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5年不仅是两岸关系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也是台军推进“精进案”的关键一年。为增强“以武拒统”战力,在陈水扁当局主导下,台湾海军各方面建设都出现了新情况。加紧控制台湾海军,加快海军“台独化”实施“换血”政策,大幅“绿化”台湾海军高层 2005年,陈水扁当局以推进“精进案”为借口,大规模调整台军高层,一大批亲扁爱绿将领崛起,一大批“反独主和”将领或被迫内退或被架空。一年中共有一百多位将领的职位发生了变动,约占现役将领三分之一,其调整幅度之大为近年来之最。在晋升和上调的众多将领中,  相似文献   

2.
陈水扁上台一年多来,在稳固政权的同时,时刻不忘统揽军权,不断加强对军队的控制和改造,使出了掌控台军的“几板斧”一特别是在推进将领“本土化”、对军人进行“台独”教育等方面加快了脚步。  相似文献   

3.
近日,台湾当局对台军高层进行大规模的人事调整的动作引起了两岸人民的高度警惕。正在进行的“内阁”改组是陈水扁上台以来最重要、也最能反映其个人意志的高层人事改组,其中以“国防部长”为核心的军方人事调整尤其令人关注。 台军将领大调动 1月24日,陈水扁核定军方高层人事案,包括陆、海、空总司令、“参谋本部”3位副参谋总长、“国防大学”校长均异动。 陈水扁核定的此波人事调整包括8位上将、3位中将,再加上之前已核定的参谋总长汤曜明上将接任“国防部长”(停役),是第  相似文献   

4.
目前,台湾岛内“倒扁”运动轰轰烈烈,可台当局却在暗中酝酿调整台军高层人事部署。据报道,这次人事调整中,台军将有两个战区的最高指挥官易人,接任者均是从“国防部”下放的官员,也都是陈水扁极为信任的将领。有分析认为,陈水扁此次调整战区级人事安排,一方面是他在台军内部遍插嫡系的一贯行径,另一方面,则是他妄图通过加强对军队的控制,来掌控岛内政局,确保“总统”宝座不被推倒。重新调整战区司令据台湾《新新闻》杂志披露,在陈水扁9月上旬出访南太洋“邦交国”之前,台军方曾提报一份人事调整方案。方案中提出,第3战区司令雷光旦和第5战区…  相似文献   

5.
2004年,随着民进党陈水扁通过玩弄政治花招第二次当选,台湾当局"去中国化"步伐逐渐加快,在军事上更加强调"攻击性"。2004年1月1日,在"有效吓阻、防卫固守"军事战略指导下,台"国防部"开始启动以"减少人力、提高火力"为目标的"精进案",对台军的兵力结构、防卫部署、指挥系统、作战方式等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内容涉及陆海空三军以及2004年新成立的有台军"第四军种"之称的防空导弹司令部。在武器装备建设上,2004年台军大力强化主战飞机、直升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台军高级将领95%以上由大陆籍人士担任。蒋家父子统治时期尤其是蒋经国主政后期,出于“革新保台”的战略需求,台籍将领逐步增多。上个世纪90年代,李登辉上台执政后,积极推行“台独”路线,竭力倡导台军尤其是高级将领“本土化”,刻意栽培本土将领,使得台籍将领迅速崛起,并逐步掌控军队。陈水扁上台后,继承了李登辉的衣钵,在提拔台籍和自己的亲信将领方面,较之李登辉有过之而无不及,致使台军将领中有“四多”现象。  相似文献   

7.
为了推行“台独”政策、扩张“台独”基础,陈水扁上台后加强了对军队的渗透,以赢得台军支持。为实现陈水扁提出的“先发制人”战略,台湾军方着手对三军进行大规模整合,可谓动作频频。其中,空军以“早期预警、防敌奇袭、远距接战”为整备目标,提高联合制空能力;海军以“高效质精、快速部署、远距精准”为目标,换装新式作战舰艇,以增进作战效能、提升海上机动能力;陆军以“常备打击、后备守土”为指导,强化机动打击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8.
军内一连几个大动作,军外挟洋以自重,台军正在变成陈水扁“以武拒统”的工具。 2002年是台湾民进党执政的第3年。在初步稳住政权后,陈水扁重点加强了对军队的改造,几次大动作下来,使台湾军队逐渐成为名副其实的“台独”军队。  相似文献   

9.
李杰 《环球军事》2006,(1):20-21
2005年12月8日,随着台湾购买的基德级大型驱逐舰抵达台湾,岛内一些媒体特别是"台独"媒体开始了连篇累牍的助阵工作。像什么《基德舰抵台,军力大补贴》、《基德舰到位,我海军航向攻势防御战略》等等,不一而足。当月17日,陈水扁更急不可耐地率领一帮高官及大小将领赴基隆港西16号货柜码头,参加基德舰的"成军典礼",并大放了一番"壮独"厥词。那么基德舰果如某些"台独"媒体吹嘘的那么神勇无比吗?在新推出的"冷眼旁观"栏目中,我们特邀请海军方面的专家李杰研究员来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8月10日,台湾“退休老兵自救会”等团体在发给陈水扁及台湾“国防部长”汤曜明的公开信中,强烈谴责陈水扁“一边一国”、“公投立法”等“台独”言行,指出陈水扁的言行将台湾2300万民众引向灾难,将数十万将士送上“断头台”。 陈水扁要让台军“变性” 台湾军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称作国民党军队或蒋军。它曾是蒋介石起家和进行统治的工具,也是蒋介石逃到台湾后梦想光复大陆的主要依靠。民进党上台后费尽心思,对台湾军队进行了种种改造,用“台独”思  相似文献   

11.
今年的10月10日是陈水扁任期内的最后一个"双十节",台湾媒体早就披露,为显示陈水扁在任期内推进"军队国家化"的成果,彰显台军"以武拒统"的"决心和实力",届时将举办盛大的阅兵典礼,但为避免"阅兵"的字眼过于敏感,最后改以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陈水扁当局为了达到“以武拒统”和“慑止战争”的“台独”图谋,不断强化军事演习力度,用以检验其所谓的“军事事务革新”成效。今年的“汉光23号”军事演习可以说是陈水扁谢幕前的最后一次“军事秀”,将上演多少新花样,令世人关注……  相似文献   

13.
防空作战是台军制海作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台军反封锁作战的重要一环。为实现“法理化台独”,谋求“军事台独”,以李登辉、陈水扁为首的“台独”当局非常重视台湾海军防空作战,他们利用整军备战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强化台湾海军的防空作战装备,提高台湾海军的防空战术和  相似文献   

14.
台湾当局不久前自行研制的“华卫2号”卫星发射升空,此颗卫星是台湾当局由自己独立控制的空间卫星系统,用于建立一套自主的空间侦察预警网络,以此来强化台军事防御实力。台湾当局之所以积极发展太空计划,除了其本身的军事备战主要原因外,还有其他方面的促进因索,为此,台湾当局不惜投入巨资研发军事间谍卫星,仅20世纪80年代后期,制定的“五年卫星发展计划”就投资超过了100亿新台币。一、陈水扁为了实现台独的野心,提出“先制攻击,决战境外”的战略自2000年陈水扁上台以来,台湾当局一步一步地向台独迈进,陈水扁提出一个“先制攻击,决战境外”…  相似文献   

15.
“一边一国”引发台军分裂 台湾“退休老兵自救会”等团体发表给陈水扁及“国防部长”汤曜明的公开信,强烈谴责陈水扁的“一边一国”、“公投立法”等“台独”言行。他们的立场代表了台湾军队中相当一部分官兵,特别是底层和中层军人的意愿。  相似文献   

16.
5月18日,台湾当局宣布台湾第一份《国家安全报告》(以下称《报告》)出笼。该《报告》系统地汇集了陈水扁当局的“台独”分裂主张,再次暴露了台湾当局领导人顽固坚持“台独”立场,继续推行激进“台独”路线的野心。《报告》强调指出:“必须以新的视野重新检视对安全防卫的概念、调整建军备战的策略,以强化自我防卫能力。”可以看出,台湾当局“以武谋独”的企图并没有改变,台军建设的步伐在不断加快。  相似文献   

17.
陈水扁上台至今已六年有余,期间不断大肆鼓吹台独理论,购买各种美制先进武器装备,更对台军高层进行了12次“大换血”,相继有20余位亲扁高级将官被安插于军中。至此,陈水扁长期谋划打造的“扁家军”已隐然成型,台湾军权被陈水扁牢牢握于掌中。舆论认  相似文献   

18.
连月来,陈水扁当局漠视岛内和社会的强烈反对,变本加厉地推动"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的"公投"活动。贪腐无能的陈水扁和民进党推动"入联公投",是在利用选举、打着所谓"自由、民主、人权"的幌子,进行一场全岛范围内的"台独"动员。"入联公投"不是陈水扁当局所声称的"台湾2300万人民的共同心声",也不是陈水扁当局声称的"由民众自下而上自动发起"的,而是陈水扁个人执意发起并不择手段地调动所掌握的行政资源自上而下强行推动的。其用意就是转移焦点、谋求私利。其实,只要对台湾当前局势稍稍了解的人就知道,该案从发起、送审到联署以及造势活动,处处可见陈水扁当局高度动员的黑手。为赶上"绑大选"的时程,民进党把持的所谓"行政院诉愿审议委员会"迅速强行推翻了"公审会"对该案的否决。为在6个月内达到82.5万人的联署门槛,民进党中央发动党机器展开动员,在全台25个党部陆续成立联署指挥中心,并定出党公职人员的联署责任额,对无法达标者祭出罚则,以至于在联署进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台军大肆宣传其特战旅的作战能力,并频频在电视等媒体上高调亮相,甚至还搞巡回特技表演。在台军的历次演习中,该旅也是频繁出马,为陈水扁搞"台独"打气捧场。台军特种作战旅全称"陆军航空特战862旅",是台陆军根据"精实案"改编的以特战步兵为主体的轻装化作战部队,也是台军唯一具备空机降作战能力的一支特种作战部队。第862特战旅亦称"黄岗特战旅",代号"郦阳"部队,隶属于航空特战司令部,  相似文献   

20.
蓝水 《环球军事》2004,(22):22-23
近几年来,台湾当局顽固坚持"台独"立场,以武拒统,妄图实施"决战境外"、"先发制敌"的战略,大肆扩充军备,特别是其海军和空军更被其寄予"厚望",然而,由于台湾当局在"台独"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军中拉帮结伙,营私舞弊成风,军队不知为谁而战、为何而训,士气低落,使得多年来其海空军事故不断,洋相百出。 海军"一马当先" 海军迷信多。1958年,台湾国民党军的军舰"太平"号被我人民海军击沉。另一场海战中,"中海"号登陆舰又被我海军鱼雷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