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个脚印里,吐露一朵桃花;一片花瓣上,盛开一个故事。河口警务室地处丹东太平湾水库上游,与电视剧《刘老根》中的龙泉山庄拍摄地相距不足3公里。这里九沟十八岔,岔岔有人家,山路崎岖难行,上尉片警李庆峰在这里一待就是8年。8年间,李庆峰靠自己的双脚熟悉了辖区21.5平方公里1041户人家,提户知名,不仅了解每户人家的自然情况,甚至连家里田间地垄、经营项目、也都装在他的脑中。  相似文献   

2.
在平齐铁路线上有个玻璃山车站,站旁有个600户人家的玻璃山村。这里的夜一直是不平静的。一些不速之客,常常借着夜幕的掩护,从南来北往的列车上跳下来与本地流氓歹徒勾结在一起拦劫妇女、扒窃火车、偷盗树木、聚众赌博、行凶诈骗、窜扰民宅。在一个夜晚,竟有19户人家被盗。但是,这些不法之徒惧怕有一位叫张国良的人。  相似文献   

3.
北大王庄地 处山东省高密城 北,是个有700 户人家、2200多 人口的村庄,年总收入达3亿以上。 这里南靠胶济铁路,北临济青高速公路。村中三条大街与村头立交桥相接。复杂的地理环境使一些不法分子把这里看作是作案的好地方。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高密市北大王庄,是个有着700户人家,2200多口人,年总收入达3亿元以上的富裕村。这里没有驻军,没有民警,也没有救护、消防等服务机构。但这里有一支特别能战斗的民兵应急分队。他们配备有摩托  相似文献   

5.
我们连队坐落在半山腰上,山上是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山下住了几户人家,我们成了大山的主人。我们连是通信连,也是男女混编连。我们话务分队的女兵成了连队的宝贝疙瘩,连长平时连  相似文献   

6.
<正>位于河北唐县青虚山背面一条叫大岸沟的山沟里,抗战时期有20来户人家,不足百人。该村群山环抱,林木茂盛,溪流不断,隐蔽性很强。这里曾经是晋察冀军区大岸沟化学厂驻地,大岸沟化学厂是共产党领导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建立的第一个军事工业化工厂,被誉为红色军火化工的摇篮。  相似文献   

7.
李素华,这位三十出头的女乡长,在领导全乡人民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全乡8个村,3900多户人家,有7个村被上级评为小康村,3600多户人家被评为小康户,但她致富不忘国防,关心支持国防建设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8.
来到贵州余庆县小腮镇卜水村,如同走过绿色梦境。放眼山上山下,满是绿树青枝。可据管理区杨主任介绍说,几年前,这里却是荒山秃岭,满目荒凉。由于山林被大面积砍伐,水源枯竭,土地日渐瘦薄,庄稼连年遭灾,村中998户人家,户户缺粮缺钱。人们吃尽了山林被  相似文献   

9.
四师六十二团地处美丽富饶的霍尔果斯河畔,半个多世纪以来,都有军垦战士在这里屯垦戍边。团场最西南角的九连,离团部15公里处住着一户人家,丈夫叫王腊成,妻子叫甘露。这家人的任务就是守卫从英塔尔边防站向南到与六十三团交界处的边防林。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这位拥军、爱国的“赵珍妮式的老妈妈”,是受到山东省委、省政府和山东省军区联合表彰的朱秀英。在黄海之滨,胶州弯畔的西南艾山脚下,有一个300多户人家的大孟慈村。朱秀英一家9口人就住在这里。她上有父母,下有5个孩子,全家包种了20多亩责任田。在土地多,劳  相似文献   

11.
这里有一串闪光的数字:一个原本仅有1000人、现在也只有2000余人的小村庄,从1955年至2000年,连续46年不间断地向部队输送了122名优秀青年,无一退兵,平均6户人家一个兵。其中,15人提干,65人入党,74人受团以上单位记功表彰。请看——  相似文献   

12.
在海拔1370多米的大坡头山半山腰上,四川荥经县沙坝河村的几十户人家在这里一代又一代地繁衍生息着。这里山高坡陡,缺水少地,出门半步非坡即坎。而就在这个年轻人都不想留的村子里,有一位农民小伙子凭着庄稼人对土地的执着和眷恋,在这里精心拾掇着他那41亩果园和一群可爱的长毛兔。他叫赵中均,是沙坝河村一个普通的青年民兵。 就像歌里唱的那样,“一片贫瘠的土地上,收获着微薄的希望”,而赵中均坚信,勤劳的双手加科学技术照样能从土里刨出  相似文献   

13.
人均年收入不足400元,60户人家51户是贫困户,不通公路、不通电,人畜饮水要到两公里外的地方去肩挑背扛……这是三年前湖北房县中坝乡良田凹村的真实写照;松油、煤油灯照明成为历史,37户村民用上了自来水,4户窝棚户全部住上了新房,51户村民脱贫致了富……这是县人武部政委何明显来到良田凹村三年后发生的可喜变化。1998年4月,这位被良田凹  相似文献   

14.
林瑞庄村,坐落在沂蒙山区的腹地,只有23户人家。解放后,这里的群众,政治上是得到了解放,但由于自然条件和一些历史原因,经济上仍处于极端贫困落后状态,人均年收入不足60元。1981年,退伍军人、民兵连指导员邵士华,不计个人安危得失,带领群众大胆改革创新,四年迈了三大步。1985年,全村人均收入翻了六番,成了临沂地区第二个万元户村。  相似文献   

15.
永远的家     
在那绵亘几十里的群山之中,藏着一个毫不起眼至今还只有一百来户人家的小村落。村落虽小但也有名,名字叫杨柳村。杨柳村里少见杨柳,村落名的得来并不是由于山里多杨柳树的缘故。小时候我曾听一位教过私塾的老先生讲,村名取自于《诗经》佳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前人希望这个有出处的名字能带来村落的兴旺。村落里一百来户人家的房屋,大都零零星星地散落在山坡上、山坳里。站在山顶往下俯视,这些房屋就像那夏天雨后草丛中突然冒出的蘑菇,东一个西一个,高高低低大大小小各不相同。十多年前,这里的房屋青一色…  相似文献   

16.
看过小说或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人都知道,西行途中唯一令唐僧动过凡心的地方,就是"女儿国"。坐落在这个传说中的"女儿国"的故地,就是如今的新疆库车县阿格乡栏杆村。今天的栏杆村只有62户人家,265口人,都是维吾尔族。公元前2世纪,古老的龟兹王国就诞生在库车。紧靠栏杆村头的苏巴什古城,今天虽早已残垣断壁,城堡只剩下一点轮廓,但每天都有从老远来这里的探寻旅行者。栏杆村庄不知是何时衰落的,衰落得那么彻底,以至于前几年来这里旅游的人们还不知道"女儿河"畔的栏杆村。  相似文献   

17.
小屯散记     
小屯的周围全是林木苍苍的大山。林木苍苍外面还是林木苍苍。到这小屯,山套了多少道?林复了多少层?汽车都疲惫了,终于到了这小屯——黑龙江阿城市红星乡红星村的大兴屯。小屯里仅有29户人家,我们同老村长谈起过去的情况。“穷得头晕目眩。”他用这句话概括了昨天。说了昔日自然说今天。他笑笑对我们说:“我们屯富了,多亏戴  相似文献   

18.
严河散记     
四川省南江县杨坝乡严河村,村子很小,仅有86户、366人。这里山高石头多,粮食产量极低。1994年初,县人武部的单副部长进村当支部副书记,他硬是把86户人家走了个遍。摸家底,定规划,找项目,说是要找一条适合严河特点的小康路。于是,他带村社干部到赶场看铧厂,到正直看纸厂,到大河看黄羊养殖场,回来一合计,说:“严河一无资源开发,二无条件建厂,我看我们还是牵着牛羊奔小康吧!”不久,单副部长、唐政委为严河争取项目资金2.65万元,带着严河人大胆攻种养,才一年,全村人平粮食达到1122斤,人平纯收入1004元,家家都照上了电灯、吃了上自来水;86户人就有43户看上了电视。去年春节,武装部的同志带着86瓶酒、86包糖,给严河86户人都拜了年,不少老百姓感动得流泪。严河村党支部书记、民兵连指导员蔡康太说:“一社的虎通宣,三社的吴有才,四社的李金方,原来都是严河的贫困户,你们武装部来扶持了他们,现在他们不说穿吃,电视都看上了。”  相似文献   

19.
枣阳市近年来推行科技拥军战略,成效显著,创出了一条科技拥军的新路子。全市1200多户“光荣人家”靠科技拥军战略走  相似文献   

20.
☆赵建庄村民兵连荣获司法部颁发的普法先进单位奖旗河南省唐河县咎岗乡赵建庄村民兵连,普法教育工作做得好,全村七百二十五户人家,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