR体系结构框架理论和方法,给出了作战系统的形式化描述,提出了一种新的多视图作战系统描述模型,并对各个视图给出详细的描述,为实现以作战任务为中心对作战系统的分析、评估与选择奠定了基础,最后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
舰艇系统损伤等级模糊神经网络评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舰艇系统损伤等级评估体系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舰艇系统损伤等级的模糊神经网络评估模型框架.设计了框架项层模糊神经网络评估模型的模糊集合和训练样本,并对此模糊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训练.通过测试样本仿真,发现此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好的评估精度.基于模糊神经网络模型的舰艇系统损伤等级评估方法克服了以往简单加权评估模型的不合理性,为舰艇系统损伤等级评估提出了一个新的评估理念.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多视角的装备体系军事需求开发框架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装备体系军事需求开发框架模型为装备体系军事需求的开发提供了指导和规则.考虑到军事装备体系自身的体系复杂性和参与军事需求开发的人员多样性,为了能综合反映出各个角度上的需求,应用多视角方法首先对装备体系军事需求进行了分析,然后基于该方法构建了军事需求开发框架模型,进而分析了装备体系军事需求体系,最后以示例来说明该框架模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预警反击作战体系构建中,打击手段多样化和体系结构低冗余性的需求问题,根据美国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理论,从军事需求到作战使命、作战活动、作战能力和武器装备进行了系统分析;根据作战环理论,提出了基于特征根的作战环计算方法和作战效能评估模型。以某型号导弹预警反击作战为例,对所提出的作战体系构建与效能评估方法进行了全面验证,并对评估结果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在对作战体系能力检验评估分析的基础上,从作战、业务和工程视图三方面对作战体系能力检验评估数据资源体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三视图数据资源体系框架,给出了数据资源建设建议。对明确作战体系能力检验评估数据需求,提升作战、业务和工程视图对于联合作战体系能力检验评估数据理解的一致性,促进作战体系能力检验评估数据资源建设和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事件     
《环球军事》2013,(10):4-4
美国防部首发朝鲜军力报告 美国国防部5月2日首次发布朝鲜军力报告,称朝鲜意图攻击韩国,寻求发展核武和远程弹道导弹,并无视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进行武器扩散,目前依然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最严重威胁。这反映了美国对朝鲜的导弹技术和核技术发展的一种忧虑。  相似文献   

16.
于雷  胡博 《国防科技》2001,(6):36-39
限于国情、制度和经济发展的不同,东盟各国间的军力差异很大、各具特色,但在迈入21世纪门槛时,都力图成为经济高度发展和军力完备的国家,进而在亚洲地区安全体系方面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相似文献   

17.
张磊  王磊 《现代军事》2008,(2):18-21
根据台湾“立法院“2002年通过的所谓“国防法”修正案,台“国防部”应按年度对大陆的军事能力作系统评估,形成《中共军力报告》,并将该报告连同申请经费的“总预算书”一并送交台“立法院”审查,以加强其审查预算能力。2007年8月31日。台“国防部”将《2007年中共军力报告》送交“立法院”。台军2007年度的“中共军力报告”共包括“台海安全情势”、“中共对台战略”、“中共战略武力与传统武力的规模、部署位置”及“对台湾威胁”等四大部分,其内容涵盖大陆的建军目标、兵力规模、部署位置等等。台湾当局在报告中大肆炒作大陆军力,  相似文献   

18.
伊拉克战争,美国可说是弊大于利。正因为如此,针对这场战争中的利弊得失,美军开始通过新世纪“全球战略构想”,对军队有计划地进行战略调整,特别是对海外军力部署。并在2004年美军“军力转型”概念中,加上了“调整全球军力态势”的条文。该条文按美国防部的总体意见,不仅是对美国海外驻军人数实施大幅裁员,更重要的是对全球战略实施转型,将军力侧重点从欧洲向亚洲转移。下面,我们就美国驻日部队与基地,在这次“军力转型”中实施改组与调整的全面情况进行透视。  相似文献   

19.
由于军事系统中存在不同的体制编制和多变的网络结构,并且军事单元能力发挥不稳定,信息延时不确定,因此为完成特定军事任务,系统中会存在诸多OODA过程,以至于难以评估军事系统的效能.针对目前效能评估方法人为定性评估成分较大,或者评估过程忽视军事实体间的相关联系而仅在统计意义上进行评估,将军事系统的不确定性纳入评估体系,基于统计关系学习框架Markov logic以OODA军事策略为基础对不同军事规则进行一阶逻辑建模,并以当前网络态势为先验条件,应用Alchemy工具对表示最终作战效能的原子谓词进行条件概率推理,求得该网络作战效能期望,突出了模型对不确定信息的处理能力.最后研究了军事单元和军事体制对系统效能的影响,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模型的有效性,表明其具有一定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彭冲  陈和彬 《环球军事》2014,(18):31-33
8月12日,在悉尼举行的美国澳大利亚年度部长级定期磋商会议上,美国和澳大利亚正式签署了一份为期25年的军力部署协定,为美军扩大在澳大利亚的军事存在确立了法律框架。根据这份协议,未来将有2500名美军在澳大利亚轮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