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美国海军实施的全球海军战略,需要从美国本土跨越太平洋或大西洋,将海、陆、空兵力及其装备及时运抵到战区或美国认为的危险地带,因此快速兵力投送是至关重要的。面对太平洋和大西洋这两个不可回避的天然屏障,海运应是美国兵力投送的首选。海运投送量大,且经济,但投送速度却受到了运载平台——舰船速度的限制。  相似文献   

2.
强大的战略海运力量是美国确保其全球利益及霸主地位的重要支撑。海运力量的动员长期以来都是我们关注的热点。本文以美军海运力量动员特点为切入点,着重介绍了美军海运力量的动员范围,动员法规、动员程序和民船改装技术,并根据我国国情和军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一、美军海运力量动员的特点1.动员范围广,涉及各种海运资源美军在海运力量动员中涉及的动员资源非常广泛,总体来说分为政府拥有/控制的海运资源和商业海运资源两大类。(1)政府拥有/控制的海运资源政府拥有的船只(主要是滚装船)虽然数量上有限,但却是快速部署大量部队装备最…  相似文献   

3.
21世纪美国潜艇力量的主要作战使命冷战结束之后,美国海军的战略迅速由远洋作战转变为近海沿岸作战,其潜艇力量的主要作战使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不再是在远洋水域执行反潜作战和对航空母舰战斗群提供直接支援,而是在近海沿岸水域执行对地攻击、情报搜集、监视和特种力量投送等任务。在干预和解决影响到美国利益的地区性  相似文献   

4.
美国国防后备船队,是一支以退役商船为主的海军预备役船队,是美国海军主要的战略海运后备力量。船只平时闲置,集中封存;战时或紧急情况下,快速解封启用,投入运行,以承担军事海运任务。船队初建于1946年,当时有退役商船1421艘。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期间,这支后备船队提供了海运保障。从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由于船  相似文献   

5.
原苏联海军部队是从作为地面辅助力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型舰队,是一支由航母、导弹核潜艇以及各种战舰组成的远洋舰队。自1962年古巴危机之后,原苏联海军就把核潜艇作为首要力量发展。冷战时期,苏联为了限制美国战略核潜艇入侵巴伦兹海,积极发展战略和战术核潜艇,将战略核  相似文献   

6.
王威 《现代舰船》2012,(11):10-13
近年来,中国海军通过远洋训练、远程力量投送、军事外交这三大战略开展远洋活动,著名智库英国国际战略研究院对这一中国海军的重要变化期进行了全景式回顾,指出这三大战略正是中国走向"蓝水海军"的最主要内容,并认为中国海军未来将以更加自信和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世界各大洋上。  相似文献   

7.
谢辉 《环球军事》2010,(10):24-26
1975年,美国海岸警卫队三艘破旧的小吨位船只成功穿越阿拉斯加及加拿大北部海域,成为首批环北美大陆航行的美国船只,开创了具有高度战略和军事意义的“西北航线”,成为人类历史上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远洋探险活动。  相似文献   

8.
美国对伊战争的准备工作正紧锣密鼓地展开。世人担心,一旦第二次海湾战争爆发,战争必将空前残酷,会直接封杀整个经地中海、苏伊土运河和红海的世界海运战略航线,直接影响邻近伊拉克的盛产石油的中东国家,完全打乱世界经济的正常运作,后果异常严重。战时包括石油在内的战略物资的海运航线如何调整?如何趋利避害,将战争对全球化经济的危害减到最低限度?人们不得不将目光再次投向南大洋。  相似文献   

9.
1月10日,美国海军高级将领公布了旨在确保南海及西太平洋国际海运畅通的战略,该战略指出崛起中的中国或许正试着“限制进入该地区”。其中.由美国海军作战部长乔纳森·格林纳特给出的评论,代表着美国有关中国可获取潜力的直率评估:当前,中国仍在继续进行包括更多舰船与反舰武器在内的军事建设。  相似文献   

10.
这次美间谍船刺探我情报事件中,扮演主角的是美国海军“无瑕”号海洋监视船。好笑的是,这艘隶属于美海军军事海运司令部的现役军舰却被美方辩解为“民船”,还声称船上并无武装,船员皆为商务人员。但事实上,据美国《环球安全》网站称,“无瑕”号是典型的作战支援舰只,主要任务就是“追踪潜艇”,而且是美军拥有的除潜艇之外最安静的舰只。该舰服役后,  相似文献   

11.
张鹤田 《国防》2004,(9):18-19
海上支前保障准备尤其是民船动员准备,是国防动员准备的重要内容,事关登陆作战任务的完成,事关战略全局。纵观古今中外,快速动员征集民船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实施大规模登陆作战的必然选择。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近期几场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都有大量征用民船的战例。英阿马岛战争,英国征用和租用了各类民船67艘,其中大量是远洋商船就地征用,总吨位达100多万吨,占特混舰队支援舰船的80%,为英军赢得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海湾战争,美军军事海运司令部紧急动员征用了后备役船队43艘船,租用本国商船66艘,租用或无偿使用了日本、韩国、科威特等1…  相似文献   

12.
远洋作战能力是世界军事强国的标志.随着海洋活动的频繁与海洋地位的日益重要,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等军事强国普遍将远洋作战能力作为海军装备发展的重点.各国由于地理条件、战略目标、作战对象与技术水平的差别,在远洋作战装备体系建设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但从中仍能窥探出世界海军远洋作战装备整体的发展重点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冷战结束后,以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美海军失去了能履行远洋作战的强大的对手,美海军决定进行海洋战略的进一步调整,由以远洋作战为主转变为以濒海作战为主。在这转型期间美海军不断建造各种滨海作战舰艇,满足新的战略需求。  相似文献   

14.
美国对伊朗战争的准备工作正紧锣密鼓地展开。世人担心,一旦第三次海湾战争爆发,战争必将空前残酷,会直接封杀整个经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和红海的世界海运战略航线,直接影响邻近伊朗的盛产石油的中东国家,完全打乱世界经济的正常运作,后果异常严重。战时包括石油在内的战略物资的海运航线如何调整?如何趋利避害,将战争对全球化经济的危害减到最低限度?人们不得不将目光再次投向南大洋。日渐凸现的南大洋战略地位现代意义上的南大洋是指环绕南极洲大陆的一片海洋,由南纬60°以  相似文献   

15.
白木  冰川 《当代海军》2001,(11):23-24
中美撞机事件发生后,美国军方在暗地里紧急调派正在太平洋海域晃悠的“鲍迪奇”号远洋勘测船偷偷摸摸地驶入海域,开始进行所谓的“科研勘测”。这艘所谓的“远洋勘测船”实际上就是美国海军为数不多的最先进的海上情报搜集船之一,而它的出动也在世人面前撩升了美国海上侦祭力量的冲秘面纱,以下是美军情报搜集船的真实面目。  相似文献   

16.
美国国家防御预备役船队(NDRF)是在1946年由国会批准组建的,目的是提供紧急情况下的海运。快速预备役海运队(RRF)是国家防御预备役船队的一个分支,于1976年组建,但是直到80年代初期,还只有几艘舰只。直到现今,美海军后勤人士才意识到,仍然是  相似文献   

17.
第二核时代     
王涛 《现代军事》2015,(2):108-112
保罗·布拉肯,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与政治学教授,主要研究全球竞争以及技术在商务和防务领域的战略应用,曾在国防部多个咨询委员会工作。2013年7月22日,他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发表演讲,强调指出美国需要重新认真关注核武器问题,本文是对他此次演讲内容的摘编。  相似文献   

18.
作为海军“由海向陆”战略转型的产物,美同濒海战斗舰从诞生之日起便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集万千宠爱与批评于一身。持“宠爱”观点的军迷认为,濒海战斗舰是美国军事力量网络化和全球化作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国旨在统治世界近岸水域的重要海上力量,是美国海军军事战略由远洋走向近海的重要标志。持“批评”观点的认为,该舰因其成本不断攀升、关键技术尚不成熟、安全防护较为薄弱等缺点,致使其并不能完全胜任今后近海作战行动的需要。然而,不论宠爱也好,  相似文献   

19.
监控的“理由”全世界目前共有12.1万艘商船,每年大约有900万艘远洋集装箱货船要在美国各港口靠岸和卸货。美海军和政府官员担心远洋集装箱货船会成为恐怖分子向美国发动袭击的平台。因此,美海军和政府其它机构决心像冷战期间美对苏联所有潜艇进行监控那样,对世界上所有的12.1万艘商船进行精确的定位、识别和跟踪。  相似文献   

20.
对抗登陆障碍物的探测与破除受到美军重视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近年来美国已逐渐把战略重点从对付全球成胁转移到应付地区冲突上。美国海军也相应调整了海上战略,把作战重心从争夺远洋海上优势转向近岸水域的两栖登陆作战,侧重“从海上”出击,强调前沿行动,确保在遇到突发性地区冲突时能实现快速登陆。多年来的实践证明,现代局部战争大多发生在沿海地区,两栖作战是一种经常采用、非常重要的作战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