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海生 《环球军事》2004,(21):22-24
苏联解体前,以其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后盾,努力发展自己的军事航天力量,在运载火箭、载人航天、太空站、军用卫星和反卫星武器等方面,成为唯一能与美国在太空相抗衡的超级大国。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虽然继承了苏联80%的遗产,但由于经济极度困难、投资严重不足、航天科  相似文献   

2.
富有进攻性的《俄罗斯联邦军事学说的基本原则》正式颁发后,引起一些国家的疑虑和不安。因为继承了前苏联军事力量大部分遗产的俄罗斯仍具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尤其是其空中力量的实力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航天工业受到私有化改革的影响,其核心领域仍然是由国家所有与控股企业为主导。在集权与放权的矛盾关系中,俄罗斯航天管理体制力图寻求平衡点,改革取得了重要成效,但与此同时,许多难以解决的困惑和问题也依然存在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接管了前苏联90%的航天产业。1992年2月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下令建立俄罗斯航天局,这是一个正式的部级政府独立管理机构,其任务是领导全俄的民用航天活动。同时,原属通用机器制造部的企事业单位划归俄罗斯工业部管理,而国家防务和安全的航天活动仍由国防部领导。  相似文献   

4.
载人航天是集国家政治、军事、科技实力为一体的高难度系统工程。要真正把人送入太空乃至使人长时期在太空生活,必须要突破三大技术难题。 第一难题:研制出推力足够大,可靠性极端好的运载工具。前苏联发射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都是运载能力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联邦是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的新格局中,俄罗斯联邦的作用与地位虽然不能与前苏联相比,但仍然是至关重要的,不可轻视。在独联体国家中。俄罗斯是领土最广、人口最多、经济力量最强的国家。探究其军队的发展和军事经济管理的特点,对我军军事经济的发展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6.
随着俄罗斯经济实力的慢慢上升,俄罗斯深感军事大国地位的重要,目前正在积极地推进新一轮的军事变革。在“俄罗斯只有成为海洋强国,才能成为世界大国”的战略指导下,大力加强海军建设。俄罗斯海军在其军队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新一轮军事变革中,从军事斗争的实际出发,以美国海军为主要作战对象,结合当今世界的发展形势和军事革新的先进技术奋力改革,主要表现在大力整合六大矛盾对抗体,提高海军总体战斗力和威慑力上。尤其在航母与潜艇“越多越好”的具体发展战略指导下,决定重启航母计划,并大力  相似文献   

7.
《现代军事》2008,(10):14-14
2008年7月27日,在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俄罗斯使用“联盟2-1b”运载火箭将一颗编号为“宇宙-2441”的军事侦察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宇宙-2441”卫星是俄罗斯光电传输型军事侦察卫星。这颗名为“角色”(Persona)的军事侦察卫星的地面分辨率最高可达0.25米,  相似文献   

8.
至今年3月24日,俄罗斯航天部队成立了整整10年。10年来,俄罗斯国家航天系统在武装力量情报保障工作中的作用不断提升,航天力量在军事和国家安全系统中的作用也不断增长,逐渐成为俄罗斯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国家利益的最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俄罗斯将建立空天防御系统作为2011年武装力量建设和发展的三大主要任务之一,充分显露出俄罗斯力擎航天神兵以掌握“制天权”的决心。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基于俄国防工业在俄军事转型和落实《2011~2020年俄国家武器装备规划》的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俄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了国防工业建设发展的步伐。由此,俄国防工业将摆脱长期依赖于前苏联时期工艺生存的尴尬局面,逐渐缩小与世界先进国家军事科技与装备研发水平的差距,大力提升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以确保2020年前俄军基本实现由  相似文献   

10.
由于军事航天技术的发展,外层空间已成为一个新“军事高地”。包括军用卫星及其应用系统在内的军用航天装备,在支持地球上的军事活动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它作为一支航天力量已被纳入美国和俄罗斯的武装力量结构。航天  相似文献   

11.
戚大伟 《国防科技》2021,42(6):10-14
后苏联时代的俄罗斯未能维持其在太空安全领域的优势,已不再是太空军事强国。本文首先梳理了俄罗斯太空安全政策的发展历程,其次,讨论了俄罗斯在太空安全治理和防止太空武器化方面的外交倡议,最后总结了俄罗斯太空安全政策的特征。本研究认为,自21世纪初起,俄罗斯逐渐开始复兴其太空军事力量,力图使其太空安全政策适应新的地缘政治格局,不仅积极调整其航天计划,对其航天工业体系、航天机构和航天资产进行简化、整合和现代化建设,还谋求“非对称”反制策略,并在联合国框架内积极开展“太空外交倡议”,以应对美国太空武器化所带来的威胁和挑战,同时推动禁止太空武器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冷战后俄罗斯军事科技工业的调整与改革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刘忆宁关键词俄罗斯开国防科技工业调整和改革冷战后俄罗斯军事科技工业的调整与改革■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刘忆宁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大约70%的国防工业企业,80%的研制生产能力,85%的军...  相似文献   

13.
海湾战争后,各国都在制定和调整应付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基本对策。俄罗斯具有从原苏联继承下来的绝大部分军事经济实力和潜力,拥有装备精良的270多万军队,虽然由于经济困难而影响对军事经济的更多投入,军事工业军转民也步履维艰。但为争取主动,又采取了相应对策:把军事工业军转民作为振兴国民经济和发展军事经济的关键环节;调整了军事战略;重点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以便在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和目前恢复其全球大国地位的努力中取胜。  相似文献   

14.
一提起航天飞机,人们就会想到美国的“发现”号、“奋进”号等航天飞机和俄罗斯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在上世纪50~70年代,美国和前苏联曾经研究、设计和试验过小型军用航天飞机。这些早期的军用航天飞机虽然中途夭折,但毕竟是现在航天飞机的前身,曾为载人航天的发展提供过宝贵的经验和大量的数据;同时它也反映出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载人航天军事应用领域的激烈竞争,因此值得做一回顾。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国防部军事历吏研究所的前身为前苏联国防部军事历史研究所,是前苏共中央1966年8月27日决定成立的一个军事科学研究机构。它在组织关系上隶属于俄罗斯联邦国防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是从飞船起步的。起步时的中国,不得不面对一个跟俄罗斯、美国存在40年差距的问题。 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开始论证的时候,预计经过10年努力,到2002年中国飞船才可以上天。但到2002年,前苏联第一  相似文献   

17.
天军组织编制,是国家及其军队为天军确定的基本组织制度,包括天军的规模、结构、组织体制和编制等的规定,通常以法规的形式予以明确。其基本内容包括天军的规模、总体结构、体制和编制。进入新世纪,随着人们对太空这一战争“制高点”战略地位认识的不断提高,世界范围内建设和发展军事航天力量的步伐明显加快,有条件的国家组建自己的天军已经势不可挡。继俄罗斯正式组建兵种级的天军之后,美国将“航天司令部”与“战略司令部”进行合并以加强太空制信息力量建设,日本、法国、英国、德国等航天国家,也都加快了军事航天力量建设、组建天军的步…  相似文献   

18.
《东北后备军》2006,(3):40-41
前苏联曾一度是世界上唯一能与美国并驾齐驱的军事大国,军事顾问团遍及世界各大洲,海军纵横四大洋。边境地区横陈6万余辆坦克,可随时开上战场。当时每年约2000亿美元的年费开支,造就出何等风光的苏军盛世!然而今非昔比,目前的俄军总体实力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俄罗斯人深知,国家的强大靠的是军事实力,为提高国际影响力,近几年来,俄军不断采取措施,大刀阔斧地加大军事改革力度。特别是2005年以来,俄频频发出重振军队雄风的强有力信号。根据新的军事学说,俄军提山了未来20年的具体发展方向和目标,强调通过着重提高部队的反应速度与武器装备水平,以打造一支职业化的、更加灵活的新型军队。  相似文献   

19.
增强军事经济潜力,是研究军事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所谓军事经济发展战略,就是对军事经济发展全局的筹划和指导。设置军事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无非有两条途径:一是在发展军事经济实力上下功夫,以达到一定的军事经济实力为目标;二是在保持一定军事经济实力的前提下,把重点放在增强军事经济潜力上,以实现一定的军事经济潜力为目标。对这两条途径的不同选择通常是由国际形势、国家的政治制度、军事战略决定的。根据当前的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具体情况,笔者认为,我国的军事经济发展战略,应把重点放在增强军事经济潜力上。本文就如何增强军事经济潜力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0.
继中俄“和平使命-2005”联合军事演习后,俄罗斯又宣布和印度举行联合军事演习。这也是本年度俄方参加的较大演习之一。众所周知,今年春季以来,俄海军四大舰队举行了10多年来最为频繁的联合军事演习。俄罗斯在经济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就频繁举行联合军事演习,目的何在?根本目的——彰显军事实力,重建俄罗斯军事大国近年来,随着俄罗斯政治、经济形势好转,其国家和军队领导人越来越认识到,作为体现国家实力和保护国家权益的重要一环,重振军事实力已是当务之急,而在和平年代,通过与周边国家进行联合军演,恰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