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2002年2月任三军仪仗大队大队长以来,带领三军仪仗队万无一失地完成800多起迎接外宾的仪仗司礼任务。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带领300多名仪仗官兵圆满完成"两会"开闭幕式升(降)国旗、会旗,赛时场馆颁奖仪式升旗,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第一支仪仗队程大新仪仗队是执行礼节性任务的武装部队,通常用来迎送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和高级将领等。因此,每当人们提起仪仗队,就会很自然地联想到由解放军陆、海、空三军指战员组成的仪仗队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和外宾检阅的壮观场面。其实,早...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50年来,军事外交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新的世纪,随着我国整个对外交流的发展,军事外交活动也将日益频繁。认真总结50军事外交的经验教训,对于促进军事外交的健康发展,更好对发挥其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服务的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对新中...  相似文献   

4.
外宾警卫是警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外交工作的重要方面.外宾警卫工作除了要保证外宾安全外,还应注意外交礼仪问题.警卫人员要认真遵守外宾警卫中的外交礼仪原则,通晓外交礼仪内容,自觉培养外交礼仪所需要的修养、情趣和知识,树立良好形象,完成外宾警卫任务.  相似文献   

5.
打起背包,即将离开仪仗队的那一刻,他脸上保持着执行仪仗司礼任务时的微笑,心里却早已哭得稀里哗啦。伴随5年军旅生涯的礼服、军旗、军刀、军靴,哪一件他都带不走,可是,当他看见立于营门内侧巨石上豁然刻着的军魂二字时,他坦然了。一个漂亮转身,欣然而去。这一转身,他将从一名陆军战士转变为一名空中先生。  相似文献   

6.
《国防》1999,(11)
国防外交历来与国家的安全和发展息息相关。弱国无外交。在浸满血泪、充满屈辱的中国近代史上,根本没有真正的国防外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了100多年来屈辱国防外交的终结。5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防实力的增强,国防外交在特殊的国际舞台上为维护国家权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彭况 《环球军事》2010,(20):6-7
9月16日,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由34名宫兵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方队参加了墨西哥独立200周年庆典阅兵。这是人民解放军历史上首次跨出国门执行仪仗司礼任务。也就是这个首次且精彩的亮相,让人们投去了关注和探寻的目光。  相似文献   

8.
张芳 《军事历史》2011,(6):55-59
中国共产党从建立第一支武装力量起,就已开始了对军事外交工作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创造,革命战争年代的对外军事交往为新中国的军事外交奠定了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军事外交思想的起源。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军事外交实践的历程回顾与特点的理论探析,对研究中国的军事外交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9.
《兵团建设》2010,(4):42-43
“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明代诗人张羽的五言绝句《咏兰花》抓住了兰花的特征:花朵不大,也不问是否有人赞赏,却默默地散发着幽香。20世纪60年代.小小的兰花更是成了中国、日本之间沟通的桥梁.一次巧妙的“兰花外交”成功地促成了两国间的重要贸易。为日后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军事外交大致可以划分为改革开放前的军事外交实践、改革开放初期的军事外交实践、以新安全观为指导的军事外交三个时期。进入20世纪90年代,形成了全面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军事外交格局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党对军事外交工作的指导始终坚持继承与发展的统一,在强调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进行创新从而表现出较大的发展变化同时,也一以贯之地坚持基本原则与立场从而表现出继承性。回顾党指导新中国军事外交的实践历程,总结历史经验,对于进一步推动新世纪新阶段军事外交的科学发展,开创军事外交和国家总体外交的新局面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正古往今来,子女追随父辈足迹,踏上军旅道路的不在少数。随着女兵赵颖首次执行仪仗任务,我军仪仗兵历史上成就了第一对父女仪仗兵。5月12日。在迎接土为曼斯坦总统的仪式上,我军首批仪仗女兵一经亮相便惊艳全场,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首批执行任务的13名仪仗女兵中,赵颖女承父业,在官兵中引起一段佳话:漂亮讲解员隐现记"在重点大学通知书和应征入伍通知书之间,我丝毫没有犹豫,虽然我许不知道自己最后能来到仪仗大  相似文献   

12.
李鸿章是活跃在清朝晚期外交舞台上的重要历史人物,他在对外交涉中提出的一系列军事外交思想对晚清乃至整个近代中国的外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对李鸿章所提出地“以夷制夷”“和戎外交”“诚信外交”“弃藩邦保疆土”“重海防轻塞防”这五个方面的军事外交思想进行阐述和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3.
“一个男人,如果干不成点事儿,不仅对不起国家的培养,也没法向亲人们交侍。我也知道,仪仗队是国家的门面,代表着部队的形象、国家的尊严,只要他带着部队壮国威、掁军威,也就为我们家争了光。”——笋、魏茜芳 在人民解放军的绿色方阵里,闪耀着他耀眼的光环。 国庆35周年盛大阅兵式上,他高擎军旗最先通过天安门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动作标准,分毫不差,将国威军威淋漓展现! 我国仪仗司礼仪式重大改革中,他设计的分列式方案被中央军委和国家有关部门一次通过;他研究总结的《队列四步训练法》、《队列训练通俗教学法》被全军部队推广,有力地推动了我军正规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谢美英 《环球军事》2014,(11):71-71
美国文化中心是美国在世界展开公共外交的重要推手,本书探完其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活动理念和行事手法的变迁,并由此引出美国的国际文化战略。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开始了国际交往,但是从事真正意义上的政党外交还是在建国后以执政党的身份与外国各种类型政党的交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同时能够结合时代主题的变化、世界社会主义形势的发展、政党外交的规律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国情,奋力开拓、不断创新、逐步深化,从而形成了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深层次的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新格局,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树立党和国家的良好国际形象、促进国家关系发展、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作出了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6.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4,(22):70-70
兵变在美军史上真不多见,但战功显赫的纽约国民警卫队第69步兵团哗变过两回,而且还都理直气壮。第69团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兵多是来自纽约的爱尔兰裔,民族自豪感特别强,一提英国人就气不打一处来。1860年10月,威尔士亲王(后来的爱德华七世)造访纽约,第69步兵团担负仪仗,但团长科考伦以下个个拒不从命,以示抗议英国压迫爱尔兰。闹出了外交事件的科考伦团长被送上军事法庭。好在数月之后,南北战争爆发,第69步兵团开赴前线,科考伦团长重掌指挥权。  相似文献   

17.
撤侨是一个国家的政府通过外交手段,把侨居在其他国家的本国人员撤回本国政府的行政区域的外交行为。本文对中外几次成功的撤侨案例进行扼要回顾。实际上,与中外历史上的几次撤侨事件相比,中国撤离利比亚中方人员的行动是非常成功的。  相似文献   

18.
“无锡”舰是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代导弹护卫舰,自1979年加入海军战斗序列以来先后参加了30多项重大战备训练任务,“无锡”舰官兵们在这片流动的国土上,用青春书写着赫赫功勋。该舰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多次被上级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军事演习先锋单位”。如今的“无锡”舰,是我国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仅去年一年他们就接待了古巴、柬埔寨、厄瓜多尔等十多个国家的军政代表团,充分展现了我人民海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风采,被人们誉为“外交明星舰”。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高瞻远瞩,以一个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战略家和外交家的胆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方针政策,开创了我国外交工作的新局面。在他提出的一系列外交政策的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外交原则和高超的艺术,在制定各项外交政策和处理国际事务中,这些原则和艺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为革命开展外交、通过外交而发展革命,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军事外交思想。孙中山的军事思想与实践包括:研判国际战略格局以确立军事外交策略;注重通过外交手段获得军事援助;反对侵略战争,主张伐战与伐交的结合;注重军事外交中的舆论运用。但孙中山军事外交思想与实践,还存在着倚重外援而丧失主权,仰仗领袖威望而忽略政党力量的明显局限。孙中山的军事外交思想与实践对今天的军事外交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