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5 毫秒
1.
吉林省梅河口市杏岭乡鸭绿村基干民兵欧仁春,摸索出自繁、自养、自育、自宰、自售一条龙的养羊技术,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大户,1999年被梅河口市政府评为“养羊状元户”。 1992年前,欧仁春家十分贫困,种地靠贷款,花钱靠借,就连买油盐酱醋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肇源县基干民兵张立彬已经拥有了财富,但心中始终惦记着贫困的乡亲。 早些年,张立彬靠养牛成了工农村一带有名的富裕户。但在那信息封闭的小村庄,很多人还是以种地为  相似文献   

3.
小戴最近愁眉不展,心事重重,以前不抽烟的他也抽上了。该部宣保股长陶亮发现小戴这一变化后,再三追问,不耐烦的小戴丢下了一句话,股长您就别问了,问了您也解决不了问题,算我家倒霉。小戴系河北秦皇岛人,家住农村,祖祖辈辈靠种地为生。10年前,即2003年春其父亲看中村子旁有一处无人看管的荒芜盐碱地,地上到处都是碎石垃圾,寸草不生,村集体当时对这块地也没有登记。于是其父亲向村委会及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对这片土地进行植树造林及开垦,  相似文献   

4.
仅仅3年时间,河南省内乡县近3万户农民靠科学种植龙须草脱贫致富。传播种龙须草技术者,则是一位年轻的专武干部——马山口镇武装部副部长李钢耀。 4年前,內乡县造纸厂建成一条“以草代木”的生产线,龙须草成了生产纸浆的主要原料,每年需要  相似文献   

5.
电话中得知母亲要来部队看我,心里很是激动,一连几天都睡不着觉。我的老家在苏北一个贫困县,当地人大多以种地为生,虽然生活很拮据,但为了能让孩子读书上学,父辈们哪怕是喝稀饭、吃萝卜干,甚至去讨饭都愿意。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从没指望。鸡窝里能飞出个金凤凰”,唯一的愿望就是我们兄弟俩能跳出农门,做个自食其力的人。  相似文献   

6.
多条腿走路     
我是农二师二十二团一连党支部书记、连长刘伟,在一连工作已有5个年头。看着连队职工的收入逐年增加,我打心眼里高兴。一连土地盐碱大,经过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改良,土地效益逐年增加。可是,老盯着9400亩土地要效益,连队职工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还是很慢,而且种地赢一年、亏一年,收入无保障。  相似文献   

7.
在贵州省军区新阶段扶贫开发联系点——剑河县久仰乡的巫溜苗族山寨,人们传颂着苗族民兵、代课教师杨通付义务扫肓近二十载.为古老苗寨带来光明和希望的感人故事。杨通付,32岁.土生土长的苗家娃,虽只读完了初中,却靠长年自学完成函授电大大专学业:虽是一名地道的农民,却靠自学掌握了农技、电脑、家电维修等  相似文献   

8.
鸡西市梨树区梨树乡双胜村是一个远离城区的偏僻山村。以前没有自来水,没有沙石路,全村以种地为生,人均收入不足500元,近年来,双胜村民兵连引导民兵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两条规模生产:一条是种植,加工,出口木耳的“黑龙”;  相似文献   

9.
郝泉水引水     
1990年,民兵连指导员郝泉水被评为河北省劳动模范,省、地报纸刊登长篇通讯介绍了他的事迹。郝泉水是靠带领民兵凿山引水赢得这一殊荣的。他的家乡河北省涉县郝家村位于太行深处,是个有名的“老井村”。自康熙年间建村以来,百姓们吃尽了无水之苦。为找水,村里吃过官司,赔过土地死过人。300多年间不知打了多少干窟窿。人们想水简直着了魔。800人的小村竟有近百人的名字上带着“水”字。最终却还是过着“种地靠老天、吃水翻山  相似文献   

10.
曾祥军 《国防》2005,(4):48-48
海南省儋州市兰洋镇头竹村有三个十分贫苦的孩子;一个父亲车祸身亡,母亲离家出走;一个父亲身患绝症,母亲因病丧失劳动能力;一个父亲经常患病,母亲痴呆。这三个孩子,两个靠年迈的爷爷奶奶抚养度日,一个靠叔伯救济为生,根本没钱上学。2003年.市人武部三位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  相似文献   

11.
在豫西大山深处的崇山峻岭中,有一个贫穷的小山村——河南省栾川县赤土店乡竹园村。这里,山高沟深,农民生活贫困,1994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二三百元,仍处于特贫困状态。然而到了1996年底,人均纯收入骤然上升到1460元。一举摆脱贫困向小康迈进。人们不曾想到,带动该村由穷变富的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山村民兵——吴立明;人们更不曾想到,吴立明带动村民走向富裕,靠的竟是满山遍野的、人们不屑一顾的树根根、树桩桩…… 1994年8月的一天,吴立明和妻子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霍邱县姜家湖乡青年民兵姜一勇利用家乡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面积开发种植杞柳,发展柳编产业,带动全乡1万多名农民走上了柳编创汇致富路,他们编织的工艺品远销美国、加拿大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独特工艺技术在世界的经济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姜一勇也赢得了“柳编王”的美誉。 智辟富路 世代居住在淮河岸边的姜一勇,从小就过着“吃粮靠国家供给,花钱靠政府救济”的艰难生活,饱尝了穷日子的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0月,毛春龙被调到镇赉县东屏镇任武装部长,到任后镇党委把他派到乌木村包村,这一干就是四年。当时的乌木村是种地、上学、看病靠贷款,全村没有一间砖瓦房,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农闲时喝酒耍钱风气很盛。  相似文献   

14.
《兵团建设》2013,(8):2
今年春耕期间,江西南丰县许多农民一改以往畜力耕种的传统方式,纷纷选择轻便、省力、省油的微耕机具。近几年,南丰县农机部门结合当地丘陵坡地的地形特征,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购买体型微小、功能齐全、机动性强的微耕机具,着力提高山区农业机械化耕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人武系统有时有这样一种现象:某一地区在一段时间内武装工作开展得很好,军地协调十分顺畅。可是,当军地某一方主要领导调整后,武装工怍就会出现一定程度摆不上位的情况。这种“人熟好办事”的情况虽属个别现象,但是决不容忽视。怎么办?靠感情只能管一时,靠制度方能管长远。  相似文献   

16.
<正>“民主革命阶段,要进行调查研究,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阶段,还是要进行调查研究,一万年还是要进行调查研究工作”,这句话道清了调查研究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毛泽东一生极其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亲自进行过多次社会调查,留下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长冈乡调查》《才溪乡调查》等代表作品。正是通过这一系列调查报告和著作,毛泽东形成了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理论,并多次倡导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如今,调查研究已成为我们党的传家宝。重读《才溪乡调查》(以下简称《调查》)这一篇我们党关于调查研究的光辉著作,  相似文献   

17.
群星灿烂     
今日“愚公”黑龙江省汤原县黑金河乡,有一条被采金船翻成了沙峰石谷的黄金过采区,多年来一毛不生。这一带的农民长期过着食不饱腹的生活。不少人已移居他乡。  相似文献   

18.
最苦难的岁月:稻田边上搭草棚 我叫刘马央,1927年5月出生在广东省宝安县沙头角镇,也就是今天的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我今年86岁了,一直居住在“一街两制”的中英街。在我小的时候,沙头角是一个很落后的小镇,镇上的人们主要靠种田和打鱼为生。  相似文献   

19.
药园骏马     
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年,连续三年高考不中,返回故里扛起了锄头,一心扑在种植中药材的田园里。一年之后,他成了腰缠万贯的“专业户”。又过了一年,他竟帮助遍及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3600多名贫困者摘掉了贫穷帽子,一跃而成为令人瞩目的风云人物。他,就是河南省栾川县陶湾乡协心村基干民兵孙海柱。 1986年初,孙海柱回乡种地后,毅然毁掉了三亩责任田里枯瘦  相似文献   

20.
四川苍溪县马桑乡人武部积极组织民兵学科学、用科技,开展民兵科技致富竞赛活动,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较大贡献,涌现出了一批靠科技致富的引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