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守林 《国防科技》2005,(11):37-39
日本军队称自卫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美国扶植发展起来的。1945年日本投降后,日本军事机构全部解散。但到1947年,世界开始进入了冷战时代,日本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突出出来,美对日占领政策开始转变。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出于战略上的需要,美国指令日本组建警察预备队,从此拉开了日本重整军备的序幕:1952年成立海上警备队,1954年建航空自卫队,同年7月颁布了《防卫厅设置法》和《自卫队法》,将保安队和海上警备队分别改成为陆上自卫队和海上自卫队,将陆海空三军定名为自卫队。冷战结束后,作为已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日本,确立…  相似文献   

2.
闻舞 《环球军事》2013,(5):12-14
在东海问题上,日本一直是以错误的历史观为基础,持强硬态度,自去年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后,我海监船开始在钓鱼岛海域进行正常巡航,引发了日本激烈的反应,从空中、海上对我海监船进行严密监视。每次当我海监船进入钓鱼岛海域后,日本海上保安厅、海上自卫队都会出动飞机、巡逻船进行非常拦截、监视。而反应速度快、监视范围广的空中监视是日本首选的作战方式。  相似文献   

3.
日本海上自卫队约有4.6万人。原是一支用于近岸防御的小型海上力量,但为了保障其海上交通线的安全畅通和谋求实现军事大国、政治大国的目的,自70年代起日本就将海上自卫队作为发展重点,90年代以来又进一步突出了海上自卫队的地位。海湾战争后,日本通过全面分析认识到,当今  相似文献   

4.
闻舞 《环球军事》2008,(22):40-41
今年4月30日,结束了社内12次试飞的日本下一代反潜巡逻机XP-1的首架样机——5501号飞抵日本岐阜,经过一系列检测后,8月29日,主承包商日本川崎重工公司将其交付日本防卫省。9月5日,XP-1的首架样机移至海上自卫队厚木航空基地,今后一段时间内,它将在那里由日本技术研究本部与海上自卫队第51航空队共同进行技术与实用试验,全部的开发研制工作预定于2011年结束。  相似文献   

5.
日本准军事力量——海上保安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6月23日,日本海上保安厅的官员陪同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中川昭一以及日本资源能源厅的勘探专家乘坐海上保安厅的飞机飞抵东海上空,对我国的“春晓”、“天外天”、“平湖”3大天然气田进行了大约1个小时的勘察,其目的就是了解掌握我国东海海上油气田的开发建设情况,确认我国是否“侵犯”了日本在东海的经济权益;7月12日傍晚,接到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情报后,日本海上保安厅第3管区海上保安本部的巡罗机迅速前往日本冲之鸟岛西南海域,对我国“向阳红9号”海洋调查船进行了监视,并通过无  相似文献   

6.
日本是一个四面临海的岛国,海上交通线对日本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在这一背景下,日本海上自卫队成为日本军事力量发展计划中的重点。尤其是在近几年,日本随着军事战略的进一步调整,从经济大国走向军事大国、政治大国的步伐加快,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力量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作为海上自卫队重要组成部分的日本海军航空兵部队自然也成为建设的重中之重.目前该部队已经成为一支训练水平高、武器装备先进、人员素质良好的作战部队,其发展令周边各国瞩目。  相似文献   

7.
冷战后,日本的战略重心发生了转移,自卫队特别是海上自卫队的作战对象从以前苏联为主要假想敌,转变为警惕中国、防范北朝鲜、监视俄罗斯,作战思想也改“专守防卫”为“海上歼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日本海上自卫队在继续执行传统防卫任务的前提下,正面临着越来越多全新的。国际性任务的挑战。为此,笔者特地翻译整理了美国学者詹姆斯·霍尔姆斯、日本学者吉原俊并发表于《比较战略》杂志2008年1月刊上的《日本的海上新战略》一文,希望以此探悉日本海军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8.
日本海上保安厅名义上隶属于运输省,但是就其实质讲,绝对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一支潜力巨大的后备军。在日本这个海洋至上的国家,尤其是在近年来日本进行军事战略的调整过程中,海上保安厅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海上保安厅的形成和发展1945年二战结束后,美国立即对日本实行非军事化政策。其中海军方面除100多艘扫雷艇及近万人的扫雷部队被保留下来外,绝大部分的作战舰艇被销毁,  相似文献   

9.
1945年5月,失败的阴影完全笼罩着整个日本,但战争狂人东条英机仍然大放厥词,号称要“进行总动员,实施本土决战”。东条英机实施“本土决战”的本钱指的就是有限的海上供应线和一些残兵败将,这其中尤其以日本海的海上供应线最为重要,因为此时日本所需的绝大多数战略物资都是从中国和朝鲜抢夺来后,经日本海运输到日本本土的。  相似文献   

10.
在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及1904~1905年日俄战争中取胜后,日本开始跻身世界海上强国。尤其是在1905年5月27日的对马海战中,由东乡平八郎率领的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了压倒性胜利,以实战的方式证明了当时历史条件下西方“巨舰大炮”理论。日本为了进一步增强其海上实力,于1905年制定了“帝国国防方针”和“用兵纲领”,并在1909年形成了“八·八舰  相似文献   

11.
二战中由于日本忽略扫雷技术,在一美军饥饿战役中,日本的海上运输几乎被水雷完全切断,使日本的作战能力大打折扣。战后,日本自卫队组建伊始就很重视扫雷,先后设计建造了多级扫雷艇。如今,日本的扫雷技术已经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首强。1991年海湾战争后,日本曾派海上自卫队的扫雷艇及扫雷母舰前往波斯湾,扫除伊拉克布设的各种水雷,其成功率超过了美国海军,受到了美国海军的表彰。  相似文献   

12.
2009年10月27日晚,日本海上自卫队"鞍马"号直升机驱逐舰在日本南部关门海峡与一艘韩国货轮相撞并起火。日舰一度失去航行能力,3名舰员受轻伤。"鞍马"号在港口消防船只的协助下扑灭了舰上的大火,随后返回码头等待修理。此次事件发生后,日本舆论一片哗然,对海上自卫队官兵素质的讽刺、对海上自卫队舰船性能的质疑纷起,颇有些口诛笔伐的势头。受日本政府委派连夜赶到北九州市相撞事故现场的日本副防卫大臣榛叶贺津,于凌晨时分视察了已经被扑灭了大火"鞍马"号后,也表示这个事件"太不可宽恕"。"鞍马"号为什么会与民船相撞?这次撞击事故对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未来发展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日海上自卫队实力的增强和野心的膨胀,已多次突破“和平宪法”的限制,充当日政府向海外派兵的急先锋。尤其是近年来,更是赤膊上阵,频频向国际社会显示其海上的军事实力。 1991年海湾战争后,日海上自卫队以“保护环境”为名,向海湾地区派出了扫雷部队,参加多国部队的扫雷行动,这是日本  相似文献   

14.
梁剑 《当代海军》2006,(4):41-4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日本更加注重提高其电子战能力。日本历来十分重视其海上实力的发展,因此也将其电子战装备发展的重点放在海上自卫队。目前,其海上自卫队不仅具有很强的协同反潜、防空、反舰等“硬摧毁力”,而且  相似文献   

15.
4月26日,美国、印度和日本三国的海军力量在日本冲绳附近海域展开了“马拉巴尔09”大规模海上联合演习。“马拉巴尔”这个最初目标单纯、旨在促进美印军事合作的演习在经过10多年的发展后,伴随着国际格局的演变,其性质也已悄然发生变化。总体而言,从近年来“马拉巴尔”演习的发展情况来看,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方面,演习的水平逐渐提高,已摆脱海上救援和通联等低水平的训练项目向联合作战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参演国家不再局限于美国和印度,逐步扩大到日本、澳大利亚等国。  相似文献   

16.
美国海军三级士官小原首次登上华盛顿号前往日本,艰辛的海上旅程之后他们终于到达日本,新的生活开始了。  相似文献   

17.
万佩华 《当代海军》2009,(12):15-18
4月29日至5月3日,美国、印度以及日本的海上力量在日本冲绳以东海域举行了代号为“马拉巴尔09”的大规模海上联合演习。本次“马拉巴尔09”军演的科目重点围绕着反潜与反舰作战展开。一向只将印度洋作为势力范围的印度海军这次却跑到西太平洋来熟悉环境。加之部分参演的美印军舰是刚刚参加完中国以“和谐海洋”为主题的海军庆典后,赶赴演习海域的,因而受到了周边地区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8.
18世纪中叶的扶桑之国日本,在经历了壬辰侵朝扩张战争失败后的一个多世纪里,一方面内政纷扰,国力日绌;另一方面,西方殖民者的势力随着其海上力量的发展不断向东亚地区扩展,船坚炮利的荷属东印度公司船只已开始穿过日本洞开的海  相似文献   

19.
《当代海军》2008,(3):4-4
日本媒体1月11日报道,日本防卫大臣石破茂当天下令海上自卫队为恢复在印度洋向美英等国舰船提供燃料补给等后勤保障做好准备。如在本月16日的内阁会议上决定了关于自卫队派遣规模和期限的实施计划。海上自卫队计划派遣“近江”号补给舰和“村雨”号护卫舰前往印度洋执行上述任务。  相似文献   

20.
2010年12月,日本《2011年后防卫,计划大纲》(简称新大纲)制订完成。在这部新大纲中,海上自卫队将获得多艘新式战舰,战斗力会有更高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