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雪枫智斗韩德勤●李全茂1943年3月,新四军第2、第3师各1个旅,在陈毅军长、彭雪枫师长、邓子恢政委、张震参谋长的指挥下,出敌不意,大胆穿插,分割包围,各个击破,在淮北山子头冒雨激战1整夜,歼灭了妄图分进合击新四军第4师的国民党反共顽固派韩德勤部,...  相似文献   

2.
在彭雪枫同志壮烈殉国60周年前夕,经中共中央军委批示,由江泽民主席亲笔题写书名,军事科学院组织编写的《彭雪枫传》,由当代中国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一部质量上乘、图文并茂颇具特色的将领传。该传编写人员长期从事军事历史研究工作,在深入掌握传主已有历史资料后,又多次赴河南、安徽、江苏、山  相似文献   

3.
功垂祖国泽被长淮——缅怀彭雪枫将军张震抗日战争中的彭雪枫同志彭雪枫同志是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的著名将领。在长期的中国革命战争中,他努力学习并创造性地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在军事理论方面有不少精辟论述和独到见解。他直接指挥和参加了许多重大的战役战...  相似文献   

4.
许竹 《军事史林》2023,(4):22-28
<正>河南地处南北战场的枢纽,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河南大部分地区都已经沦陷,1938年2月,党中央派遣八路军总部参谋处处长兼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处长、中共中央华北联络局书记彭雪枫前往河南,在豫东及附近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创建了豫皖苏抗日革命根据地。在根据地的建设过程中,彭雪枫非常重视根据地的文化建设,他创办了《拂晓报》,成立了拂晓剧团,鼓励根据地的文艺创作,一方面极大地宣传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加深了新四军第4师与边区群众的联系,鼓舞了边区人民对于抗战必胜的信心,另一方面也为其他根据地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每年清秋9月,金风起处,吹动离情别绪;四师暨淮北同志情思涌动,缘系新四军第4师暨淮北抗日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彭雪枫将军生辰忌日均在此间.  相似文献   

6.
彭雪枫,1905年生于河南省镇平县。1925年参加革命,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年参加农民起义,1930年后历任红八军五纵队三大队队长、支队长、帅长、师政委等职。1938年任新四军游击队司令,1941年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1944年日寇大举进攻中原,他率部进行了顽强的反扫荡斗争,9月在河南永城的战斗中不幸中弱殉国,时年39岁。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2007年9月4日,中央军委在北京召开"纪念彭雪枫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此文系军事科学院刘源政委在座谈会上的发言.标题为本刊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8.
彭雪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军事家之一.抗战期间,先后担任八路军总部参谋处长兼驻晋办事处主任、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长、八路军第4纵队司令员、新四军第4师师长兼政委等职.  相似文献   

9.
新四军第4师,系由八路军第4纵队改编而成,它是创建和发展淮北抗日根据地的一支主力部队。一、开赴豫东抗日前线,创建豫皖苏边根据地 1938年夏,徐州、开封相继失陷,豫东大片国土沦为敌占区。9月初,周恩来和叶剑英同志指示中共河南省委,将工作的重心移至豫东,开创苏鲁皖边区,与八路军冀鲁豫部队取得联系。为执行这一战略任务,彭雪枫率两个新兵连及新四军第4支队第8团留守的一部分干部等共三百八十余人,于9月30日从确山县竹沟镇出发,向豫东抗日前线挺进,开展豫皖苏边抗日游击战争。10月上旬,在西华县杜岗与吴芝圃领导的豫东游击第3支队一部及肖望东率领的先遣大队合编为新四军游击支队。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吴芝圃任副司令员,张震任参谋长,肖望东任政治部主任,谭友林任副主任,下辖第1、第2和第3大队,张太生、滕海清和冯胜分别任大队长,全支队计一千零二十人。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该支队在继续东进的过程中,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粉碎了日伪  相似文献   

10.
兰州军区"雪枫旅",是抗日名将彭雪枫和张震、肖望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于1938年6月在河南确山竹沟镇创建的。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战役、战斗百余次,屡建功勋,涌现出了"大功营"一营、"攻坚英雄连"一连、"团结战斗模范连"  相似文献   

11.
在国民党历史上,蒋介石曾有过所谓“五虎将”、“十三太保”。人们或许不知道,国民军领袖冯玉祥手下也有他自己的“五虎将”和“十三太保”。 1922年冯玉祥就任河南督军后,所部第11师扩  相似文献   

12.
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高级指挥员、军事家彭雪枫,是一位著名的军政双全、文武兼备的俊才。对于他的生平功绩,近年来已多有宣传,但对他的军事思想,尚少研究。彭雪枫1925年投身革命,二十年如一日,对党忠贞,南征北战,功垂祖国,泽被长难。他一手拿枪,一手拿笔,既有丰富的军事斗争实践,又有相当的军事理论贡献。本文试图从彭雪枫的军事思想的产生形成、主要内容和作用影响等方面作些初步的探讨。一、彭雪枫军事思想的形成过程彭雪枫,原名彭修道,1907年9月6日生于河南省镇平县七里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5年在北京育德中学读书时,…  相似文献   

13.
1988年10月,中共中央军委确定彭雪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33名军事家之一,这是党和人民对他在革命战争中的卓越成就和贡献所作的崇高评价。彭雪枫1925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从此投身于大革命洪流。在土地革命战争中,曾任红三军团师长、政治委员,江西军区代司令员、政治委员,中央军委一局局长,陕甘支队第2纵队司令员。参加了两次进攻长沙、中央革命根据地历次反“围剿”和红军长征。在战役战斗中屡建奇功,被誉为中  相似文献   

14.
彭雪枫(1907-1944),原名彭修道,河南镇平人。192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五卅”运动和北京地区的学生运动、农民暴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国工农红军大队政治委员、纵队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军区政治委员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作战局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长征中,率部担负攻克娄山关、遵义城等战斗的主攻任务。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任八路军总部参谋处处长兼驻晋办事处主任、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部长、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新四军第6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八路军…  相似文献   

15.
1943年11月27日夜,彭雪枫率新四军第4师25团行军经过安徽涡阳曹市乡肥南四里庙,从群众李文彬家门口由西往东急行军开进.天明后,李文彬儿子出门,在他家门口靠近公路的石条根下捡到一个黑色小盒子,回家后打开一看,竟然是一枚印章,上面还刻着彭雪枫三个字.李文彬父子虽然并不认识彭雪枫此人,但通过这个小物件的质地感觉它应该比较珍贵,于是将其妥善保管起来.李氏父子这一小小的举动为国家保留了一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珍贵文物!  相似文献   

16.
(要目)(题后所注数字,前者为期数,后者为页数)●纪念朱德元帅诞辰120周年●在全国朱德生平和思想研讨会上的讲话………刘源(1.1)试论朱德在解放战争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姜铁军(1.3)●纪念粟裕大将诞辰100周年●高超的战略思维卓越的历史建树——深切缅怀粟裕同志在总参任职期间对我军军事建设的杰出贡献………………………总参谋部(4.1)功勋卓著一代名将——纪念粟裕同志诞辰100周年………军事科学院(4.6)将军“斗胆直陈”与中共中央民主决策………熊铮彦(4.12)●纪念彭雪枫将军诞辰100周年●一代名将功泽江淮——纪念彭雪枫将军诞辰100…  相似文献   

17.
大事备忘     
MONTHLY MEMORANDUM中国部分黄安战役1931年9月,蒋介石在对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围剿”失败后,着手筹划对鄂豫皖苏区的第三次“围剿”。到11月,集结于鄂豫皖苏区周围的国民党军增加到15个师。其中豫东南地区4个师,鄂东地区7个师,皖西地区4个师。另外,在河南的第4师、南京的警卫师  相似文献   

18.
1947年秋,陈赓、谢富治兵团强渡黄河,挺进豫西。所部连续攻克30余座城镇,前锋直逼潼关,西安震动。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刘斐(其人反对内战,倾向中共,于当年12月辞职。次年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制订了从陕北撤出整编第1军回师河南,仅留整编29  相似文献   

19.
在抗日战争中,河南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抗战初期,河南是武汉的屏障,西北的门户,南北战场的枢纽,对中国共产党而言,是预同国民党深度合作抗日的主阵地;抗战中期在落实"反投降"任务期间,河南又是求生存"反投降"的枢纽;抗战后期,在敌后战场的反攻阶段,河南更是成为中共规划的应对日寇崩溃后国民党反共内战的重要战场.从中共对河南地区战略定位的变化,不仅表现了全国抗战时期中共领袖深邃长远的战略眼光,更体现着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战布局重心的变化、全局政策的调整和决策的灵活.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中央电视台播映的5集电视剧《罪与罚》,取材于真实历史。它描写了有当代吕布之称的反动军官郝鹏举,先是起义改编为民主联军,后在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时,又叛变投靠国民党反动派,拘捕我党派到郝部的政委“朱立清”等同志,最终被我军消灭。剧中“朱立清”的原型,就是大革命时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第3军党代表、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联络部长的共产党人朱克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