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随着我国政府管理体制进行重大改革后,国防科工委作为船舶工业行业主管部门召开了船舶工业第一次行业管理工作会议,这是中国船舶工业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目前,根据我国船舶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我们要进一步明确船舶工业“十五”发展的基本思路、目标和重点,部署2001年船舶工业行业管理的主要工作,希望全行业各级干部职工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努力开创21世纪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新局面。一、船舶工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展望21世纪前五到十年国际国内船舶市场及经济发展形势,我国船舶工业将面临良好的…  相似文献   

2.
在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里,中船重工七二五所实现了“翻番又翻番”,全所年营销收入从2000年的2.48亿元递增为2005年的近11亿元;据预测,在“十一五”规划期间,该所科技经济仍将保持强势增长,将再次创造五年翻两番的辉煌业绩。七二五所五年实现“翻番又翻番”,为全国国防科技工业和省、市的国有经济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更有价值的是对国有经济发展的深刻启迪。七二五所强势发展的深层动因,在于其可以被称之为“双瑞之道”的优秀文化,尤其是进入新世纪的七二五所人,在运筹和经营管理层面,把“双瑞之道”演绎得精彩纷呈。优秀文化——事业成长的基…  相似文献   

3.
五年回首,弹指一挥间,而对作为我国实行武器装备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第一个五年来说,“十五”对于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的发展又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五年。在此五年中,一个较为完善的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技术体系、法规体系、工作体系得以基本建立,研究水平显著提高,型号保障、条件建设等方面工作取得明显进展,经过“十五”的发展,技术基础为保障未来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和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且将在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工业的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当建设创新型国家被确定为我国…  相似文献   

4.
《中国军转民》2006,(12):75-79
SpecialFocus本刊特稿国防科技工业“十一五”规划纲要解读培训班在京举办李扬“第三届中国国际和平利用军工技术与装备(西安)博览会”在西安成功举办王秀燕SpecialFocus本刊专稿2006年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在京召开2005年成绩斐然2006年的重点工作“十五”成就辉煌“十一五”的总体要求、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人事部、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联合表彰百名“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国防科工委表彰“武器装备型号研制奖”获奖单位与个人履行好政府职能积极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体系建设刘东奎持续发展成就辉煌——中国航天“十五”回顾罗格…  相似文献   

5.
“十五”期间,中核集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经济效益不断迈上新台阶,继2002年结束全系统连续13年的亏损,2004年实现“补前盈利”后,2005年以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80亿元、合并利润总额首次超过11亿元的业绩,实现了经济发展的“三级跳”。  相似文献   

6.
“十五”是中国一航抓住机遇奋斗挑战的五年,是集团公司上下同心全面实施“大集团战略”激情进取创造卓越的五年,是集团公司逐步迈进、创造辉煌的五年。一、规模、效益跨上新台阶,为进入世界500强热身“十五”期间,集团公司预计完成销售收入2330亿元,工业企业预计完成销售收入1455亿元,直属公司(包括中航技)和科研事业单位分别完成销售收入502亿元和373亿元。其中,2005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超过650亿元,是2000年总收入267.92亿元的2.43倍,年均增速约为20%。其中航空收入389亿元,是2000年128亿元的3.04倍,年增速达25%,航空收入占集团总收入的百…  相似文献   

7.
周全 《中国军转民》2006,(11):41-43
能力奠定华山根基加强能力建设是西安北方华山机电有限公司由生存走向发展的有效实践和探索。“十五”以来,这个企业把能力建设放在企业经营管理战略层面上,通过走一条能力崛起、能力再造之路,实现了企业由求生存到求发展的重大转折。2001年,面对着连年亏损造成的严重的生产经营危机,华山公司领导班子从认识到,华山公司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他们不仅要解决当前面临的严重的生存危机,更重要的是通过解决企业生存危机,重新积蓄起被多年亏损消耗殆尽的企业综合实力,逐步构筑起企业的持续长远发展能力。在这条治企理念的指引下,“十五”的五…  相似文献   

8.
《中国军转民》2006,(1):8-9
以2005年各项任务顺利完成为标志,国防科技工业“十五”计划主要目标已全面实现。过去的五年,是国防科技工业快速发展,军工经济不断壮大,整体实力大幅提升的五年;是继“两弹一星”之后,载人航天等一批重大工程取得辉煌成就,军工人才队伍建设和军工文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五年;是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五年。(一)武器装备研制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建成了一批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基地,武器装备的研发、试验验证、集成、制造能力进一步提升,一批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研制成功并批量交付军队,以高新技…  相似文献   

9.
“十五”期间,中国航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空间科学各方面均取得快速发展,“大航天”概念得到广泛认同,载人航天不断取得历史性的突破,工业基础和研发能力稳步提升,航天科技工业体系更趋完善,航天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我国已跻身于世界航天大国之列。中国航天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为带动我国高技术领域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一、空间技术水平实现跃升,载人航天成就辉煌“十五”期间,长征系列火箭完成了24次成功发射,将23颗卫星和5艘飞船送入预定轨道。完成15颗民用卫星的立项研制,开展了21颗卫星研制工作,已有…  相似文献   

10.
李洋 《中国军转民》2006,(2):151-152
步入改革创新大发展新阶段的西安船舶设备工业公司,2005年乘势而上,各项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所属5家企业实现盈利9868万元,同比增长71.31%,创历史最好水平;完成工业总产值23.92亿元,同比增长55.15%,与“十五”初相比,经济总量翻了两番,提前五年实现了中船重工集团公司“三步走,翻三番”战略目标的第二个目标,谱写了西安公司历史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忠县人武部在“争做‘五个模范’、再创辉煌业绩”为主题的教育中,结合机关建设实际,认真进行对照检查,着力在完善制度上下功夫,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郑和下西洋800周年和中国近代民族工为的先驱——江南造船厂建厂140周年,7月11日又是我国首届“航海日”。此时,中国船舶工业得到世人的格外关注。本栏目围绕船舶工业的发展,采取专家访谈、企业巡礼等形式展开论述,以期人们透过历史的长河,了解中国造船业辉煌的历史,自主创新再展宏图的未来。期盼中国船徨载着民族工业发展的重任,迎着世界经济的浪潮奋勇前进。”  相似文献   

13.
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所属的总体研究所。建所50年来,为我国兵器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所研制的多个项目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三个国家重点项目参加了国庆35和50周年阅兵。“十五”以来,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按照集团公司“三步走”发展战略,确定了建设现代化高科技研究所的发展目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推进各项改革,积极开展自主创新活动,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所的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一、坚持自主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坚持自主创新是企业…  相似文献   

14.
今年4月中旬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对中国船舶工业作出重要批示.对船舶工业的重要地位及其在国防装备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做出的重要贡献给予充分肯定,对船舶工业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亲切勉励船舶工业战线广大职工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再创新的辉煌。国家领导对  相似文献   

15.
翻开631所45年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作为我国机载计算机专业 研究所,引入竞争机制而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还是最近五年的事情。这五年 是631所发展最快、成绩最显著、效益最辉煌的高速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6.
回顾过去成绩喜人新世纪的头五年,是江西省国防科技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的五年。经济运行质量逐年提高,经济总量不断扩大,行业管理日趋完善,寓军于民的江西国防科技工业格局逐步形成,科技创新和经济运行成绩显著,军工经济在江西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一)经济运行稳步提升。全省国防科技工业稳步发展,产品结构不断优化,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实现了扭亏为盈。“十五”期间完成工业总产值510亿元,比“九五”期间增长56%;产品销售收入480亿元,同比增长60%;实现利润1.7亿元,同比扭亏增盈2.3亿元。(二)改革脱困取得丰硕…  相似文献   

17.
到今年7月1日,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简称中船重工,CSIC)从组建到发展走过了五年的历程。五年,历史长河的一瞬间,但这五年注定是中国船舶工业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五年。就在这短短的五年间,从中国到世界,从造船界到航运界崛起一个响亮的品牌——中船重工,中国造船业的这艘巨型航母扬帆起航,驶向世界,并以其自身的快速发展带动中国船舶工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8.
曾经是中国船舶工业的耗能大户,“十五”以来,在注重加快生产总量增长的同时,高度注重节能工作,使能源消耗量的增长幅度大大低于生产总量的增长幅度。  相似文献   

19.
在国民经济快速平稳增长的大背景下,“十五”期间我国机床工具行业连续保持了五年快速发展的好形势。  相似文献   

20.
抓住战略机遇促进船舶工业持续快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先驱——江南造船厂建厂140周年,7月11日又是我国首届“航海日”。此时,中国船舶工业得到世人的格外关注。本栏目围绕船舶工业的发展,采取专家访谈、企业巡礼等形式展开论述,以期人们透过历史的长河,了解中国造船业辉煌的历史,自主创新再展宏图的未来。期盼中国船舶载着民族工业发展的重任,迎着世界经济的浪潮奋勇前进。——编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