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太平洋战争后期,日本已处于战略守势,为迫使日军尽快投降,美国决定采取攻势布雷行动封锁日本海上交通线,瘫痪其经济和工业,并给其国民造成  相似文献   

2.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正式签字,向世界发布了《投降诏书》。然而,这并非是日本的第一个《投降诏书》。在日本向盟国发出无条件投降的照会后,1945年8月15日当天的早上8点,中国、美国、英国和苏联就在各自的国家播放了本国领导人的讲话,宣布日本已经投降。4小时后,日本裕仁天皇播出了第一个所谓的《投降诏书》,但是这份诏书似乎并没有投降的意味。此举引起了全世界一片哗然。愤怒的人们向日本发出  相似文献   

3.
对地攻击是为打击敌国战略目标所采取的行动。主要是对敌方的政治军事指挥中心、军事目标、交通通信线路、后方工业等进行破坏,迫使敌方尽早投降。现代战争中,对地攻击的手段已多种多样,可利用远程战略导弹、舰艇、飞机完成。其  相似文献   

4.
谭顺谋  程刚 《环球军事》2009,(15):36-39
二战末期,以美国军队为首的盟军曾计划对日本本土展开一场大规模的两栖登陆作战行动,代号“没落行动”,希望借此迫使日本投降。后由于美空军先后对日本广岛和长崎实施核轰炸,日本遭受重创,同时苏联对日宣战,最终日本被迫于1945年8月中旬宣布无条件投降,部署周密的“没落行动”也无疾而终,成为战争史上迄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作战计划。  相似文献   

5.
日本投降前后,美、日相互勾结,炮制了日本的"有条件投降",对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战后日本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军国主义不断抬头,传统战 略思维方式频频出击.为防止军国主义势力再度破坏世界和平,对日本投降前后这段历史的反省和清理就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  相似文献   

6.
王熙章 《环球军事》2009,(11):36-37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后,根据《波茨坦协定》,越南北纬16度以南地区,由英国派遣军队接受日军投降,北纬16度以北地区,由中国军队接受日军投降。  相似文献   

7.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广播了《终战诏书》,宣布接受同盟国敦促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这意味着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浴血抗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8.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宣言>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14年全民族浴血奋战,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支援下,以伤亡3500万人、财产损失6000多亿元的巨大代价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同年9月2日,在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正式举行了日本投降签字仪式,中国记者荣幸地成为全世界第一个报道日本正式签字投降消息的人.  相似文献   

9.
全军覆没 德国震惊元帅投降 “元首”震怒 2月1日凌晨2点半左右,希特勒被叫醒,得知保卢斯还活着并且投降的消息,异常愤怒,即指示副官普特卡默看看可否收回保卢斯晋升元帅的命令. 2月1日,在最高统帅部会议上,希特勒为此愤愤不已:“他们已经在那儿投降了——正正式式、完完全全地投降了.他们本来应该团结一致,负隅顽抗,然后用最后一粒子弹自尽……那个人(保卢斯)应该举枪自戕,正像历来的司令官眼看大局已去便拔剑自刎一样……”;“人怎么会那么胆小?我无法理解.  相似文献   

10.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无条件投降”政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条件投降”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英苏中为首的同盟国对德意日为首的轴心国的一项重要政策。这一政策对战时与战后产生的影响是广泛和巨大的。笔者拟对这一政策的有关问题作些初步探讨。一、关于无条件投降政策提出和被四大国赞同的经过国内有的学者认为,无条件投降政策是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卡萨布兰卡会议最早提出的。也有的学者甚至认为,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是中美英三国在《开罗宣言》中提出的。这些说法是不准确的。至于无条件投降政策何时被美英苏中四大国一致赞同通过,则尚未见到考证。  相似文献   

11.
1945年8月14日,曾经横行一世的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关于日本投降的原因,多年来一直众说纷云,莫衷一是,给历史研究带来许多混乱。这既不符合历史事实,也不利于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本文力图通过对促使日本投降的各个要素的评析中,还历史以真实,给事实以澄清。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日、德、意法西斯先后挑起的局部战争而逐步扩大为一场世界范围内的大战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侵华战争是日本世界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首要步骤。日本侵华战争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至1945年9月2日签字投降为止,整整延续了十  相似文献   

13.
刘阳 《军事史林》2016,(8):39-53
自1925年建立起,这支军队就是各色势力混杂着的怪胎.当北伐的革命红旗为他的对手继承,当抗日战争的历次血战消磨了他最后的勇气,派系争斗,贪污腐化最终把国民革命军拉入深渊.1945年,抗战胜利之后,五百余万兵员的国军在接收美援与投降日军装备后,其一百七十余个步兵师达到一半美械部队、一半日械部队的装备水平,基本上满足了1942年时史迪威为国军设计的轻装备师计划要求.  相似文献   

14.
1945年9月3日,在盟国强大的政治军事攻势下,日本法西斯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9日,中国战区的受降仪式在南京举行,接受日寇投降的座席中,身着全白色制服的中国海军总司令陈绍宽尤为引人注目,这一刻标志了经过不懈斗争的中国海军迎来了胜利和复兴的曙光。  相似文献   

15.
百团大战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处于低潮、中国抗战面临困难、妥协投降空气甚浓的形势下取得胜利的。因而具有重大的军事和政治意义。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侵华日军,粉碎了敌人围困我敌后军民的“囚笼政策”。迟滞了敌人向大后方的进攻,提高了我八路军的声望,打击了国民党的投降气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斗志,坚定了敌后军民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信心。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国内外许多报刊和史书在谈及日本国1945年投降一事时,称其为无条件投降。其实,是以保留天皇制为条件的。1943年秋,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前往德黑兰与斯大林举行三盟国首脑会晤途中,在埃及同蒋介石进行了以对日战争为  相似文献   

17.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9日,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南京举行,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率陆海空三军将领,接受侵华日本陆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大将及侵华日本海军司令官福田良三中将的投降,第二天,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部给  相似文献   

18.
忆抗战时期的汤阴攻城战周的民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我冀鲁豫军区遵照中共中央及八路军总部“对于一切不愿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实行广泛的进攻”的指示,在夺取了豫北滑县、浚县等地之后,于9月21日发出了“务必攻克汤阴城,歼灭汉奸孙殿英...  相似文献   

19.
用白色的东西作为投降标志,起源很古。据说,秦世以“水德”王(即以水做昌盛的标志),按照封建迷信的五行之说,“水”色黑,因而秦代的旌旗都是黑色的,如果战败了,就用相反的白色做为投降的表示。汉高祖刘邦率兵入秦,秦王子  相似文献   

20.
为什么弗洛斯道夫艇长在大势已去时下令到英国近海去冒险?为什么在击沉“黑点”号后没有及时离开现场,而又滞留了90分钟?为什么在最后的战斗中,它既没有还击,也没有上浮投降?而最为关键的一个问题是,U-853是否收到了投降的电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