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国防科技工业》2009,(9):66-66
【spaceref网站】8月22日报道,许多非洲国家正加入到太空竞赛中来。在这些国家中尼日利亚和南非首当其冲。这两个国家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航天机构,开始了向太空的艰难跋涉。  相似文献   

2.
郭健  王磊  许庆 《军事历史》2023,(3):99-104
自进入太空开始,美国依据国际环境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其太空战作战理论也在不断进行调整,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安全。按照战略侧重点的不同,美国太空作战理论长期演变和发展的过程可分为美苏冷战、全球反恐和重回大国竞争三个时期,先后出现了“太空控制学说”“太空庇护所”“新边疆”等理论,在开发和利用太空的能力不断提升过程中,“太空控制”理论逐步占据了主流,共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太空作战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透视美国太空战略的调整——从太空支援走向太空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美国在太空领域异常活跃,受“深度撞击”和“发现号”成功重返太空的鼓舞,美国提出了重返月球和登陆火星的计划。在此背景下,五角大楼向布什政府提交了一份要求在太空部署攻击性和防卫性武器的报告,并公布了一份《飞行转型计划》,公开了一些规划中和正在研发的太空军备。美国此举旨在将其军事霸权进一步向太空延伸,抢占太空军事制高点,将其传统的太空支援战略调整为太空控制战略。空间威胁增加优势受到挑战美国之所以加速在太空部署攻击性和防卫性武器,根据五角大楼的说法,是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空间利用能力空前提高,对美…  相似文献   

4.
浩瀚的太空,千百年来是人类神往的地方。然而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代,人们只能借助神话故事来表达美好的愿望。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地把“人造地球卫星一1号”送入太空,标志着人类从此跨入航天时代。接着,世界各国,特别是美国和前苏联,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把一个又一个人造卫星、航天飞船、航天飞机和航天站等航天器送入太空。截至1991年4月12日,人类向太空共发射了4000多颗航天器,进行载人航天活动140次,共244名航天员(其中15名女航员)424人次进入太空,其中12人登上月球,23人计27人次绕过月球,航天员一次飞行的最长时间达366天。 早在1961年,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就声称:“谁控制字宙,谁就能控制地球。”前苏联出版的军事著作中曾写道:“控制空间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由此可见,美国和前苏联进入太空的目的是为了称霸世界。1983年3月23日,美国前总统里根在电视演说中提出“星球大战”计划,更加剧了太空中的火药味。目前,太空战已不是电影故事和幻想小说,也决不是哪位政治家或军事家凭空构想的一种战争幻境,而是高技术发展和太空斗争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5.
民兵文摘     
航天技术军事意义非凡 去年12月30日凌晨,“神舟”四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标志着我国向太空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未来,太空战已是必然。谁控制了太空,谁利用了太空,谁就夺取了未来战场主动权。所以,航天技术对于军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日本将太空安全视为国家太空战略的首要事项,不断加强太空安全能力建设。成立宇宙作战部队之后,太空安全战略向备战太空走向明显。本文分析了日本太空安全战略由“和平利用”到“保守防御”型再到“攻防兼备”型的演变过程,通过对《宇宙基本法》《宇宙基本计划》《国家安全战略》《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等文件内容进行研判,得出日本太空安全战略具有致力于太空军事利用、构建日美太空同盟和发挥国际太空规则话语权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7.
美国为了加强对亚太地区的控制,对东亚地区大搞监视、窃听活动。今年4月,外国媒体披露,美研制并投入使用太阳能驱动侦察飞机频繁对中国、朝鲜、俄罗斯等国进行侦察。 发现“不明飞行物” 去年12月,日本国家太空安全局的专家在借助太空望远镜观察近地轨道上的“太空垃圾”时,无意中发现了这个神秘的物体:在印度尼西亚的赤道地带上空约3.6万米的高度,悬停着一个直径约50米的物体。由于在美军定期公布的卫星、卫星碎片和其他太空  相似文献   

8.
王鑫 《国防科技》2003,(4):72-73
早在美伊对抗双方调兵遣将之时,在广阔的范围内,激烈而形式多样的情报信息战就已开始。综观美伊双方各个领域的情报对抗,表现出了以下的特点:一、无孔不入 自从海湾局势升级以来,美加紧了对伊拉克全方位多方式的“偷窥”。从太空到地面,用卫星派特工,达到了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地步。在太空,有美“太空谍眼”——家族庞大的军用卫星群。目前在海湾上空的通信及间谍卫  相似文献   

9.
自1960年8月美国成功发射并回收“发现者”13号侦察卫星以来,伴随着美、俄、英等国对外层空间的军事利用的不断加强,太空军事化已引发广泛关注。文章剖析了太空军事化的科技、政治及军事动因,探讨了围绕外空伦理及军备控制等展开的相关争议。认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国家利益本位”阶段,太空军事化进展正呈现出加速态势,相关伦理规约及国际法虽有一定阻滞作用,但约束效力十分软弱。  相似文献   

10.
戚大伟 《国防科技》2021,42(6):10-14
后苏联时代的俄罗斯未能维持其在太空安全领域的优势,已不再是太空军事强国。本文首先梳理了俄罗斯太空安全政策的发展历程,其次,讨论了俄罗斯在太空安全治理和防止太空武器化方面的外交倡议,最后总结了俄罗斯太空安全政策的特征。本研究认为,自21世纪初起,俄罗斯逐渐开始复兴其太空军事力量,力图使其太空安全政策适应新的地缘政治格局,不仅积极调整其航天计划,对其航天工业体系、航天机构和航天资产进行简化、整合和现代化建设,还谋求“非对称”反制策略,并在联合国框架内积极开展“太空外交倡议”,以应对美国太空武器化所带来的威胁和挑战,同时推动禁止太空武器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太空被视为俄罗斯的国家总体实力与军事实力的象征。维护太空安全与太空力量的平衡,成为俄罗斯国家战略考虑的问题。面对美国太空武器化的政策,为保证其进出太空的自由和其太空战略利益,俄罗斯对此做出回应。一方面,联手中国等国家呼吁国际社会限制太空武器化;另一方面谋求“非对称反击”手段,发展相关反制武器,不让美国在太空武器领域一枝独秀。  相似文献   

12.
近日,据英国《星期日电讯报》披露,美国目前正在计划重新启动新“星球大战”计划,在太空大量发展军用飞船,组建太空巡逻舰队,企图在太空中建起一个强大的军事帝国。然而,美国要独霸太空,必须要过俄罗斯这道“坎”。那么,两雄争霸苍穹的实力到底孰优孰劣呢? 战略思想 攻防兼备 美国认为,空间资源是美国的国家财产,任何国家对美国航天系统的干扰和破坏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军事航天技术的发展及战场空间的不断延伸,争夺外层空间的斗争越来越激烈,谁拥有“天军”,谁就能控制太空。“天军”和“天战”必将成为21世纪的新型军种和新的作战样式。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保证太空信息能自顶向下融入到战区联合作战行动,实现太空信息支援力量与其他作战部队的跨域协同,美军建立了体系健全、功能完备的太空信息支援系统。本文梳理归纳了美军太空信息支援力量体系,针对太空信息支援战区作战的指挥与运用流程,分析了“统分结合、视情授权”的太空信息支援战区作战指挥体系,研究了“需求提出-汇总分析-分类提供”的支援作战流程,对天基侦察监视、卫星通信中继、卫星导航定位的需求管理、任务规划与资源调度的具体运用流程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美军太空信息支援战区作战指挥控制的特点。希冀本研究可为太空信息支援作战的指挥体系构建和指挥控制流程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方瑜  杜科 《环球军事》2011,(9):36-37
近期以来,美军围绕太空力量建设频频出招。2月4日,五角大楼出台新版《国家安全太空战略报告》,为美军未来10年太空力量建设作出规划。随后,美国与法国签署了名为监视太空垃圾、实为监控他国太空活动的协议,着力打造“太空联盟”的趋势已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6.
1958年,美国太空总署开始进行“水星计划”。这是美国第一个载人太空计划,在美国太空发展史上是个重要的里程碑。有趣的是,台湾也有个“水星计划”,只不过美国的“水星谋划”是探索外太空的奥秘,而台湾的“水星计划”则是组建内太空战力,即由台湾海军执行的“海狮”、“海豹”两艘潜艇接收计划,这也是台海军建构潜艇兵力的第一步。时隔多年,本文首次将两艇接收内幕公布于众。  相似文献   

17.
美军积极准备太空作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1月22~26日,美国空军在科罗拉多州科罗拉多泉附近的施里弗空军基地,举行了首次代号为“施里弗—2001”的太空作战模拟演习,其目的是探索在未来太空作战中有效夺取制太空权的方法。国外军事分析家认为:此次太空作战模拟演习清楚表明,美军正在加紧准备实施太空作战。事实上,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美军就提出了太空作战的思想。进入80年代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经过海湾战争、“沙漠之狐”行动和科索沃战争等局部战争的实践后,美军更加重视太空作战的准备。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美军作战理论有些新变化。从中可以看到,美军将倚重海、空军作战以及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呈现空中化的趋势。以联合航空航天力量为主体的作战理论新构想1999年初,美军一些防务专家提出了以联合航空航天为主体的作战理论新构想。提出这一构想的原因,一是空间领域已成为美国经济、军事“重心”;二是航空航天力量是美维护国家利益、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工具;三是美面临日趋严重的太空威胁。新构想指出,联合航空航天力量是一支由各军种航空航天部队组成的作战力量,通过协调一致的行动,可以达成作战目的。其中,航天部队负责向太空发射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在2003年10月乘“神舟”5号飞船进入太空,从而实现了中华民族百年飞天梦。至今,全球已有600多人900多人次进入太空。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对航天技术的关注,本世纪将成为载人航天进入太空的历史时期。航天员可以说正成为人类在太空的第一职业。  相似文献   

20.
纵观当今,世界的发展以航天科技为前锋,“谁控制了太空,谁就控制了世界。”中国航天四院下属企业单位始终秉持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重要支撑的经营理念,紧紧抓住航天民品发展机遇,在更好更快的发展路上,做出了切实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