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苏兹贝格是一位对中国、特别是对蒋介石的发迹地黄埔军校十分感兴趣的著名记看。1955年3月19日,他到台湾访问了正在养病的蒋介石,蒋向他介绍了自己“为了建立中国统一政府的漫长斗争生涯”,其中谈到黄埔军校。蒋对办兹贝格说:“黄埔时期,我有许多杰出的学生。”并指着一位台当局要员说:“他就是黄埔三杰之一,我的前‘交通部长’、现‘总统府国策顾问’贺衷寒。”  相似文献   

2.
关麟征(1905—1980)陕西户县人.黄埔一期。晚年将军自我总结说:“我的一生是打日本鬼子的一生!” 经典战例:长城抗战一战成名,后屡挫强敌,时人称为“关拳头”,堪称黄埔抗日第一名将,抗战胜利后激流勇退。经典战例主要有:长城抗战、冀中抗战、台儿庄大捷、武汉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  相似文献   

3.
张学良对日本记者谈“九一八"事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九一八事变”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张学良将军是其中的关键人物。但是,自“西安事变”后被国民党软禁中的张将军,50多年来却没有对这两个“事变”进行过任何述评。张将军“开口讲话”是在1990年6月他结束软禁生涯后,他曾就一些历史问题谨慎地接...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孙中山先生在苏联与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创办了中国第一所革命军事学校,这就是驰名中外,彪炳史册的“黄埔军拉”。然而,曾负“西北黄埔”或“第二黄埔”之誉的西北中山军校和中山学院,却鲜为人知。这两所学校同样是大革命时期两党合作的产物,它们为共同组建革命军队,完成国民革命的任务,在革命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故应当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将军总统     
白发银须、身材魁悟的埃夫伦总统谈及自己时自豪地说:“我珍惜今天的总统地位,但我更怀恋那四十年的戎马生涯,没有后者的磨练就没有我今天。”凯南·埃夫伦二十岁时以炮兵准尉军衔毕业于军官学校后,被分配到基层部队任职,他带领的部队都以“棒的嗷嗷叫”出名。几年后他又进校深造,三十一岁时毕业于参谋学院成为司令部参谋军官。五十年代初,埃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群星谱中,有这么一位传奇式人物,他就是陈赓大将。从大革命时期的“黄埔三杰”,到中央特科的行动队长;从革命战争年代的戎马战将,到志愿军的主要指挥者之一;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到共和国的大将,陈赓将军在他不平凡的一生中给人们留下许多英雄故事。这里说的是1950年陈赓率中国军事顾问团赴越南支援越南人民抗法斗争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1998年1月16日上午,安徽马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被告席上,一个年近六旬的男人耷拉着脑袋,目光呆滞,神情木然。当审判长问他还有什么需要向法庭作最后陈述时,他掏出手帕擦眼泪,用近乎颤抖的声音说:“我想要说的是,我辜负了党和人民的培养,是贪婪害了我……”此人便是安徽当涂县曾经红极一时的“人物”——集县医药管理局局长、县医药公司经理、县人民医院院长三职于一身的吴胜荣。几年来,他利用职务  相似文献   

8.
鸦片、鱼翅及其它□龚志坚外国人向来是比较“精明”的。50多年前,属于我们中华瑰宝的长征精神就被美国人埃得加·斯诺藏入《西行漫记》带到了欧美各国。这几年,“雷锋”又被请到了国外,以“发扬光大”。我隐隐感到心痛,并不是本人太小家子气,缺乏“国际主义”,我...  相似文献   

9.
<正>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是我国华南地区最大的军用舰船、公务船、特种船舶和海洋工程建造基地,其前身是创建于1851年的柯拜船坞,1863年改称为黄埔船坞公司;1876年,清政府时任两广总督刘坤一将其收归官办,成为清末粤洋海军舰艇修造的主要基地,黄埔文冲自此开启了百年军工的漫长航程,至今已有140年的历史。黄埔文冲的军工事业从创始之初就打上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印迹。百年军工更是凝聚了强军报国的理想  相似文献   

10.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全体中国人民的夙愿,凝聚着每一位炎黄子孙的光荣与梦想。邓小平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正是深情的爱,使他时刻倾听着人民贯穿历史的呼声,感受到民族内心的渴求,始终以“振兴中华民族”作为基本政治追求。1989年9月在致中共中央政治局辞职信的最后,他“坚信”:“中国人民既然有能力站起来,就一定有能力永远岿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11.
他给我的第一印象非常深刻。这个出生于“十里洋场”的男子,经历了大半生的人生蹉跎与洗礼,俨然已是一个铮铮铁骨的北方硬汉。看到他,总让人想起磐石、苍松古柏一类的字眼儿。这印象不仅源于他黑红的脸庞、刚毅的面颊,还源于一种精神的力量,一种风骨。 如果时光能倒流若干年,我坚信他一定是一位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金戈铁马的将军。当然,现在的他也是一位“将军”,他所产生的威力不亚于千军万马。 他就是我国某系列型号的总指挥─—沈志芳。“我象一个电影导演” 沈忠芳对于强调他个人的作用向来不以为然。他认为导弹…  相似文献   

12.
<正>百年军工品质如金黄埔文冲期待与您携手共赢,与海共舞面海而荣建功新时代,共圆中国梦!创建于1851年的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黄埔文冲),是国家军工生产企业、中船集团旗下大型骨干企业,是我国华南地区最重要的军用舰船、公务船、商货船、疏浚工程船和海洋工程装备的建造和保障基地。  相似文献   

13.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创办的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在蒋介石背叛革命以前,这是二所国共合作的革命的军事学校。因校址位于广州黄埔港的长洲岛上,故適常称为“黄埔军校”。该校从1924年6月开办至1927年4月间,先后  相似文献   

14.
从民国初年到全国解放的近40年里,旧中国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的军队里,派系繁多,山头林立。其中,有三个因军校而得名的派系:“士官系”、“保定系”、“黄埔系”,号称“陆军三大系”。这三个派系的成员分別毕业于三所著名的军校:日本士官学校、保定军官学校、黄埔军官学校。三大系在旧中国军界将星闪烁、冠盖云集,出过许多有影响的军政要人,在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近、现代军事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1972年,我以22岁的“高龄”入伍。此前四年的知青生活,练就了吃苦的能耐和强健的体魄。我所在部队以训练严酷而著称全军,凭着良好的个人素质和勤奋精神,很快便把全训部队的队列、军体、刺杀、擒拿格斗、战术、侦察甚至野外生存等科目熟习并且训练精道,“精力过剩”的我喜欢涂抹两笔,训练不用“开小灶”的空余时间多了个在板报上画画的机会。结果给上级主管文化的首长扯去安排搞创作。问:“搞什么画?”我立正回答:“中国画”——我以为他给我机会学。“那好,画两笔给我看。”我当时猛说“不行”的话肯定被他认为那是谦虚之词。当我战战兢兢地摸着他铺就准备让我大显身手的纸嗫嚅着说“怎么这么薄”时,我分明  相似文献   

16.
耕海  牧洋 《当代海军》2006,(2):43-45
台湾军队,早期是成立于大陆的国民党军队,1924年6月16日建军于广东黄埔,历经东征、北伐、反共、抗战、戡乱等战役,于1949年随国民常政府逃到了台湾。  相似文献   

17.
1951年8月,美国空军在朝鲜战场上发动的所谓“空中封锁战役”,这是李奇微(美第二任侵朝军总司令)继麦克阿瑟上台后,为“充分发挥空中优势的全部威力,争取最大效果”而发动的以我志愿军后勤运输战线为目标的特殊作战手段。他计划在三个月内,致我后勤运输能力于瘫痪,进而窒息我前方将士战斗力,逼我在谈判桌上屈服。我志愿军后方部队  相似文献   

18.
1944年暮春的一天早上,在英国雷塞士特皇家陆军军饷部办公室,我桌子上的电话响起了清脆的铃声。“是詹姆斯中尉吗?”话筒里传来了愉快的声音,“我是部队电影摄影队的尼文上校。”对于电影明星大卫·尼文的声音我是熟悉的。他接着问我:“你对拍摄一部陆军的电影是不是有兴趣?” 我回答他:“是的,长官,我当然是十分感兴趣的。”尼文高兴地说:“那好,你是否可以到伦敦来试试镜头。”  相似文献   

19.
我同原铁道兵副司令员刘金轩中将,是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认识的。他于四年前逝世了。每当哀痛之余,回忆起跟随他共同战斗的日日夜夜,我就心潮起伏,往事如涌。老首长的音容笑貌,将军风度,一幕幕呈现在眼前。 (一) 1942年,日本侵略军对晋冀鲁豫边区接连发动了第四次、第五次“强化治安运动”,进行了大规模的反复“扫荡”,加上又发生了罕见的旱灾,使边区进入了前所未  相似文献   

20.
求“爷爷”不如告“奶奶”施志根一日,笔者在街上邂逅“下海“的老同事朱君,见他裹金着银,珠光宝气,浑身上下无一不是名牌精品,俨然一副“款爷”的派头。就向他讨教“暴发”的秘诀。朱君笑笑说:“我那两下子,别人不知道,你还不清楚?我这几年挣了百八十万,全凭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