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1949年秋,第四野战军和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暂归第四野战军指挥)向中南进军过程中,为歼灭国民党在中南地区的余汉谋集团和白崇禧集团,第4兵团司令员陈赓和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彪在战役的部署和指挥上曾有过三次意见分歧。这段历史鲜为人知。笔者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和个人所见,就此问题探讨如下。一、产生意见分歧的历史背景第四野战军向中南地区进军以后,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根据湘赣战役实行战役战术的小包围、小迂回,未能抓住白崇禧集团的经验教训,制定了大迂回大包围的作战方针,即“取大迂回动作,插至敌后,先完成包围,然后再回打的方针”,歼灭白、余两集团,解放广东、广西。林彪椐此作出了相应的部署:  相似文献   

2.
毕毅 《军事史林》2016,(3):29-33
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是由抗战胜利后挺进东北的山东、冀东两支部队于1946年1月在辽阳、本溪地区合编组成的.1948年1月改称东北野战军第三纵队,1 1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军,1949年3月编入第四野战军第十二兵团建制.1950年10月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四十军,1953年7月回国后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四十军.1985年9月改编为陆军第四十集团军.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民解放军统一番号,启用一、二、三、四野的番号,纵队改称军,兵团、军、师、团番号全军统一排列,是在平津战役结束后全军休整期间(1942年2月以后)统一进行的。可是若干年来,有关四野的许多著作错误地把这个时间说成是1948年11月,并对首任军长做出很多错述。有必要予以澄清。时间印证首先,探讨一下关于四野纵队称军的误述:1“.1948年11月l日三纵奉命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军……”(见王树和著《四十军征战纪实》第255页)这个说法的“根据”,可能是说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是1948年11月1日发出的。可是这…  相似文献   

4.
第四野战军老同志和部队广大官兵热切盼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战史》,最近,经中央军委审定和批准,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战史著作,以其丰富的历史资料,客观、全面、准确地记述了第四野战军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领导下,遵循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参加编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中南军区组织沿革史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公开出版的专著、文章和内部军史资料对第四野战军、中南军区若干重要历史情节叙述不准,说法不一,互相矛盾。为弄准这些历史情节,笔者通过查阅当时有关历史文献和第一手资料,进行了核实、考证,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的渡江行动不属于渡江战役温瑞茂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军委于1949年2月3日至3月20日先后决定:以第二、第三野战军的7个兵团24个军及地方部队共100万人,准备于4月间发起渡江作战,歼灭国民党军汤恩伯集团,夺取国民党政治、经济中心...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位普通而又传奇的老人。说他普通是因为他与常人一样工作生活,说他传奇是因为50年前他曾与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并肩在朝鲜战斗生活过,而且是毛岸英牺牲全过程的知情者。 他叫杨志明,是黑龙扛省肇源县头台镇人,1931年出生,1950年从东北军区机要学校毕业后,被分到第四野战军十五兵团司令部当机要译电员。  相似文献   

8.
渡江战役,是1949年4月20日至6月2日,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约120万人,在长江中下游强渡长江,对国民党军汤恩伯、白崇禧两集团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人民解放军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并以运动战和城市攻坚战相结合,合围歼灭其重兵集团。此役,人民解放军伤亡6万余人,歼灭国民党军43万余人,解放南京、上海、武汉、杭  相似文献   

9.
1949年8月,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49军奉命追歼陈明仁起义部队的叛军,其先头部队第146师,在湖南永丰(今双峰)青树坪地区,突遭敌桂系白崇禧部伏击,该师奋起反击,终因仓促应战,寡不敌众,损失800余人,被迫后撤。这是第四野战军南下作战以来一次失利的战斗。对于这次战斗,人们曾有过不同的评述,有人说是“林彪走麦城”,给“老猫烧须”了;也有人说,白崇禧“在青树坪居然设伏消灭我前卫师大部”,这是“解放军局部战役失利”,究其原因是“轻敌冒进”,“孤军深入”。笔者参加了《第四野战军战史》的编写,接触到一…  相似文献   

10.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进行了著名的安(阳)新(乡)战役,使整个华北得到彻底解放。其中的安阳攻坚战是四野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城市攻坚作战,是役中,第42军官兵采取正确的作战方针,依靠强大炮火和坑道爆破,浴血奋战,反复拼杀,终于打开了殷都古城的大门。  相似文献   

11.
1949年2~3月,中共中央军委依据向长江以南进军的既定方针,命令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中原、华东军区部队共约100万人,统归由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和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副司令员粟裕、副政治委员谭震林组成的总前委(邓小平为书记)指挥,准备在5月汛期到来之前,由安庆、芜湖、南京、江阴之线发起渡江作战,歼灭汤恩伯集团,夺取国民党政府的政治经济中心南京、上海以及苏皖浙省广大地区。同时决定,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归第二野战军指挥,牵制白崇禧集团。总前委依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意图和国民党军的部署以…  相似文献   

12.
坦克在近代战争中被誉为“陆战之王”。1945年12月1日,在沈阳市郊马家湾子,东北炮兵司令员朱瑞宣布命令,正式成立东北坦克大队。全队30人,1辆坦克,孙三为大队长,毛鹏云任政治委员,这是我军最早的坦克部队。1947年10月,坦克大队在黑龙江东安县扩编成东北民主联军战车团。1948年12月10日,战车团发展成第四野战军特种兵战车指挥所,下辖战车团、装甲团和教导团。1949年2月,天津解放后,特种兵战车指挥所改为第四野战军战车师。  相似文献   

13.
国庆六十周年阅兵,雷达兵首次亮相.参加阅兵的雷达方队,据媒体报道:是"以雷达某旅为主组成的.该旅前身是成立于1950年的华北军区防空军雷达营."这个雷达营是我军当年成立的第三个雷达营. 1949年9月,在上海建立了第一个雷达队,1950年4月22日,我军第一个雷达营在南京成立.后来就以4月22日作为雷达部队成立纪念日.建在上海的第二个雷达营成立于5月25日,第三个雷达营在北京成立,时间为11月1日.1953年1月,北京雷达营首先扩建为团,成为我军第一个雷达团.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54军,于1952年10月在广东惠阳奉命组建。所属部队系原第45军军部、直属队、第134师(欠400团)、第135师和原第44军第130师、第131师第391团等部。 1952年10月,第四野战军奉命整编,将第45军军部、直属队、第134、第135师和第44军第130、第131师第391团合编组成第54军,丁盛任  相似文献   

15.
广西地下党及游击队在广西战役中的贡献江虹广西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战略追击阶段进行的一次重大战役。此役,第四野战军主力和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在短短的35天中便歼灭国民党军白崇禧集团17.3万人,基本解放广西全境。在这次战役中,广西地下党、游击队和各族人...  相似文献   

16.
1950年春夏之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 15兵团指挥第 40、第 43军等部,在岛上琼崖纵队的配合下,横渡琼州海峡,突破国民党军海、陆、空三军组成的立体防线,胜利解放海南岛。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规模最大,也是继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以来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岛屿进攻战役。这次战役是依靠单一的陆军,主要以木帆船和少量机帆船为航渡工具,其现代化程度远不及两次世界大战中那些著名的渡海登陆战役,与发生在同一年的仁川登陆战役相比也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其成功经验对于我们研究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从而赢得…  相似文献   

17.
易忠 《军事历史》2001,(4):54-58
1949年,在人民解放军的隆隆炮声中,结束了蒋家王朝的反动统治,迎来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这翻天覆地的历史变更,既给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以莫大的鼓舞,同时也赋予了新的历史重任──剿灭残匪,巩固胜利。第四野战军自从受命解放中南、经营中南,并兼中南军区( 1949年称华中军区)之后,即扎根在中南这块土地上。当时中南行政区统辖河南、湖北、江西、湖南、广东(包括海南岛)、广西六省,面积达 115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 1.5亿,第四野战军指战员与中南人民一道,经过四年多的共同战斗,清除匪患,安定民生,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  相似文献   

18.
徐大校信箱     
《军事史林》2008,(12):45-46
问:有几位我军历史上的高级将领,按他们的任职,都应评大将甚至元帅军衔,但不知在新中国成立后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没授衔?他们是:红四方面军政委陈昌浩,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张浩,抗日军政大学代政委、第二野战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张际春。红一军团代军团长、八路军一一五师代师长、第四野战军副参谋长陈光。  相似文献   

19.
陈明仁(1903—1974)。湖南省醴陵县人。1924年入广州市军政部讲武学校和黄埔军校学习。参加过广东革命政府讨伐陈炯明的第一、二次东征。后任国民党陆军第10师56团团长,陆军第80师少将副师长、中将师长,陆军第2师中将参谋长,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国民党军政部中将处长,陆军预备师中将师长,陆军第71军中将副军长、军长,东北第五绥靖区中将司令、第7兵团中将司令,华中“剿总”中将副总司令兼湖南省政府主席。1949年8月与程潜率部在长沙起义,后编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任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第四野战军21兵团司令员,第55军军长,湖南省临时政府主席,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代表及第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1974年5月21日,陈明仁将军在北京病逝。  相似文献   

20.
<正>这里是拥有3000年历史的中原古村落,这里是闻名遐迩的怀川王家大宅门,这里是侵华日军暴行罪证的见证者,这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九纵队(以下简称九纵)的诞生地,这里有十五军老兵的寻根之旅......这里是河南焦作苏家作乡的寨卜昌村。2000年9月,寨卜昌被河南省政府定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3月被省政府定为河南省新农村示范村;2011年被省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