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作为一个人出国旅行和在国外居留的"护身符",护照有其自身产生、发展的特点与规律.探讨中国护照的近代化历程,对于正确解读现代护照的深层内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中国国际文件中出现"护照"一词开始,追溯了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护照从形式到内容的演变过程从1689-1839年间的信函式集体护照,到1840-1911年间的中国近代屈辱的不平等条约片面规定的内地游历护照与华工护照等单纸护照,再到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制订出的式样、内容较为全面、与现代政治、经济发展相符的本式护照.而20世纪30年代及40年代的国民政府,由于外国的侵略以及经济、军事上严重依赖外国而不能在政治上、外交上行使完整的主权,当时国民政府颁发的护照,其"护身"功能尚不能充分体现,只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与外国订立了新的平等条约、协议,此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才真正体现出了完整意义上的护照内涵.  相似文献   

2.
电子护照的研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移民部门打击非法出入境活动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重点工作之一.针对目前出入境管理工作中使用电子护照的情况,从电子护照的应用意义、发展现状,到国际民航组织制定的电子护照技术标准,提出在世界范围内推行电子护照需要解决的识别精度、安全技术和标准的细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由于组织非法出入境国际犯罪集团活动的猖獗和伪造出入境证件手段的高科技化,研究出入境证件的防伪技术和伪假出入境证件的鉴别技术,已成为提高边防检查质量和效益的关键问题,并引起了世界各国出入境管理(移民)部门的高度重视.在这种背景下,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与武警学院合作创建了出入境证件研究室,专门从事这项研究工作.作者依据1999年去以色列和2000年去荷兰参加两个相关国际研讨会所获取的信息及相关资料,分护照证件防伪和鉴伪两个方面,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多数国家目前还在广泛使用的传统护照、证件和少数国家已开始使用及不少国家正在研制的新型护照、证件的防伪技术,总结了我国和其他国家正在使用和研制的伪假护照、证件的鉴别技术,并对护照、证件防伪技术和伪假护照、证件鉴别技术的发展前景做出了预测,以求为边防管理专业教学和出入境证件研究室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些本行业的前沿信息.  相似文献   

4.
偷渡者偷渡的主要手段之一,便是持用伪假护照.在高科技背景下,造假者打破护照的一道道防伪措施,伪造出足以乱真的假护照,极大地损害了各国的利益.本文就提高护照的防伪性能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1994年美国纽约国际贸易中心大厦发生了由国际恐怖组织制造的爆炸事件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美国国会对美国的护照防伪技术表示担忧,国会通过议案要求采用现代先进技术重新对美护照防伪加密,以打击国际恐怖活动以及走私、贩毒、偷渡等跨国犯罪;更有效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多个典型国家归化制度的比较,概括了各国归化制度的一般规律和具有代表性的特殊情况,旨在为我国出入境管理部门识别和打击非法持用外国护照现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婚姻状况公证,是国家公证机构根据申请人的申请,依法对未婚、结婚、离婚状况法律事实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办理婚姻状况公证,申请人应填写公证申请表,并提交下列证明、材料:办理未婚公证应提交:1.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在本地区有户籍的,应提交居民身份证、户口册及其复印件;已出境的,应提交护照或有效旅行证件、通行证的复印件;已注销户口的,应提交原居住地公安派出所出具的户籍记载情况的证明。2.申请人所在单位人事(组织、劳资)部门出具的未曾登记结婚的证明信;无工作单位的,由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出具证明信;在校的,由所在学校出具证明信;申请人所在单位无人事部门的,由该单位上  相似文献   

8.
机读护照从上世纪80年代诞生,迄今已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历经三代发展,国际标准更趋完备,防伪性能不断提高.二维条码技术与生物识别技术的引入成为机读护照不断推陈出新的关键因素.随着国际恐怖主义的蔓延和打击非法移民活动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证件防伪、机读护照的发展必将越来越受到研究界与移民管理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正知识产权是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制度基础。在世界各国经济、科技、文化交往中,知识产权保护已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约束力的"游戏规则"。世界各国在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中的利益博弈不断加剧,对知识产权利益的分享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知识革命"持续推进,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知识产权制度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选取知识产权制度建立较早的美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中国与外国、现代与近代不同历史时期护照的作法、特点、技术应用、防伪效能等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与不同,探索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借鉴国外的和过去的经验教训,引起对开发我国护照新型防伪、识伪技术的高度重视,尽快使我国的护照防伪、识伪技术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